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 - 圓神書活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目錄 · 〈作者序〉「表達」是解開一切痛苦的根源 · 〈楔子〉召喚內在小孩 · 大孩子和老母親的交換日記 · 天才心理學家,卻當不了好媽媽 · 第一話原生家庭:一門學習「認了」的 ...
search
熱門:
麥克辛格臣服實驗與劉德華共讀與神對話.限時限量5折!最夯★3分鐘未來日記
登入
註冊
0
優惠活動
優惠活動
我們需要一些不便利的溫暖!故事門市2本75折。
全網滿888限量選贈暢銷書《獅子追蹤師的生命指南》!讀《閱讀的方法》可享7折起加購了不起的讀物更富有X更睿智.商業與思維新書2本75折!全網滿888限量選贈暢銷書《TED人氣講者這樣做搶戲投影片》!身心靈經典組合獨家優惠,帶給我們溫暖與愛的肯定零極限心靈展2本75折。
全網滿888限量選贈暢銷書《獅子追蹤師的生命指南》!買《抄寫勵志英文,換來百日奇蹟》可享63折起加購好品!66折小確幸,幸好沒錯過!全網書籍任10本75折(獨家及特惠品除外)許峰源暢銷作品集2套以上享75折獨家限定優惠
暢銷排行
暢銷排行
商品分類
商品分類
獨家商品
獨家商品
刻字餐具刻字文具太極能量貼紙筆記本紙膠帶
心靈勵志
心靈勵志
心靈成長心理學新時代療癒勵志故事荷歐波諾波諾
商管理財
商管理財
自我成長經營管理趨勢科技人際溝通投資理財
文學小說
文學小說
華文創作歐美小說日本文學歷史文學多國文學
知識學習
知識學習
學習方法人文哲思世界史地科普藝術英語學習日韓多語
健康塑身
健康塑身
醫療保健養生療癒塑身方法健康飲食兩性關係
生活親子
生活親子
教養觀念育嬰幼兒生活美學趣味益智
焦點故事
焦點故事
活動講座
活動講座
團購服務
團購服務
近期講座焦點故事最新出版暢銷排行獨家優惠
首頁商品分類心靈勵志心靈成長
close
暢銷
商品編號:S0500070
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
作者
許皓宜
出版社
如何出版社
系列
HappyFamily
出版日
2017-05-01
定價
$320
優惠價
79折 $253元
特惠訊息
全網書籍任10本75折(獨家及特惠品除外)
分享至
試閱
數量
加入購物車加入購物車
願望清單
相關專欄
都是為你好?還是以愛為名的騷擾?
想生氣不是你的錯!守衛你的情緒界線
敬那些痛著的心!空虛麻痺、徹底爛掉的人生,該如何挽救?蘇絢慧暖心談《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你是「隱形焦慮者」嗎?海苔熊說明3分鐘搞懂!認識焦慮、理解傷痛,讓心慢慢變強大。
內容簡介
目錄
各界推薦
序
試閱
內容簡介
用一段段親子間的交換日記,觸摸你心靈深處的焦慮核心:父母親。
18歲以前,我們被焦慮的父母養大,或許幸福,或許創傷;
18歲以後,我們試著整理這些幸與不幸,不再變成另一個焦慮的身影。
成年孩子與老母親的交換日記,承載了多少過往回憶?
揭秘原生家庭,解放心靈遺憾。
本書領你回到原生家庭,探索焦慮源頭,自我修復創傷。
沒有受過傷的人,不會真正強大。
本書特色:
◆與原生家庭和解: 搜尋象徵童年焦慮的人事物,串連自己與周遭人事物的關係。
◆與焦慮對話共存:透過現在和過去的似曾相識,引導我們表達留在過去的遺憾。
◆接受傷害的勇氣:人之所以覺得不幸福,是因為缺乏「面對現實世界」的勇氣。
摯情推薦:
知名作家/張曼娟‧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蘇絢慧‧中廣流行網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蘭萱‧暢銷作家/律師娘(林靜如)‧知名律師、作家/賴芳玉‧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謝文憲‧資深媒體人/楊月娥‧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人氣DJ/瑪麗‧暖心作家/艾莉
當你無法理解某些大人的行為時,只要把他們想像成小孩,很多事情你就懂了。
內在小孩,指的就是我們心底最深層的那份焦慮。
如果你曾停下來仔細檢視,就會發現這些焦慮其實通往生命最主要的核心--父母親。
這些人事物及場景,你是否似曾相識?
◆執意把衣服折得一絲不苟的人,什麼原因讓他執著於整潔?
◆不敢上公共廁所的學生,真的只是害怕細菌嗎?
◆不斷開關電燈的年輕人,心裡真正想關掉的是什麼?
◆沒辦法平心靜氣和大主管說話,真的只是因為老闆太機車?
◆沒辦法拒絕強勢的女人,難道不是因為她身上有些似曾相識?
◆堅持不願吃路邊攤,或許和童年的窮酸感有關?
