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是根據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唯物辯證法,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的 ... 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部分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請補充第二手及第三手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歷史唯物主義(英語:HistoricalMaterialism)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稱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materialistconceptionofhistory)或唯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是根據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唯物辯證法,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

因其主要關注的是對歷史規律的闡明,因而歷史唯物主義可以歸入歷史哲學,具體地說是一種思辨的歷史哲學。

列寧稱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

[1][2]伯恩施坦則在哲學上否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3]以唯物論看待歷史,認為歷史進程完全由幾大因素(主要是生產關係形成的階級因素)構成推動,可預測且機械性,完全沒有任何形而上的神性因素。

目次 1基本內容 1.1發展動力與規律 1.2階級鬥爭動力論 1.3無產階級專政 1.4人與社會發展 2傳播 2.1中國 3批判 3.1神學前提 3.2部分學者 4參見 5參考文獻 基本內容編輯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4] 不同於歷史唯心主義所認為的「理念或者大人物製造歷史」或者舊的機械唯物主義的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決定論的學說,以一定歷史時期的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變。

[5]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在於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

[6]它的基本論點斷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人類社會的歷史是可以解釋的。

這過程不是偶然或任意決定的。

要用一定時代的社會基本結構來解釋,只要社會還分成階級的時候,要用階級鬥爭來解釋。

[7]根據蘇聯哲學家格奧爾基·費奧多羅維奇·亞歷山德羅夫主編的哲學教材《辯證唯物主義》和康斯坦丁諾夫的《歷史唯物主義》,[8]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發展是客觀的和有其特定規律的,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可能促進或阻礙)。

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此即史達林所謂「社會發展五段論」)。

[9]1938年,史達林在《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講:「歷史上有五種基本類型的生產關係:原始公社制的、奴隸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

」史達林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一節中把五種社會形態體系化,變成了自然科學意義上絕對不可更改的規律。

[10][來源請求]而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僅僅講:「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

「大體說來」在馬克思這裡特指西歐社會形態的演進趨勢,到了列寧和史達林那裡,這個「五階段論」就變成了所有國家所必須遵循的歷史規律。

[來源請求]1897年列寧在為波格丹諾夫《經濟學簡明教程》寫的書評中講,政治經濟學應該這樣來敘述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即原始氏族共產主義時期、奴隸制時期、封建主義和行會時期、資本主義時期。

發展動力與規律編輯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這兩對矛盾存在於一切社會形態之中,貫穿於每一個社會形態的始終,決定著其他各種社會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

[11]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是: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作用、支配作用,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

第二,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係的改變。

[12][13] 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這種反作用表現為兩種情況:第一,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先進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第二,不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落後的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14]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運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在生產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情況。

在一種生產關係產生和確立後的一段時間內,它與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是基本適合的,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雖然這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也有矛盾,人們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生產關係作某些調整,但卻不會引起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

[15]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是: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首先,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一定的上層建築總是為了適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必然在國家政權和意識形式上占統治地位。

第二,經濟基礎的變革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當經濟基礎發生變革後,上層建築遲早會發生變革,以求得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還規定著上層建築變化發展的方向。

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這種反作用表現為,上層建築為經濟基礎提供政治保障和意識形態形式。

這種反作用,取決於上層建築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

當上層建築適合於經濟基礎的要求時,它就起到鞏固經濟基礎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當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時,它就起到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16]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表現為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和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是第一性的;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是第二性的。

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是根本性的;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是派生的和從屬的。

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與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構成二者之間的矛盾運動,體現為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基本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此種觀點日後成為生產力理論的共產基礎之一。

階級鬥爭動力論編輯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階級鬥爭是歷史的直接動力。

[17][18]恩格斯強調「一切成文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鬥爭的歷史;而這個鬥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

」[19]生產力由於階級對抗的規律而發展起來的。

[20]列寧也說「階級鬥爭是全部發展進程的基礎和動力。

」[21]「階級鬥爭,人民中的被剝削部分反對剝削部分的鬥爭,是政治變革的基礎,並且最終決定一切政治變革的命運。

」[22]在以階級劃分為基礎的社會中,敵對階級之間的鬥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勢必變成政治鬥爭。

各階級政治鬥爭的最嚴整、最完全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各政黨的鬥爭。

[23]列寧據此發明了暴力革命論,強調階級鬥爭用暴力解決。

[24][25]史達林進一步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前進的動力是階級鬥爭,只有通過階級鬥爭才能消滅資產階級。

[26]改造資產階級制度需要無產階級專政。

[27]史達林認為布哈林主張的階級鬥爭熄滅論和資本家長駐社會主義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

