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行由品第一】心得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307121955【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心得 ?壇經. 1.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這四句,是六祖所傳禪宗頓法的法要。

當我看到想要修行又很精進 ... 一真天地這裡記錄了Abby學佛與習禪的講義、心得、筆記等。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307121955【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心得?壇經1.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這四句,是六祖所傳禪宗頓法的法要。

當我看到想要修行又很精進的朋友,但卻仍被煩惱所困,感覺煩惱好多、好苦時,會希望他們能夠體會到自性一切俱足,與佛不二。

(師兄提示: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人間,正因為如此!)如果能夠認識本心,便能了解六祖開悟時為何會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不假次第的,「頓超直入」即是要我們先體會自性,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於體悟的當下,還要勇於承擔,發揮自性的作用,如此,即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        如果不能體會到自性,那麼再精進,仍然會被煩惱所困、被境界所苦,因為境界無所不在,煩惱對治不完,因此,把心力放在生滅無常的「相」上,無論多久也難以有成。

故五祖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 3.         惠能尚未見五祖前,是賣柴人,但一聞金剛經語,心即開悟。

又:後文描述惠能一聞神秀之偈,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

凡此種種,證明惠能是佛法的利根者,心與佛法相應。

4.         惠能初見五祖時,答五祖之問時,回答即簡潔俐落,此乃禪者風範。

「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是惠能修行的動機。

對照後文「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來看,可知惠能當時已悟眾生皆有佛性,不分南北,故他所謂「作佛」並非一般想成佛之意,而是返照自身,不離自性,相信自己的心與佛無二,即「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5.         一般認為種福田,是做好事幫助眾生,對於自性不一定能認識。

如果不識自性,種福田只能累積福德資糧(師兄提示:福德是有漏,功德是無漏。

),但是無法出離煩惱及生死苦海。

故五祖說:「自性若迷,福何可救?」重要的是「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惠能初見五祖時,即已明白真正的「福田」乃是不離自性,以自性所生之智慧,才能真正做到利人利己,幫助眾生,故云「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 6.         五祖初見惠能,知他根性大利,要他「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這是為了磨鍊他,要惠能「破柴踏碓」是有其深意的,乃是要他深深的實參實究。

(師兄提示:這也是禪宗師父為了勘驗弟子是否真的悟道!)後文描述五祖八個多月後潛至碓坊,見惠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可證。

因此,即使利根者可以言下立悟,但也只是見道,見道之後才開始要修道,磨鍊心志,才能發揮自性的大用。

而惠能聽了五祖的吩咐後,沒有問什麼,就這樣工作了八月餘,這表示對師父的信心,以及對本分事的踏實。

7.         五祖(對神秀)開示:「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

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又說「見性之人,言下須見,思量即不中用。

」此乃因為動念即乖,無法見性。

「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指見性之人無論外境如何,因為能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故能安住本心,如如不動。

(※師兄提示:唐大華嚴寺沙門澄觀國師《答順宗心要法門》:「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來具足。

」) 8.         神秀為了呈偈,對自己的動機一再思惟:「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落入善惡二見,揣度難安、得失心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呈偈後,「房中思想,坐臥不安。

」故五祖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

然而,神秀(註1)身為禪宗祖師,創立北宗,傳承頓禪的漸法,與惠能所傳的南宗頓法抗衡,因此,我認為此段對神秀的描寫,不可能出自惠能之手,應是後人為了貶低神秀而添加。

而且,六祖開示:「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

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又說:「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

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

」(師兄提示:石頭希遷《參同契》「人根有利頓,道無南北祖。

」)可知六祖認為頓法與漸法是應眾生根器不同而有,並無優劣高下之分。

就內容而言,這段描寫給我的感觸就是「思量即不中用」,要練習不用意識心去想,對境界及結果也要「無住」,放下得失心。

該做的事,可以立刻做的就立刻做,不要拖延,以免掛在心上;無法立刻做的,就用筆記本記起來,以免懸念。

※註1:神秀上座十三歲出家,二十歲受戒,深通世出世之學。

知命之年,來到黃梅參學,在五祖座下服侍六年,深受器重,列入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玄理通快」,「東山法門盡在秀矣」。

晚年受召入京,被尊為「兩京法主,三帝門師」。

享年逾百,可謂生榮死哀,在當時確是舉世無雙的。

9.         神秀的見性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師兄提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是功夫,是生滅法,有修就有,不修不知道。

悟了同未悟,了知本來如是。

)以「菩提樹」與「明鏡台」譬喻身心,道理顯明易解,雖然有主觀的「我」及客觀的「物」存在,使人與六祖的呈心偈相較之後,有神秀的悟境不如惠能之感,然而,即使是佛法的利根者或是累世的修行人,能在短時間言下悟得本心,但是每個人在未悟本心之前,或悟後起修保任的功夫,都需要在每個當下觀照本心。

是故,「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乃是修行人平時累積及持續的功夫,因此五祖云:「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 10.     惠能:「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這是我需要謹慎之處,修行貴在實證,而不是學了多久,或了解多少經典佛法。

