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時事】台灣人過清明,韓國人過寒食節!淺談韓國寒食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寒食節的由來其實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中國春秋時期的人物介之推,相傳晉文公為了逼出返山隱居的介之推,因此擅自放火燒山,最後卻發現介 ...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來到了四月,對台灣人而言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非清明節莫屬,而同樣的時間對韓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就是寒食節啦!寒食節是韓國的四大節日之一,一般來說會訂在4月5號或是6號,最大的特色則正如其名「寒食」,即「不生火、吃冷食」,不過現在韓國主要將這一天作為祭拜祖先,以及追思亡靈的日子。

寒食節的由來寒食節的由來其實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中國春秋時期的人物介之推,相傳晉文公為了逼出返山隱居的介之推,因此擅自放火燒山,最後卻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槐樹被燒死。

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規定每年這個時候不得生火,一律只能吃冷食,因此就被稱為「寒食節」。

另一個說法則是源自古代人類的改火之制。

古人認為世上萬物皆有生命,而生命經過歲月輪迴,必將回歸沉寂。

火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每年必須要休息一次,再重新燃起新的火,就被稱為「改火」。

而在改火的時刻,家家戶戶都只能吃生冷的食物,於是被認為是寒食節的起源。

目前這也是大多數人採納的說法。

寒食節的習俗在韓國朝鮮時代,寒食節就已經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朝廷會在宗廟和朝鮮王陵舉行盛大的祭典活動,而在民間也會為了祭祀準備水果、點心、酒釀等貢品。

現代的韓國人依舊保留了「掃墓」這個習俗,而且如果發現墳墓潰爛,會用一種叫개사초(改莎草)的植物重新再鋪上新的草皮,或是在墳墓周圍種植樹木,有時候「移墳」也是寒食節當天會看到的景象之一。

至於飲食的部分,韓國家家戶戶會在前一天先準備好涼拌野菜、冷麵等不需要開火就能吃的食物,吃完冷食之後再煮一鍋飯,象徵「改火完成」,並祝福彼此未來的一年都能健康平安。

除此之外,當然也少不了傳統民俗遊戲的部分,像是踢毽子、盪鞦韆等等,也是寒食節常見的傳統習俗。

話雖如此,事實上隨著時代的演變,除了掃墓之外,現在的韓國人幾乎已經不太維持這些風俗習慣,甚至連吃冷食的習俗也逐漸消失。

寒食節的相關俗諺最後就來為大家介紹兩個有名的寒食節相關諺語:1.정성이 있으면 한식에도 세배 간다.中文直譯是「如果有誠意的話,也可以在寒食節的時候拜年」,衍伸為「無論多晚,只要有心,就能實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세배」是拜年的意思,原本就是在春節的時候給長輩拜年,如果因為有事不能拜年的話,這個時候只要有誠意,韓食的時候也可以拜年。

2.한식에 죽으나 청명에 죽으나.中文直譯為「在寒食節的時候死,或是在清明節的時候死」,因為寒食節和清明節的時間並沒有差太多,所以衍伸為「兩件事或兩個狀況都差不多」的意思。

而近幾年因為疫情肆虐的緣故,韓國人引用了這句俗諺,表示「死於新冠肺炎或是死於飢餓都差不多」,表達他們對疫情絕望的感受。

隨著時間流逝,如今對韓國人來說,寒食節不僅繼承了祭祀祖先的習俗,以及敬重父母的孝道精神等傳統意義,人們亦能在春天蒞臨時,透過這樣的重大節日和家人朋友相聚,增進彼此之間和諧的關係,也因為如此,讓現在的寒食節增添了些許溫馨的氣息。

#韓國#冷食#食物#中文#生火娛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