[28] 無產階級專政編輯 馬克思認為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

[29]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

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

[30]列寧指出,只有承認階級鬥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

[31]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鬥爭的結束,而是階級鬥爭在新形式中的繼續。

無產階級專政是取得勝利、奪得政權的無產階級進行階級鬥爭,來反對已被打敗但還沒有被消滅、沒有絕跡、沒有停止反抗、反而加緊反抗的資產階級。

[32] 人與社會發展編輯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社會歷史規律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

[33]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

另一方面,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34]歷史唯物主義確定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這一基本觀點,這個觀點也源於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的辯證統一關係。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確立了其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辯證統一的,但人的本質在是其社會屬性,也即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的社會屬性是具體的、歷史的。

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的重要表現。

傳播編輯 參見: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 五階段論 中國編輯 五種社會形態理論強加於中國歷史是20世紀30年代史達林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中把它體系化並傳入中國後、經由郭沫若等學者強調馬克思主義普遍適應性的結果。

[35]《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是延安整風的核心教材,「五階段論」的觀念通過這本書的流行,成為中共上上下下的一種思想定勢。

毛澤東在延安召集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范文瀾等一批史學家,佈置他們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進化五階段論的精神,編造一部徹底否定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的《中國通史簡編》供延安幹部補習文化之用的歷史教科書。

[36]《中國通史簡編》是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地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

[37]范文瀾採用了吳玉章於1930年提出的「西周封建說」,[38]說明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規律經過了原始公社制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諸階段,否定亞細亞特殊之說。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完整的封建社會。

[39]當時在解放區,歷史教科書通用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呂振羽的《簡明中國通史》、華崗的《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史》。

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認為殷代是「一個原始公社制的氏族社會,至少應該是這種社會的末期」。

呂振羽的見解:殷代是中國奴隸社會。

[40]中共建國後,以五種社會生產方式為指導的馬克思主義新史學占有了無可爭議的獨尊地位。

[41]郭沫若主持,成立了由陳寅恪、陳垣、范文瀾、翦伯贊、尹達、劉大年等著名史學家參加的中國歷史教科書編委會。

郭沫若斬斷中國學術傳統,執意用「五階段論」的模式來套裁中國歷史,他的觀點在1949年尤其是「文革」以後被奉為正統,教育部頒訂的教學大綱以郭沫若《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寫入了各種歷史教科書。

翦伯贊根據1961年全國文科教材會議制定的計劃,主編《中國史綱要》,作為高校文科教材。

1977年,白壽彝發表了長篇演講《關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幾個問題》,其中講到「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階段問題」、「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統一和割據、集權和分權」等問題。

[42]1982年教育部政治思想教育司在洛陽召開了全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大綱》、《政治經濟學教學大綱》修訂會議。

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期歷史教育改革後,1992年國家教委制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用)要求「向學生進行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依據此綱,人教社編寫初中三四年制教材兩套,包括《中國歷史》四冊、《世界歷史》兩冊。

1996年,國家教委頒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供試驗用)。

關於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大綱仍堅持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建立為奴隸社會的開始,公元前475年戰國時期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1840年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在中國古代史內部,則基本仍按傳統的分期法,劃分為六個階段。

與以往不同的是將原始社會、夏商周和春秋戰國統歸為「先秦」時期,而將以往歸在宋元時期的元朝歸入最後一段,合稱為元明清時期。

[43]高中《歷史教學大綱》與《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的「五階段論」是照搬蘇聯教材觀點的結果,蘇聯歷史教材早就在80年代已經放棄這種教條的說法。

高中《歷史教學大綱》:「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全日制中學歷史教學大綱》指出:「奴隸社會比原始社會進步,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進步,資本主義比封建社會進步,社會主義社會比資本主義社會進步」。

2000年教育部在1996年《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基礎上修訂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使學生進一步運用唯物史觀,對社會歷史進行觀察與思考,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

90年大綱中,對世界現代史的定性從「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走向衰落、滅亡,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歷史」改變為現在的「是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曲折前進,兩種社會制度長期並存,互相對抗,世界人民爭取獨立、民主、和平與發展的歷史」。

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

[44]蘇聯歷史唯物主義者[誰?]認為人類已經經歷了前三個階段,目前正處於向第四階段過渡的時代(越南、古巴、北韓等自稱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1987年的中國共產黨十三大上,中國自稱自己在1950年代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來源請求] 批判編輯 神學前提編輯 德國猶太裔哲學家卡爾·洛維特在其著作《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歷史哲學的神學前提》[45]中就歷史唯物主義的神學前提展開了論述。

