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典故[編輯] ... 一般認為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之推)。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離開晉國,流亡十九年。

一次重耳餓昏,介子推割股(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給他吃,得以 ... 寒食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寒食節山西綿山別名寒食(한식)TếtHànThực參與者中國大陸 香港 澳門臺灣 南韓 越南類型傳統節日開始日期公曆4月4日或4月5日結束日期公曆4月6日或4月7日相關節日清明節 寒食節漢語名稱正體字寒食節簡化字寒食节標音官話(現代標準漢語)- 漢語拼音HánshíJié閩語- 白話字Hânsi̍tcheh粵語- 粵拼Hon4sik6Zit3越南語名稱國語字TếtHànThực儒字節寒食韓語名稱諺文한식漢字寒食標音- 文觀部式Hanshik- 馬-賴式Hansik 寒食節亦稱禁火節、禁菸節、冷節、百五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

與清明節日期相近,在清明節前一或二日。

清初湯若望《時憲曆》訂定後,清明與冬至之間的間隔縮短,為了維持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日的風俗,民間將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一日之前。

現代24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清明節就在寒食節次日。

目次 1典故 1.1演變 2注釋 3參考文獻 典故[編輯] 一般認為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之推)。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離開晉國,流亡十九年。

一次重耳餓昏,介子推割股(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給他吃,得以保住性命。

重耳很感動。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回憶起舊事,想封賞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經和母親到山西的綿山隱居。

晉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尋不到,其臣擅自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槐樹被燒死。

重耳難過至極,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稱為寒食節,以紀念介之推。

[1]盧象有《寒食》詩,「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

」直到今天,山西省介休市當地居民仍然對此深有記憶,實際節日這三天已沒有吃寒食的活動,但晚飯仍然有不生火做飯的習俗,一般晚飯會喝開水,而不是平時喝的各種麵湯。

但後人多所考証,寒食節禁火習俗的起源與介子推無關。

介子推割股的史實也存在爭議。

[2]現今學界認為應是季春時要換新火[3]。

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4]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在當時是件大事。

寒食節習俗,有掃墓、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

演變[編輯] 寒食在曹操當政時期一度受到禁止,違規者會受到處罰。

曹操說,伍子胥自溺身亡,吳國人也沒有游泳渡江作為紀念,豈有晉國人為介之推而不喫熟食的道理?北方嚴寒,老人與幼童因不喫熟食,可能會生病[5]。

南梁《荊楚歲時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寒食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稱為「野祭」[6],後編入《大唐開元禮》中成為御定禮制。

[7]據敦煌文獻「進奏院狀」載,晚唐時沙州赴京請旌節者稱:「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開。

」即寒食清明休4天假。

[8] 如今寒食在中原已經不多見,但在江南、閩浙、兩廣等地區仍保持「清明節食寒食」之傳統,如食潤餅卷,或者清明節特有的「清明粿」、「草仔粿」、「青團」等食品。

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

目前已很難考證寒食節是在甚麼時候被清明節取代,只知道唐朝仍保留有寒食的習慣。

現在華北部分地區仍有寒食節掃墓祭祖的風俗。

韓國仍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越南則有在農曆三月初三寒食節,以湯圓祭拜祖先的習俗,因此寒食節在越南又俗稱「湯圓節」[9]。

注釋[編輯] ^《後漢書·周舉傳》載:「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

」 ^介子推割股的故事不見於《左傳》和《史記》,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最早見於桓譚《新論》,洪邁在《容齋隨筆》有考證。

^隋杜公瞻注《荊楚歲時記》:「《周禮·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注曰:『為季春將出火也。

』今寒食准節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則禁火蓋周之舊制也。

」 ^李涪《刊誤》的「火」條:「《論語》曰:『鑽燧改火。

』春榆夏棗秋柞冬槐,則是四時皆改其火。

自秦以降,漸至簡易,唯以春是一歲之首,止一鑽燧。

而適當改火之時,是為寒食節之後。

既曰就新,即去其舊。

今人持新火曰『勿與舊火相見』,即其事也。

」 ^《藝文類聚》卷四:《魏武帝明罰》令曰: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

子胥沉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於子推獨為寒食,豈不偏乎?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

令到,人不得寒食。

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祿。

^你知道嗎?清明節之前還有這個節日-字媒體ZiMedia.字媒體ZiMedia.[2018-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中文(繁體)).  ^s:大唐開元禮_(四庫全書本)/卷078 ^清明節古人也連休 享有4天小長假.[2018-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3).  ^存档副本.[2018-04-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  參考文獻[編輯] 劉曉峰:〈寒食與山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藝文類聚/卷四 晉陸翽鄴中記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 唐杜佑通典/卷121 宋東京夢華錄/卷七 宋洪邁容齋四筆/卷四 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前集/卷二 元費著歲華紀麗譜 明錢希言戲瑕 明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五 三十六孝故事 閱論編漢字文化圈傳統節期春季節期一般節日 祭灶節 小年夜 除夕 新春 華人新年 臺灣新年 日本新年 朝鮮新年 越南新年 琉球新年 接神日 隔開日 人日 元宵節 中華元宵節 日本小正月 朝鮮大滿月 越南元宵節 琉球元宵節╱十六日祭 小填倉(日語:二十日正月) 春社 中和節 上巳節 日本上巳節╱雛祭 朝鮮上巳節 琉球濱下(日語:浜下り) 寒食節 佛誕 朝鮮燃燈節 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季節期一般節日 端午節(中華端午節、台灣端午節、日本端午節╱兒童之日、朝鮮端午節(韓語:한국의단오)、越南端午節(英語:TếtĐoanNgọ)、琉球端午節╱四日之日(英語:YukkaNuHii)) ·五穀母節(中華、琉球) 節氣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秋季節日一般節日七夕(中華七夕、日本七夕、朝鮮七夕、越南七夕、琉球七夕)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中華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日本盂蘭盆節、朝鮮百中節、越南盂蘭盆節、琉球御中元)中秋節(中華中秋節、日本十五夜、朝鮮秋夕、越南中秋節、琉球中秋節) ·重陽節(中華重陽節、日本重陽節、朝鮮重九節、越南重陽節、琉球菊御酒) ·十成節(中華、越南、日本)節氣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冬季節期一般節日下元節 ·臘八節(中華、琉球) ·祭灶節 ·小年夜節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節期合稱三元上元(元宵、天官誕) ·中元(盂蘭盆節、七月半、地官誕) ·下元(水官誕)社日春社(土地公誕、福德正神誕) ·秋社彼岸(日本、琉球)春分前後七天 ·秋分前後七天農耕八節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寒食节&oldid=70802610」 分類:​華人傳統節日朝鮮傳統節日越南傳統節日琉球節日隱藏分類:​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越南語的條目含有韓語諺文的條目含有朝鮮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BahasaIndonesia日本語한국어BahasaMelayuNorsknynorskNorskbokmål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文言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