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其實很健康十種顛覆你印象的食物 - Pubu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下班租了電影,去超商想買爆米花和啤酒,卻擔心會發胖,滿懷罪惡感地在店裡拿 ... 芒果在水果中屬於中升糖指數(GI值=49),糖尿病患者吃芒果要注意 ... 最新話題 12/7(二)1:00~5:00AM金流系統維護公告 《遺留的殺意》:如果能殺人的話,該有多好 《我不是自己的》:在慾望與生死邊緣,活出小人物的不凡人生 為什麼我們閒不下來?——談現代社會的「效率崇拜」 畢竟人們都是那樣的孤寂——《惡魔的女兒》導讀 聰明人和一般人的差別,在於思考時「著眼點」的多寡 人可以改變嗎?薩提爾「冰山理論」帶你了解內在 在職場上,學會問問題比急著交成品更重要! 11/24-11/27黑色星期五.全館回饋5倍送! 遇到問題的六種思考模式,你屬於哪一種? 下載App隨時關注焦點話題 Pubu飽讀電子書 每月最低91元起,PC、手機、平板無限閱讀! Pubu電子書城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走進超市後,心裡自言自語:全脂牛奶很香濃,但為了吹氣球般漸漸變粗的腰圍,還是買低脂的好了;全麥麵包很健康,買一條回家當早餐;颱風天搶不到新鮮蔬菜,但冷凍蔬菜的營養會不會都凍不見了?下班租了電影,去超商想買爆米花和啤酒,卻擔心會發胖,滿懷罪惡感地在店裡拿起來又放回去⋯⋯。

我們常為每樣食物賦予意義、貼上標籤,讓這些標籤影響挑選過程,就像心中的天使與惡魔,不時左右你的決定。

這樣並不奇怪。

隨著預防醫學概念興起,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吃東西開始會參考營養界、科學家對飲食的評論,或詢問老一輩的經驗。

國外在1998年首度出現「超級食物(superfood)」,告訴人們吃什麼東西營養、對身體好,不少民眾衝著這些食物宣稱的功效而一窩蜂搶購,使超級食物的價錢總比一般食物貴上許多。

台灣也不遑多讓,書店能看到整排關於「吃對食物」的保健書籍,無論是中醫食療或西醫觀點,用食物促進健康已經成為主流趨勢。

飲食這件本該美好的事,從此變得複雜。

人們在選擇食物時愈來愈有主見,把食物分為好食物、壞食物,想多吃排行榜上的超級食物、避開壞食物,結果吃東西時綁手綁腳,深怕這個吃了會胖、那個會致癌。

但是,好食物和壞食物並非壁壘分明,食物的好壞形象也不斷翻轉。

國內外許多研究報告持續修正食物對人體的作用,顛覆舊有認知,有些過去認為「最好少吃」的東西,被發現沒那麼糟;許多讓人產生疑慮的食物,原來只是因為吃錯方法或吃太多了。

例如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說喝咖啡會失眠或骨質疏鬆,後來研究證明只要每天不喝超過2杯,咖啡能抗氧化、防失智、延年益壽。

又如爆米花、啤酒、芒果和辣椒。

自製無油的爆米花熱量不到30卡,又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啤酒肚不是喝啤酒造成的,適量喝啤酒更能抗癌;以「削」代替「撕」掉芒果皮,芒果沒那麼「毒」;火氣大,長痘痘不是吃辣害的。

是的,我們都冤枉這些食物了。

或許你還瞧出一些端倪──重要的是飲食的組合、吃法和份量。

沒有什麼食物絕對不能吃,亦不能重複只吃某些食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還得視個人體質而定,食物的營養價值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啤酒 下班後想來杯沁涼的啤酒,卻好怕長啤酒肚?沒這回事!最新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無關,發胖原兇其實是高熱量的下酒菜,適量喝啤酒對健康有益。

《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一篇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的關聯非常微弱。

而且,啤酒的熱量還比果汁低,一罐330cc、酒精濃度4.5%的啤酒熱量約104卡,相同容量的柳橙汁卻要150卡。

除此之外,啤酒能幫助身體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阻撓身體吸收脂肪,規律而適量喝啤酒者的體重通常比不喝啤酒的人輕。

