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就是力量》心得和摘文 - 0外語女子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安靜,就是力量》心得和摘文 ... 我們生活在一種我稱之為「外向理想」的價值體系統中,也就是大家都認為理想的自我形象是合群、有主導能力,並且在 ...
0外語女子旅
跳到主文
我是蓁蓁,7年級中段班小資。
在沒有外語天賦和能力下的旅行遊記+讀書心得
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Jul07Wed202114:38
《安靜,就是力量》心得和摘文
你欣賞自己的內向性格嗎?
我不太喜歡。
你的內向性格是否曾經被自己或他人帶有偏見的指責或貶低過?
我有。
宅、慢熱、不合群、邊緣人、過於敏感、活在自己的世界、太認真你就輸了(嚴謹)、你把事情想得太複雜(思考深刻)......
我是偏內向性格的高敏人。
我通常斟酌字句,與其開口說話,高談闊論,我寧願聆聽別人的表達。
雖然善於聆聽,但資訊過多也會變成刺激。
與其表面互動,或是聊別人八卦是非,我更喜歡進行有意義和深度的對話。
比起口語陳述,我更擅長書寫表達。
我不喜歡四人以上的聚會,尤其是不認識的人。
我不喜歡工作或做事時有旁人注視,那會讓我分心緊張。
在網路世界,我更可以自在做真實的自己。
為什麼我無法像別人一樣,活潑開朗地跟人和人打成一片。
在社會生存和生活經驗來說,我並不喜歡自己這樣的性格,我嚮往當個主流外向開朗的人,幽默風趣,我希望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而不是緊張忘詞。
或許我這樣說,有些朋友會很納悶,因為並不認為我是個內向者,除了後天發展出來的其他社會人格面向外,如同作者所言:
「很多外表看起來不太內向的人其實認為自己很內向。
很多內向者甚至不願意面對自己,這是有原因的。
我們生活在一種我稱之為「外向理想」的價值體系統中,也就是大家都認為理想的自我形象是合群、有主導能力,並且在聚光燈之下如魚得水的。
外向的確是相當吸引人的人格形態,但是我們已經把外向變成一種壓迫性的標準,讓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應該外向才好。
」
書中有許多文字打到我的點,讓我理解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我對於性格上的沒信心,儼然已經把它歸類為次等,或許這也是其他內向者面臨到的困境。
閱讀書籍的其中一個意義,也是讓我理解到「原來只有一個人這樣,其實我並不孤單」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性格頃向,可以上網搜尋MBTI人格測驗,或是參考下列敘述內容,這是以當代學者所認可的內向者性格描述。
1、我比較喜歡一對一的對話多過團體活動。
2、我喜歡用寫作表達自己。
3、我喜歡獨處。
4、比起同儕,我比較不在意財富、名聲及地位。
5、我討厭閒聊瞎扯,但是我喜歡深談自己有興趣的話題。
6、大家都說我擅於聆聽。
7、我不太愛冒險。
8、我喜歡可以讓我專心投入,不受打擾的工作。
9、我喜歡小規模慶祝生日,只跟親近的朋友或家人慶祝。
10、大家形容我「輕聲細語」或「溫和圓融」
11、工作完成之前,我不會跟人討論或是給別人看。
12、我討厭衝突。
13、我獨力工作最有效率。
14、我在話說出口前會先想過。
15、我在外奔波之後總是精疲力盡,即使玩得很開心也一樣。
16、我常常讓電話轉接語音信箱。
17、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整個週末什麼也不幹,不要有太多計畫。
18、我不喜歡一心多用。
19、我很容易專心。
20、上課的時候,我寧願聽講課,比較不喜歡參與專題討論。
你回答的「是」愈多,大概就愈內向。
如果你的答案裡面「是」和「否」大約半,你有可能是個既內向又外向的雙向性格者。
