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武將篡位,柴榮在駕崩前特意破格提拔了趙匡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柴榮堪稱是五代十國中唯一一位明君英主,歷史走到周世宗當政時期,似乎前途已經一片光明。
但是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在北伐取得重大勝利之時,年僅三十九歲的周世宗柴榮卻突然病逝。
半年之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大宋。
那麼,雄才大略的柴榮為何沒有能夠轉變五代時期武將專權的局面,防止大臣篡位呢?
一塊木板
國史君(國史通論)在之前文章中多次講到五代時期的混戰局面,當時的朝代更迭十分頻繁,由於唐朝中後期便產生的軍閥割據局面始終沒有改變,所以產生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耳」的現象。
當時所有的帝王都在為防止武將專權而努力,柴榮也不例外。
尤其是柴榮親征契丹並因重病而班師的途中,他撿到一塊刻有「點檢做」三子的木板之後,更是為自己的身後事而充滿憂慮。
於是,柴榮布下一個局。
臨終布局
柴榮雖然堪稱一代明君,但他從來都是殺人不眨眼,趙匡胤稱帝之後就曾經對大臣說:「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其實這也是為防止權臣篡位而產生的猜忌心所致。
在撿到「點檢做」木牌之後,他將當時的殿前都點檢張永德調往遠離政治中心的澶淵,讓資歷尚淺的趙匡胤接任。
張永德在後周立國過程中曾經屢立戰功,並且迎娶了周太祖郭威的第四女壽安公主,深得郭威器重,在後周朝野有很大的威望。
也正因如此,柴榮駕崩之前才將他調離京城。
互相制衡
後周的禁軍分為侍衛司和殿前司兩部分,殿前司能夠調動的軍隊遠遠超過侍衛司,柴榮調離張永德之後,破格提拔了趙匡胤,除了防止張永德篡位之外,柴榮還有另一個用意——讓趙匡胤制衡侍衛司。
儘管侍衛司權力相對較小,但擔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的卻是另一個後周重臣——郭威的外甥李重進。
李重進同樣是威望很高、能力很強的國戚,雖然柴榮需要防止武將篡位,但依然需要國戚輔助幼子柴宗訓,所以李重進被留在京城,與趙匡胤互相制衡。
改朝換代
但是柴榮低估了趙匡胤的能力,儘管相對於張永德、李重進等人來說,趙匡胤資歷尚淺、威望不高,但整個京城中到處都有趙匡胤的人。
在柴榮駕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侍衛親軍中包括李重進在內的高級官員幾乎全都被調任外地,接任的則是高懷德、張令鐸等趙匡胤的心腹,柴榮精心安排的權力制衡被打破。
在這種情況下,周恭帝柴宗訓已經是孤家寡人了,半年之後,趙匡胤在眾人的擁戴之下繼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所以,柴榮並不是沒有防範部下篡位,之時當時武將專權積重難返,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柴榮也是防不勝防。
「回味宋朝(一)」一場沒有腥風血雨的改朝換代(下)
(上接昨日)951年,郭威政變成功,改漢為周,是為周太祖,他提拔了在政變中表現出色的趙匡胤,讓他在皇宮禁衛軍里當了個小官。開封府尹柴榮是郭威的養子,後來趙匡胤又得到他的賞識並投至他的麾下。郭威一...
不流血而建立的大宋王朝——趙匡胤陳橋兵變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是宋的開國皇帝。依靠超群的武藝和出眾的膽略建立大宋王朝。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
一代英主柴榮駕崩之前,為何破格提拔資歷甚淺的趙匡胤?
周恭帝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後周京師傳來了北漢聯合契丹南侵的緊急戰報,朝廷急忙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組織防禦,但是次日在陳橋驛,卻發生了「黃袍加身」的一幕,趙匡胤成為後周的新一任皇帝...
趙匡胤在後周威望並不高,但為什麼最終成功奪權的卻是他?
周恭帝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後周京師傳來了北漢聯合契丹南侵的緊急戰報,朝廷急忙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組織防禦,但是次日在陳橋驛,卻發生了「黃袍加身」的一幕,趙匡胤成為後周的新一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