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台灣力拼成為「雙語國家」, 何不借鏡鄰國菲律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台灣的鄰國菲律賓,就是個雙語國家。

菲律賓兩種官方語言並行,分別是英語和菲律賓語,主要媒體像是主流報紙和部分的電視頻道(例如:ANC、 ... 即時 熱門 政治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TAIPEITIMES 求職 爆 Search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評論首頁 政經 社會 生活 國際 名人 言論 專欄 媒體 投書 自由評論網粉絲團 自由影音 即時 熱門 政治 社會 生活 國際 地方 蒐奇 財經 娛樂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健康 地產 專區 服務 自由電子報APP 自由電子報粉絲團 自由電子報Line 熱門新訊 評論 > 專欄 一路向南》台灣力拼成為「雙語國家」,何不借鏡鄰國菲律賓 菲律賓的例子,台灣當然無法全盤複製,畢竟兩國的歷史、文化及政治情勢都大相逕庭,不過,毋庸置疑的是,作為一個英菲兩語並行的國家,菲律賓人的英文能力的確增加他們在國際職場上移動的能力,也就是他們能很有彈性的在國與國間移動,因此就業上也有更多選擇,因此菲律賓還是具有參考價值。

一路向南 2018/11/1115:40 李宗憲/駐菲律賓記者  為了與國際接軌,政府有意規劃使台灣成為中英雙語國家,教育部規劃中小學的英語課,將以全英文授課,而且全面增加英文課的堂數,且不僅於英文課本身,還計畫擴增雙語教授地理、歷史、數學、科學等科目及開放雙語班和雙語學校。

雖有少數反對聲音,但大部分的人樂觀其成,根據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所做的調查,超過五成,共53.1%的民眾支持政府將英語列第二官方語言。

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畢竟英語是國際主要語言,英文能力也是增加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工具。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台灣的鄰國菲律賓,就是個雙語國家。

菲律賓兩種官方語言並行,分別是英語和菲律賓語,主要媒體像是主流報紙和部分的電視頻道(例如:ANC、CNNPhilippines)都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生活更是沈浸在英文環境中,電影院播映的好萊塢英語電影,沒有菲律賓語字幕,另外像是路標、帳單、合約、菜單等都是英文標示,食衣住行都會用到英文。

菲律賓是世界第三大的英文國家,這和菲律賓的殖民背景有很大關係,1898年西班牙因為戰敗,結束在菲律賓的殖民統治,同一年,美國在菲律賓成立殖民政府,並大力推行教育政策並廣設學校,英語逐漸成為主要語言,並取代了過去只在中上層階級流傳的西班牙語,同時美國的殖民,也使得奠定了菲律賓對西方文化的認同。

如今,大部分的菲律賓人都能聽得懂英文,至少溝通上沒有障礙,教育程度良好的人更能操一口流利英文。

這是因為菲律賓獨立後,仍保留了英文教育,幼稚園的英文課,幾乎是以全英文授課。

小朋友在家裡也習慣閱讀英文故事書,也會看沒有字幕的美國卡通,就算不是全部聽得懂,在耳濡目染下,英文能力也會提升。

有些菲律賓家長,甚至只和小孩講英文。

菲律賓獨立後,仍保留了英文教育,小朋友在家裡也習慣閱讀英文故事書,也會看沒有字幕的美國卡通。

(KYODO) 菲律賓公立小學一天至少一堂英文課 菲律賓的教育制度經過幾次改革後,現行的國民義務教育K12學制,英文為必修課,小一每天有30分鐘的英文課,著重於口說。

二年級開始,增加為一天50分鐘,並加入寫作與閱讀,三年級開始,數學及科學兩個科目,必須以全英文授課。

另外,有門必修的「生活教育課」則規定從小六開始,改以英文授課,在此之前,這門科目都是以菲律賓語上課。

原則上,小學的英文課,已經囊括了文法和基本寫作,因此從中學開始,英文課注重文學,循序漸進,從亞非、英美到世界文學。

至於其他科目,除了菲律賓語外,老師都是以全英文授課。

這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都是講母語,因此老師以全英文授課來訓練學生的英文能力。

至於高等教育如大學、研究所,更是以英文為授課語言,課堂作業、報告都是英文,和學校行政單位、或授課老師通信,以及學校的正式文件,儒申請選修、延畢等,都必須以英文,代表其正式,有一些私立學校,學生在校園內甚至只以英文溝通。

我有個從事紀錄片製作的菲律賓朋友ReynaldRamirez,今年27歲,他在中學時還沒有K12學制,不過學校有EnglishOnly的政策,也就是只能說英文。

至於大學所唸的國立菲律賓科技大學(PolytechnicUniversityofthePhilippines)也以英文為主要教授語言,且教授會要求讀很多英文原文書。

他認為,這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英文讀寫能力,且英文也使他們擁有更多資源,且更容易獲取來自西方的第一手資訊。

菲律賓小學的英文課,已經囊括了文法和基本寫作,因此從中學開始,英文課注重文學,循序漸進,從亞非、英美到世界文學。

至於其他科目,除了菲律賓語外,老師都是以全英文授課。

(圖:網路) 英文能力精湛增加國際競爭力 菲律賓人優秀的英文能力,也成功為自己加分,開拓許多工作機會,除了國內有許多美國企業將客服中心(callcenter),起薪每月約三百美元(16200披索),比起大學畢業生基本起薪約為6000到7000披索,整整多了近三倍。