不過就算全部都答「是」,也不代表自己就是百分之百的內向人。
卡爾•榮格就曾指出:「沒有純粹的內向者,這樣的人是要關到精神病院的。
」
而在《榮格人格類型》也有描述到:
「沒有人是純粹的內傾和外傾,雖然每一個人在跟隨優勢趨向或適應周遭世界的過程中,必然會發展某種傾向甚至於其他傾向。
但相反的傾向人是潛存的。
一般來說,內傾的人只是沒有意識到他的外傾的一面,因為習慣導向內在的世界。
外傾者的內傾特質也同樣潛伏著,等待浮現的機會。
」
是的,人有著不同人格面向,以及心靈上複雜情感和流動,並非能以內向和外向這樣簡單的二分法來論斷。
就像我是完全內向嗎?那也不一定,我喜歡一個人旅行,而出門冒險這件事,卻不是內向的刻板定義。
作者蘇珊•坎恩收集了許多資料,從社會文化、內向人格名人、遺傳學中的先天後天、腦科學、心理學不同角度來看待內向人格的思辨和論證,整本書內容非常豐富,讓我從中解了不少困惑,也長了不少知識。
非常推薦內向人格、高敏感特質,和想理解身邊內向親友的人閱讀,從字裡行間會看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幫助我們更加理解。
我便是透過這本書在看自己。
我在看這本書的期間,公司上層指派了一項任務給我們這些基層人員,我和同事都沒有辦法甘願接受,認為那超出我們的業務範圍。
然而,我們觀察到大部分跟我們一樣的基層人員,對於這項指令,不是沉默就是順從,讓我們納悶為什麼大家這麼安靜?難道是我們反骨、特例獨行嗎?
關於這項疑問,剛好本書給我了解答。
經由作者提供的幾項實驗論證,我覺得挺有趣的,對於比較深刻的認同,歸類出幾點:
1、社會對合作的力量印象太過深刻,反而高估了團隊合作的價值,進而犧牲了對獨立思考的重視。
2、「評價恐懼」也就是擔心自己的意見不夠好,說出來之後會在同伴面前出糗。
3、「從眾」的力量,就算一個人言行是正確無誤,當選擇和群眾的意見相反時,壓力激發大腦中的杏仁核,這會使得讓人改變選擇,甚至會徹底盲目。
與其說我們會害怕「是我自己的看法錯了」,還不如說我更害怕「因此被群眾隔離」。
4、團體迷思(Groupthink)是指團體在決策過程中,由於成員為了避免衝突,於是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團體一致,甚至無視於真實的狀況,因而導致整個團體欠缺多元的思考角度,無法客觀分析。
發展心理學教授傑諾姆•凱根和他的團隊進行了一些研究,找了五百名名四個月大的嬰兒進行感官體驗,在聲音、視覺、嗅覺等刺激後,約有兩成的嬰兒反應大、號啕大哭,凱根稱呼為「高度反應」;四成保持安靜溫順,反應較小的嬰兒稱為「低度反應」;剩下四成的嬰兒則是介於這兩者之間。
等到這些嬰兒長成不同的歲數再次進行不同實驗時,證實凱跟教授的預測,「高度反應」嬰兒長大後可能發展出內向性格,而「低度反應」嬰兒長大後可能發展出外向性格。
高度反應的孩子對環境變化較為敏感,能夠深度思考,更敏銳感受他們所注意到的人事物,並且對於日常生活上的體驗也更能分辨出其中的些微差異。
這項論述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中也有提到。
而內向者與一般被認定的敏感者之間也有存有許多共通點,然而,內向者不等於就是高敏感特質,只是機率比較高,70%高敏感族是內向型,而30%高敏感族是外向型。
而我提到本書的「高度反應」嬰兒的研究和解釋,是因為我個人喜歡科學記者大衛•竇博斯的「蘭花假說」。
「這個假說認為,有些孩童就像蒲公英,能夠在任何環境下生長;但有些孩子(包括凱根教授研究中那些高度反應組的孩子)卻比較像是蘭花,他們容易枯萎凋謝,不過只要放在適當的環境下培育,他們會長得又壯又好。
」
這項理論獲得倫敦大學心理學教授兼兒童照護專家傑•貝爾斯基的擁護,他表示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事物,蘭花兒童對於他們經歷的事物會受到更加強烈的影響。
在穩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會比同儕少有情緒問題,具有高度同理心、關懷心。