讓人更驚訝的是,啤酒可以抗癌。

啤酒花中的黃腐醇(xanthohumol)具抗癌、抗菌等藥理作用,是個強效抗氧化物。

尤其是黑啤酒的抗氧化能力更顯著,能幫助修復人體的損傷細胞。

《營養學期刊》和《食品與農業科學期刊》皆表示,黑啤酒富含鐵質,顏色愈深的啤酒對心血管健康助益愈大。

啤酒的抗病作用不只這樣,奧地利邁爾健康中心主任都梅尼(StephanDomenig)指出,喝啤酒可以預防糖尿病,且啤酒含豐富的維生素B群、鈣和胺基酸,能降低40%腎結石的風險。

《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則指出啤酒中的矽能減緩體內的金屬堆積,適量飲用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不過,啤酒的一切好處皆建立於「適量」的前提之上,每人每天不宜攝取超過500cc,也就是一罐半的鋁罐裝啤酒。

飲酒過量、酗酒會讓你酒精中毒、引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尤其邊喝邊配高油高鹽的下酒菜更糟糕。

辣椒 「吃辣會上火,吃完隔天就爆痘!」很多人堅信這種說法。

其實不是辣椒的錯,只是辣椒性辛溫,會促進血液循環、助排汗,總讓人有火氣很大的錯覺。

痤瘡、青春痘問題更多來自膚質、生活習慣、內分泌失調、長期營養不均衡或飲食組合不適當,如短時間內吃太多辣椒配花生。

辣椒含大量維生素C,辣椒皮中的辣椒紅素好處受科學家肯定,可以抗氧化、保護血管。

美國丹佛都會州立學院教授佩多莫(MalenaPerdermo)指出,辣椒籽中的辣椒素還有止痛作用,能舒緩舌頭上傳達痛覺的神經,減輕疼痛的感覺,且辣椒會釋放腦內啡,是一種讓人愉悅的激素。

如果不敢吃辣,把辣椒籽挑出,只吃辣椒皮,也能獲得營養。

唯辣椒屬於刺激性強的蔬菜,本身有胃病的人應少食用,食用過量辣椒將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居然是好食物?是的,但請慎選配料與做法。

多數人習慣吃的義大利麵常搭配番茄紅醬、羅勒青醬或奶油白醬,有的甚至還加一層厚厚的焗烤,奶香濃郁又美味,但熱量實在太高,一份焗烤奶油鮪魚義大利麵,就有850卡熱量!還可能吃進防腐劑、人造奶油等化學物質。

義大利麵為全穀類製品,本身抗性澱粉含量高,能降低脂肪儲存,且跟升糖指數為84的白米、80的白麵相比,義大利麵的升糖指數較低(GI值=60),也就是吃完義大利麵,血糖上升、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得以維持血糖在平穩的狀態和胰島素的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加入蔬菜、鮭魚、芥花油拌炒,熱量低又健康。

在醬料的選擇上,清炒>青醬>紅醬>白醬。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她在家都用九層塔、起司、牛奶自製「高鈣青醬」,口感清爽、營養,家人都吃到碗底朝天。

麵條以基本的長直麵條為佳。

筆管麵、貝殼麵等形狀特殊的義大利麵,因吸附醬料的範圍大,熱量較高。

馬鈴薯 炸薯條、焗烤薯泥幾乎決定了馬鈴薯給人的印象─吃了會胖。

事實上,馬鈴薯熱量不高,還很營養。

吳映蓉說,將整顆帶皮或切塊的馬鈴薯,加點迷迭香和鹽,放進烤箱烤或用電鍋蒸,一份100克的馬鈴薯塊,熱量才80卡。

帶皮的馬鈴薯含多種維生素和類黃酮、檞皮素等植化素,有助心臟健康、降血壓、提升免疫力、防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則指出,馬鈴薯是潤肺養胃之物,水分、纖維都多,還有抗性澱粉。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笑說,我們真的冤枉馬鈴薯了。

歐洲人攝取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就是馬鈴薯,只是台灣人多將馬鈴薯當配菜。

馬鈴薯應為主食,與飯替換吃,就不怕吃進過多熱量了。

爆米花 許多人會在看電影時配爆米花,也有人愛吃便利商店的微波爆米花,甚至有些人曾經團購前陣子很夯的桶裝爆米花,然後邊吃邊擔心太甜、太肥。

的確,市售的爆米花為求口感,添加許多鹽、人造奶油或人工香料,因此爆米花常被認為是垃圾食物。

是時候還爆米花一個清白了。

若正確烹調,爆米花其實是一項低熱量、高營養的好零食。

一份100克、用平底鍋小火烘烤的無油爆米花熱量僅30卡,反觀電影院一杯同樣份量的爆米花,依口味不同,熱量約590∼1000卡,搭配汽水,看場電影已不知不覺吞下超過千卡熱量。

