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馬克思的唯物史觀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唯物主義將生產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但決不能因此將馬克思解讀為一個技術決定論或經濟決定論者。
在馬克思.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理論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外馬克思主義
重溫馬克思的唯物史觀
作者:菲爾·加斯珀 方聞昊 譯
發布時間:2020-05-14
來源:國外理論動態
分享到:
[內容提要]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不是為了滿足個人對於歷史的純粹的興趣,而是為了改變現實。
歷史唯物主義將生產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但決不能因此將馬克思解讀為一個技術決定論或經濟決定論者。
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畫卷的展開不是按照單一模式進行的,而是所有能夠影響社會歷史發展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其中技術的進步無疑是重要的,但統治階級內部為了爭奪財富和權力而進行的戰爭以及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斗爭同樣是重要的。
當先前存在的權力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使得先前處於從屬地位的階級有能力和機會挑戰舊的統治者時,社會革命就可能到來。
正是由於這一點,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工人階級推翻資本主義舊世界的可能性。
[關鍵詞]馬克思唯物史觀生產關系變革社會革命
1845年初,剛被驅離法國的馬克思寫下了著名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其中第11條講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1】《提綱》是馬克思為與恩格斯合寫《德意志意識形態》作准備時所做的筆記,闡述了他們的唯物史觀(后來被稱為歷史唯物主義),但是這部著作在馬克思生前並未發表。
直到1888年恩格斯將其作為《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附錄發表時,沉寂了40多年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終於呈現於世人面前。
從那時開始,《提綱》第11條成為馬克思流傳最廣的名言之一。
今天,如果你來到位於倫敦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你會看到《提綱》第11條赫然鐫刻在1956年所立墓碑的底部。
當然,馬克思並不認為革命者應當放棄解釋世界的任務,畢竟這是他幾乎窮盡畢生之力在努力做的事情。
但是,他也確實對為了研究理論而研究理論或者為了滿足好奇而研究理論的做法不感興趣。
理論之所以有價值,恰恰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改變世界。
這是馬克思歷史理論的核心觀點。
恩格斯對他和馬克思的歷史觀作了最好的總結: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2】
恩格斯指出,一個社會實行的生產組織方式和達到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其觀念和制度的建立。
在另一些地方,他和馬克思有時也將上述觀點表達為,生產組織方式是法律、政治和文化上層建筑的基礎。
在使用這一隱喻時,馬克思和恩格斯並不認為作用力是單向的。
例如,他們同樣相信法律、政治甚至宗教的觀念都可以作用於生產組織方式。
然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始終是,從長遠來看,社會生產總是影響社會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如果說經濟基礎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上層建筑,那麼我們應當期待由經濟基礎的變革所引發的整個社會的根本性變革。
馬克思關於這一問題的最著名的論述呈現於他在1859年為《政治經濟學批判》所寫的序言裡: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
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3】
生產力是每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人們改造自然界所需的全部要素。
首先是人的勞動能力,不僅是指個人的努力,而且涉及人們在集體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合作方式”或“勞動關系”。
其次是生產資料,既包括土地、原材料,也包括工具、技術,以及創造和使用這些工具、技術所需的工藝知識。
但是,勞動過程不會直接告訴我們身處何種社會。
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講的那樣:“根據小麥的味道,我們嘗不出它是誰種的,同樣,根據勞動過程,我們看不出它是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的:是在奴隸監工的殘酷的鞭子下,還是在資本家的嚴酷的目光下。
”【4】
這使我們意識到生產關系的問題,即誰在勞動過程中佔據主導地位,以及誰掌握勞動產品的分配。
在過去的幾千年歷史裡,人類社會分裂為相互對抗的階級。
每一特定社會形態下的階級結構可能都非常復雜,但是一般說來,都隻有兩個主要的階級。
其中一個階級由直接生產者組成,他們的勞動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能夠創造一定的超出其即期消費需求的剩余產品﹔另一個階級則由掌握這些剩余產品的人們組成。
在奴隸社會,奴隸生產的剩余產品歸奴隸主所有。
在封建社會,農民生產的剩余產品歸地主所有。
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歸資本家所有。
正是這些生產關系規定了社會的具體形態。
在早期人類社會,沒有剩余產品,僅有的勞動產品都歸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所有。
這就是沒有階級差別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
自那以后,人類經歷了各種各樣的階級社會,這些社會因統治者佔有生產者的剩余產品的方式不同而相互區別。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中這樣寫道:
從直接生產者身上榨取無酬剩余勞動的獨特經濟形式,決定了統治和從屬的關系,這種關系是直接從生產本身中生長出來的,並且又對生產發生決定性的反作用。
……任何時候,我們總是要在生產條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產者的直接關系——這種關系的任何當時的形式必然總是同勞動方式和勞動社會生產力的一定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當中,為整個社會結構,從而也為主權關系和依附關系的政治形式,總之,為任何當時的獨特的國家形式,發現最隱蔽的秘密,發現隱藏著的基礎。
【5】
一個社會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它的經濟結構。
馬克思認為,法律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上層建筑正是豎立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之上的。
在生產關系問題上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第一,在階級社會中,不僅要考慮統治階級與直接生產者之間的特定關系,而且要考慮統治階級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統治者與另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統治者之間的關系。
第二,一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特定的生產關系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
馬克思指出,生產關系總是與生產力發展的特定階段相適應。
這就是說,雖然不是每一種生產關系都能與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所要求的那種生產關系完全一致,但是至少生產力為生產關系的可能形式劃定了界限。
與此同時,我們應當看到,生產關系也可以對生產力發展的方式產生重要影響。
總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一同構成了馬克思所說的社會生產方式。
一、社會是怎樣發生變革的?