而且,如果獲得心理上的滋補,蘭花兒童也可以承受逆境。
以這些總結來說,或許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有自由意志,多少會受制於先天基因性格以及後天環境影響。
「研究指出,自由意志可以讓我們的個性有很大發展,但是沒辦法無限延伸,超出我們的基因限制之外。
比爾•蓋茲再怎麼樣磨練自己的社交技巧,永遠也不會變成比爾•柯林頓;而比爾•柯林頓不管花多少時間和電腦獨處,也永遠不會變成比爾•蓋茲。
」
可是當身為內向者的我們面對喜歡的人事物時,難免需要使用到外向特質,這時候我們必須忠實自我還是刻意表演呢?作者收集了心理學的「自由性格理論」,與入境隨俗的「自我監控」特質,分享內向人如何該表現外向來自我實現。
…。
…。
…。
…。
…。
…。
…。
…。
…。
…。
其他我喜歡的摘文:
P40、一位母親說:「強尼在學校表現不佳,老師告訴我,他的課業沒有問題,但是社會適應不良,他只跟一兩個朋友一起玩,有時候他一個人也很開心。
」父母喜歡這樣的矯正,「除了少數的父母,大部分都很感激學校努力消除孩子內向以及其他邊緣化的異常狀況。
」篤信這種價值觀的父母不是不好,也不是愚鈍,他們只是想讓小孩準備進入「真正的世界」,因為這些小孩長大以後,申請大學或是面試工作時,還是得面對同樣的評量標準:你是否擅長與人相處。
P90、研究結果顯示,事實上,內向性格的人會比外向性格的人更能夠在網路上表達「真實的自我」,並且會花費更多時間在網路上進行特定議題的討論。
他們喜歡這種數位化的溝通方式。
一個不敢在兩百人大教室舉手發言的人,可能會毫不猶豫透過部落格對兩千或兩百萬人發表意見。
一個不敢向陌生人介紹自己的人,可能會願意在網路世界中展現自我,之後才將網路上的人際關係延伸至真實的世界。
P105、內向的人喜歡獨自工作,而獨自工作往往是創新的催化劑。
P113、對許多領域的人而言,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有辦法進行用心練習(DeliberarePracice)。
艾利森發現,若要達到非凡的成就,關鍵點就在於用心練習這件事之上。
當你仔細鍛鍊某項能力的時候,你才能清楚看出有哪些事項、哪些道理是你還沒有領略透徹的,你才會努力提升自我的表現,你也才能夠不斷監督自己的進展,並修正自己的缺失。
P120、文學家卡夫卡在工作時甚至無法忍受自己心愛的未婚妻靠他靠得太近:「妳曾經說過,在我寫作的時候,妳想要坐在我的身邊。
可是,在那種情況下,我根本沒有辦法寫作,如果有他人涉入,這個寫作的人就會覺得失去了自我。
因此,在頭腦正常的情況下,寫作的人會選擇迴避其他人......所以,當一個人在寫作的時候,永遠不嫌太過孤單;當一個人在寫作的時候,永遠不嫌太過安靜;當一個人在寫作的時候,永遠不嫌黑夜太長。
」
P125、團體腦力激盪為什麼沒用,心理學家通常會提出三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閒逛心態:在團體裡面,有些人往往喜歡坐著不動,所有的事情讓別人去做就好。
第二種解釋是生產阻力:一次只有一個人說話或發表意見,其他人只能被動坐著聆聽。
第三種解釋是評價恐懼:也就是擔心自己的意見不夠好,說出來之後會在同半面前出糗。
P130、我並不是建議大家停止面對面的合作關係,而是呼籲修正一下我們的作法。
首先,我們必須積極找出內向性格者與外向性格者的共生關係,並且在這樣的共生關係中,依照每個人天生的長處與性格去區分領導任務和團隊中的各項工作。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最有效率的隊伍應該是由內向性格者與外向性格者以良好的方式混合共組而成。
領導架構亦是如此。
我們也必須創造出一個可以讓人們自由轉換互動方式的環境,在他們想要專注在自己工作上或者是需要獨處的時候,可以擁有足夠私密的工作環境。
P151、高度反應的孩童更可能成為藝術家、作家、科學家和思想家,因為他們不喜歡身邊出現意外的新狀況,所以他們把時間花在自己熟悉且與腦力相關的思維環境上。
