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 A+醫學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879年,德國的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心理研究,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實證研究方法的運用是這一學科成為科學的轉折點.其後的一百多年,心理學門派紛爭及高度發展, ...
心理學
跳轉到: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心理學
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心理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了解、預測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
因此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目錄
1定義
2歷史起源
3研究途徑
4研究對象
4.1心理產生的標誌
4.2神經系統
4.3心理產生的機制
4.4心理現象和心理過程的統一
4.5心理現象的複雜原因
5分支流派
5.1學科分支
5.2心理學分類
5.3主要流派
6其他流派綜述
6.1內容心理學派
6.2構造主義心理學派
6.3機能主義心理學派
6.4格式塔心理學派
6.5認知心理學派
6.6三大學派
7心理學色彩效應
8心理學精品課程
9心理學專業較強的大學
定義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
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
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
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
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髮展的規律。
有朋友說:「學心理學的人能看透別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裡想什麼,好厲害!」這些說法把心理學神化了,其實,心理學就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的科學。
心理學者只是在儘可能的按照科學的方法,間接的觀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過程(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像和言語等過程)是怎樣的,人與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個性,包括需要與動機、能力、氣質、性格和自我意識等,從而得出適用人類的、一般性的規律,繼而運用這些規律,更好的服務於人類的生產和實踐。
歷史起源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與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
之後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氣質這一概念,用氣質代替人格,形成四種氣質,後來的心理學研究中,沿用了這一分類方式。
19世紀前,心理學屬於哲學範疇。
19世紀中葉,開始引入實驗作為心理學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德國的韋伯,研究出著名的韋伯定律(感覺閾限定律)
1860年,德國的費希納開創心理物理學,德國的艾賓浩斯開創記憶的實驗研究。
1879年,德國的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心理研究,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實證研究方法的運用是這一學科成為科學的轉折點.其後的一百多年,心理學門派紛爭及高度發展,學科體系也進一步完善.
心理學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在於視角及立場,因為它本身具備兩者的特點.基礎心理學歸為自然科學範疇,應用心理學歸類於社會科學範疇,因此,有人稱之為「中間學科」。
心理的起源,尤其是人類高級心理過程,如思維,語言,情感,意志,高級心理特徵的產生,是神經基礎及人類社會化進程的產物,所以我們不能以單純的生物學觀點來研究此命題。
研究途徑
一百年來,心理學家們探索著研究心理現象的各種途徑,試圖從各自主張的理論觀點和關注的問題去揭示心理活動的規律。
心理學的探討途徑主要有:(1)構造主義與實驗心理學,(2)格式塔心理學,(3)機能主義心理學,(4)行為主義心理學,(5)精神分析學,(6)認知心理學,(7)人本主義心理學,(8)腦的機制研究。
心理學現存的許多互相對立的研究途徑,還沒有哪一個已成為強有力的研究範例,多途徑研究反應了心理學的現狀。
並且這種處於前規範科學階段的情況還將延續相當長的時期。
研究心理學需要多種方法,而在心理學中主要採用的方法是:(1)實驗法,(2)觀察法,(3)測驗法,(4)模擬法,(5)個案法。
研究對象
心理產生的標誌
在邏輯層面上,心理現象包括感覺、知覺、表象、記憶、思維、想像、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種心理現象的出現標誌著心理的誕生?即心理產生的標誌是什麼?是何種心理現象的產生宣告了心理的產生?
有現象必有其本質,心理現象產生了,就會有心理產生。
在所有心理現象中那一種是最先產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現象,又能合理推出發展其他心理現象?顯然是感覺。
只有感覺才產生的最早又能發展出其他心理現象,應該是心理誕生的標誌。
這可以從三個面來推理:(1)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其他一切心理現象。
感覺誕生了,其他心理現象就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源頭和「胚芽」,其他心理現象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和成熟起來的。