洛維特指出:正如馬克思認為意識形態的歷史在經濟條件中有與其自我表白不一致的「隱秘歷史」,歷史唯物主義的真正內涵也無法從馬克思的自我表白中獲得。

實際上,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質乃是先知主義的精神——根植於馬克思自己的存在及其種族之中的彌賽亞主義。

在洛維特看來,歷史唯物主義對歷史進程的闡釋反映了猶太教—基督教解釋歷史的普遍圖式,因而歷史唯物主義不過是用經濟學語言包裝的朝向終極目標前進的救贖史。

部分學者編輯 卡爾·波普爾在他頗具影響力的著作《歷史決定論的貧困(英語:ThePovertyofHistoricism)》和《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的「歷史主義」一詞是指:「社會科學的一種方法,假定預測歷史是它的首要目標,並假定這個目標可以通過發現歷史演變背後的「節奏」、「模式」、「法則」或「趨勢」來實現。

」[46]卡爾·波普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指馬克思等人為「開放社會的敵人」,理由是他們的歷史主義聲稱歷史有一個必然的和確定的模式,因此我們個人對於社會的發展沒有自由決定與貢獻的責任,導致極權主義。

中國學者吳思在一次演講中指出:馬克思在進行歷史考量的時候把暴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資本論》的邏輯起點本身不應該是「等價交換」,而是「暴力均衡」只有當人與人之間或者團體和團體之間的暴力達到了均衡,「等價交換」的邏輯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

若暴力水平間相差懸殊,則整個《資本論》的邏輯都不能達成,因為強者會無條件的吞併弱者。

所以暴力是自主而不是被動的成為歷史發展的力量,若不好好考量暴力集團的行為方式和生存邏輯,那麼唯物史觀的定然是有缺陷的[47]。

而反批判論者認為,暴力行為也能納入等價交換框架之中並無矛盾,因為有強大暴力者的能力也是透過以往多種代價的付出等價交換而來,並非無償俱來[48]。

參見編輯 英雄史觀 人民史觀 唯物辯證法 辯證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 毛澤東思想 工業黨參考文獻編輯 ^列寧:《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列寧選集》第2版第2卷第443頁:「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人們過去對於歷史和政治所持的極其混亂和武斷的見解,為一種極其完整嚴密的科學理論所代替,這種科學理論說明,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從一種社會生活結構中會發展出另一種更高級的結構,例如從農奴制度中生長出資本主義。

」 ^列寧:《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唯物主義歷史觀……是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

」 ^伯恩施坦,《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1899年)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在马克思目墓前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95年.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论住宅问题.人民出版社.1995年:537頁.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唯物主義歷史觀從下述原理出發:生產以及隨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在每個歷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隨的社會之劃分為階級或等級,是由生產什麼、怎樣生產以及怎樣交換產品來決定的。

所以,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

」 ^曼德尔:社会进化和人类出路(1977).[2014-11-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康斯坦丁諾夫主編:《歷史唯物主義》,人民出版社,1957年 ^季正矩:关于“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若干论争.[2016-08-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史達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 ^Д·И·切斯諾科夫(編),《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1964年出版 ^馬克思《僱傭勞動與資本》:「各個人藉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係,即社會生產關係,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

生產關係總合起來就構成為所謂社會關係,構成為所謂社會,並且是構成為一個處於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徵的社會。

古代社會、封建社會和資產階級社會都是這樣的生產關係的總和,而其中每一個生產關係的總和同時又標誌著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特殊階段。

」 ^馬克思《哲學的貧困》「社會關係和生產力密切相聯。

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

」 ^史達林:《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列寧主義問題》「生產力是生產中最活動、最革命的因素。

先是社會生產力變化和發展,然後,人們的生產關係、人們的經濟關係依賴這些變化、與這些變化相適應地發生變化。

但這並不是說,生產關係不影響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不依賴於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依賴於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又反過來影響生產力,加速或者延緩它的發展。

」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

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

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

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

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藉以意識到這個衝突併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釋。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 ^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社會制度中的任何變化,所有制關係中的每一次變革,都是同舊的所有制關係不再相適應的新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馬克思恩格斯:《給奧·倍倍爾、李卜克內西、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一八七九年九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一八九頁:「將近四十年來,我們都非常重視階級鬥爭,認為它是歷史的直接動力,特別是重視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認為它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槓桿;所以我們決不能和那些想把這個階級鬥爭從運動中勾銷的人們一道走。

」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而每一次鬥爭的結局都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鬥爭的各階級同歸於盡。

」 ^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一八八三年德文版序言》(一八八三年六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三頁 ^馬克思:《哲學的貧困》「當文明一開始的時候,生產就開始建立在級別、等級和階級的對抗上,最後建立在積累的勞動和直接的勞動的對抗上。