留在過去的遺憾,會變成無法擺脫的宿命,
唯有覺察和表達,不同的可能性才會開啟。
成年人有哪些潛在焦慮?傾聽內在小孩的心裡話:
◆「我不知道怎麼說,也不想說」
──成年人親密關係的療癒力量,就在於「被懂得」,讓我溫柔地代替你說出心裡的焦慮和痛苦吧。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讓親愛的人知道:沒關係的,我就是愛那個有限的你,希望你也愛這個有限的我。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因為過度壓抑,所有的焦慮只得向內扛;但其實內心的那股憤怒是向外的,是對那個你寧願懲罰自己,也不願(不能)責備、惹他傷心難過的人。
◆「一不小心,我就會被別人取代」
──我們都曾幻想取代能力強的人,也害怕被能力強的人取代,又偏偏要幻想被能力強的人給取代。
◆「再這樣下去就完蛋了」
──母親的焦慮和所承受的壓力,影響她能付出多少母愛給孩子;所以悲觀性格也可能與母親個性相關,與母親周圍的環境相關。
◆「這世界上沒有人真的愛我」
──「愛到卡慘死」的當事人,雖然在被控制的痛苦中,卻深知自己愛著對方,因此努力覺察對方控制行為背後的邏輯。
作者簡介
最擅長「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曾在大專教學多年,也曾走入醫院和社區,聆聽發生在不同場域的故事。
受過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的專業訓練,是國內長期耕耘於婚姻與家庭治療訓練的師資之一。
主持環宇廣播電台《從心聊聊天》節目,商業周刊「心理學會客室」、《皇冠雜誌》《親子天下》專欄作家,也是媒體節目長期邀請的心理學專家。
隨年歲往上攀爬,她越體會:人們在關係與自我的探尋中,內心所盼所求,不過「真誠」二字而已。
所以她離開諮商專業系所的教學,真誠地回到自己初衷所愛的書寫——以一種面對人心的深刻與同理。
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筆調溫暖而幽默,從自己、父母到周圍的人,以及許許多多的關係中,寫出了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故事,也記錄了我們記憶中不同典範的關係。
只願,我們能從各種曾經無法理解的人我關係中,發現那裡頭原來具有認識自我的深刻意義。
然後同意,原來我們生而都自有一種獨特的價值與魅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出版著作有《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人生不能沒有伴》《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以上為如何出版)《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如果,愛能不寂寞》《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在愛情的四季裡,妳依然可以做自己》,以及有聲書籍《聽孩子說,我們忘了的事》等書。
FB粉絲團: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www.facebook.com/Dr.Hsu1231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500070
ISBN:9789861364872208頁,25開,中翻,平裝。
看更多
目錄
〈作者序〉「表達」是解開一切痛苦的根源
〈楔子〉召喚內在小孩
大孩子和老母親的交換日記
天才心理學家,卻當不了好媽媽
第一話 原生家庭:一門學習「認了」的功課
幸福家庭就要「一團和氣」?
為何對家庭感到「失望」?
誰才是維持家庭關係的「好人」?
「認命」就會過得不好嗎?
第二話 人之初,焦慮就成形了
能力有限的焦慮—據說在父母使壞前,創傷就存在了
幻想世界的焦慮—面對充滿焦慮的世界,人學會了「幻想」
攻擊所愛的焦慮—如果幻想成真了怎麼辦?
否認現實的焦慮—拒絕承認失去,也無法真的擁有
A等同B的焦慮—陷入宿命,是為了跳脫宿命?
第三話 內在小孩的心裡話:成年人有哪些潛在焦慮?
「我不知道怎麼說,也不想說」
—有些人,是用「行動」在說話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太能幹的人和太無能的人,可能有相仿的心情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壓抑也是一種自我懲罰
「一不小心,我就會被別人取代」
—「想像會輸」又「輸不起」的挫折感
「再這樣下去就完蛋了」
—焦慮只是一種「無法理解」的心情
「這世界上沒有人真的愛我」
—幻想未能和現實做檢核,就形成心魔
「不想讓別人看見我真實的樣子」
—活在別人的問題中,就不用去面對自己
第四話 哀悼失去,自我價值感才能逐漸穩定
請承認自己的疲憊吧
拿掉罪惡感後,「失去」就只是感到可惜而已
通往心靈穩定的「哀悼」之路,需要預備三種勇氣
接受傷害的勇氣
看見別人好處的勇氣
重建心靈世界中夠好的自己
尾聲 心理學家給小孩和內在小孩的話
看更多
各界推薦
來自藝文界的分享推薦&親子間的貼心話
我是皓宜作品的長期讀者(也榮幸的被邀請推薦多本),但我要這麼說,這一本是皓宜的書中,最令我感動與讀到心坎裡的書,字字句句都是兩代之間的關係呈現,和傷痕化解。
在真誠及令人會心一笑的敘說中,我們也能一起走過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及和好再相愛的歷程。
—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蘇絢慧
讓我們跟著皓宜,探訪自己的內在小孩,將是一趟美好的救贖之旅。
—知名作家 張曼娟
或許人生最大目的,不是成就什麼事、成全哪些人,而是好好地花一輩子時間,把自己剝開來看清楚。
這是一本最誠摯的心靈邀請,帶著我們一起向內梳整探問、也勇敢伸手向外觸及默默影響我們至深的人;在作者溫柔的引導下,我們一步步面對自己的不安與焦慮,最終發現人必須為自己而活,卻因為別人而存在的意義。
—親職溝通作家 羅怡君
我的愛在心裡,沒說的跟您知道的一樣多。
—律師娘(林靜如)
母親早逝,告別式後,我整理她的遺物,發現一本她年輕時寫的日記,一本從我出生後一週就開始寫的日記。