感覺是其他心理現象大廈的「地基」,其他心理現象都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
(2)個體心理學表明:剛出生的嬰兒就只有無條件反射,只有簡單的感覺,而知覺和表象等等還沒有發展起來,但我們不能否認嬰兒就沒有心理。
這樣我們在潛意識中實際上承認了只具有感覺的嬰兒也具有心理!心理隨著感覺的誕生而誕生,一旦有了感覺也就有了心理。
單單有了感覺,就標誌著心理的誕生,其他一切心理現象都是以感覺為「胚芽」發展起來,是胚芽成長的不同階段。
隨著嬰兒的發育,其心理也逐漸發展起來,心理現象愈來愈複雜。
(3)動物進化史也表明了感覺是心理產生的標誌和「胚芽」。
感覺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呢?也就是說感覺在動物進化史中是在那種動物身上開始出現的呢?動物進化史中。
最開始出現心理現象的動物是腔腸動物。
具有網狀神經系統的腔腸動物以簡單的感覺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腸動物具有最簡單最低級的心理現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腸動物身上誕生,以後隨著動物的進化和發展,心理也在逐漸發展,豐富,漸次出現了知覺、表象、想像和思維等等。
心理進化史是動物進化史的附著物,並隨著動物的進化而進化的。
心理也是從只具有感覺的動物隨著生物的進化而發展起來的,心理在感覺的基礎上隨著生物的進化而紛繁複雜起來,出現了知覺、表象和想像等等,直至出現了意識和思維等高級心理現象。
神經系統
心理並不是人腦特有的。
例如:渦蟲斷頭可以再生;蛙與蟾蜍切除大腦半球仍有條件反射;去除大腦的鴿子仍有本能的非條件反射,仍能走和飛。
在大腦缺失的情況下,這些動物仍表現出心理現象.因此,大腦並不是心理存在的必要條件。
動物進化史表明:心理是動物進化到腔腸動物時產生的,此時的動物產生了最原始的神經系統----網狀神經系統。
在生物進化鏈上,神經系統出現之前並無心理現象,心理是與神經系統同時產生的。
而後隨著神經系統逐漸複雜,心理現象也亦步亦趨的豐富起來。
作為心理的外觀之一,其行為也日益複雜。
不論處於何種階段的動物,假如抽出或破壞其全部的神經系統,心理必將消失。
並且若損壞某部分神經系統,其心理必然會出現若干不正常。
心理是由刺激引起的,是刺激引起的電脈衝在神經系統上傳播的結果,是生物電流在神經系統中傳播所引起而產生的,是刺激在細胞膜上引起的電流在神經系統中傳導所引起的。
是神經系統在刺激的作用下產生的。
因此,神經系統是心理產生的工具。
心理產生的機制
從單一心理產生的起點來看,首先是刺激作用於神經細胞而引起心理的,這個單個刺激是如何引起心理的?神經細胞的細胞膜存在極化現象,細胞膜內側聚集負電荷,細胞膜外側聚集正電荷,膜兩側相當於各存在一個極板,膜內側相當於負極板,膜外側相當於正極板,這樣細胞膜上就相當於存在一個電場,在細胞膜未受到任何刺激時,膜兩側相對靜止不動並存在靜息電位,一旦膜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靜息電位就會變成動作電位,膜兩側的帶電粒子又重新組合,形成了膜內聚集正電荷而膜外聚集負電荷的電場,當刺激消失後,細胞膜又進行了調整,又恢復到未受刺激地狀態,此時膜內聚集負電荷膜外聚集正電荷,這樣在膜兩側電場就發生兩次方向性的改變,即電場發生了重大變化,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此時形成了電磁場,這相當於電磁震蕩。
而這次變化的結果是刺激處的細胞膜又恢復原態,故刺激作用對細胞施加的能量全部傳遞出去。
這些能量是如何傳遞的呢?這個刺激在細胞膜上引起了細胞膜上電位的變化,產生一個興奮點,引起鄰近未受到刺激的細胞膜電位也發生變化,形成新的興奮點,具體過程是:興奮點的電場與鄰近未興奮點的電場之間出現電勢差,帶電粒子就會移動,使鄰近未興奮部興奮,電場發生方向的改變,該處的電位由原來的靜息電位變成動作電位,產生一個膜內聚集正電荷膜外聚集負電荷的電場,與未興奮時的電場方向相反,原來興奮部的能量轉移到未興奮部,使未興奮部興奮起來,進行一次電磁震蕩,產生了電磁場。
同理,這個新的興奮部又依次向下一個未興奮部傳播電磁場,其機理在於膜兩側帶電粒子的流動,但是,若我們比較相距較遠的已興奮過的興奮點的話,就發現這兩點並未有粒子的交流,相同的只是兩點都經歷了一次電場的連續變化,併產生了電磁場,這是什麼引起的呢?究其根源,這實際上是刺激引起的電磁場在膜上進行的傳播。
神經細胞的細胞膜把刺激「編碼」成一定頻率和強度的電磁場,沿神經纖維傳播,從而引起人的感覺,產生了心理,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的活動就是心理活動,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傳導與加工所引起的現象就是心理現象(電磁場通過神經牽引肌肉細胞從而表現為體態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考察體態的變化來推測心理變化)。
心理就是這個電磁場,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的有序擴展與運動就是心理活動。
電磁場是人類無法用感官直接感知的,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這是由人類感官的局限造成的,而且心理只有在刺激下才能產生,故而使人感到神秘莫測,心理難以為人所理解所把握也就不足為怪了,可是,人的心理作為人對刺激反應的產物,在人類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發揮了非常廣泛的作用,由於人類對他的無知,對他的巨大作用又無法控制,但人類又必須對心理現象作出看似合理的解釋,所以就把他神秘化,產生了種種假想。
植物和低等動物沒有神經系統,細胞膜上產生的電磁場無法在細胞膜上實現遠距離傳播,更無法實現定向傳播,膜在刺激下所產生的電磁場只是在小範圍內近距離擴散,實現不了電磁場的規範有序傳播,故而這種電磁場不是心理。
只有在神經系統的定向傳導與約束下,在膜上產生的電磁場才是心理。
離開了神經系統,心理將不會產生和存在。
總之,心理的本質是神經系統在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有序變化的電磁場。
心理現象和心理過程的統一
感覺是刺激物的某種特性進入神經系統的「通道」,它把刺激「編碼」成不同頻率和強度的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周遊」,引起相應的體態變化(包括行為和語言)。
人的感覺是非常有限的,就種類而言,只有五種感官,人類就缺乏鴿子所具有的磁覺。
