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力量從『慾望』拉回『當下』 《專注,是一種資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篇心得已經寫好一段時日了,我腦袋中的評論家卻認為寫得不夠好, ... 《專注,是一種資產》的內容卻讓我後知後覺的領悟到,可以像作者柚子甜那樣, ...
0外語女子旅
跳到主文
我是蓁蓁,7年級中段班小資。
在沒有外語天賦和能力下的旅行遊記+讀書心得
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Nov02Tue202118:53
把力量從『慾望』拉回『當下』──《專注,是一種資產》
這篇心得已經寫好一段時日了,我腦袋中的評論家卻認為寫得不夠好,因此沒有馬上分享出來。
《專注,是一種資產》的內容卻讓我後知後覺的領悟到,可以像作者柚子甜那樣,告訴那個追求卓越的自己說:親愛的,不管你寫得好不好,不管你有沒有辦法影響誰,你都做了一件很美的事。
我追蹤心靈作家柚子甜已有一段時日,卻是第一次看她的出版作品。
她是個會自我揭露短處的真誠作者,在自我覺察及反思上,常常可以助我洞察更深的自己。
整本書看完,若用一句話簡單概括,我個人的詮釋是:「有意識的覺察,源自於專注。
」
記得《專注力協定》曾有段話,我很認同:「分心,是要逃離正在做的事。
唯有了解自己的痛苦,才能開始控制並且找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負面的衝動。
」
上述的那份痛苦,還包含逃避自己內心、事物無聊、陪伴無話的尷尬,或是源自於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等等。
一打開《專注,是一種資產》我看沒多久就會心好幾笑,柚子甜起床後的一小時也是我的心情寫照,好像從她文字中看到自己一樣,也讓我想起平日觀察到的他人生活。
手機是一個很棒的工具,讓我們生活更加便利,即時訊息像是拉近彼此生活的距離,還能獲得更多資訊。
然而當我們過度使用,又在LINE逐漸工作化的時候,生活與生存變得更難有界線,跟手機很難保持距離。
在這講求功能性和效率的社會下,3C大大影響了我們專注和覺察力,讓我們常態性的多工和分心。
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容易分心的人。
像是看書的時候覺得這一段摘文不錯,想要用手機工具摘錄下來,然而,一打開手機可能就沒完沒了,不斷向外延伸出去。
手機螢幕一開,首頁是上次沒有逛完的網頁,就把書籍摘文拋在腦後,繼續逛網頁,網頁瀏覽到一半,徒然想到:啊,LINE會不會有人找我?再打開LINE看一下訊息好了,LINE打開來後,看完即時新聞又不小心逛到貼圖區,去看一下有什麼新貼圖上架好了,後來又不小心被其他的商品吸引。
過了一會,去上個廁所好了,如廁後回房途中,看到餐桌有小零食來吃一塊好了,有點乾,好像要配的飲料或水,因為在吃東西,狗狗就圍過來了,真可愛,來抱緊一下,對了,今天確診者人數不知道幾個,來滑一下臉書好了.......等到我回到書中世界,可能已經是半小時或1小時以後了。
有一次我甚至在捷運走手扶梯時因為滑手機而分心跌倒過,
當我終於覺察到自己這樣的模式時,雖然難以立刻改回來,不過提高了意識層次,每次分心都能覺察到,再把自己拉回來。
然而,當專注力被打斷,嚴格來說其實不管拉幾次,這樣的效率其實是降低的,就像電腦重新開機一樣,需要時間。
柚子甜把會一心二用或者多用的人分為「無聊型」以及「恐懼型」多工。
「無聊型」:逃避無聊,無法深化滋味。
我們人大腦的機制就是喜追求刺激有趣,在手機網路問世後,這項需求更容易又快速地被滿足後,人類逃避無聊的程度也更高,然而一旦養成這樣的慣性,我們面對生活的種種一切時,就只會停在淺薄表層。
像是吃飯進食無聊就滑起手機,而不是專注吃進口中的食物:食物咀嚼後散發是自然還是加工的甜味?自己吞進腹中的健康還是負擔?
