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算时间的方法, 十二个时辰的诗意, 比24小时更有味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
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
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 ...
古代计算时间的方法,十二个时辰的诗意,比24小时更有味道
2017-12-0510:47
来源:物外文化小记
原标题:古代计算时间的方法,十二个时辰的诗意,比24小时更有味道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
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
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
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金”。
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
下面的这张表就是关于古代时辰和现在24小时制之间的差异。
古时
今时
配上的生肖及原因
子时
23:00~00:59
(鼠),五行为“水”。
丑时
1:00~2:59
(牛),五行为“土、金、水”。
寅时
3:00~4:59
(虎),五行为“木、火”。
卯时
5:00~6:59
(兔),五行为“木”。
辰时
7:00~8:59
(龙),五行为“土、水、木”。
巳时
9:00~10:59
(蛇),五行为“火、金”。
午时
展开全文
11:00~12:59
(马),五行为“火、土”。
未时
13:00~14:59
(羊),五行为“土、火、木”。
申时
15:00~16:59
(猴),五行为“金、水”。
酉时
17:00~18:59
(鸡),五行为“金”。
戌时
19:00~20:59
(狗),五行为“土、金、火”。
亥时
21:00~22:59
(猪),五行为“水、木”。
其实在古代,关于时辰有很多种沿革历史,并非就是简简单单的十二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
(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时36分。
十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古代意义
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2分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
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
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九十六刻。
一刻约15分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推荐阅读
物外文化小记
文章
总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6秒后
进入搜狐首页
今日推荐
进入搜狐首页
意见反馈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 国学网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古今时间对照表. 子时,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 ...
- 2古代沒有鐘錶,夜晚是如何計算時間的? - 人人焦點
根據月亮有「初一升初二長,初三初四見月亮」「二十八九月亮一扭」開始計算時間,一般由「十五月中天」,「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等計算夜間時間,到了 ...
- 3古人是怎麼計算時間的,根據什麼來判斷時辰和年月的?
在古代要數最接近時鐘的計時方式,那麼日晷絕對是當之無愧。日晷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 ...
- 4古代計算時間的工具有哪些? - 好問答網
古代有哪些計算時間的方法,古代計算時間的工具有哪些?,1樓危沛凝比如有一說法是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 5古代計算時間的方法, 十二個時辰的詩意, 比24小時更有味道
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