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 ...
歷史唯物主義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materialism)
目錄
1什麼是歷史唯物主義
2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
3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
4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1]
5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的獨立性[1]
6相關條目
7參考文獻
[編輯]什麼是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也被稱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以黑格爾的辯證法,結合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原始唯物論出現於古希臘時代),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
並被列寧、毛澤東等人所發展。
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
因其主要關註的是對歷史規律的闡明,因而歷史唯物主義可以歸入歷史哲學,具體地說是一種思辨的歷史哲學。
[編輯]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
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
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
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
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志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
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係、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
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
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象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觀察社會歷史的方法與以前一切歷史理論不同。
它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但歷史唯物主義所說的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狀態的抽象的人,而是處於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係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
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
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編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發展是客觀的和有其特定規律的,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可能促進或阻礙)。
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此即斯大林所謂“社會發展五段論”)。
主流歷史唯物主義者認為人類已經經歷了前三個階段,目前正處於向第四階段過渡的時代(越南、古巴、北韓等自稱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1987年的中國共產黨十三大上,中國自稱自己在1950年代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一)社會發展的動力與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這兩對矛盾存在於一切社會形態之中,貫穿於每一個社會形態的始終,決定著其他各種社會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是: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作用、支配作用,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
第二,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係的改變。
2.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這種反作用表現為兩種情況:第一,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先進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第二,不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落後的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3.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運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在生產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情況。
在一種生產關係產生和確立後的一段時間內,它與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是基本適合的,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雖然這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也有矛盾,人們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生產關係作某些調整,但卻不會引起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是: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首先,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一定的上層建築總是為了適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必然在國家政權和意識形式上占統治地位。
第二,經濟基礎的變革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當經濟基礎發生變革後,上層建築遲早會發生變革,以求得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還規定著上層建築變化發展的方向。
2.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這種反作用表現為,上層建築為經濟基礎提供政治保障和意識形態形式。
這種反作用,取決於上層建築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
當上層建築適合於經濟基礎的要求時,它就起到鞏固經濟基礎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當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時,它就起到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表現為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和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是第一性的;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是第二性的。