我們為什麼需要上面提到的全部術語?馬克思認為,他在這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對於回答歷史變革的核心問題至關重要。
一種經濟結構,即一個控制物質生產的社會關系網絡,是怎樣轉變為另一種根本不同的經濟結構的?換言之,一個在特定的生產方式中佔據經濟上的統治地位的階級(例如地主階級或現代資產階級)是怎樣被另一個新的代表不同生產方式的統治階級所取代的,即使前者擁有更大的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資源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這樣講道:
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
於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
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
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6】
馬克思在《序言》中的觀點告訴我們,從某種意義上說,生產力的發展將使其與生產關系發生沖突。
以前對生產力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的關系現在開始起阻礙作用了。
這將導致一場削弱統治階級力量的社會危機,並最終造成現實社會的滅亡或變革。
馬克思在《序言》中幾乎沒有提及怎樣實現這樣的滅亡或變革,這主要是因為該《序言》當時要在普魯士發表,馬克思要確保他所寫的內容能夠通過書報檢查。
許多人根據《序言》和其他一些簡短的、一般性的論述,將馬克思解讀為某種經濟決定論者或技術決定論者。
針對這種說法,馬克思曾經講道,或許由於存在一種能夠更加高效地滿足人的物質需要的潛在動力,經濟和技術進步是必然的。
然而,生產關系確實扮演著推動經濟和技術進步的角色。
因此,一旦它們阻礙生產力發展,一種更高級的關系就會出現,舊的關系就會被取代。
生產力不是獨立於生產關系之外而發展的,隨著資本主義的出現,生產力的發展隻能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得到實現。
馬克思甚至這樣講道:“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產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
”【7】這一表述可能有夸大其詞之嫌,但其強調了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獨特的生產方式確實曾經推動了生產力的高速發展。
誠然,生產力發展到現存生產關系不能適應其發展需要的程度時,社會將發生根本性變革。
然而,這並不是此種變革發生的唯一途徑。
如果說馬克思認為這一基本模型足以解釋整個人類歷史,無疑令人感到驚訝。
事實上,馬克思明確否定了這一說法,即他從來不認為自己在努力制定一種可以普遍地應用於理解全部歷史發展階段的理論模板。
我們必須具體地考察每一個歷史時期,正如他所說的:“使用一般歷史哲學理論這一把萬能鑰匙,那是永遠達不到這種目的的,這種歷史哲學理論的最大長處就在於它是超歷史的。
”【8】
歷史畫卷的展開不是按照單一變革模式進行的,而是馬克思提到的所有影響社會歷史發展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其中,技術的進步無疑是重要的,統治者為了爭奪財富和權力而進行的競爭,以及社會各階級間的斗爭——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持續不斷的斗爭——同樣是重要的。
所有這些因素都相互作用並影響歷史的發展。
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扮演推動歷史變革的最主要的角色,但是沒有哪一個因素可以在一切時候和一切地方扮演這樣的角色。
如果孤立地閱讀馬克思關於歷史問題的一般性論述,容易得出某一個因素是造成歷史變革的最重要的原因的結論。
但是,如果以歷史學家的眼光考察馬克思的實踐,我想人們很快就能明白,他不會同意任何一種簡單的解讀模式。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個重要的例子,看看馬克思是怎樣說明一個重要的歷史轉變的。
二、馬克思關於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解讀
在《資本論》第1卷第8部分,馬克思對從15世紀中期到18世紀早期英國的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的歷史過程作了大量說明。
在這一時期開始的時候,農奴制已經被大規模廢除,自由的自耕農構成這個國家中最大的群體,城鎮經濟也欣欣向榮。
但是,這時的經濟仍然是封建性質的,因為從直接生產者手中剝奪剩余產品的主要方法還是依靠赤裸裸的暴力和軍事統治以及政治特權(例如商人在法庭上的特權)的優勢,同時追求財富和權力不是出於無限的積累的欲望。
到這一時期結束的時候,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使用雇佣勞動生產商品來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邏輯支配了整個社會。
馬克思描述了15世紀中期和16世紀早期促使封建主義開始向資本主義轉變的三個相互影響的因素。
第一,低地國家【9】對英國羊毛的需求增長,這種商業發展與任何偉大的技術變革都沒有關系。
第二,封建戰爭在玫瑰戰爭中達到頂點,毀滅了傳統的封建貴族。
在以直接的人身依附和土地依附為基礎的封建經濟結構下,這樣的王朝競爭實際上是無法避免的。
第三,幫助勝利一方贏得封建戰爭的商人被賜予頭銜,產生了新的貴族。