另外,也因為精湛的英文能力,也使得菲律賓員工在國際上佔有優勢,通曉英文的護士、醫師,成為各國爭搶的人才。

另外,菲律賓也向海外輸出許多英文老師,像是印尼、越南、泰國、柬埔寨、日韓甚至中東的國際學校,都有來自菲律賓的英文老師。

2012開始,有韓國及日本人開始在當地成立語言學校,雇請菲律賓人擔任老師,這幾年,許多台灣人也對到菲律賓學英文趨之若鶩,根據全球職涯發展協會的說法,到菲律賓學英文的台灣人已經從2012年不到一百人,而就在2017年,一整年已經突破了1萬人。

菲律賓的高等教育也都是以英文教授,學費與英、美、澳等西方國家比較,相對便宜,因此菲律賓的大學也吸引了許多來自中東、南美、韓國、中國和日本的學生,到菲律賓攻讀學士或碩士。

就在今年四月,菲律賓勞工部透露,中國可能會需要會從菲律賓超聘高達10萬名的英文教師,月薪可能高達1500美元。

不過這件事至今仍沒有後續,兩國磋商進度也尚未有任何消息。

倒是台灣將朝向「雙語國家」邁進,政府有意鬆綁幼兒園禁教英文,並開放外籍教師,屆時師資將是一大缺口,何不開放優秀的菲律賓英文老師,來台灣教書呢? 台灣將朝向「雙語國家」邁進,政府有意鬆綁幼兒園禁教英文,並開放外籍教師,屆時師資將是一大缺口,何不開放優秀的菲律賓英文老師,來台灣教書呢?(GlobalTimes) 成為雙語國家對台灣的未來利大於弊 如同文章開頭所述,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許多人樂觀其成,因為台灣人的英文能力的確輸給許多鄰近國家,且英文為國際語言,而學中文則是趨勢,對於中文是母語的我們,若能提升英文能力,國際競爭力一定會因此提高。

菲律賓的例子,台灣當然無法全盤複製,畢竟兩國的歷史、文化及政治情勢都大相逕庭,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做為一個英菲兩語並行的國家,菲律賓人的英文能力的確增加他們在國際職場上移動的能力,也就是他們能很有彈性的在國與國間移動,就業上也有更多選擇,因此菲律賓還是具有參考價值。

語言對一個人的專業,絕對是加乘作用,以我熟悉的新聞工作為例,若精通英文又會第二外語,在職場上絕對加分,像是出國採訪機會增加等等,在搜集資料上也能更廣泛。

而對台灣而言當然利大於弊,試想,若台灣中英文並行,高教增加了像是菲律賓大學的全英文教學,來台灣攻讀學位又想學中文的國際學生可能因此增加,補足高教學生缺口。

另外,年輕人若想到國際職場,足夠的英文能力加上本身專業,也更能與他國的人才競爭。

我完全不認同部份學者及教育團體所擔心的中文能力會因此退步,菲律賓人的太加祿語,有因為推行英文教育而退步嗎?再說,增加英文堂數,並不代表要縮減國文課的時數,為何不能學好中文及英文呢? 當然,政府推行政策必須要有配套,而台灣若要突破現今低薪及邊緣化的困境,並跟國際接軌,當然不能光靠成為「雙語國家」而已,台灣的對於國際企業的開放程度,商務環境及人才問題,都得靠政府及各界一一解決。

但無論如何,我非常支持台灣成為「雙語國家」,英文向下紮根,而正在推新南向的台灣,何不就好好借鏡菲律賓的英文教育體制,並借助優秀的菲律賓人才呢? 不用抽不用搶現在用APP看新聞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一路向南》失速的菲律賓?通貨膨脹與菲幣貶值所帶來的影響 一路向南》ICT新解:印度-華語-台灣 一路向南》教育新南向的亂象 一路向南》跟著公費留學生從台灣走進泰國校園 編輯精選 自由開講》「重啟核四」才能救張麗善的「空污」,這和韓國瑜有什麼不一樣? 社論》兩個集團分列式 自由開講》人家是抗中保台,國民黨卻是抗台保中?! 自由開講》為何國民黨堅持出席海峽論壇,卻不參與波海三國議員訪問團活動? 自由開講》拼治安!徐國勇推的政策哪裡有錯? 自由開講》嚴凱泰沒等到的電動車浪潮台灣終於等到了 最新文章 即食歷史》真的是美的典範?波斯卡扎爾王朝的法蒂梅哈努姆公主伊斯瑪特.道拉 自由開講》德瑞克說碳金融(一) 法操》【吳明峰案】指認、測謊有瑕疵,再審獲無罪判決! 健康醫療網》治療重度攝護腺肥大TUEP手術有助降低併發症 自由開講》反駁潘忠政台北港替代方案5.5年不可能完成! 熱門文章 自由開講》嚴凱泰沒等到的電動車浪潮台灣終於等到了 星期專論》奇蹟vs威脅 自由開講》反美豬失國際誠信?盧秀燕花博慘痛經驗已經驗證! 新聞線上》誰來移送朱立倫? 胡,怎麼說》台灣的「破口」,「中國的」國民黨搬4塊石頭狠砸、企圖製造中... 政經 社會 生活 國際 名人 言論 專欄 媒體 投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