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 知乎专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学泰斗列夫· 托尔斯泰从1847年开始写日记,止于1910年,写了64年,这本书选取了他在世最后一年、也就是他82岁那年写下的日记,他记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开心或不 ...
首发于JessieY随手记无障碍写文章登录/注册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从1847年开始写日记,止于1910年,写了64年,这本书选取了他在世最后一年、也就是他82岁那年写下的日记,他记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开心或不开心,也记述了他计划了40年的离家出走的始末,以及人生最后一篇日记。
这些日记呈现了托翁跟我们每个人差不多的生活:每天散步、玩牌、骑马兜圈子的日常,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情绪,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是像你我一样的日常,让人非常有代入感。
除却这些,他每天还在亲力亲为,校对、修改自己的书稿,回复全世界各地的来信,帮助民众解决问题,进行很多关于宗教、人类、创作等的思考……一位82岁的老人,还能有这样旺盛的精力和清晰的头脑,会让人由衷地升腾起一种敬意。
文风亲切好读,如同吐槽,呈现了一个可爱有趣的82岁文豪,是了解托尔斯泰的轻便入门书。
如果说他的作品都是严肃而写实的,他给人的形象是肃穆而庄重的,那么这本小书,是可以打破大家对他的这种印象,无论是谁都可以捧之一读的,因为日记里的托尔斯泰文风亲切幽默,金句频出,丧气而坦然,十分可爱:“多么奇怪呵,我爱着自己,但谁也不爱我。
”“理解自己的渺小,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但我跟他们玩牌,一直玩到十一点钟。
真可耻。
打算要戒绝一切的赌博。
”“忍耐吧,列夫·托尔斯泰!努力吧。
夜里,不想玩牌,然而我还是围在桌边看旁人玩。
”“我完全没有力气了。
是应该休息的时候了吧。
”——————————没读过他几十万字的作品也没关系,你可以读读他的日记,从而更能理解自己。
一月不论是谁,凡是进步的人,多少总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感到不满,这一点颇有趣味。
对于人生,理想是不可缺少的。
但理想,只有当它“完整无缺”时,才是理想。
它的方向,只有当它指着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数学的直线时,才能表示出来。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把那由肉体所构成的人认作真实的东西,这是最普遍的迷信。
人,不过是感受印象的意识中心罢了。
在各种各样的工作当中,重要的是:停留在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的前面,不要以不知为知。
三月革命在我们俄国民众中间招来了一种结果,那就是使得民众突然地知道了自己的处境的不合理。
这是穿新衣服国王的童话。
革命乃是个告知了实在的事情,即皆知国王并没有穿衣服的那个孩子。
在民众当中,表现出了自己所忍受的不合理的自觉,并且民众还用各种不同的姿态来对付这种不合理(可惜的是:他们大部分都用敌意来对付)。
而所有民众都已经理解了这一点。
要压抑这种意识,已经不可能。
而我们的政府越是努力想要压抑这种对于极端不合理的不可抹杀的意识,越是会扩大这种不合理,并且越会煽起对于它的敌意。
四月理解自己的渺小,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当此信仰被歪曲,而学问是胡扯的时候,人怎么能够不自杀呢?从信仰到学问——那就是从火到焰。
信仰之所以成为虚妄,乃是因为信徒古老却又想要维持新的生活方式的缘故。
对于别人的事情,你纵然不晓得那些人,也要加以批判。
但关于自身,虽然知道许许多多的丑恶,却立刻就被忘记了。
真正进步的活动,是要经过好几世纪的。
为要前进一步,整个世纪的死亡是必要的。
大多数人都只是过着动物的生活。
并且对于人世间的各种问题,只是盲从着社会的舆论。
喜爱孤独。
跟人们在一块儿简直痛苦不堪。
真正存在的东西,只有一个。
一切肉体的东西,都能够发生于时间空间的条件之下,唯有意识不然。
而意识就是一切。
五月自由是可以完成的。
人生的主要问题,就是不要做妨碍自由的事情。
因此,一切人生问题,都是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并抗拒那妨碍人生的事物。
将已完成的事物转变成习惯的努力,乃是人生最重要的,唯一的问题。
没有努力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而是动物的生活。