修行貴在能於生活中實踐,利根者不用意識心,當下即得,故不可輕視初學。

而且輕視就是起了慢心,將自我膨脹,執著於有個我,這就與實相不相應了,怎能證得無上菩提? 11.     惠能的見性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表達出惠能的悟境,是體會到沒有主觀的「我」,也沒有客觀的「境」,心境俱空,能所雙亡,超越二元對立,當體即空的空性。

如同信心銘「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故能體會到自性圓滿無缺,「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的境界。

12.     五祖傳法時也說:「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這個「密」,並非指師父不對他人說。

自性是吾人所本有,但卻日用而不知,故是最大之「密」。

若能於本心體會到師父所傳之法,稱為「印心」,故云「法則以心傳心」。

正法無不可對人言者,且無處不在,故惠能答惠明時說:「與汝說者,即非密也。

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即是指正法無處不在,若能返照自性,那麼最大之「密」就在你身邊,端看你能否自悟耳!能印心者,不會著於文字言語之相,而能直接體會到師父真正的心意。

13.     惠能開悟時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其中前八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是描述自性圓滿無缺的本心狀態,如信心銘「圓同太虛,無欠無餘。

」(師兄提示:「本無動搖」描述涅槃寂靜,永遠如是。

)後二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則是描寫自性能產生無窮的妙用。

五祖聽後,知已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既然自性能生萬法,能起妙用,故須先認識此不生不滅的本心,才能由此而起用,此所謂「心地法門」。

如果不識本心,便沒有個不生不滅的根本,這樣無論學什麼,都像飄散在空中的花,無法落實。

14.     佛法是緣起論,要成就一切事都需要因緣俱足、眾緣聚合。

故五祖的傳法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其中「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是說我們有情眾生要先在因地上播下種子,如此,等到眾緣和合便能結果。

(師兄提示:圓覺經文殊菩薩章:「本起因地,如來法行。

」「佛種」從緣起、知本心、識本性,於此得入。

)此外,五祖傳法給惠能時說此偈,可能還有另一層涵義,就是說:惠能能夠於短時間悟本性,並非我們表面上所見的那麼簡單,此乃他累世種下了菩提之因,再加上眾緣聚合,如今才能生成佛果。

而「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的意思是說:如果無情,亦是無佛種;如果無佛種性,也無法生成佛果。

既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麼這兩句之旨應是勉勵有情眾生,只要願意在因地上下工夫,將來眾緣和合,便能生成佛果。

此外,由於此偈是五祖於傳法時對惠能所誦,故主要用意應是勉勵惠能:得法之後,要廣布有情,因為任何一個有情眾生,都可能因為善知識的引導,而成就佛果。

15.     惠能向惠明開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不思善,不思惡」,是指要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不可執取兩端,落入意識心。

問惠明「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則是要惠明返照自心,去參究、體會,有如參話頭。

但師兄說明:以禪宗歷史來看,像潙山禪師問香嚴智閑禪師:「什麼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大慧宗杲教人看話頭,那就是問句,但早期禪宗六祖卻是直指人心,要直接打破行者的意識心。

因此,六祖答惠明求法之前,先要他「屏息諸緣,勿生一念」,這就是參禪的前行,然後才告訴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就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不思善,不思惡」,是要他不可執取兩端,落入意識心,而「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就是直接告訴他「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了。

(註2) ※註2:參見星雲大師《金剛經--成就的秘訣》p.64。

  16.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見性乃是禪宗首要之關鍵,故惠能回答印宗法師之問「黃梅付囑,如何指授?」乃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師兄提示:見性本無輪(迴)涅(槃)之別,亦無解脫與否的分別。

而且解脫是因慧,非單以禪定而論。

)這是因為自性本來就有,且圓滿無缺,要如何指授?只要一起心動念,即屬造作、有為,即是有「我」,與佛法「諸法無我」相悖,也離本心越遠。

故六祖云「為是二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故信心銘:「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也是這個意思。

17.     所謂「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佛性即是自性,不屬於「常」,也不屬於「無常」;非斷滅見,是故不斷。

不屬於「善」,也不屬於「不善」;不取捨分別,不落於知見的兩邊,才能體會究竟實相。

故信心銘:「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

」都是這個意思。

只有放下知見,超越二元對立,了悟自性即是佛性,乃是佛法不二之法。

自性本來圓滿,猶如虛空,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則能「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Abby/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心...|日誌首頁|第一章智慧從哪裡來?.....上一篇【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心得...下一篇第一章智慧從哪裡來?...回應 加我為好友~莫忘初心~*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HiNet部落格背景音樂功能下架 abbykuo's新文章牛頭法融《心銘》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原文YouRaiseMeUp(你鼓舞著我)英國教師甄試最熱門的十個口試問題談教育超小型研究會(以討論為主)《小止觀》方便行第五103.11.15《小止觀》調和第四(下)103.11.08《小止觀》調和第四(上)103/10/25小止觀讀書會 abbykuo'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一真天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