「恐懼型」:害怕說不,忙於應付別人的需求外,還有害怕失敗的恐懼。
或許是因為底氣不足,所以想要當個好人、想要被人接納和認同,不想看到別人失望的神情,因此無法拒絕別人的要求。
自己的價值感建立在被他人需要以及有用的功能性,過度追求上進與卓越的底下,並非因為熱愛或喜歡自我成長,而是匱乏的優越感。
那麼,要怎麼拿回自己的專注力呢?柚子甜提供「七件事練習法」來培養自己的專注體質。
「七件事練習法」就是利用日常的吃飯、閱讀、運動、通勤、走路、使用電腦/手機、與人交談,這幾乎是每個人都會做的7件事,經過7週練習來達到慣性的轉化。
每次專心一件事時,柚子甜分享的心靈意念,像是一種儀式地跟自己的協定。
像是閱讀的心靈意念:「現在是留給我知識的時間。
在這二十頁內,沒有事情可以動搖我。
」
這分法可以運用到其他日常。
其中,我喜歡通勤的心靈意念:「我現在是一只空瓶,我任由環境信息流過。
」
作者分享的空瓶法,對我這種對聲音敏感的人來說,真是一大福音,我搭車時很不喜歡聽到別人講電話、看影片的內容,那容易影響我,通常我只能戴起耳機聽音樂與外界隔離,或許這可能說明了我還不夠入定吧。
這樣煩燥的時刻藉由空瓶法,我可以想像自己是一只沒有底座的透明空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這純粹空瓶的意象中,所有噪音、氣味、影像和光線,它們能流進來,自然也可以流出去。
如此一來,比較可以不被外境勾起情緒或反應。
話說,情緒也是如此,它會來,自然也會離開。
重要的是,我不用念頭將情緒緊抓住。
與人交談的心靈意念:「除了言語外,對方還釋出什麼訊息?」
有時候就算身旁有其他人陪伴,都會有個破壞連結的第三者:手機。
可能是聚會中怕尷尬沒話講,於是大家低頭滑手機;或者我話講到一半,朋友卻已經拿出手機來滑了,當我感覺不太舒服而有所表示,對方卻自信地回說:「你繼續說,我有在聽」讓自己也不好意思繼續說什麼。
但是,這是真的嗎?
大腦有在聽,不代表真能聽進心。
而當角色對調時,我明白當個專注的傾聽者並不容易,尤其是聊天內容無趣或是說話不斷抱怨和負面時,可能會燃起自己內心煩躁,為了熄滅那股煩,思緒就飄開對方說的話,在自己的腦中小劇場中「要在什麼時候岔開話題呢?」,或是飄到手機上:「那個XXX好像還沒回我訊息,我是不是要來看一下?」
這些都讓我們與對方的關係無法深化,柚子甜認為這其中也是因為專注力不足,我自己認為還有其他原因。
她在這篇結語說:「在『無法深化』的世界裡,才會一直用『無聊』的眼光去看待彼此。
」
有趣的是,當我們深化某些關係後,又會開始用『無聊』的眼光去看待別人了,逐漸停止對別人的觀察和詢問,自以為理解對方,卻忘了人不是一成不變。
用手機/電腦的心靈意念:「我現在要用手機/電腦了,我要用它來做什麼?」
這個問句是提醒自己「決定任務和一次只做一件事」,當我們沒有給自己定錨目標,就容易被3C五花八門的畫面和訊息給誘惑而分心,就像我上述經驗一樣,明明是要用手機摘文,卻被其他訊息給拉走。
然而,「七件事練習法」需要慢慢調整,是急不來的個人旅程。
這世界腳步太快,在這樣的集體意識下,我們也受到影響,很多事情講求效率和成果。
專注力並非馬上練習就不會分心,過程中有許多的挫折和掙扎,我想,重要的不是馬上領悟實質上的進步,而是每一次分心都能縮時覺察到,能越快拉自己回來。
人性的自制力、意志力是有限的,往往長期的時候就開始撐不住,就像有些人快速瘦身不久後又復胖回來。
柚子甜也建議,培養專注力需要按部就班地慢慢來,第一週先從每天專注做一件事就好。
第二週開始每天專注做兩件事.....以此類推,循序漸進。
我在看完這本書後,不要求自己有飛快進步的專注力,至少可以意識到自己是否在分心或是在逃避什麼。
過於專注或自制,似乎會少了一些生活上隨性的樂趣,偶爾破戒一下也無可厚非,不過要意識的是自己有沒有失衡。
「人生到底要戒多少手機用量,不妨把它想成「想要身體健康的話,要戒吃多少冰」誠實面對自己現在精神品質,到底好還是不好?如果已經到了非好好調養不可的程度,那就認真地戒,或至少在「7x7天」的周期中認真練習;如果只是想調養一下,讓自己精神狀態好一點,隔天也沒有重要的事,那偶爾破戒一下倒也無可厚非。
」
◆*.◆*.◆*.◆*.◆*.◆*.◆*.◆*.◆*.◆*.