就感受幅度而言,只能感受一定強度範圍的刺激,過高過低的刺激都不能直接引起我們的感覺,人類就沒有狗的嗅覺靈敏(一定存在一個我們所感覺不到的世界)。
知覺是把通過感覺而「搜集起來」的幾種物質特性的綜合起來進行的反映,表象則是對物質過去到現在的整體認識的總結,想像是在過去表象的基礎上對物質的可能形態進行的預測。
在四維時空中,到想像階段就形成對物質的形象化的認識。
這在思維上就是形象化思維,抽象思維則是對事物的抽象特徵的思維。
思維就是對事物特徵的「加工」。
由此可見,感覺是其他心理現象大廈的「地基」,其他心理現象都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
記憶是把事物的特性「錄入」大腦的過程;錄入的內容有的建立了與其他原有內容的聯繫,扎下根來而表現為「長時記憶」,而扎不下根來的記憶,又根據其能回憶起來的時間長短分為短時記憶和暫時記憶。
意識和潛意識是經過記憶過程的事物特徵的「存貯庫」。
能夠回憶起來的內容是暫存在意識中的內容,不能夠回憶起來的內容是存放在潛意識的內容。
二者關係如下:(1)意識與潛意識並無明顯的界限,但有一個過渡時期和過渡空間。
(2)在自然狀態下,意識總是向潛意識過渡。
(3)在外界的干預下,人也可以把潛意識轉化為意識,例如通過心理訪談知道自己的喪父或喪母心結。
(4)潛意識雖然難以喚起,但仍然發揮作用,不自覺的改變人的行為。
(5)潛意識的庫存遠遠大與意識的庫存。
表現在當前作用上就是潛意識發揮的作用遠遠大於意識,意識只是潛意識和意識的「冰山一角」。
語言與行為都是人的一種「體態」,只不過是高度組織化了。
心理通過神經系統調控人的外在肌肉就形成了「體態」。
(1)語言的解釋:語言是通過聲帶和口舌等相關肌肉的高度組織化,發出有規則的聲波,不同的聲波被賦予不同含義,就構成了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則是把不同含義的聲波用符號記錄下來,這個符號就是書面語言。
(2)行為的解釋:行為則是在心理支配下產生的各種動作,這些行為具有一定的含義並發揮一定的作用。
體態除了語言和動作之外還有非常豐富的內容,最明顯的是人的「心靈的窗戶」----眼神。
人們主要通過體態變化來推測和探知人的心理變化和作用,他是心理運動的外觀。
能力是心理功能在行為結果上的反映,行為結果達到預期的目的就表明能力高,心理功能強,反之,則表明能力低和心理弱。
智力是心理功能在思維成果上的反映,有較高思維成果產生就表明智力高。
反之,則表明低。
氣質是心理狀態在人的體態上的反映。
良好的心理狀態就使氣質優良,不同的心理狀態表象為不同的氣質。
需求是生物自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心理上的反映。
動物總是趨向於保存和完善自我,現實一旦不能立即提供保存和完善自我的條件,心理就會產生要滿足這個條件的要求,需求就這樣產生了。
需求的產生是生物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動機是指心理指引行為要達到的目標。
需求是動機產生的前提。
情緒是新認知與已有知識碰撞產生的心理現象,當新認知與已有知識發生衝突乃至矛盾時,心理就會引起負性情緒(通過內分泌系統?),隨著強度大小,情緒的強度也相應增減,反之則引起正性情緒。
情感是情緒在某事物上的認知化凝結。
一感覺到該事物就會主動認為該事物好或壞,飛快跳過衝突過程而產生固定情緒。
這也是可以通過在另一個更高層次調節認知而改變這些情緒或情感的。
學習是主動、系統而專門的記憶過程。
性格是指心理的穩定的傾向性。
在待人接物時直觀表現出來。
人格是指心理特徵在社會關係中表現出的穩定的傾向性。
與性格相比,人格側重於人的知識體系和由此決定的價值觀,而性格則側重於心理自身的特徵。
心理學的種種過程與現象都是以感覺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感覺是心理過程和心理現象的邏輯起點,都是從感覺發展出來的。
如果把感覺比作「嬰兒」,心理過程和心理現象就是各種類型的「成人」,感覺是心理的「胚芽」。
因此心理的一切過程與現象都可以從感覺出發得到合理解釋,因此心理學統一的基礎在於感覺。
感覺心理學的實質就是大統一的心理學。
心理現象的複雜原因
六、心理現象複雜的原因
(一)、心理的無法直接感知性。
心理作為一種電磁場,人類有限的五種感官是無法直接感知的。
只能意識到它的最大共性----客觀實在性,而其他具體的性質則無法直接把握。
(二)、心理功能的強大及無所不在性。
有人的地方必有心理發揮作用,必有心理發揮其難以名狀的功能。
心理支配人的行為,紛繁複雜的行為都可以從心理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釋。
人的一切活動都是行為,而心理決定這一切,由此可見,心理的功能是多麼的強大!而且心理自身又具有高度的複雜性。
可是由於社會條件的限制,人是無法直接把握心理這種物質的,現實又要求必須對人的行為作出貌似合理的解釋。
於是人們就把它「神化」,把「心理」冠名為「靈魂」或「心靈」,把它作為上帝的「傑作」或「旨意」,心理在希臘文中的意思就是「靈魂」。
這種把心理神化的觀念使人墜入歧途,在思想是心理更是顯得迷霧重重。
(三)、神經系統的強大自組織性。
在心理依靠神經系統發揮其功能時,神經系統自身又可以不斷的建構和完善,使心理功能更好的發揮並且更為強大,並使心理現象更加複雜。
這實際上是功能與結構的關係的一個縮影。
常用的手使手的結構發育的更能從事經常的活動,常年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其手較為寬大且結繭;常跑步的人,其大腿往往發達。
這些都是功能促進結構發育的例子,發育起來的結構又能使功能更好的發揮。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這種關係更加突出和明顯。
神經系統的建構很大程度上依賴神經系統發揮的程度和種類。
神經系統發揮的作用越多,發揮作用的種類越多,其結構越完善,越利於其發揮作用(大腦越用越靈)。
越高級的動物其神經系統越發達,功能對結構的促進作用越強大。
就人而言,剛出生嬰兒的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一半,另一半大腦發育如何主要依靠出生後所接觸的社會環境。
有利神經系統發揮作用的環境能大大改善大腦的結構並增加其重量,印度「狼孩」的大腦,其重量大大低於常人,更無論其結構了。
腦科學也表明:經常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調節該活動的大腦部位往往越發達;而很少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調節該活動的大腦部位往往萎縮,甚至在人的成長中消失!