舊貴族對賺錢是不屑一顧的,而且認為他們對佃戶擁有傳統的義務。
新貴族為了利益,准備打破他們與佃戶的舊有聯系。
正如馬克思所寫的:“大規模的封建戰爭已經消滅了舊的封建貴族,而新的封建貴族則是他們自己的時代的兒子,對這一時代說來,貨幣是一切權力的權力。
”【10】
這些因素導致佃戶被驅逐出家園,耕地轉化為牧羊場以滿足羊毛出口需要。
這樣,使用雇佣勞動的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階級產生了。
盡管如此,直到15世紀末,農村資本家的數量仍然很少,他們對其余經濟成分的沖擊也不是很大。
他們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活力,也完全沒有提高生產工藝的願望,因為他們已經非常富有了。
更為關鍵的是,他們仍然可以依靠法庭上的特權保有市場,因此他們沒有理由使自己陷入諸如向商人出借錢財這樣的危險境地。
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第二階段發生在整個16世紀,這時的農村被一大批充滿擴張野心的資本家統治。
這種情況是由兩個因素造成的。
第一,剝奪農民土地的任務完成了。
這對可以通過賄賂封建領主或法庭的辦法拒絕放棄自身所有土地的相對富裕的農民(自耕農)來說是有利的。
同時,被剝奪土地的農民不得不為了可憐的工資而為自耕農工作。
這是因為他們不再自給自足,他們成了本就由他們自己種植、應當供他們自己消費的農作物的市場。
結果就導致了農民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分化。
第二,資產階級從通貨膨脹中獲利(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黃金從新大陸流入英國)。
土地的長期租金下降,按照長期以來的協議或習慣規定的工資也下降,但農產品的價格卻上漲。
這就產生了一時的超額利潤。
結果就是,經濟建立在對雇佣勞動的大規模使用和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之上。
但是,新的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不想再重復舊貴族的生活方式,也不再擁有國王授予的壟斷優勢。
他們的優勢是追求侵略性擴張,於是一種新的心理期待出現了。
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最后階段是從16世紀中期到18世紀早期。
在這一時期開始的時候,傳統行會和大商人在城市經濟中居於支配地位。
絕大部分非農業生產與鄉村農牧業生產聯系密切。
但是,農民從土地上被驅逐使得鄉村工業瓦解,隨后由資本主義工業取而代之。
第一批工廠在城鎮建立。
城鎮中已經有許多工匠聚集,他們為同一個雇主工作,但是工廠裡並沒有產生新的技術,隻產生了新的控制關系。
工廠生產的優勢在於規模經濟。
因此,這些企業必須足夠大,同時需要擁有相應充足的工資基金。
建立這樣大規模的生產組織有兩個障礙:工人反抗和資金短缺。
這兩個障礙都被用野蠻的方法克服了。
剝奪農民土地的結果是產生了不受舊行會保護的飢餓的工人,他們聚集在城鎮尋找工作。
鎮壓性立法被用於管理這些“流浪者”,他們形成新的工人階級,被迫接受任何可能獲得的工作。
與此同時,投資新企業所需的資金也在第一次帝國主義侵略浪潮中積累起來。
在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重要節點,剝奪直接生產者的剩余產品的主要手段從政治控制變為市場機制。
但是,社會的物質方面並沒有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
15世紀的英格蘭與18世紀早期的英格蘭之間不存在一種巨大的技術鴻溝。
18世紀晚期和19世紀的工業革命確實促進了主要技術的發展和工業生產的轉型。
但是,這一轉型的發生並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新機器的發明。
馬克思認為,工場中雇主與工人之間的權力斗爭同樣重要。
例如,蒸汽動力工具的工作效率最初並沒有比手工工具的工作效率有更大的優勢。
前者的主要價值在於它使工人更具紀律性。
然而,封建國家的舊經濟結構限制了新的經濟形式的擴張。
皇家憲章仍然承認壟斷經濟部門,君主仍然可以延期或取消債務,等等。
生產關系阻礙新生產力的解釋模式並不能有效地解釋這種束縛生產發展的情況。
更確切地說,是舊統治階級的政治權力阻礙新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方式的擴張。
這些限制只是被始於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打破。
三、結語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然極大地刺激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沒有理由據此認為,早些時候的經濟結構之所以能夠存在,也是因為它最有經濟效率。
例如,當西方的羅馬帝國在15世紀崩潰的時候,封建的生產關系沒有向前發展,因為它最適合當時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以獨立的自耕農為基礎的社會可能也至少擁有一定的生產力,但是它不可能獲得很大程度的發展,因為那時的小農被限制在狹小的活動范圍內而顯得太過分散,這就妨礙了一個新的統治精英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再次回到我前面提出的問題,即根深蒂固的統治階級怎麼可能被推翻?新的經濟結構又緣何出現?在1859年寫作的《序言》中,馬克思描述了一個可以打破社會再生產循環的過程。
