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因素情绪理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即情绪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与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这个系统包括三个亚系统:一、对外界信息进行知觉分析。
二、在长期生活中积累对外部产生影响 ...
两因素情绪理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9年3月21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两因素情绪理论沙赫特与辛格认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手心出汗、心率加快等。
个体必须对生理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即情绪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与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这个系统包括三个亚系统:一、对外界信息进行知觉分析。
二、在长期生活中积累对外部产生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期望。
三、现实情境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即认知比较器。
是该模型的核心部分能够激活神经系统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支持[编辑]
錯誤情緒歸因[编辑]
参见:吊橋效應
Dutton和Aron在1974年做了一個橋上實驗[1]。
他們發現如果一個美麗的女士問男受試者做問卷,然後再他們電話號碼稱如果有問題就來電。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做實驗的位置,一班人在危險的索橋(suspensionbridge)上,而另一班人則在安全穩定的橋上做同一樣的實驗。
有趣的是,在危險索橋的人大都對該美麗的女士心跳,甚至比另一組有更大機會致電給她(50%對12.5%)。
人們將自身身體反應,混合了自己對事物的感受。
引用來源[编辑]
^Dutton,DonaldG.;Aron,ArthurP.Someevidenceforheightenedsexualattractionunderconditionsofhighanxie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74,30(4):510–517.ISSN 1939-1315.doi:10.1037/h003703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两因素情绪理论&oldid=65580071”
分类:心理学隐藏分类:自2019年3月需要专业人士关注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БългарскиDeutschEnglishEestiفارسی한국어PolskiРусскийСрпски/srpskiУкраїнська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如何追到自己暗戀的人——約會地點篇(一) - 關鍵評論網
根據「情緒二因論」,情緒由兩個因素決定:「生理喚醒」(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認知標籤」(Cognitive Label)。當人們感受到情緒時,會產生「生理 ...
- 2兩因素情緒理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即情緒是由認知過程(期望)、生理狀態與環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這個系統包括三個亞系統:一、對外界信息進行知覺分析。二、在長期生活中積累對外部產生影響 ...
- 3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 情緒二因論
情緒二因論. 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以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英文詞彙, 中文詞...
- 4斯辛二氏情緒理論(Schachter-Singer emotion theory)
由美國心理學家Schachter和Singer兩人提出 2.又稱情緒二因論,生理變化與刺激性質兩方面刺激形成經驗 引起知覺的情境à對刺激情境認知考量 ↘ ↓ 情緒表達
- 5「吊橋效應」? 淺談關於情緒反應的心理學知識 -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