記憶心理學表明:長時記憶就是改變了神經突出和軸突的方向、大小乃至連接。
暫時和短時記憶只是把神經細胞改變的不明顯。
心理本來通過神經系統發揮作用,但在發揮作用的同時,神經系統「變的」更有利於心理作用的發揮。
這種相互作用,就如同電流本身不會發光要靠燈泡里的燈絲來使其發光,而燈絲在電流的不斷作用會越燒越亮。
相互完善和促進的情況使心理現象更為複雜,一如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讓人困惑而難辨。
刺激也是一種作用,是一種力的作用,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可以歸結為四種力的作用。
不同強度和種類刺激能促使神經系統的發育,也使心理的功能強大起來。
因此接觸較多刺激的兒童就比較聰明。
(四)、五種感官的複雜的交互作用。
五種感官何以造成如此複雜的心理現象。
這是因為貌似複雜事物的本質原本是單純而簡單的,只是在發展過程中複雜起來。
這個規律存在許多事物的發展之中,能夠進行複雜計算與變換圖形的電腦,是建立在簡單的二進位的基礎上的;「萬經之首」的易經,其產生只是陰爻與陽爻二者的交互作用;自然界千萬種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五種鹼基對的不同的順序連接與配對。
視覺、痛覺,觸覺、味覺與聽覺完全可以使心理複雜多變,令人眼花繚亂。
分支流派
學科分支
以實驗心理學的建立為標誌,現代心理學的發展在理論上已脫胎於哲學,形成了一門科學的獨立體系。
心理學在應用上與社會各實踐領域建立了廣泛的聯繫,從而形成許多分支學科,體現了獨立的在科學體系上的分類。
中國心理學者學習應用西方心理學結合本土社會學能更好的發展人類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實驗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團體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勞動心理學
文藝心理學
體育運動心理學
航空太空心理學
組織管理心理學
臨床或醫學心理學
司法與犯罪心理學
公關心理學
消費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
心理學分類
普通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一般規律的學科,是心理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研究。
普通心理學研究心理過程的發生髮展和個性心理特徵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論和規律,建立心理學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論原則和具體的方法。
普通心理學既包括過去研究中已經定論的、為科學實踐所證實並為科學家所公認的理論和規律,也包括雖不一定為大家所公認,但卻有重大影響的學派的理論和學說,還包括處於科學發展前沿的新成果和新發現。
因此,普通心理學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它已形成的理論體系上,不斷地充實著新的內容。
特別由於心理學尚屬一門年輕的科學,這一點尤為重要。
在普通心理學的範圍內,按照心理活動的基本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還可分為感覺(視覺、聽覺、觸摸覺、運動覺、嗅味覺等)心理學、知覺心理學、記憶心理學、注意心理學、思維心理學、言語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動機心理學、智能心理學、氣質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分支基礎學科。
生理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是從人體生理和神經生理、神經解剖、神經生物化學等方面進行關於心理的生理基礎和機制研究的學科,是心理學基礎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理心理學在現代腦科學研究成果和現代技術方法的基礎上,揭示各種心理現象在腦的解剖部位及腦功能上發生的規律。
生理心理學還包括神經心理學、心理生物學、動物心理學等分支學科。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在特定社會、群體條件下,心理、動機、人際關係發生髮展及其規律的學科。
社會心理學著重探討個體社會化的條件和規律,個體的社會動機與態度的形成,人際關係和群體心理的形成與影響等方面的一般規律。
社會心理學包括民族心理學、家庭心理學等分支學科。
變態心理學
它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異常,包括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動機和意志行為活動、智力和人格特徵等方面的異常表現。
所以,也可以說,變態心理學是研究和揭示心理異常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
研究病人的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醫學心理學分支。
又稱病理心理學,它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研究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表現形式、發生原因和機制及其發展規律,探討鑒別評定的方法及矯治與預防的措施。
變態心理有多種表現形式。
按心理過程或症状,可分為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等。
按臨床精神疾病的表現或症状可分為神經症性障礙、精神病性障礙、人格障礙、藥物和酒精依賴、性變態、心理生理障礙、適應障礙、兒童行為障礙、智力落後等。
評定心理現象是否異常,一般需從3方面考察:①從統計學方面考察。
處於群體中常態曲線兩個極端的個體屬於異常。
②從個人生活史考察。
常把個體當前的心理活動與以往的加以對比,看是否有異於尋常的改變。
③從社會適應狀況考察。
可根據個體社會適應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屬於異常。
此外,在評定心理現象是否異常時,不可忽略參考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資料。
對變態心理的矯治,可區分為心理治療和軀體治療兩大類。
心理治療如言語和非言語的心理療法、催眠療法、暗示療法、行為療法等。
軀體治療包括精神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生理治療和外科治療等。
此外,採用一些綜合性療法也可取得顯著效果。
預防是變態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由於變態心理發生的原因十分複雜,因而需要各個方面採取綜合性的預防措施才能奏效。
變態心理學是研究病人的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醫學心理學分支,又稱病理心理學。
它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研究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表現形式、發生原因和機制及其發展規律,探討鑒別評定的方法及矯治與預防的措施。
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心理發展規律的學科。
發展中的個體,無論處於發展的哪一階段之中,他們的心理發展既包括心理的各個過程及各個特徵,又分別有著主要的發展方面和主要的矛盾。
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每一階段主要矛盾得到解決,即將向下一階段過渡。
發展心理學就要研究個體心理發展各個階段各方面的矛盾與變化。
發展心理學可分為嬰兒心理學、幼兒心理學、學齡兒童心理學、少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等分支學科。
發展心理學既是心理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對發展中的人進行教育、教養的理論根據。
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的學科。
它主要涉及掌握各科知識和各種技能的心理活動特點及規律,研究智能的發展與智力測查方法,影響教學過程的心理因素、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的形成規律,以及家庭、學校、團體、社會意識形態等對學生的影響。
教育心理學涉及的範圍很廣,它可包括德育心理、學習心理、學科心理、智力缺陷與補償、智力測量與教師心理等分支。
勞動心理學
勞動心理學研究人在勞動過程中所需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質,研究操作程序、操作條件與操作者的心理特點適應等問題。
勞動心理學可包括工程心理學與工業心理學。
工程心理學主要研究在生產高度機械化和自動化條件下人與機器的相互作用問題。
工業心理學研究生產者選拔和操作合理化等問題。
文藝心理學
文藝心理學在各種藝術領域有不同的研究對象。
對於繪畫藝術,著重研究光感覺、視色學、視知覺的規律,如光覺與色覺的感受性,視知覺的參照、透視規律。
對於音樂藝術,著重研究發音和聽覺特性,如發聲機制及發聲規律,聽覺的音高、音強、音色、節奏感和旋律感。
對於舞台藝術體現的是完整的人物角色,需研究個性的全面特徵、情緒體驗和表現、人格結構和行為;探討各類角色的典型特徵並在舞台上再現的規律。
藝術心理學還要研究藝術家獨特的心理素質,如形象思維能力、情緒情感體驗特徵等。
人的藝術特長屬於特殊才能,不是人人所具備的。