裡面記載了對我的期許、父母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等,我是在忽悲忽喜中看完這整本日記。
其中一段,母親寫下對我的期望,讓我思考許久,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已~
給文憲:「我希望你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
我想送給天上的母親:「今天的我,您看到了嗎?」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我家餐桌上有一本「愛的交代」聯絡簿,原本用來叮囑吃早餐和提醒行程等瑣事,後來變成另類的交流平台,家人們彼此關心鼓勵,更有批評和道歉。
皓宜的書提醒我再看一遍這本一家四人的共同著作,承認情緒需要很大的勇氣,寫下來原來比說更美麗。
—資深媒體人 楊月娥
我的母親在勸我一定要生孩子的時候,對我說了一段話:「就算不結婚也沒關係,但一定要有孩子,不然妳無聊的時候要找誰麻煩?」
這是我聽過對親子關係最一針見血的解釋了,原來,所謂的親子關係就是不斷找彼此麻煩的、一輩子無法切斷的深刻繫絆。
—暖心作家 艾莉
母親與小孩,永遠在說兩種不同的語言!感謝宇宙,讓我找到翻譯字典了(先遞給母親)。
—人氣DJ 瑪麗
看更多
序
「表達」是解開一切痛苦的根源
嘗試用不同的文體寫作,是為了有更大空間,揮別對號入座的包袱,能夠把每個人心裡不敢說出口的那一面,盡可能地表達出來。
學心理諮商這麼多年,我深刻明白「表達」是解開一切痛苦的根源,這指的不是非得把某些秘密告訴別人,而是起碼願意面對自己其實還未忘記。
「表達」是為了讓心靈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從前,我是一個只會抱怨的女兒,不可諱言地,有時也抱怨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抱怨那些討厭的人。
然而,只是抱怨某些事情的結果,會讓我們接觸不了自己的心,看不見那些深刻的情感,學不了好好憐惜,和為自己哭泣。
所以我特別喜歡閱讀客體關係理論、和精神分析師梅蘭妮.克萊茵的文章。
我從精神分析對人性黑暗面的探討中,獲得許多好好活著的勇氣,並深知心理學概念裡頭,總藏著人性深處的珍貴資產,值得我們花費一生去體會。
在這次的寫作中,我虛擬了一個原本極愛抱怨的女兒(嗯,或許她也非常貼近我本身的性格),以及一位原本十分傳統的媽媽,從影響心理學領域深遠的女性精神分析師梅蘭妮・克萊茵的家庭故事開始,展開一場脣槍舌戰的書信往來,同時也走向一條看透焦慮、面對遺憾的心靈旅程。
此外,我以近來時常發生的社會事件入題,期待和大家一同思考某些行為背後的不同可能性。
坦白說,寫完這本書後,回頭再看看自己的父母,我開始覺得他們真是挺可愛的。
不管你的父母是否仍然陪在你身邊,我也想邀請你,一起重新建構他們在我們心目中的記憶。
在這本書中,我唯一無法杜撰的是——這種人與自我、人與關係上的頓悟與轉變,永遠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
就如同我從克萊茵身上學到的:人生是一條恆長的、面對失落與現實的歷程,沒有理解那些或多或少的傷痛,人心無法真的變得強大。
許皓宜
看更多
試閱
能力有限的焦慮— 據說在父母使壞前,創傷就存在了
親愛的媽媽:
我常常在想,人出生以後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有人說,新生兒之所以大哭,是因為知道自己要來世間還債;科學發現則不然:初啼是由於新生兒離開母體後,吸進了第一口空氣,緊接著的呼吸動作迫使空氣排出肺部,氣體通過聲帶發出的震動聲響,便形成初生時聽來強而有力的哭聲。
隨著肺呼吸完成,新生兒的血液循環開始運作,體內的臟器紛紛各司其職,原本仰賴臍帶與母體的連結宣告終止。
一個新生命獨立了。
離開悠遊自得的水中世界,突然接觸到既明亮又冰冷、喧鬧又疏離的嶄新環境,更多刺激撫上口、鼻,竄入甫動工的胸腔、肺臟,促使聲帶發出更強烈的呱呱哭喊,引來周圍的大人照顧自己。
新生命的獨立是如此微妙:有形的臍帶只是化成無形的羈絆,剪不斷。
小晴兒剛出生沒多久,護士將饑餓啼哭的她送來我身邊,解開產後汁液頻頻匯聚的乳房,來停止饞饞小嘴的渴望與不安。
嬰兒的口和母親的乳房—不該是天經地義的結合,是世上最初最美的接觸才對?
然而當她小嘴來到我胸前,這美好的片刻才不過數秒,她就吐出原本含住的柔軟,用力啼哭。
「哎呀,吸不到奶。
加油啊小東西。
」護士在旁為小晴兒和我打氣。
含,吐,哭。
咬,吐,吼。
她尋找乳房的力道和氣息逐漸加重,哭泣聲也從小溪流轉成急湍瀑布。
然後我們都累了。
乳房的脹痛更劇,乳汁卻一丁點也不見排出。
小東西的饑餓更深,珍貴初乳卻連一滴都吝於給予。
「算了,太難了。
」我被小晴兒哭得心急,喚家人幫忙拿來事先準備好的電動吸乳器,咬著牙用熱燙的毛巾舒緩漲如巨石的乳房,在馬達的強力擠壓下,鵝黃色的乳汁終於通過管道進入透明的奶瓶。
為數不多的液體,放在手上還有方離開母體的溫度。
小嬰兒如獲至寶,嘴邊肉前後蠕動,短暫解去剛才的渴。
但初乳稀有豈能滿足嬰兒的胃口?哭泣取代「不夠不夠」的抗議聲再次響起,也重新帶起為母如我心裡的無盡挫折。
隔壁產房的那位媽媽顯然比我爭氣。
哭哭停停的嬰兒啼聲後,一陣歡呼從隔壁房裡響起。
「你看,他會了他會了。
」
「他的小嘴好可愛。
」
想必是那廂的新生兒在掙扎後,學會以自己的口去吸吮母親的乳房。
禁不住好奇,我拖著產後尚無力的腳步前去探望。
隔壁媽媽顧不得袒露乳房的春光,大手招呼我進房。
我看見嬰兒皺巴巴的臉龐,穩穩貼合著母親胸前雪白的山峰。
嬰兒微微拱起的身軀形成一種獨特的招式,就像某種高超的瑜伽技巧般,旁人學不來;搭配著母親呼吸氣息的起伏,產生一種規則的律動。
太美的畫面了,耀眼得令我幾乎睜不開眼。
好景不常,隔壁房的寧靜並沒有維持太久。
明明已經學會吸吮乳房的新生兒,啼哭音量卻越來越大。
豐腴的母親日夜進補,食材中也加入各種傳說可以「通乳」的成分,但寶寶仍像個深不見底的大胃王,用強烈的哭聲來表達饑餓。
那母親臉上的慈愛光輝逐漸被憂愁取代。
每每我和她並排站在育嬰室前探望寶寶,她總自責乳汁不足,我則感嘆錯過了親餵的時機。
幾天過去,加入我們「懺悔媽媽團」的人數日益龐大。
我們才知道,原來那家的寶寶才剛因為黃疸指數過高而去接受光療,另一家的寶寶夜半總因胃脹氣大哭而無法入眠……
媽,到底是誰說「為母則強」這種鬼話?