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

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

到目前為止,生產力就是由於這種階級對抗的規律而發展起來的。

」 ^列寧:《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 ^列寧《(警察司長洛普興的報告書)序言》 ^列寧:《社會主義政黨和非黨的革命性》 ^列寧:《全俄工兵農代表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歷史上,沒有一個階級鬥爭的問題,不是用暴力來解決的。

如果暴力是勞動群眾和被剝削群眾用來反對剝削者的暴力,那末我們是擁護這種暴力的!」 ^列寧:《關於修改黨綱和更改黨的名稱的報告》「馬克思主義者從來沒有忘記,暴力是整個資本主義徹底崩潰和社會主義社會誕生的必然伴侶。

」 ^史達林:《論聯共(布)黨內的右傾》(一九二九年四月),《史達林全集》第十二卷第三十頁:「不通過殘酷的階級鬥爭能不能排擠資本家,剷除資本主義的根底呢?不,不能。

」 ^史達林《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沒有暴力革命,沒有無產階級專政,能不能對資產階級舊制度進行根本的改造呢?顯然是不能的。

如果以為可以在適合於資產階級統治的資產階級民主制範圍內,用和平方式來進行這樣的革命,那不是精神錯亂,神經失常,就是公然無恥地背叛了無產階級革命。

」 ^史達林:《論聯共(布)黨內的右傾》「通過無產階級的殘酷的階級鬥爭來消滅階級,——這就是列寧的公式。

通過階級鬥爭熄滅和資本家長入社會主義來消滅階級,——這就是布哈林的公式。

這兩個公式之間能有什麼共同之處呢?由此可見,布哈林的富農長入社會主義的理論是離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的。

它是接近於講壇社會主義的理論的。

布哈林和他的朋友的一切錯誤的根源就在這裡。

」 ^《馬克思致約•魏德邁》:「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的歷史學家就已敘述過階級鬥爭的歷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已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

我的新貢獻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2)階級鬥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列寧:《國家與革命》"一個階級的專政,不僅對一般階級社會是必要的,不僅對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無產階級是必要的,而且,對介於資本主義和「無階級社會」即共產主義之間的整整一個歷史時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這一點的人,才算領會了馬克思國家學說的實質。

" ^列寧:《出版序言》 ^列寧:《卡爾•馬克思》,《列寧選集》第2版第2卷第586頁:「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或更確切地說,徹底發揮唯物主義,即把唯物主義運用於社會現象,就消除了以往的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

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係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係的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史的精確性去考察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

」 ^列寧:《卡爾•馬克思》「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人們即人民群眾的動機由什麼決定,各種矛盾思想或意向間的衝突由什麼引起,一切人類社會中所有這些衝突的總和究竟怎樣,造成人們全部歷史活動基礎的客觀物質生活生產條件究竟怎樣,這些條件的發展規律又是怎樣,——馬克思對這一切都注意到了,並指出以科學態度研究歷史的途徑,即把歷史當作一個十分複雜並充滿矛盾但畢竟是有規律的統一過程來研究的途徑。

」 ^《中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毛澤東與范文瀾 ^劉大年,《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全部中国历史,范老是第一人.[2018-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0).  ^一九五四年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編再版說明:「《中國通史簡編》是本人在學習古代史時,企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給中國古代史畫出一個基本的輪廓來。

這個輪廓,第一,要說明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規律,與世界上別的許多民族同樣(同樣不等於一個公式),曾經經過了原始公社制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諸階段,並無亞細亞特殊之說。

第二,要說明在明、清兩朝,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存在的,但遠不曾發展到足以破壞封建社會的程度。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還是完整的封建社會,其中並無封建制崩解之說。

資本主義萌芽對封建制起崩解作用,在鴉片戰爭以前的大量史實中是沒有根據的,而且也不可能在近代史上和革命理論上找到任何根據。

使古代史與近代史聯結起來,近代史上一切問題(革命的和反革命的)從而得到說明,即從社會性質上得到說明,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此。

」 ^吕振羽.[2018-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2).  ^何兆武,2001,《歷史理性批判論集》,清華大學出版社 ^瞿林东:白寿彝教授和《中国通史》.[2018-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臧嶸,《面向21世紀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大綱的編寫原則和特點》,《歷史教學》1996年02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近年来中国历史教材的改革.[2018-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德]卡爾·洛維特:《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歷史哲學的神學前提》[M].李秋零、田薇,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ISBN9787208058040 ^KarlPopper.ThePovertyofHistoricism.Routledge.2013-09-05:3.ISBN 978-1-135-97221-9.  ^吳思:《官家主義:一種歷史分析框架》[永久失效連結] ^張數軍:《新資本論時代2007》,p.44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历史唯物主义&oldid=6863534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