因此,對藝術工作者的心理特長、個性差異的鑒別及測量方法的制訂,是重要的研究方面。
體育運動心理學
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體育活動和競賽活動所涉及的心理特點。
在一般的體育運動中,研究各種體育運動所涉及的骨骼肌肉系統的解剖特點和器官活動的靈敏度與感受性以及受意識支配的能力,研究運動技能和技巧形成的一般規律。
在運動競賽中,研究競賽條件下應具備的情緒特徵、意志品質和人格特點,競賽中的動機水平、情緒狀態對運動技能發生的影響。
在運動員選拔方面,心理選拔和測量方法的制訂也是重要的研究領域。
航空太空心理學
航空太空心理學研究在空中和宇宙飛行條件下人的心理活動特點。
在非陸地的異常條件下從事緊張的駕駛操作,要求飛行員和太空人具有較全面的優秀心理素質和較完善的個性特徵。
飛行中缺乏視覺參照物,完全依靠儀器儀錶的指示進行操作,從而要求飛行員具備精確的視一動協調反應能力,對錯覺的意識靈敏度,還要求堅強沉著的意志,穩定的情緒等特徵。
宇宙飛行在失重條件下,要求具備心理反應變化的高度適應性和自我協調能力。
為了培養和選拔飛行員和太空人,心理素質的測定和訓練過程的檢測方法,均是重要的研究方面。
組織管理心理學
組織管理心理學研究某一群體——一個企業或一個學校的組織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方面。
它涉及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心理素質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的協調問題。
一方面,包括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心理活動的掌握,例如對生產者的專業能力和技能的了解,用以對人才的估量和選拔;對生產者的動機、情緒和需要的了解,以預測他們的表現和對工作的影響;協調與生產者之間的關係,發揮他們的生產和工作積極性。
另一方面,還包括對領導者的心理活動特點的研究。
例如領導能力、領導作風、領導心理素質的了解,用以對領導行為的評價和對領導者的選拔。
組織管理心理學既可用於工業生產、企業經營,又可用於諸如學校、醫院、文體機構等事業單位。
臨床或醫學心理學
心理異常可由遺傳和社會適應不良而產生。
臨床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異常的發生原因、發病機制、症状與診斷、預防與治療的學科,並從中分出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的面對社會和醫療服務的專門事業。
臨床心理學既包括嚴重的心理變態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也包括輕度的單純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神經症(如神經性焦慮)或憂鬱症,還包括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軀體疾病(如高血壓)。
後者稱為心身醫學;並從治療的角度,研究病因,診斷與預防,形成一門新興的健康心理學。
對心理異常的研究,不僅對醫療實踐有重要作用,而且從異常與正常的比較中,有助於揭示心理的機制。
因此,從學科的觀點和學術研究的角度,對心理異常的病因、機制、診斷與治療方面的研究,稱為變態心理學。
司法與犯罪心理學
司法心理學是研究違法行為以及處理違法行為中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
它涉及犯罪、偵察、審訊以及改造罪犯等過程中,對犯罪原因、偵訊技術、改造手段的研究。
偵察和審訊人員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技能也是研究的組成部分。
犯罪心理學與司法心理學有重疊的方面,前者著重研究罪犯行為的心理原因。
尤其是青少年犯的心理特點、心理動機、個體人格和情緒特徵,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對罪犯的個人成長背景、家庭、學校、社會的致犯罪因素等方面也要進行調查研究。
主要流派
心理學流派大致有: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存在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功能主義心理學、結構主義心理學。
這些流派著重於心理本質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論部分。
下面對這些流派進行逐一分析,實際這種種流派都是著重心理現象、過程或功能的某個環節,而忽落其他環節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環節性的研究,沒有進行整體、全面或本質的研究。
行為主義心理學側重於心理外化的一個表現(行為)進行研究。
心理通過神經系統來支配肌肉收縮和舒張產生動作,從而產生行為。
心理的這種發揮作用的方式是心理發揮作用的主要而且明顯的渠道。
心理發揮作用的方式還有許多渠道,例如:談話、書面語言和眼神等。
實際上,心理通過神經系統表現於外的整體現象是體態,行為是從體態之中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這個分支被優先發展而且突出出來,以致掩蓋整個體態。
體態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為就好比太陽,行為掩蓋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們往往是從明顯而突出的部分著手來研究的,所以行為在心理學研究中被突出出來。
甚至以研究行為來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學定位為研究行為的科學,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脹。
行為主義心理學只是對心理的一個外在現象的研究,心理表現的整體是體態,體態還有其他形式----言談、書面語言和眼神等等,近年來語言心理學的興起就是一個明證。
精神分析心理學研究的側重方向是潛意識功能的探究,確切的說是對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傷害意識的研究。
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
其實潛意識與意識的界限並沒有弗洛伊德所說那樣明顯。
比如邊騎自行車邊看風景,騎自行車的行為控制可以根據情況變化隨時出入潛意識。
本質上意識也是潛意識,意識的內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壓入潛意識,變成潛意識的內容。
人的絕大部分行為是受潛意識控制的,受意識控制的行為只佔很小的比例,這樣有利於一個人同時從事多項運動,更深刻講有利於人類適應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動都是受潛意識控制的,這有利於減輕意識的壓力。
人如果同時要意識到並控制這些活動,人就會被這些活動累死,更無論生存與發展了。
這些被壓抑在潛意識的運動一旦出現不正常,就會返回到意識層,重新被意識主動積極的調控。
人本主義心理學從人人都有存在和發展的需要出發,認為人人都要發展和完善自己,都有向良好方向發展的心理。
是人的正常合理需求的反映。
該心理學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著重研究人的發展需求的實現過程,即旨在探討人性自我實現的心理歷程。
該心理學主要觀點是認為人人都有追求生命意義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潛力,這實際上是人的發展需求的反映。
一句話,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著重研究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心理學,而這僅僅是心理學一個很小的一個方面。
存在心理學是從人的整體出發探討獨立的個人心理與世界的關係,偏重個人心理的獨立性,探討獨立個人存在的整體經驗。
該心理學本質是偏重研究個人心理在世界環境中的整體的變化規律。
完形心理學採用整體論觀點解釋知覺,認為知覺是以感覺為基礎的超感覺的整體經驗。
其核心觀念是「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
這實際上是人體結構與功能的自組織過程和結果。
吃飯成長的人並不等於原初的人與飯的疊加;獲取知識的人並不是人與知識的總合,知識被已有知識重新組織,然後被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神經系統在刺激的作用下,其結構也被或隱或顯的改變。
知覺就是對幾種感覺經過類似的組織化而形成的,是對幾種感覺的整體反映,雖不等於感覺之和,但感覺是知覺必備的素材和「原料」。
這種自組織化的結果是表現出整體性,即完形性。
一句話:完形心理學側重的是心理的自組織性,是對心理的自組織現象和結果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主要側重人的認知過程的研究,即研究人是如何獲取知識的,是研究人獲得知識過程的心理學,對情緒,能力及性格等心理現象研究較少,更無論意志、動機和需求等現象。
結構主義心理學側重採用實驗方法研究意識的結構,這是受物質結構論影響的結果。
由於心理的極高的流變性、複雜性和高度的自組織性,要用單純的實驗來精確化意識的結構,在現有科學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該心理學充分發揮了「磚」的作用,引發對心理學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研究,引出了心理學上許多「玉塊」。
功能主義心理學是作為結構主義心理學的對立物出現的,著重探討個體適應環境時所產生的心理功能。
隨著結構主義的衰落,該學派也自行消失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並在此基礎上屆時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簡短的總結:
