大學生應知應會的歷史常識——北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960年,後周的禁軍殿前都點檢(相當於總司令)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史稱北宋,定都東京汴梁(開封),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那時候,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還沒結束,他採取「先南後北」的策略,979年,他的弟弟宋太宗消滅了最後的北漢,才完成之前的分裂局面,但是國家沒有統一,北面有遼,西面有西夏,雲南有大理,還有回紇和吐蕃這些政權同時存在。
歷史上,宋朝絕對是個特別的存在,治國方向是「強幹弱枝」和「重文輕武」,解釋一下原因和過程、影響。
建國後,太祖趙匡胤自己的奮鬥史(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讓他產生了很大的顧慮,有兵權的人太可怕了,怎麼能江山穩坐,確保這些武將不會複製他的上位過程呢?他聽取了靠「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宰相趙普的建議,採取了一系列手段大力削弱和收回這些重臣的權、兵、錢。
軍事上的措施,比如有我們知道的「杯酒釋兵權」,分化禁軍的統領權,設立樞密院(由文官負責軍隊的調動,牽制帶兵的將領),實行更戍法(將兵分離,防範發生兵變),選拔地方精壯充實中央的禁軍等等。
因為怕被造反,宋朝把武將的地位壓得非常低,尚武精神集體缺失,導致對外戰爭老打敗仗。
除此之外還完全掌控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權、法律判決權,極力削弱地方官府的財權。
這樣一來,朝內朝外和地方上的權、兵、錢都沒了,中央集權得到大大加強,可是,時間長了危機就來了,北宋最後的滅亡也跟這些貌似鞏固江山的政策有關。
宋朝的特別除了鞏固中央集權的這些措施,還在於它是知識分子最幸福的一個時代。
宋朝的科舉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規模大、制度嚴謹,「取士不問家世」,趙匡胤將文人放到了國家金字塔的塔尖,文士地位顯赫尊崇,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而宋朝文官政治的基礎就是科舉取士,擴大了政權基礎,更多有才華的人被選入朝廷,所以宋朝的文臣名相不計其數,但是時間長了也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冗員,官吏多而雜。
宋朝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財政總收入高的驚人,北宋的財政收入是明朝的10倍,非常富裕。
流傳到現代的古銅錢數宋朝的最多,可見一斑。
如果沒有後來的蒙古入侵中原,按照當時的經濟發展速度,中國的現代化程度是不可想像的,可惜歷史不能假設。
北宋與遼國的恩怨由來已久,宋太祖建國的時候就很顧忌遼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到了宋太宗的時候,兩次與遼軍交手都慘遭失敗,不敢輕易北伐了。
宋真宗時期,遼國在蕭太后的治理下,國力強盛,率軍南下。
在宰相寇準的強烈堅持下,宋真宗御駕親征,將士士氣大振,竟然擊斃了遼軍主帥蕭達覽。
正當宋軍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宋真宗卻接受了蕭太后的議和,與遼國在澶淵簽訂了澶淵之盟。
這是在宋朝軍事有利的情況下簽訂的屈辱性條約,加重了財政負擔,宋朝以每年30萬的銀絹換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結束了遼宋之間的戰爭。
李元昊建立的西夏也是北宋的威脅,雙方交戰損失都很大,後來也跟澶淵之盟類似,面上西夏對宋稱臣,可實際上北宋每年都得給他錢。
到了北宋中期以後,宋太祖制定的這些政策的副作用開始顯現出來了,貧富差距拉大,三冗(冗官、冗兵、冗費)問題嚴重,為了避免矛盾計劃,宋仁宗啟用范仲淹等人實行改革,最終因為改革觸犯到眾多保守官員的利益,實施不到兩年就停止了,史稱「慶曆新政」。
之後就是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這個在歷史上更有名。
形容宋朝的中後期有一個詞叫「積貧積弱」,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宋神宗啟用了王安石。
變法前後持續了近15年,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明顯的效果,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更為糟糕的是,由變法引起的「新舊黨爭」 極大的內耗使政策的決斷和執行受到極大阻礙,嚴重的削弱了北宋朝廷內部的統治力量,加速了北宋的滅亡,這就是文人政治延伸出的朋黨之爭。
北宋末年有個出名的皇帝——宋徽宗,一個皇帝當中的大藝術家,那個時候各種矛盾爆發,又開始出現農民起義了,起義領袖叫方臘,雖然最終被鎮壓,但是大大撼動了北宋的統治根基,成為北宋被金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遼因為澶淵之盟和平了一百多年後,東北又崛起了一個強大的民族——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國。
遼國聽說女真建國不服管理了,派兵征討,大敗而歸。
這時候宋徽宗來精神了,派出使者和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金宋聯合滅遼,事成後,宋收回燕雲十六州,並把每年給遼的歲幣轉給金。
兩國成交。
在聯合滅遼的過程中,宋軍一瀉近千里,節節敗退,成了打醬油的。
金軍戰鬥力超強,整個滅遼過程基本是金國的獨角戲,遼軍自知實力不濟,投降了金國,這一年是1125年,遼國滅亡。
金國看出了宋朝的虛弱本質,趁你病要你命吧,一鼓作氣很快就打到了東京汴梁。
宋徽宗一看形勢不妙啊,連忙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宋欽宗,他兒子也不傻啊,被爹坑了,可是不登基就是不孝啊。
宋欽宗死守開封,在李綱的領導下竟然打退了金軍的進攻,李綱是個大英雄。
靖康年間,宋欽宗為了向第二次南下攻宋的金軍求和,命令沿路軍隊不要抵抗,金軍很快攻到了汴梁城下。
淪陷後,徽、欽二帝都做了俘虜,皇室和大臣等數千人被一起帶往北方。
「靖康恥,猶未雪」至此,北宋滅亡,這一年是1127年。
北宋與南宋,誰的軍事實力更強?
宋朝在歷史上相當獨特,一方面,宋朝的經濟水平、文化水平、科學技術都是世界領先,甚至有經濟學家計算得知,北宋貢獻了當時世界80%的GDP;另一方面,宋朝在軍事上又極度軟弱,一改中原王朝王國萬國來朝...
靖康之變:王朝大廈一朝傾---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歷史回望(一)
兩宋之交,隨著宋宗室南遷,大批中原人(包括開封人)南遷,據說歷經十多年,遷移人口大約有500萬,造成中華文化重心南移,宋朝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中原人南遷朝代。這次就是客家民系形成至關重要...
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朝代——北宋歷代皇帝簡述
1、 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
北宋海上之盟,連金滅遼卻最終葬送自己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當時北方的遼國入侵,深入宋朝境內,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建議下御駕親征,宋軍一舉在澶州大敗遼軍,擊殺遼軍大將蕭達凜,遼軍被迫提出議和,最後雙方於澶州簽訂了著名的《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