當了母親以後,明明膽小得要命,孩子隨便一哭都讓我們心碎,深知自己能力有限,根本無法應付所有未知的威脅。
就像克萊茵女士所言:母親不可能完全滿足嬰兒,嬰兒亦缺乏理解世界的能力。
兩者的有限性加在一起,必然經歷混亂與創傷。
我們總以為是父母做了什麼造成孩子的創傷,殊不知在生命最初,創傷可能早就被設定存在了。
恩恩
◆
親愛的恩恩:
妳生產當天的情景媽媽印象深刻,妳擠奶露出痛苦表情也讓我十分心急。
恩恩,即便知道妳已經是個大人了,媽媽也無法將與妳有關的一切置身事外,妳的挫折仍引發我幫不上忙的焦慮。
是的,媽媽必須承認自己能力有限,即便生養過兩個小孩,面對初為人母的妳依然使不上力。
然而人好像就是這樣,越焦慮於自己使不上力,就越想要給妳亂出主意。
我永遠記得妳產後某天,突然像吃了炸藥一般對我說:「妳可不可以不要再一直落井下石,不要再一直碎碎唸:『妳看,我就跟妳說過……』我知道妳很厲害,我知道妳是我媽,可是妳能不能給我一點自己的空間,讓我依自己的方式來養小孩!」
媽媽一方面感到難過,一方面也自責—我知道對一個遭遇挫折的新手媽媽而言,這些話就像在責備她一般。
媽媽只想讓妳知道,我並沒有這個意思。
媽媽
◆
親愛的媽媽:
焦慮真的會讓人做出許多不見得貼近本意的行為。
就像您不斷地想要幫忙我,就像我忍不住大發脾氣。
我們都還無法承受自己能力有限、允許自己能力有限。
我們太常用「全能」的自我期待來掌控自己的生活,折磨身邊的人。
然而,唯有面對天地萬物、大山大海時,我卻能看見自己的渺小,體會「能力有限」其實就是身為一個人最大的快樂。
親愛的媽媽,面對能力有限的焦慮,我們努力讓自己不再努力,直到真正願意放手的那一天。
恩恩
幻想世界的焦慮--面對充滿焦慮的世界,人學會了「幻想」
親愛的媽媽:
如果有一天,外星人趁酣睡時把您抓走。
迷迷糊糊地,您在搖晃的太空船中醒來,睜眼所見,是一大片您從未見過、有著奇異長相的外星物體。
他們比手畫腳說著您聽不懂的外星語言,並且圍繞著您,用您未曾感知過的體溫在您身上磨蹭。
您不知道他們是表達親近還是敵意,也不知道在這奇特的環境裡會遭遇什麼事。
您心裡的感受會是什麼?
我想我會感到背脊發涼,心裡浮現焦慮恐慌。
人初誕生在世上的感覺,八成就是如此。
一個新生命對世界的理解實在太少,任何周邊事物都可能引發焦慮。
焦慮感於是用一種扭曲而背離現實的存在,與人連結。
所以克萊茵說:我們最早經驗到的現實是幻想式的,並被不真實的現實給包圍。
此時,我們心智中大部分的能量,都被拿去對抗面對新環境刺激的焦慮;雖然具備人形,卻不過是一副器官能夠運作的軀體,而稱不上是兼備自我意識的個體。
直到發展出足以解決焦慮的能力,新刺激才逐漸被我們給消化承擔,成為內在的一部分。
在克萊茵女士的臨床觀察中,「幻想」是孩童最常用來排除焦慮的方式。
小晴兒一歲之前,我是個超級忙碌的媽媽,心裡懷抱著沒辦法好好照顧她的歉疚感,又忍不住希望她能按表操課,以規律的作息運行她每天的生活日常。
我選擇四小時喝一次奶的餵養法,克制自己的不捨,避免在時間未到時讓小晴兒接觸到奶瓶。
我時常得忍受小晴兒可憐的嗚咽聲,於是我送給她一只安撫奶嘴,來減輕自己無從消解的罪惡感。
一開始,她吸吮那根本不會有乳汁流出的奶嘴時,沒多久就會伸舌頭將它推出嘴外。
毫無經驗的我,也只能再把奶嘴(假奶)塞回她嘴裡—有時搭配輕拍她胸口的節奏,有時來回撫摸她的額頭,或哼上幾首不成調的曲子。
我注意到,當她發現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把惱人的奶嘴(假奶)丟棄、得到真正的乳汁後,她不但沒有抓狂,原本深鎖的眉頭反而逐漸舒緩,在一種仿若夢境的恍然中睡去。
接著,每當她等不到奶時,開始轉而主動吸吮自己的手指頭;只要仍聽見媽媽的聲音,感受到我的手停留在她的臉頰,即使沒有喝奶也能逐漸入眠。
我相信她在美妙的幻想中,將奶嘴與手指頭和著唾液的甘甜,想像成能夠帶給自己滿足的汁液。
這真是一件相當詭異的心理機制:在創傷中,我們似乎真學會了解決焦慮的方式。
孩子幻想著。
母親也幻想孩子正在幻想著。
然而在人的幻想世界裡,仍是晴時多雲偶陣雨。
小晴兒並非無時無刻都像個甜美天使,更多時候她會哭鬧踢腿,不管你怎麼換尿布、送奶水,都不能令她滿意地停止那惱人的尖叫聲。
她會揮手拒絕你遞上的各種善意,朝你所在的方向發出怨恨般的嘶吼(喔,在母親的想像裡,這可一點都不誇張……)倘若你無法淡定地等著她情緒過去,那麼就有可能演變成一場讓雙方都筋疲力盡的戰役。
我是直到小晴兒會說話後才能體會,原來小孩哭泣聲的含義,遠比語言所能表達的多。
那天,我和小晴兒陪她爸爸去買新衣服,她爸爸開個玩笑,惹怒了她。
她很快別過頭去,嘴裡唸唸有詞。
我湊近她身邊偷聽,一連串「我討厭爸爸」「我最討厭爸爸」「我不要爸爸」……從她口中反覆播送出來。
我牽著她的手往前走,遇上一尊穿著展示服的假人模特兒。
只見她瞬間撲上假人,在她(假人)身上左揮打、右拍擊,「我要把爸爸踢下來」「我要把爸爸打下來」……
當我提醒小晴兒,爸爸是男生,而她所攻擊的模特兒是個女生時,她又反應靈敏地撲上另一座男性身型的假人,重複剛剛的動作。
我猜,小晴兒正在幻想中給她爸爸一記左勾拳,右手扯著爸爸的頭髮不放,報復那可惡的臉孔直到她氣消為止。