煮廚李建軒(Stanley)說,不用放任何一滴油,只要把玉米粒鋪平於鍋中,依個人喜好加些許鹽、糖或帕瑪森乾酪,蓋上鍋蓋,以小火烘烤5分鐘,就可以享用無油低卡爆米花。

若想要爆米花油亮、滋潤些,只要記住慎選油品,加點芥花油、葡萄籽油即可。

自製爆米花很簡單,爆米花的營養價值卻一點也不簡單。

 美國知名整合醫療權威醫師威爾(Dr.AndrewWeil)指出,爆米花是良好的纖維來源,更保留了玉米的營養素如澱粉、玉米黃素。

玉米黃素是眼睛保健的好東西,能預防黃斑部病變、視網膜退化。

吳映蓉指出,玉米黃素為油溶性的物質,較不易因高溫被破壞,即使「爆」過了,營養效力依然在。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的研究則發現,爆米花含多酚抗氧化劑,能延緩老化、減少心臟疾病和罹癌的風險。

下次要賴在家當沙發馬鈴薯之前,先花個5分鐘動手做低卡爆米花吧! 全脂牛奶 發胖簡直是人類的夢魘,在減肥和香醇口感之間,到底要選哪個?牛奶真有必要喝脫脂的嗎?美國兒科學會曾建議兩歲以上的兒童喝低脂或脫脂牛奶較健康、不會胖,現在這個說法被哈佛大學推翻,指出慣喝脫脂牛奶的兒童反而更胖。

因為脫脂或低脂牛奶的油脂少,卻多了糖分,導致血糖升高,刺激對垃圾食物的食慾,喝脫脂牛奶不會比較瘦。

有人也擔憂全脂牛奶會讓膽固醇升高,別嚇自己了,一天喝2杯內的牛奶無傷大雅,除非每天喝超過6杯約1200cc的份量才會讓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增加。

一般人無需避諱全脂牛奶,年紀大、平常重油重鹹、過胖者,為了不要攝取過多油脂以增加身體負擔,才有改喝低脂或脫脂牛奶的必要。

站在中醫的角度,性甘寒的牛奶又有補鈣、潤肺養胃的作用。

因此,不用兩難了,只要不是當水喝,你可以放心拿全脂牛奶去結帳。

芒果 每年夏天都能看到金黃欲滴的芒果冰品,許多觀光客來台也點名要吃芒果剉冰,但有些人認為芒果火氣大、很「毒」,會引發皮膚病或發炎,總是無法安心大吃。

沒那麼可怕。

劉佳祐指出,芒果含豐富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只要以「削」代替「撕」,徹底去除果皮與果肉間的細毛,就能避掉芒果的發性,降低發炎和過敏的程度。

身體皮膚有傷口、發癢發疹、口角發炎、口內生瘡等上火者少吃為佳,若忍不住食慾,可以搭配綠茶、青茶,中和芒果的熱性。

有一說認為芒果太甜,會導致糖尿病,事實上,芒果內含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與非諾貝特(Fenobrate),能調節血糖、降血脂、預防糖尿病。

芒果在水果中屬於中升糖指數(GI值=49),糖尿病患者吃芒果要注意份量,一份芒果以225克計,大約八分滿的飯碗,一天不要吃超過兩份,且要分散食用時間、隔餐吃,避免一時血糖過高。

一般人一天的份量也不能超過三份,以防攝取過多熱量,愈吃愈胖。

只有台灣生產那麼棒的芒果,就好好享受吧! 咖啡 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喝掉超過100杯咖啡,國內連鎖咖啡店數量突破600家,咖啡成為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飲料,廣告詞「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演變成「不忙,還是要跟你喝杯咖啡」。

過去研究指出,咖啡利尿,會讓體內的鈣質隨尿液排出,產生「喝咖啡會讓鈣質流失」的說法。

真是誤會大了。

其實,一般人與停經前的婦女一天1∼2杯咖啡、咖啡因總量不超過300毫克,不會影響體內鈣質多寡。

《美國醫學期刊》還說,女性攝取咖啡因,能降低耳鳴風險。

需注意的是更年期婦女,因雌激素減少,骨質迅速流失,應補充鈣質,減少咖啡因攝取,避免骨質疏鬆之餘,還能舒緩熱潮紅。

咖啡除了提神、利尿、具抗氧化能力、防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美國退休人協會研究發現,喝咖啡能延年益壽。