走到能够看到自己的地方去。
——一切的关键就在那儿。
被我们名之为现实的东西,毕竟是个梦罢了。
这梦是连续一生的。
到了老年我们也就从这梦里慢慢地清醒过来。
(即对那更加真实的现实之意识清醒过来!)而到死亡的的时候才完全清醒过来。
说了话……但从义务观念而开口,实在是一种苦痛。
世人喜欢访问那由于思想表现之重要和明确而获得名望的人。
一跑去,就不让他说一句话,而将那些对于他已经完全明了,或是老早就给他证明为愚妄的事情啰里啰嗦地说个不停。
我开始鲜明地感到了这世界一切所谓偶然性的东西。
我——这么明了、单纯、聪明、善良的我,为什么会生在这混乱、复杂、狂妄、罪恶的世界里面呢?为什么呢?六月对一个人说:“你工作吧。
”他大概要回答说:“我不想工作。
”要是说所有人都非工作不可,那就得请那些什么都不做的富人先行示范。
要是他们工作,我也工作。
可是他们什么都不干,那我也不想干。
整天都很不好。
什么工作都没有做。
整体都在心里头可怜自己。
想要人家也觉得可怜。
好像要哭泣般的心情。
而自己却像任性的孩子般地,要跟所有的人为难。
可怕的并不是单一的、没有联系的、个别的、愚蠢的疯狂,而是现代一般社会的、组织化了的、知识的疯狂。
疯子常常比健康的人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羞耻、诚实、良心,甚至也没有恐惧……人们都以自己的肮脏、怯懦、职业的卑贱等为可耻。
但对于愤怒,不但不觉得可耻,而且觉得那似乎是一种好事情而沾沾自喜,竟督促自己而助长它。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呵。
七月这实在是一件可惊的事情:对于比什么都熟悉得多的东西,我们却比什么都理解得少。
反之,对于完全不理解的东西,却比什么都熟悉得多。
那就是自己的灵魂。
也可以叫做上帝吧。
八月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
多么奇怪呵,我爱着自己,但谁也不爱我。
九月我坚持自己的自由。
我要到自己所喜欢的地方去。
最愚蠢的人,乃是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
如今已经连踪影也没有了的、她对于我的爱,就光是说说,也觉得不近人情了。
在她看来,我对她的爱也不是必要的。
她现在所需要的,只是要人们都以为我还在爱着她。
这也是一件实在可怕的事情。
我要避免玩牌。
我想要避免赌博。
只有在真实当中才有生活。
十月一切都正在好转。
只有自己很可恶。
只有努力为着灵魂而生活下去,但我觉得自己跟那种境地还距离得很远。
编辑于2021-01-2220:31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书籍)赞同62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JessieY随手记读书笔记|生活感悟
延伸文章資訊
- 1从《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中》,我们能读到什么?_索菲亚· - 搜狐
今年是列夫·托尔斯泰逝世110周年,随着《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一书的重新出版,托尔斯泰对自己生命最后306天的观察和记录,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 ...
- 2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托尔斯泰对自己生命最后306天的观察 ...
这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在82岁那年写下的日记,共计266篇。他记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开心或不开心,也记述了他计划了40年的离家出走的始末,以及人生最后一篇日记。
- 3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 图书- 豆瓣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从1874年开始写日记,止于1910年,写了64年,这本书选取了他在世最后一年、也就是他82岁那年写下的日记,他记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开心或不开心, ...
- 4托爾斯泰夫人日記_百度百科
托爾斯泰夫人日記(全譯本)(上下)》是世界文豪托爾斯泰夫人C.A.托爾斯泰婭1862-1910年間的日記。托爾斯泰夫人不僅智慧過人、個性獨特、精力旺盛、勤奮,而有修養, ...
- 5托爾斯泰 - 博客來
書名:托爾斯泰,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180684,頁數:320,出版社:世一,作者:賴美珍,出版日期:2002/08/26,類別:童書/青少年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