所以我拉起小晴兒的手說:「走,媽媽帶妳去打爸爸。
」
她頓時停下原本的舉動,退縮地搖搖頭。
「沒關係,媽媽幫妳。
」
我帶著小晴兒往她爸爸的方向走去,對著她幻想中的可惡男人說:「你剛剛說錯話了,現在我們要來打你屁屁。
」我向老公使了個眼色,用誇張的動作,抓起小晴兒的手往她爸爸的屁屁揮去。
一下、兩下……
她笑聲咯咯,逐漸掃去臉上的陰霾。
過一會兒,她蹦蹦跳跳地重新玩耍起來,彷彿剛才的不愉快從未發生。
我好像看見她內心的焦慮感從幻想躍進現實世界,得到釋放。
我心裡不免埋怨自己,過去總愛阻撓她幻想,老覺得那些配不上孩童純真的「邪惡」念頭,她最好連想都別想。
遇見心理學和克萊茵女士之前,我實在很少想過要為她搭建一個基地,讓她焦慮時的幻想,能在安全狀態中發生。
媽,其實「幻想」,不就是人性中最偉大的自由嗎?
唯有壓抑,才為幻想世界裡的恨意帶來真實的危險。
恩恩
◆
親愛的恩恩:
我想,不只小孩會幻想,媽媽我都已經是個老人家了,還是時常在幻想。
比方說我看見妳提到「壓抑」兩個字,心裡不免幻想:妳是不是在指責我小時候也壓抑妳的幻想?
不管我怎麼揮揮手想要趕走這樣的念頭,或告訴自己妳可能沒這樣的意思,覺得自己被責怪的感受還是揮之不去。
妳說的沒錯,母親的心就是這麼脆弱:我們幻想自己要當個好媽媽,又忍不住幻想自己在兒女心裡可能不是個好媽媽。
很多成年的子女可能不知道,父母並不見得心智就比較成熟,我們也時常幻想自己還能像過去一般被孩子需要,彷彿還能當個被孩子依賴的好父母,就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價值。
這種感覺還真難說出口:看著各方面好像都強過自己的孩子,心裡一方面為你們感到驕傲,一方面又幻想自己肯定還有什麼能夠教導你們。
所以忍不住要嘮叨碎唸,忍不住要告訴你們什麼事情該怎麼做,忍不住要把「我是為你好」掛在嘴邊……
因為怕有天不再被你們需要了,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怎麼辦才好?恩恩。
我真高興妳能這麼分析事理,開始當個不同於我的媽媽;但我也更感受到,原來子女越是青出於藍,也就越有離開父母的本事和能力了……
唉,幻想世界真是讓人焦慮。
我只能幻想,長大後的你還是會記得回來。
媽媽
◆
親愛的媽媽:
孩子總有玩心。
但只要您開口,我都會記得回來。
恩恩
「這世界上沒有人真的愛我」-—幻想未能和現實做檢核,就形成心魔
親愛的恩恩:
妳說這世界上有很多種愛,媽媽和爸爸吵了一輩子是一種愛,妳聽我們吵了一輩子也是一種愛,我們母女倆現在還能在這裡交換日記更是一種愛。
但是恩恩,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怎麼努力也沒辦法擁有愛。
前陣子,退休同事來找我吃飯,拉我一起幫一位正在適婚年齡的女同事做媒人。
女同事長得清清秀秀,碩士畢業的學歷,說話也輕聲細語,為人又乖巧,卻快四十歲了還沒有適合的對象。
退休同事有個遠房姪子,恰好也是單身,我們想把他倆湊成對,那天就去吃了頓相親飯,並且在氣氛正好的時候退場,識相地留給他們獨處空間。
果然,兩個熟齡的單身男女,馬上就走在一塊了。
說起來,男方也算一表人才,站在一起很是登對,我們都希望可以趕快吃到他們的喜酒,也算是成全了美事一樁。
沒想到,前兩天女同事來找我們,一開口就拚命對我們說「阿姨對不起」「阿姨我該怎麼辦?」原來,他們倆才交往沒多久,甜蜜時光還沒過夠,女同事就發現男方有非常強烈的控制欲。
比方說,女同事對男方說她會加班到八點,然後她可能很快就投入自己的工作,忙得沒有注意時間,等她想到的時候,手機裡已經有超過一百封男方傳來的訊息,以及無數個未接來電。
「還沒好嗎?」
「妳還沒好嗎?」
「妳真的還沒好嗎?」
「要到什麼時候?」
「妳怎麼這麼慢?」
「妳現在在做什麼?」
「回家了嗎?」
「我怎麼找不到妳?」
「結束打給我?」
「還沒結束嗎?」……
恩恩,女同事拿這些訊息給我看時,我還真嚇了一跳。
明明是一個看起來很有禮貌的男孩,相處起來卻給人這麼大的壓力,無時無刻緊迫盯人。
我那退休同事聽到這個狀況,臉色也沉了下來,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姪子在愛情中原來是這樣的。
哎,這就是做媒人的風險啊,以為是自己親戚就不會出問題,現在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阿姨對不起,我不應該跟你們說這些的,可是我真的好害怕……」女同事都快急哭了,才告訴我們,她之前在愛情裡常常遇到這樣的人,所以交往過程中總被折磨,然後在巨大的衝突下分手,以致她戀情始終夭折,常常單身一人。
女同事說,她真的很努力了,可是最終都對抗不了老天爺安排的命運。
「阿姨,老天爺是不是覺得,我不配擁有愛啊?」
恩恩,聽她這麼說,媽真的心疼啊。
媽媽
◆
親愛的媽媽:
交換日記了大半年,我想您一定理解我心裡的那個公式:當一個成年人發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行為時,我們便試著用對待小孩的立場來感受他,想像一下這些行為背後的焦慮是什麼—也就是他內在小孩的模樣。
我們先來想像一下這位男士的心情:女朋友不在身邊時會不斷追蹤,訊息像機關槍一樣連續發出,彷彿內心的焦慮完全停不下來。
媽,您們稱這舉動為「控制」,然而「控制狂」的真相,其實是「害怕無法控制」,對「脫序」有強烈幻想式的焦慮,腦袋中裝了許多事情脫序後可能會出現的可怕後果,只是他們幾乎不去檢視這些可怕後果的真實性,便任憑那些幻想無限擴大,變成掌控內心的魔鬼。
換句話說,這該是位極無安全感的男士吧?而且我想,焦慮感一定不是只在這段關係裡頭發生而已,或許他已經歷過多次相仿的愛情。
當然,我們也會好奇,這些強烈的、令人恐懼的幻想到底是怎麼來的,如果可以,我們真想這些焦慮永遠都不要找上我。
精神分析稱這為「超我」,您可以將它理解成一種「良心」的發展—一開始是害怕做錯事情被責備,但良心發展太過,就變成一種「控制」了。
媽,所以說「道德」和「瘋狂」永遠是一線之隔啊。
克萊茵女士曾說,她在接近三歲與四歲的幼兒身上,就已經觀察到完整的超我運作,就某種意義而言,這是因為小小孩將父母的形象給攝入到自己心裡了。
簡而言之,父母就像一種背後靈,當面對外界事物時,我們幻想著他們的形象在身後指手畫腳,批評我們為人處世的態度。
克萊茵女士還發現,小小孩對背後靈的感受,遠比兒童和成人恐怖得多,於是脆弱的心靈就這樣被幻想中的惡魔給深深蹂躪著,偏偏你又不敢將惡魔一腳踹開(開玩笑,那背後靈可是我爸我媽呀,踹開他們的話,我不就無父無母了?)。
當背後靈跟著我們久了,和自我形象之間的界線便模糊了—我們開始不太清楚自己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感受,只好用那背後靈的形象,也開始點評我們所遇到的人。
因此我聽過很多成年人痛恨地說:「可惡,我真的跟我爸(或我媽)好像啊。
」
是的,如果我們有天感覺自己像個控制狂,八成和父母脫離不了關係,但這不代表現實中的父母,真的這麼嚴厲控制我們,導致我們內心衰弱,成為控制狂;而是我「想像」他們一直控制著我,然後因這份「想像」,進而逐漸變成一個控制狂。
好吧,即便現實中我們真遇上控制型的父母,內心幻想的本能也會把這些控制放大了數十倍、甚至數百倍……
這就是心魔啊,媽。
心魔其實是藏在我們心頭的幻想。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要擺脫心魔很難。
我想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我們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其二是我們往往缺乏擺脫心魔的信心。
媽,這點是我閱讀克萊茵女士後的啟發,當然,也是我在臨床工作中多次嘗試的結論:擺脫心魔其實不難,只要勇敢地將內心世界的恐怖幻想,提取出來與現實生活作檢核,就會明白內心的幻想往往不會成真(是的,人本來就容易往最糟的地方想去)。
有人可能會對這個結論嗤之以鼻:哼哼,控制狂哪有可能這麼理智,還檢核現實哩?如果他們有這麼冷靜,哪來被控制的人的痛苦?但我所見到的現實卻是:常常,被控制的人也不太冷靜,所以在控制的循環中,跟著一起墜入痛苦。
媽,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要指責被控制的人做錯了什麼。
而是依照「A等同B」的焦慮法則,有時我們會無意識地過度類化自己所面臨的情境—比方說:認識一個控制狂的男人,便無意識連結到原生家庭中充滿控制欲的父親,所以怎麼都無法放下這個男人不管,卻又在被控制的感受中深深焦慮。
您還記得嗎?這就是我們先前提過的,「A等同B」的焦慮。
這種焦慮的運作,就像一條詭異的月老紅線,將心裡有相似問題的世間男男女女牽引在一起;因為敏感於同樣的困擾,便形成一種「臭味相投」的吸引力。
相投的「臭味」是彼此都無法遠離痛苦的原因,也讓我們無法冷靜下來,去檢核幻想其實不等同於現實。
媽,既然我們倆是局外人,就試著以旁觀者的立場來翻譯一下男人的控制語言好了:
「還沒好嗎?」「妳還沒好嗎?」「妳真的還沒好嗎?」(這是在表達一種等待的焦慮)
「要到什麼時候?」「妳怎麼那麼慢?」「妳現在在做什麼?」(這是在表達伴侶沒有依約在八點回家—事情脫序—的生氣)
「回家了嗎?」「我怎麼找不到妳?」(這表達了對伴侶的擔憂,可能內心已經開始對脫序的事情產生某些幻想)
「結束打給我?」「還沒結束嗎?」(這些表達中參雜了焦慮和擔憂的不一致感,既擔心又生氣的矛盾,令人心裡發毛……)
媽,一個人如果能用一致的態度表達生氣,相處久了我們比較容易明白,怎麼單純應付對方可能生氣的點;同樣的,一個人如果能一致表達脆弱,我們也容易明白怎麼安撫他的脆弱。
然而,有些伴侶之所以會被形容成「恐怖情人」,往往在於他們的表達裡頭,參雜了生氣和脆弱等不一致的訊息,讓人錯亂地不知如何回應才好。
媽,或許女同事需要的是將對方的表達邏輯澄清清楚,才能決定:我究竟還要不要繼續陪伴這個人的生氣、脆弱,甚至是把我搞瘋了的矛盾?