常喝咖啡的人比不常喝的人活更久,攝取適量咖啡因也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只是從中醫角度來看,咖啡性辛溫,體質燥熱、嘴破、痔瘡者不適合。

同時,咖啡對胃的刺激性較強,最好別空腹喝,最佳飲用時間為早餐後與下午2點前,也別飲用過量,免得上癮、心悸、失眠等負面效果統統來,就浪費咖啡的好處了。

且記得,喝咖啡時別加太多糖、糖漿或奶油球,過多的調味品或油脂將降低咖啡本身的好處,讓熱量大增。

一杯約450cc的黑咖啡熱量僅14卡,加了牛奶的拿鐵咖啡卻要211卡。

抹茶 自從日本風吹進台灣,也帶動一股日式飲食風潮,最明顯就是抹茶的出現。

在台灣,抹茶銷量每年以10%的比例成長,會在便利超商購買抹茶口味商品的女性更高達七成。

抹茶相關產品不僅有抹茶粉,還推出許多像抹茶拿鐵、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等甜品、飲料。

站在營養學的立場,抹茶與綠茶同屬生茶,沒有經過發酵,可以保留較多兒茶素、茶多酚,預防心血管疾病跟動脈硬化;抹茶也有不少膳食纖維,約為菠菜的52.8倍、芹菜的28.4倍,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健康飲品。

但是,加工後的抹茶冰品、飲品、甜品,就沒那麼健康了。

一般的抹茶、綠茶,100cc的熱量頂多22卡,加了糖、牛奶的抹茶拿鐵,卻含十倍多的熱量,舉超商中杯360cc的抹茶奶綠為例,熱量就有243卡!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抹茶本身有苦味,業者常添加更多糖、奶油、奶精或香精以提升口感,我們還以為喝茶養生,卻愈喝愈肥。

且從中醫角度來看,正因為抹茶沒有經過烘焙,完整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寒性,不適合胃不好、手腳冰冷的人飲用。

綠茶、冷泡茶這類飲品同樣也較寒,冷泡茶又經過冷萃,更容易刮胃。

聰明吃:胃不好、容易腹瀉的人想吃進抹茶的營養不是沒有方法,中醫建議,黃金組合就是宇治金時風格(宇治綠茶+金時豆,也就是紅豆),自己煮抹茶配一小撮紅豆,用紅豆中和抹茶本身的寒性,再完美不過。

全麥麵包 講到吃麵包,大家一定都知道,全麥麵包或雜糧麵包,比一般白麵包來得好。

的確,「全麥麵粉」比「白麵粉」好,因為它有較多纖維、維生素B群等,且是複合式碳水化合物。

《小麥完全真相》、心血管疾病預防專家戴維斯博士(WilliamDavis,MD.)卻指出,全麥麵包的升糖指數(GI值)是72,白麵包是69,蔗糖的升糖指數則是59。

你沒看錯,全麥麵包的升糖指數就是這麼高!因為現代小麥不斷變種,全麥麵包這類小麥食品所含的支鏈澱粉型態是複合式碳水化合物中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是一種「超級碳水化合物」,能被人體快速消化轉變為血糖。

戴維斯博士說,吃兩片全麥麵包,相當喝一罐含糖汽水,讓血糖節節升高,還會誘發食欲、促進腹部和內臟的脂肪堆積,不利糖尿病人或想減重者。

不僅如此。

趙強也提到,真正的全麥麵包口感比較硬,台灣市售的全麥麵包都較為鬆軟,原因就在於它們多半添加比其他麵包還多的油,有些還會加蛋,以維持香氣和口感卻讓人吃下更多熱量。

一片半約100克的全麥吐司,依各家做法不同,熱量介於190∼310卡、油脂量約6克。

女生平均每日熱量需求1800卡,早餐吃兩片全麥吐司加顆荷包蛋,熱量可能就超過當日的三分之一。

而從中醫角度看,雜糧偏寒性,加上纖維粗糙,有胃病的人不適合多吃。

聰明吃:想吃全穀類,不一定要選擇全麥麵包,糙米飯、紅豆、紫米、烤地瓜、蒸南瓜都可以,小麥的加工食品如麵包、餅乾、穀片、貝果等就少吃點吧。

══回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