「大學校園裡有很多內向的人,」密西根大學兒童與家庭中心主任兼心理學家傑瑞•米勒觀察到:「大學校園裡有很多人都符合大家對於大學教授的刻板印象:喜歡閱讀,為了好的想法而感到非常興奮。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部分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成長歷程中的時間分配。
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社交應酬,自然就不會有太多時間閱讀和學習,畢竟每個人一生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
P157、但是,當我們談到「我們是誰」以及「我們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等問題時,我們還希望能夠有另外一種彈性:我們希望擁有決定命運的自由,我們希望保留我們性格中的優點,並且改善甚至棄絕那些我們不喜歡的性格,例如對公開演講的恐懼感。
在我們與生俱來的性格之外,我們希望相信:我已經成年了,我可以塑造出自己想要的個性,我可以掙脫我那無可選擇的童年經驗,我可以實現自己人生想做到的目標。
P162、事實上,最近有一個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顯示,一個人面對心煩狀況時,如果能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安慰自己,此時他們的前額葉皮質活動就會增加;增加的程度越大,杏仁核活動下降的程度也就越大。
不過額葉皮質也不是萬能的,沒辦法完全關閉杏仁核的功能。
這是因為恐懼雖然受到皮質活動壓抑,但仍然存在於杏仁核中。
對人類來說,有些莫名的恐懼,像是懼高症,就是同樣的情況:一個人如果不斷登高,前往帝國大廈的頂端,此時似乎已經把對於高度的恐懼消除了,可是等到壓力來臨,則恐懼又反撲了,因為在這個時候額葉皮質還有別的事要忙,沒辦法安撫受到刺激的杏仁核。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高度反應的孩子一直到長大成人,在性格裡仍然保留一些恐懼症。
不管他們累積了多少社會經驗,不管他們怎麼努力練習克服,會怕就是會怕。
P163、莎莉抵達派對現場的時候,常常希望自己可以躲到沙發後面,然後等到她的前額葉皮質接掌狀況,她才想起來自己其實很會講話。
即使如此,她的杏仁核裡一輩子都儲存著一種聯繫,把「陌生人」和「焦慮感」連結起來,有時候一這段聯繫就會冒出來。
P167、極具影響力的研究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發展出一套假說,認為人類會尋求「剛剛好」程度的刺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刺激指的是外界傳達給我們的訊息量,有很多種形式,從噪音、社交生活到閃光都是。
170、內向和外向其實代表了對於刺激的接受程度,那麼就可以安排讓自己處於比較適合你個性的環境裡刺激──不要有太多刺激,也不要刺激不足;不要讓自己無聊,也不要讓自己陷入焦慮。
你可以把生活組織一下,讓自己處在人格心理學家口中所稱的「最佳激發程度」,而我則稱之為「美妙境界」,這樣一來你就會比以前更加有活力、有朝氣。
你的美妙境界就是「你所能接受到最佳刺激程度」的地方。
或許你早已經在尋找這個地方,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想像你舒舒服服躺在吊床裡讀一本很棒的小說,這就是一個美妙境界,可是了半小時,你發現自己的視線已經開始亂竄了,這時你就處於刺激不足的狀態,所以你起來打電話給朋友,一起出去吃早午餐,也就是說你要提高自己的刺激程度,然後你一邊大笑聊八卦,一邊吃藍莓鬆餅,你又回到美妙境界了.....