當然,我的確認識一些「愛到卡慘死」的當事人,他們雖然在被控制的痛苦中,卻深知自己愛著對方,因此努力覺察對方控制行為背後的邏輯,以致能用「維持界限」的回應來面對控制型的伴侶:「對不起,我錯過和你相約的時間了,我知道你一定很擔心我,但是我需要你給我一些時間來完成自己的事情。
」有些人在與伴侶不斷相互協調中,可能發展出一種相處模式:「因為我理解你的焦慮,所以我願意在忙碌的時候,以一種不會過於勉強的姿態,提醒自己在約定的時間打給你。
」
媽,有很多當是人會這麼問我:幹嘛要愛得這麼累?幹嘛要這樣妥協?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常常用一個過高的標準來看待「愛」,誤以為「愛」就一定是自由自在地「接受」與「被接受」。
然而,從克萊茵女士身上,我學習到:「愛」其實是一種能夠「付出」與「能夠被付出」的能力—前者,是一種「心甘情願」,後者,則是「感恩」。
「心甘情願」和「感恩」的主控權都在自己手上—它不是等來的,是一點一滴學習來的。
所以說,人人都可以擁有愛,也都配擁有愛。
恩恩
通往心靈穩定的「哀悼」之路,需要預備三種勇氣
親愛的媽媽:
如果是開始交換日記前,我大概免不了用埋怨來回應您的疑問:是啊!您身為我媽,怎麼說不出一句同理我的話?
又是克萊茵女士改變了我的想法。
我和您提過的「論孤獨」,真是克萊茵女士的作品中,最能表達人生淒涼美感的一篇文章,裡頭這麼描述母嬰之間的關係:和母親(她指的是「乳房」,或具有象徵「乳房」意義的「奶瓶」)之間的早期關係,意味著嬰兒與母親潛意識上的親密接觸,也奠定了被了解的經驗。
一個享受吸吮且心滿意足的嬰兒,會緩和母親的焦慮,而母親正向的哺乳經驗,也將呈現在她餵食嬰兒的方式當中。
換句話說,嬰兒開心喝奶,母親就能開心餵奶;開心餵奶的母親,也能讓嬰兒開心喝奶。
這是一種母嬰循環,彼此之間都需要負起相當的責任。
當然,叫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嬰兒懂得「責任」這件事,對嬰兒來講未免也太沉重了。
所以,許多心理學家的表達,總是認為母親要多擔待一點,要扛起更大部分的責任。
然而,我真覺得克萊茵女士是一位相當堅強的女性,即便她本人與母親的關係並不如意,我幾乎沒見她在論述中講過母親壞話,她總是堅強又努力地,從孩子的立場去找出一條不用倚賴母親的路。
閱讀至今日,我實在是同意克萊茵女士這點的。
如果生命註定是一場克服磨難的過程,那麼不管我們遇上什麼樣的父母,都只是為了造就出我們這樣的性格。
可能有好的、有壞的,但都是獨特的、值得我們珍惜的。
性格是一份禮物,重點是我們怎麼用這份禮物,去走向未來;哀悼那些渴求而不可得的失落,我們才能真心憐憫自己,真正邁向內在的穩定與成熟。
所以走向成熟的我們,需要預備三種勇氣,來幫助我們哀悼:
被拒絕的勇氣。
接受傷害的勇氣。
看見別人好處的勇氣。
「被拒絕的勇氣」是最基本的。
理論上,我們大多可以從年幼時,就學習到如何調適被人拒絕時的心情;然而在「太過寬厚」或「太過嚴厲」的教養下長大,學習「被拒絕」卻會變得困難。
「太過寬厚」的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所以在孩子面臨環境問題時,無意識地介入太多,導致孩子「人際免疫力」下降。
我曾經遇過一位被同學霸凌的女高中生,她被同學在網路上寫了很多難聽的話(諸如「妓女」「不知廉恥」之類的),父母聽聞女兒被如此羞辱,馬上氣急敗壞要為女兒討回公道,不僅指著班級導師大罵,還要一狀告上法院,讓那些辱罵女兒的高中生遭受教訓。
當然,其他高中生的父母也不是省油的燈,排排站出來,才發現所謂的「霸凌者」多是班上的風雲人物。
立場不同的雙方開始互相指責起來。
媽,同樣身為母親,我自然可以理解父母的憤怒,但身為旁觀者的立場,我看那被辱罵的孩子,從頭到尾像個毫無感情的娃娃一樣,任由父母生氣叫罵,她都沒有太多情緒反應。
我只是在思考:這孩子心裡究竟想些什麼呢?看到周圍的紛亂,她為何出現如此無感化的反應?又是什麼樣的狀況,讓她陷入受人辱罵的困境?她對父母如此介入自己生活的感覺又是如何呢?我看著那些忙著相互對峙的父母,心裡一陣難過—似乎沒有人記得先關注這些。
當然我也看過非常關注孩子的父母,知道孩子在學校受人欺負了,怕他想不開,偷偷到學校,拿了幾千塊給老師,想拜託老師用孩子的名義請全班喝飲料、辦同樂會。
只是我也覺得有趣,當父母在做這些「友善行為」時,似乎沒有想到要先徵詢孩子的意見;彷彿真正在學校上課、要去面臨校園人際關係的,是這些大人,而不是這些孩子。
所以我稱他們為「太過寬厚」的父母。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但那個「為了你好,以至於想幫你趕快扭轉現況」的成分太過濃厚了,就變成一種心理主權的侵占。
孩子自我處理的能力被剝奪了,他們就沒有機會去體驗「被拒絕」的憂傷(或其他各種心情),以及走過「被拒絕」憂傷後的豁然開朗。
媽,「開朗」這兩個字常常被用來形容人的個性,我們以為活潑、大方的特質,就可以稱為「開朗」。
但我所認識的「開朗」,卻是好不容易撥開心靈迷霧,撞見曙光的感受啊。
就像沒有雨,就看不見彩虹;沒有痛苦,就體會不了重生。
即便這是人生的最殘酷法則,也是造物主對生命最大的恩賜。
至於另一種「太過嚴厲」的父母呢?我想,就更常見了。
常常在孩子遭遇困難的時候,他們總要求孩子先檢討自己:「你一定是做錯什麼才讓別人那樣對你!」「你一定有什麼問題自己沒有發現吧?」
坦白說,這種父母的心態其實是相當中肯的,不會一味地偏袒自己的小孩。
只是這其中也埋伏了一個隱憂:當孩子的成熟度還無法理解這些道理時,他就會誤以為自己不被父母所接納。
那是一種被人離棄的感覺—我已經充滿痛苦了,你卻要告訴我,這些痛苦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就像孩子還無法理解「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時,你就一天到晚告訴他,「我打你是為你好」。
