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稻米育種史(農業兒童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但此時的水稻品種與品質仍參差不齊,稻米中不但雜有稗子,栽種的稻米品種也為米粒較長、口感乾硬的秈稻,與現今臺灣慣常食用的稻口感差異甚大。

臺灣是由日治時期開始轉植 ... 網頁置頂 農業兒童網 目前位置:首頁/Mita萬花筒/生物/植物/臺灣稻米育種史   植物 臺灣稻米育種史    臺灣的稻米生產方式,起自原住民利用火耕燒山闢田,待地力耗弱後再轉移他處栽種,栽種的品種可能是從印尼、菲律賓引入的爪哇稻;到了明朝末期,大陸東南的漢人移民臺灣,將中國的水稻品種以及犁、風鼓、杵臼等各式農具一併引入,才開始有了較具規模的農田水稻種植。

但此時的水稻品種與品質仍參差不齊,稻米中不但雜有稗子,栽種的稻米品種也為米粒較長、口感乾硬的秈稻,與現今臺灣慣常食用的稻口感差異甚大。

 臺灣是由日治時期開始轉植稻,因為當時來臺的日本人不習慣秈米的口感,希望改變臺灣水稻栽種的方法與品種,使臺灣生產的稻米能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因此來臺翌年即引進日本的水稻品種,開始有計畫地進行一系列品種試驗及栽種方法研究,逐漸推廣稻的栽種面積。

稻種植一開始即在北部大屯山竹子湖試作成功,但由於氣候與技術問題影響,仍無法在平地大面積栽種。

在不斷地研究下,西元1925年,終於成功推廣稻,隔年由當時的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以「來自蓬萊仙島的米」之意涵,將臺灣栽種的稻命名為「蓬萊米」,而臺灣原來栽培的秈稻則被稱為「在來稻」,所生產的米則稱為「在來米」。

到了1940年代,稻已佔臺灣水稻栽種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成為栽種的主流。

 由於經歷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光復後,農業蕭條,政府在農業政策上施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等措施,以恢復糧食生產。

西元1950年時,全臺稻米產量已超越日治時期的最高產量紀錄,1976年更達到歷年最高紀錄2,712,985公噸,但之後由於社會經濟發展,民眾飲食習慣改變,稻米需求量逐年減少,因此政府開始提供農民補貼,推動稻田休耕及轉作計畫。

近年來,民眾飲食趨向精緻化,食品品質的重要性顯著提高,現今的稻米育種目標幾乎皆集中在品質的改良上,臺灣新育成的稻米品種幾乎皆朝向良質米的目標發展。

近年主要的栽培品種包括臺農71號、臺粳2號、臺粳8號、臺粳9號,皆屬於良質米品種。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2-05人氣指數:25704   © 農業兒童網kids.coa.gov.tw https://kids.coa.gov.tw/view.php?func=knowledge&subfunc=kids_knowledge&category=A11&id=48110-11-2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