P230、毅力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沒什麼訴求點。
如果說天才是一分的靈感和九十九分的努力,那麼我們的文化中總是喜歡稱頌那一分的靈感,我們喜歡這種稍縱即逝的燦爛。
不過,其實另外那九十九分才具有更大的力量。
愛因斯坦絕對是一個內向者,他曾經這麼說過:「我並不是真的很聰明,只是我想問題想得比較久。
」
P235、內向者要信任自己的內心,盡量以有力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與人分享。
這並不代表要一味模仿外向者。
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用安靜的方法進行,例如用書寫來溝通,也可以包裝成內容豐富完整的演講,要不然可以藉由同伴幫忙來提出。
內向者該使用的技巧就是要突顯自己的表達方式,而不要遭到主流模式影響。
P291、你去新公司上班之前,若能先評估該處是否可以建立你的避風港,這樣會很有幫助,而且這跟休假時數或是保險福利一樣重要。
內向的人應該自問:「這個新工作是否容許我做自己喜歡的事?舉例來說,閱讀、擬定策略、寫作或是做研究。
我有自己的工作空間嗎?還是一要在開放式的辦公室裡應付大家的要求?如果這份工作沒有避風港,那我平日晚上和週末可以留給自己嗎?」
外向的人也會想要有「修復式避風港」,只不過這種避風港跟內向人的不同。
外向的人應該問自己:「這份工作需要我說話嗎?要出差或是會有很多機會遇到不同的人嗎?辦公室會不會太無聊?如果這份工作不太完美,工作完有時間可以讓我一吐怨氣嗎?」
P292、這份「自由性格同意書」讓我們知道,有時候我們必須演出「不是自己」的樣子,目的是為了換取「做自己」的時間。
其實,最可以簽下同意書的人,是你自己。
不過你要克服你自己的抗拒。
一個例子來說,假設你今天單身,你不喜歡去酒吧之類的店,可是你又想要跟人建立親密關係,而且是長期穩定的交在,可以跟對方一起愜意度過夜晚時分,或是可以連同對方和幾個好朋友談心。
為了達成這項目標,你要跟自己達成協議,先逼自己出席一些社交活動,因為這樣你才有機會遇到另一半,然後長期來看,以後才能減少出席聚會的時間。
不過在這些過程中,你只盡量參加自己選可以忍受的場子,自己決定上限是多少,如一週一次或一個月一次,甚至一季一次。
達到上限之後,你就可以安心待在家,沒有罪惡感。
P300、一般人最常聽到、可能也是傷害性最強的誤解,就是以下這種指控:內向的人比較反社會,外向的人比較合群。
不過,只要稍微留心就知道這兩種說法都不對,外向或內向的人都會和人互動,只是程度不同。
不論內向或是外向的人,都會有心理學家說的「親密需求」。
P302、內向人恐怕也很難理解,為什麼自己的靜默不語竟然會帶來這麼大的傷害。
內向性格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說:「我本來覺得我一個人獨處是很正常的,後來才發現,這樣常常讓蜜雪兒覺得很孤單。
」
文章標籤
安靜就是力量
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Quiet
蘇珊·坎恩
SusanCain
高敏感特質
遠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JenJen
0外語女子旅
JenJe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散文筆記個人分類:讀物心得和格言此分類上一篇:《我在精神病院抗憂鬱》心得和摘句
此分類下一篇:有些真相絕對要說──《當時無法說出口》
上一篇:《我在精神病院抗憂鬱》心得和摘句
下一篇:有些真相絕對要說──《當時無法說出口》
歷史上的今天
2021:有些真相絕對要說──《當時無法說出口》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塔羅牌義(35)反正是我(6)2019東京初夏孝親小旅遊(6)一個人旅行這件事(1)【遊記】2018初秋獨闖奧地利捷克(18)【交通】2018初秋獨闖奧地利捷克(5)2018初春日本中部/北陸/京都(16)2017日本東北雪見/東京走春/伊豆賞櫻(15)2016初夏日本北海道一人旅(12)2016春遊日本關西孝親賞櫻(12)讀物心得和格言(45)戲劇/電影/小說(8)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 心得書評網站 ...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遠流@2012.10.01,ISBN:9789573270676 【讀書心得】 你是內外的人還是外向的人?
- 2《安靜,就是力量》:讀後感 - Medium
一開始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在前些年在書局偶然翻到《安靜是種超能力》,文中作者推薦了 ... “《安靜,就是力量》:讀後感” is published by Doreen .
- 3安靜,就是力量讀書心得 - 中學生網站
作者:, 羅以耀. 參賽標題:, 安靜,就是力量讀書心得. 書籍ISBN:, 9789573270676. 中文書名:,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 4《安靜,就是力量》六個建議,讓內向從此成為你的優勢
個人心得
- 5《安靜,就是力量》心得和摘文 - 0外語女子旅
《安靜,就是力量》心得和摘文 ... 我們生活在一種我稱之為「外向理想」的價值體系統中,也就是大家都認為理想的自我形象是合群、有主導能力,並且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