他理智上能跟著字典去翻譯「天下無不是父母」的意思,心靈上的真實體驗卻是委屈和不服氣。
分裂、對立、衝突種種感受,往內在壓抑、亦從外在爆發。
明明最愛彼此的親與子,卻成了世界上最陌生的關係組合。
所以,被「太寬厚父母」養大的小孩,往往不懂得如何面對與處理「被拒絕」;「太嚴厲父母」養大的小孩,則對「被拒絕」充滿憤怒和憂傷。
這種小孩成年後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心裡沒有一個能夠提供穩定後援的「好客體」。
簡而言之,就是當你遭遇困難、挫折時,閉上眼睛,找不到任何一雙溫暖的雙手,或一張關愛的臉龐,幫助你度過這種痛苦的時刻;打開電話簿,也尋不著任何一個讓你能夠信任地,把痛苦說給他聽的人……
當一個人心靈處在這麼孤立荒涼的山巔上,又怎可能提得起「被拒絕的勇氣」呢?(頂多,是「被拒絕的壓抑」吧!)
媽,如果我說,我也曾經是這種困在荒涼山巔上的小孩,會讓您感到難過嗎?
但克萊茵女士說的一句話,又幫我從山巔上,開了一條下山回到溫暖家鄉的路。
她說,要成功內化好客體,讓心靈裡頭有一個美好的後援形象,就是要對客體(也就是周圍的人事物)產生認同的根源。
換句話說,我們若想與人、與自我之間建立良好關係,就是要找出對人和對自己的認同呀。
媽,此刻我衷心感恩這本交換日記的誕生。
我不止理解了您,認同了您;也讓您理解了我,並發自內心感受到您對我的認同。
我想,這也是我學習憐憫自己的開始了。
恩恩
◆
親愛的恩恩:
為人父母者,真是種奇怪的生物。
一聽到孩子說自己成長的過程缺乏什麼,就忍不住要答辯說:哪是這回事?你要的我明明就都有給你!一聽見孩子說他們成長中有創傷,就要連忙否認:我可是沒有想過給你什麼壓力的!
恩恩,雖然媽媽知道自己不是個溫柔可親、事事同理妳的母親,但媽媽肯定是愛妳的,是發自內心以妳為傲的。
這點,或許現在的妳已經能夠理解了。
然而,媽媽也開始思考,何以父母和孩子之間會有這麼大的代溝?明明血濃於水,曾經隔著一層肚皮緊緊相依,卻像生活在不同星球的人,連一句話、一聲愛,都不知道怎麼向彼此表達?
恩恩,坦白說,我認為這種代溝的解決,不止是父母要去了解孩子,孩子也可以試著了解父母。
尤其是成年的小孩,有什麼不能用說的?即便我們這些傳統父母,可能已經習慣了一張佈滿威嚴的臉孔,心裡卻也不喜歡被兒女認為是永遠無法改變的。
一次改變不了,說第二次嘛!兩次改變不了,還有第三次、第四次……父母和孩子之間總是同血同親,最終都沒什麼好怕的。
實話跟妳說,父母愛孩子確實是天經地義。
年輕時我們可能還不懂得;年老了,卻更能深刻體會,孩子真的是寶貝了。
媽媽
看更多
其他人也買了
瀏覽紀錄
漁港的肉子【你媽媽是怎麼樣的人?改編動畫盛大上映】
NT$300
NT$198
請照顧我媽媽【BTS防彈少年推薦!全球搶讀.插畫書封版】
NT$300
NT$237
不便利的便利店【韓國年度總冠軍!艱難時刻的光亮之書】
NT$400
NT$316
許峰源暢銷作品集6書【親簽書.感謝作品累積101刷!限時優惠免運】
NT$1590
NT$1234
【1書+1魔法筆記本】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5000人親身實證,吸引好運與財富的超強習慣
NT$380
NT$300
【限時5折】與神對話全集.隨身典藏版
NT$1400
NT$700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NT$330
NT$261
積善: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
NT$320
NT$253
close
貨到通知
E-mail
送出
close
請選擇數量
立即結帳
確定
延伸文章資訊
- 1「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書評:愛從來沒有消失
「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書評:愛從來沒有消失,只是需要我們面對接受和放下. 2017 May 21 Unique維體驗 書影評論. 從小到大因為父母都外出工作,我常常一個人 ...
- 2即使家庭會傷人, 愛依然存在: 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 而是你的焦慮
即使家庭會傷人, 愛依然存在: 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 而是你的焦慮:用一段段親子間的交換日記,觸摸你心靈深處的焦慮核心:父母親。18歲以前,我們被焦慮的父母養大, ...
- 3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 - 校園書房出版社
本書領你回到原生家庭,探索焦慮源頭,自我修復創傷。 ... 出版著作有《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人生不能沒有伴》《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 ...
- 4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 - Yahoo購物
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心靈/人文/科普,沒有受過傷的人,不會真正強大。
- 5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 - 圓神書活網
目錄 · 〈作者序〉「表達」是解開一切痛苦的根源 · 〈楔子〉召喚內在小孩 · 大孩子和老母親的交換日記 · 天才心理學家,卻當不了好媽媽 · 第一話原生家庭:一門學習「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