一個從屬的階級通過被舊的經濟結構所允許和鼓勵的方式追逐利益,可以實現生產能力的擴大,但是其發展最終將被這些生產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所阻擋。
如果這種束縛激發了足夠強烈的變革願望,社會生產也具有了足夠強大的、可以用來推翻舊的社會秩序的能力,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
這些將革命提上日程的變革可能是技術上的,但是它們也可能會是商業上的和政治上的變革。
盡管馬克思在1859年寫作的《序言》中隻描述了技術變革的過程,但是他在其歷史著作中卻認識到其他的可能性。
例如,發生在15世紀的英國的玫瑰戰爭反映出深嵌於封建經濟結構內部的自我毀滅的趨勢,即直接的強制性控制的蔓延將導致國內戰爭。
如果一種生產方式通過徹底改造自然環境的辦法來逐漸削弱自身的物質生存條件,那麼社會危機也可能發生。
因此,從總體上看,雖然根本性變革是建立在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的基礎之上的,但是這未必是指經濟結構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關鍵在於先前存在的權力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使得先前處於從屬地位的階級有能力和機會挑戰舊的統治者。
但是,他們成功與否取決於其如何進行改造社會的斗爭。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上面講到的所有內容都不是出於純粹的歷史的興趣。
我們在文章的開頭特別提出,馬克思想要理解過去是為了改變現實。
在考察資本主義以前的階級社會從最初得以維持到逐漸遭到破壞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當代資本主義正在經歷相似的過程。
同時,從先前處於從屬地位的階級最終發展壯大從而改造社會這一點,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工人階級改造社會的可能性。
但這至今仍然只是一種可能性。
我們是否能夠看到社會的革命性改造或者相互斗爭的各階級一同滅亡,並不僅僅取決於客觀因素,而是最終取決於我們自身能否良好地組織起來並贏得權力。
(本文原載《國際社會主義評論》(InternationalSocialistReview)2018年夏季號,譯文有刪節。
)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2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頁。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頁。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4頁。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2頁。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03頁。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7頁。
【9】是對歐洲西北沿海地區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的統稱。
——譯者注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25頁。
(菲爾·加斯珀(PhilGasper):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納穆爾聖母大學哲學與宗教研究學院﹔方聞昊: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四研究部)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要點“扼要的闡述”--理論-人民網
19世紀八九十年代,針對著把唯物史觀歪曲為經濟是唯一決定因素的“經濟唯物主義”,恩格斯著重論述了上層建筑的相對獨立性和能動的反作用,闡明了在經濟歸根 ...
- 2歷史唯物主義 - MBA智库百科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 ...
- 3歷史唯物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是根據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唯物辯證法,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的 ...
- 4歷史唯物主義-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 Wikibooks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是根據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唯物辯證法,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並被列寧、斯大林、康斯坦丁諾夫、 ...
- 5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 - 博客來
書名: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6525711,頁數:240,出版社:群學,作者:孫中興,出版日期:2013/08/06,類別: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