1.神經系統的產生是心理起源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
(而不是腦)
2.心理是物質對刺激作出反映的高度組織化的物質。
(心理的又一個必要條件)
3.心理產生的標誌是感覺。
(心理質的外在標誌)
4.心理的本質是神經系統在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有序變化的電磁場。
(心理的生物物理分析)
5.心理現象的複雜性源於神經系統的複雜性。
6.複雜的心理現象統一於感覺(及其系統化、組織化。
)
7.各哲學流派的研究起點離不開神經系統及感覺。
其他流派綜述
內容心理學派
19世紀60年代,內容心理學在德國產生。
內容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費希納和馮特。
費希納(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學是關於身心之間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現象之間的函數關係或依存關係的嚴密科學。
這是一門介於心理學和物理學之間的獨立學科。
費希納受赫『爾巴特的啟發,認為心理是可測量的。
經過許多實驗和推導,他把感覺強度和刺激強度之間的關係概括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覺強度;C-適用於不同感覺中的每個感官的常數;R-刺激強度;R0-在閾限的刺激強度。
這個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於已有的感覺的強度。
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
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
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馮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心理學史上他的名字與心理學的獨立和實驗(內容)心理學的建立直接聯繫在一起。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是由馮特的最忠誠的學生鐵欽納於內容心理學派形成近20年後在美國建立的,是內容心理學思想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
但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決不等同於內容心理學派,二者無論在形成的時間、地點以及研究方法和具體內容上,都存在著差異。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與鐵欽納的個人努力有重要關係。
並在鐵欽納去世後衰退。
並在與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論戰中得到發展。
時代精神:
科學界百家爭鳴。
德國事實上已經成為當時世界心理學研究的中心。
機能派心理學和構造派心理學的爭論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中只有鐵欽納始終堅持明顯的傳統,他是一個性格堅毅、好爭辯的學者,1927年鐵欽納因腦瘤去世,爭論逐漸平息下來。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構造派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應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派別。
在他們的示範和倡導下,當時西方心理學實驗研究得到了迅速傳播和發展。
理論基礎為純粹經驗論。
把心理學看成一門純科學,只研究心理內容本身,研究它的實際存在,不去討論其意義和功用。
所以極為狹隘。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
廣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從19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包括意動心理學派、符茨堡學派、日內瓦學派、行為主義和哥倫比亞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等。
狹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主要指美國的芝加哥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實用主義心理學派)。
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
時代精神:
自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出現,宗教和神學遭受了致命的打擊。
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觀唯心主義、功利主義哲學和經驗批判主義理論合併,並利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製造出一套實用主義哲學。
它的基本觀點即「存在就是有用」,沒有真理的客觀尺度,唯一的標準就是成功。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強調心理現象對客觀環境的適應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識經驗為限。
關心心理學在各個領域內的功效和應用及改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學派
1912年,M.魏特曼發表了論文《似動的實驗研究》,標誌著一學派的興起。
理論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哲學思想:知覺不是一種被動的印象和感覺因素的結合,而是這些元素主動地組織成完整的經驗和結合起來的經驗。
物理學家馬赫(《感覺的分析》1885):空間模式(如幾何圖形)和時間模式(如曲調)的感覺與元素無關。
即使觀察者注視客體的空間方位可能變化,但是它對客體的視覺或聽知覺是不變的。
例如,無論從哪一邊或從頂上,或從一角去看,在我們的知覺中,一張桌子仍然是一張桌子。
同樣一系列的聲音,比如一支曲調,即使可能改變速度,但在我們的知覺仍然是同一支曲調。
(我認為,即使音階改變,或有錯音,也不影響人們對這支曲調的知覺。
)
厄棱費爾:有些經驗的質不能用傳統的各種感覺的結合起來解釋,這些質叫格式塔質,或形質。
知覺是以個體感覺之外的某些東西為基礎的。
一支曲調是一個形質,不依賴於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覺。
時代精神:
19世紀最後幾十年,由於物理學承認和接受力場的概念,它已經越來越少地運用原子主義的概念了。
比如磁力,光、電。
這些力場被認為既具有空間的廣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
它們被看作是新的結構實體,而不是個別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總和。
魏特曼的似動實驗
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試,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過兩條細縫投射出兩條光線,一條垂直,另一條和垂直線成20或30度角。
如果先通過一條細縫顯示出光線,然後顯示另一條光線,在兩條光線之間有一較長的時間間隔(超過200毫秒),那麼被試者就看到兩條相繼出現的光線。
如果兩條光線之間的時間間隔短,被試者就看到兩條連續的光線。
可是,在兩條光線之間有一最適宜的時間間隔(約60毫秒),被試者看到光線從一處向另一處移動,而且又移動回去。
這就是整體不僅是部分的總和的一個明顯例子。
格式塔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格式塔心理學派強調整體並不等於部分的總和,整體乃是先於部分而存在並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
這一觀點在一定範圍內來說是符合客觀事實的。
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從這一觀點出發,堅決反對對任何心理現象進行元素分析,這對於揭發心理學內的機械主義和元素主義觀點的錯誤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時,他們在知覺領域裡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
目前在一般心理學教科書內所講述的一些有關知覺的規律知識,例如似動現象的發生、知覺過程中圖形和背景的關係的意義等,基本上都是來源於格式塔學派的研究成果。
此外,苛勒的「頓悟」和韋特墨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習的研究,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是人們對意識經驗發生興趣,至少把意識經驗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合法的研究領域,並繼續促使人們對意識經驗的研究和興趣是有意義的。
同時格式塔學派對同時期的學派中肯而堅定的批評,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局限:
把直接經驗世界,看作是唯一確實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學問題,完全簡化為數理的問題。