書中其他摘文:
P58、從「與人交談」裡培養專注力。
下次有人跟你說話,無論是家人、朋友、同事或是情人,第一時間請你放下手邊的事──如果手邊的事非常急,急到現在沒辦法放掉,也請跟對方說「不好意思,給我五分鐘處理完這件事,我等一下再認真聽你說」。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沒禮貌,因為心不在焉地聽,才是真的沒禮貌。
P92、人類是一種會下意識尋求「快感」的生物,往往在「看到什麼」的一瞬間,就會浮起一股「快去做」的衝動,而當我們真的聽從指令去做了,慾望被滿足的快感就會讓我們上癮。
而「看到什麼做什麼」強迫症,其實就是人們耽溺在一連串的「衝動~滿足」「衝動~滿足」的刺激裡,無法自拔的現象。
P118、什麼樣的心,會一直尋求「快速滿足」呢?我很明白,是一顆有坑洞的、覺得焦慮的、喪失耐心的心。
人如果處於這樣的內在狀態,就會下意識地想用最快的速度被撫慰,不在乎身體要承擔後果──我內心都有一個坑了,誰還管你之後怎麼樣?當然是尋求立刻見效,越快越好。
這也是為什麼人在壓力大的時候,會情緒性地暴飲暴食,因為那是用「口腔」,在為「心靈」追求速成的快感。
P168、心神專注的人,跟自己的念頭保持一段清醒的距離,當下我意識到,脫口而出這些話雖然痛快,卻也不過是被某種「報復心態」所驅使,對任何人都毫無益處。
P183、反其道而行,才能確保自己「很特別」──因為對我來說,要學大家都在學的東西,還要學到出類拔萃太難了,乾脆一開始就故意跟別人不一樣,才能讓我輕鬆擁有「獨特性」。
而這份「獨特」對我來說,就是安全感,它讓我不會被埋在人群裡,庸庸碌碌地沒人看見,最後連我都看不見自己。
P190、因為生活太難以控制,只好發洩到這些「可以控制」的瑣事上,讓自己覺得被補償,心理得到假性的安慰。
真正該問的問題是:「最近發生什麼事,讓我感覺到很無力?」
覺察之後,才能夠清楚的看見:深沉的無力感無法被「用力」解決,只能被「放手」化解。
P213、專注力說穿了,就是「把力量從『慾望』拉回『當下』的能力」。
平常吃飯的時候,能把自己飄散的心神拉回吃飯;走路的時候,能把煩惱雜事的心神拉回走路;靜坐的時候,能把亂跑的心神收回呼吸之間,這樣的專注力千錘百鍊無數次,擁有的就是對治「慾望」的力量,也是能夠讓人「自律」的力量。
文章標籤
專注,是一種資產
柚子甜
遠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JenJen
0外語女子旅
JenJe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散文筆記個人分類:讀物心得和格言此分類上一篇:以手寫將真正心意傳達出去──《山茶花文具店》
此分類下一篇:在愛裡陪伴不完美的自己──《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
上一篇:以手寫將真正心意傳達出去──《山茶花文具店》
下一篇:從生活中體驗「轉念」
歷史上的今天
2020:《生命這堂課》心得語錄
2020:《士為知己》心得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塔羅牌義(0)反正是我(6)2019東京初夏孝親小旅遊(6)一個人旅行這件事(1)【遊記】2018初秋獨闖奧地利捷克(18)【交通】2018初秋獨闖奧地利捷克(5)2018初春日本中部/北陸/京都(16)2017日本東北雪見/東京走春/伊豆賞櫻(15)2016初夏日本北海道一人旅(12)2016春遊日本關西孝親賞櫻(12)讀物心得和格言(42)戲劇/電影/小說(8)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專注,是一種資產】閱讀心得文 - Ruby
- 2[專注,是一種資產]-給習慣多工、容易分心的你
這本書是由身心靈作者柚子甜所書寫的書籍,內容提到了作者自身的經驗,由於她的工作極度需要專注力和精神的集中,為了找回於自己的平靜和精神投入能力,開始由自己的 ...
- 3專注,是一種資產:七件事練習法,打造富足的精神資本 - 博客來
書名:專注,是一種資產:七件事練習法,打造富足的精神資本,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3286943,頁數:224,出版社:遠流,作者:柚子甜,出版日期:2019/12/27, ...
- 4《專注,是一種資產》 說書會與心得收穫 - 安妮網站
昨天參加了怡霖老師的說書會《專注,是一種資產:七件事練習法,打造富足的精神資本》,也剛好梳理一下自己最近的狀況。前陣子身體很奇怪,失眠、拉肚子、脹氣、胃痛、 ...
- 5把力量從『慾望』拉回『當下』 《專注,是一種資產》
這篇心得已經寫好一段時日了,我腦袋中的評論家卻認為寫得不夠好, ... 《專注,是一種資產》的內容卻讓我後知後覺的領悟到,可以像作者柚子甜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