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系統觀。
日內瓦心理學派
日內瓦心理學派
日內瓦學派又稱皮亞傑心理學派,是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傑出的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傑創建和領導的。
受康德的影響。
時代精神:
開放的理念。
兼容並需的精神。
日內瓦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心理學流派的融合和發展。
兒童心理學。
西方學者把皮亞傑、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為當代心理學的三大巨人。
認知心理學派
認知心理學起始於本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後飛速發展,1967年正式形成。
1967年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著認知心理學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
與馮特心理學有一脈相承的繼承關係。
受格式塔心理學思想影響。
是行為主義的反作用。
認知心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認識過程的,都屬於認知心理學,而目前西方心理學界通常所指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狹義的認知心理學,也就是所謂的信息加工心理學,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通過與計算機相類比,模擬、驗證等方法來研究人的認知過程,認為人的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交換、操作、檢索、提取和使用的過程,並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種系統模式:即感知系統、記憶系統、控制系統和反應系統。
強調人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他的行為和當前的認知活動起決定作用。
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記憶和思維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就是把人看成信息傳遞器和信息加工系統。
提出短時記憶中有三種編碼:
①聽覺編碼即聲碼;
②視覺編碼即形碼;
③語義編碼即意碼。
認為人是按事物的各種性狀將其分成三種編碼分別貯存在三個不同的位置,而後可以用聲、形、意三種不同的途徑來檢索這一記憶。
時代精神:
信息技術的急速發展。
電腦智能的研究。
三大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影響最大,被稱為心理學的三大主要勢力。
精神分析學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開創,其後被不斷修正與發展,影響力遠遠超出心理學,所以讀者群相應更為廣泛。
要想對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認識,還可以讀幾本介紹其思想的著作:查爾斯.布倫納所著的《精神分析入門》(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與精神分析的主要內容,闡述明確貼切,在同類書中極為難得。
《弗洛伊德和馬克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闡述了精神分析學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書雖寫於上世紀30年代,卻仍不失其價值。
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引論》本書能大致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無論是對精神分析一無所知的讀者,還是頗有研究的學者,都可以從此書中獲益。
觀點:精神分析學派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療實踐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經過無數次的總結、多年的累積而逐漸形成的。
主要著重於精神分析和治療,並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獨特的解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人的本能的、情慾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闡述了無意識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
行為主義
代表人物華生、斯金納
華生創立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在20世紀20年代風行一時,深刻地影響了心理學的進程。
在其後,行為主義得到不斷發展,以斯金納最有影響。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為主義可以被區分為舊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
舊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
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則為斯金納等。
華生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
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斯金納認為心理學所關心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外表的行為,而不是行為的內部機制。
他認為科學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研究,其任務就是要確定實驗者控制的刺激繼之而來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係。
當然他不僅考慮到一個刺激與一個反應之間的關係,也考慮到那些改變刺激與反應的關係的條件,他的公式為:R=f(SoA)
哲學背景:20世紀初,把人當作機器的機械唯物主義思潮(包括笛卡爾關於人的身體機制的機械論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機器的觀點),以及以經驗事實作為勾銷主客觀界限的工具的新實在論都對華生有很大的影響。
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
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人本主義
代表人物:馬斯洛、羅傑斯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論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將其分為兩大類、七個層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羅傑斯讓人領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來的價值觀念,讓人重新信賴、依靠機體估價過程來處理經驗,消除外界環境通過內化而強加給他的價值觀,讓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掌握自己的命運,修復被破壞的自我實現潛力,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觀點:人本主義反對將人的心理低俗化,動物化的傾向,反對僅僅以病態人作為研究對象,把人看為本能犧牲品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反對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學的客體的行為主義學派。
主張研究對人類進步富有意義的問題,關心人的價值和尊嚴。
心理學色彩效應
色彩測試心理學家呂舍爾(M.Lusher)分析的顏色與性格的關係
顏色:
1.紅色2.藍色3.黃色4.綠色5.茶色6.紫色7.灰色8.黑色
性格的傾向:
1.紅色代表人的征服欲與男子漢氣概的顏色。
喜歡紅色的人大都有野心,會積極地爭取想要得到的東西,是行動型的人。
對工作也是熱情高漲,但是過於興奮時可能會對周圍的人具有攻擊性,紅色代表著激情和光榮,紅色代表永不言敗的精神氣質.
2.藍色大海的象徵,是代表沉穩與女性氣質的顏色。
喜歡藍色的人性格上都很沉著穩重,而且誠實,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能夠關照周圍的人,與人交往彬彬有禮,藍色代表博大胸懷,永不言棄的精神.和諧世界.
3.黃色代表活潑、明快與溫暖的顏色。
喜歡黃色的人性格開朗外向,而且有著遠大的理想。
他們希望顯示出自己的性格,但有時候做事會有些勉強,黃色代表傳統氣息.
4.綠色代表自信心、穩健與優越感的顏色。
喜歡綠色的人比較穩重,是忍耐力很強的類型。
很注意與周圍環境的調和,但是在有必要貫徹自己想法的時候,也能夠冷靜地表達出來.綠色代表健康,自然,人與自然的相互和諧.
5.茶色代表家族、家庭、溫馨的環境和安全感的顏色。
喜歡茶色的人溫和寬厚,是有協調性的類型。
他們很善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在有煩惱的時候可以去找這一類型的人談心,茶色也代表了一種特殊的文化,茶道.
6.紫色這種顏色代表感性的、神秘的、情慾的事物。
喜歡紫色的人很浪漫,是富於感受性的類型,性格細膩,富有個性。
在某些方面會顯示出自我陶醉的特徵.紫色更代表了一種特殊的理想主義.
7.灰色是代表沉靜、優雅、寂寞的顏色。
喜歡灰色的人多數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不感興趣。
有時會顯得優柔寡斷,對他人依賴性強.灰色也代表了頹廢,陳舊,象徵著一種去舊成新的特殊意味.
8.黑色是代表斷絕念頭、屈服、拒絕、放棄的顏色。
喜歡黑色的人獨立性強,有很強的改變現狀的願望。
他們是十分努力上進的人,但有時沒有常性.黑色代表神秘,無所不能的力量!.
心理學精品課程
一、合一心身健康工作訪系列:
A、「悠然自得」的心靈SPA----緊張與不安的壓力管理;
B、冥想健康坊----傳統的冥想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的心身健康與快樂之法;
C、幸福睡眠工作坊----失眠的自然治療;
D、「妙音」健康坊----通過自我的簡單發音或音樂幫助自己調理情緒,安寧心神,健康心身;
E、人生腳本的分析----探索你固有的模式,重新認識自己,以及潛意識層面的需求與渴望;
F、感官的復甦----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感覺喪失或麻木的原因及解決之道,恢復各個感官的知覺,享受多採的幸福人生;
G、生命數字(顏色、環境、時間)能量----了解生命密碼,運用自我密碼數字的能量調和自己的能量體系,繼而強大自己的能量,轉化周圍的能量,保護自己。
二、催眠系列:
1.國際催眠師證書課程
2.國際催眠治療師證書課程
3.整合減壓----身心喜悅之旅
4.催眠美容----魅力人生之旅
三、九型人格學系列:
1.九型人格基礎班
2.九型人格進階班
3.九型人格銷售工作坊
4.九型人格管理工作坊
5.九型人格人際關係工作坊
四、商務系列:
1.巔峰銷售心理學
2.營銷渠道特訓營
3.卓越溝通力
4.卓越領袖力
五、奇蹟生命系列:
1.生命舞者----智慧靜心之旅
2.心身合一----合一能量心靈之旅
3.奇蹟生命之旅
心理學專業較強的大學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號稱「中國心理諮詢師」的搖籃,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研究機構,也是中國心理學會的掛靠單位。
這個單位在生理心理學方向非常強,腦神經科學、認知等尤其厲害。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張侃、心理學泰斗林仲賢就在這個單位。
所內擁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從中科院畢業的研究生可算「根紅苗正」,絕對是就業和學術前景都一片大好!
美國心理學專業實力較強研究生院校
1.StanfordUniversity史丹福大學
2.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3.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4.YaleUniversity耶魯大學
6.Princeton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
7.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
8.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9.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卡內基美隆大學
10.HarvardUniversity哈佛大學
11.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12.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
心理學
歷史
心理學家
基礎心理學
異常心理學
情感科學
情感神經科學
行為主義
生物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認知神經科學
比較心理學
文化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差別心理學
演化心理學
實驗心理學
智力
數學心理學
神經心理學
人格心理學
正面心理學
心理語言學
心理物理學
生理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理論心理學
哲學心理學
科學心理學
精神分析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應用行為分析
心理測驗
臨床心理學
社區心理學
消費行為
輔導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法醫心理
健康心理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法律心理學
媒體心理學
軍事心理學
職業健康心理學
政治心理學
心理統計學
校園心理學
運動心理學
自殺學
系統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方法
動物測試
檔案研究
行為遺傳學
行為表觀遺傳學
案例研究
內容分析法
實驗心理學
人體試驗
面談
神經成像
觀察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Self-reportinventory
統計調查
Orientations
阿德勒心理學
分析心理學
行為主義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主義
描述心理學
生態系統理論
存在主義治療
Familytherapy
女權主義療法
格式塔學派
人本主義
Narrativetherapy
哲學
精神分析學
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
Rationalemotivebehaviortherapy
超個人
著名
心理學家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高爾頓·威拉德·奧爾波特
阿爾波特·班杜拉
阿龍·貝克
約翰·鮑比
雷蒙德·卡特爾
肯尼斯和瑪米·克拉克
阿爾伯特·艾利斯
愛利克·埃里克森
漢斯·艾森克
利昂·費斯廷格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哈里·哈洛
唐納德·赫布
克拉克·L·赫爾
威廉·詹姆士
卡爾·榮格
庫爾特·勒溫
依瓦·洛瓦斯
亞伯拉罕·馬斯洛
大衛·麥克利蘭
喬治·A·米勒
沃爾特·米歇爾
巴甫洛夫
讓·皮亞傑
卡爾·羅哲斯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愛德華·桑代克
約翰·布羅德斯·華生
威廉·馮特
赫爾曼·艾賓浩斯
出自A+醫學百科「心理學」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5%BF%83%E7%90%86%E5%AD%A6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心理學」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1個分類:心理學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此頁由A+醫學百科用戶医者於2014年8月1日(星期五)14:39的最後更改。
在A+醫學百科用戶行医的工作基礎上。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
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
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
關於A+醫學百科
免責聲明
延伸文章資訊
- 1心理學是一種文化形式
心理學與文化間的關系,經歷了從融合、分離、轉向再到回歸的過程。當年馮特創立科學心理學,開創了兩條心理學發展的兩個取向:實驗心理學和民族心理學 ...
- 2舒茨的現象學社會科學理論Schutz's Theory of ...
本文透過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來詮釋介紹舒茨如何為社會科學進行理論奠基 ... 世界的意義構成》這部著作成為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新取向的出發點之一。
- 3心理学何以成为科学_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 天天知识网
我在阐述“新超心理学”理论之前,先让大家简要了解一下心理科学理论的产生与种类。 ... 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
- 4心理学何以成为科学 - 理论
传闻中的心理学,不像科学,反而更像巫术。但这真的是心理学吗?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在《这才是心理学》,心理学何以成为科学--理论.
- 5心理學何以成為科學--理論
范式被認為是從事某一學科的科學家所公認的“理論模型”或“研究框架”,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分界標准。當范式理論引入心理學時,關於“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