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是根本性的;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是派生的和從屬的。
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與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構成二者之間的矛盾運動,體現為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基本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此種觀點日後成為生產力理論的共產基礎之一。
(二)人與社會發展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社會歷史規律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
另一方面,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歷史唯物主義確定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這一基本觀點,這個觀點也源於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的辯證統一關係。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確立了其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辯證統一的,但人的本質在是其社會屬性,也即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的社會屬性是具體的、歷史的。
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的重要表現。
[編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1]
1、辯證決定論方法
辯證決定論方法的理論根據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證決定論原理。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闡發了這一原理的基本思想:一方面,社會歷史內在固有一定的客觀規律性,本質上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同時.這些社會規律又具有辯證性質,另一方面,社會歷史又是人的活動過程,人在歷史中又有一定能動性和選擇性。
社會規律與人的活動、人的能動性和受動性、選擇性和被制約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辯證決定論原理提供了辯證決定論方法:
第一,努力把握社會規律。
辯證決定論原理給予人們一個基本的信念:社會歷史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一團混亂,人們的歷史活動也不能隨心所欲,相反,社會歷史本身內在地固有著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基本的軌跡和規律。
這些規律的實質,是揭示了人們活動的條件與活動結果之間的客觀必然聯繫。
它的最重要的實踐意義,就是告訴人們,要希冀獲得某種結果,就必須創造相應的條件,反過來,當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造成了某些條件的時候,企求相應的結果不會發生也是絕無可能的。
因此,人們不可漠視社會規律,更不能同它相對抗,為了取得實踐的成功和實現人們的利益,人們必須承認社會規律並且努力探索它們,。
實事求是”,以作為自己認識的指南和行動的嚮導,這是對社會歷史應當採取的科學態度。
在承認社會規律的基礎上,需要對社會規律作辯證理解。
首先。
註意在歷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關聯中把握社會規律。
造成各種歷史事件和結局的,既有種種偶然性,又有一定的必然性。
正如恩格斯形象而貼切地概括的那樣,各種偶然性使歷史發展呈現為一條曲線,偶然因素愈多,曲線就愈是曲折。
但是,偶然之中存在著必然,這就是曲線的中軸線。
它是一條貫串於全部發展進程並唯一使我們能夠理解這個進程的紅線0。
其次,註意社會規律的多樣性及其相互作用。
社會規律本身是。
一”與。
多”的辯證統一。
所謂。
一”,是指一切社會規律都具有同一本質屬性,即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客觀必然聯繫。
這些必然聯繫又是一個有機系統或體系。
所謂。
多”,是指社會規律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或者說,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社會規律,它們是多層次、多側面、歷時態的,並且彼此交錯和相互制約,從而使每個社會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都不可能那麼純粹。
。
多”統一於。
一”,。
一”又表現為。
多”。
換言之,社會規律是各種曲線的。
中軸線”。
但這個。
中軸線”更近似於有一定幅寬和彈性的。
帶子”。
是多種可能性的集合,而不是一條只有一種可能性的。
細線”。
認清這一點。
對於人們的選擇和創造活動具有巨大的意義。
此外,還應註意。
一切書本上的。
規律”,都是人們對客觀規律的主觀反映,客觀上是否存在對應的規律,人們的主觀認識同這些規律是否一致,都是需要不斷檢驗的。
註意區分社會規律本體與人們對它的認識和表達,有利於剋服思想僵化,更好地做到主觀與客觀一致。
第二,正確進行主體選擇。
增強主體選擇的自覺性。
人的選擇是社會歷史中的普遍現象。
是社會歷史本身的一個重要特征。
這是因為,社會生活的未來發展存在多種可能性,它是人的選擇的客觀前提,它使人的選擇成為可能,人具有特定的需要和利益。
它是人的選擇的內在根據,它使人的選擇成為必需,人具有自覺能動性,它構成人的選擇的直接基礎,使人的選擇變成現實。
認清選擇的制約因素。
人的選擇受到既定客觀條件、主體自身狀況以及他人選擇的制約,因此。
人們在選擇時不應從一廂情願的主觀意志出發。
而應全面考慮這些情況。
這是保證選擇成功的基礎條件。
樹立選擇的正確取向。
人的選擇無論對歷史的興衰成敗。
還是對人民(包括個人)的榮辱禍福,都具有重要作用。
人對歷史、對人民、對自己負有重大責任。
根據人的選擇在歷史中的不同作用,可以看出人的選擇存在正誤優劣之別。
判斷的標準,一般包含兩個基本指標:一是選擇是否成功,方法是用選擇的結果與選擇的目的相比較.結果基本符合目的,即為成功的選擇,它證明主觀認識大體符合客觀實際及其規律,所以,這是一個判別選擇是否科學的尺度。
二是選擇是否有益。
方法是用選擇的結果同主體的利益相對照,凡是有助於主體利益提高的,即為有益的選擇。
這是一個評定選擇有無價值的尺度。
一般說來,科學性尺度是前提,而價值性尺度則是核心。
因為有益的選擇要求成功,失敗的選擇談不上有益;而有害的選擇愈是成功,對主體的危害也愈大。
從社會整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看,判斷選擇是否科學只應以能否促進社會歷史發展為標準,評定選擇有無價值只應以是否有利於絕大多敬人利益為標準。
這兩個方面實際是統一的,因為社會歷史的發展必然有利於絕大多數人,而絕大多數人利益的提高正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質內容。
由於人的選擇是有不同性質和作用的,所以,不應籠統肯定一切選擇,而只應肯定那些有利於社會發展和人民利益的正確選擇,並且努力實行這種選擇。
第三.堅持主體選擇與社會規律的統一。
歷史過程就是人的活動過程。
人的活動在它總是受特定意識和目的支配的意義.也就是人的選擇。
而社會規律則是。
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即人的活動的規律0,它已深入到人的活動的內部,比人的選擇更為深刻。
因此可以說,社會規律是歷史過程的深層本質,而人的選擇則是歷史過程的表層特征。
質言之,社會規律是歷史過程的基本軌跡,人的選擇則是豐富多彩的歷史過程本身。
若將前者比作人的骨架,後者則是包含前者在內並以前者為支撐的人的血肉之軀。
社會規律制約著人的選擇,選擇的客體、主體以及主客體的相互作用都有一定的規律性,人的意識只有符合它們,才能達到目的。
而人的選擇又是社會規律起作用的條件,它使社會規律起作用的前提和結果以至社會規律的歷史內容發生變化。
人的選擇與社會規律統一的中介是人對社會規律的能動反映。
人在選擇時必須對社會生活的未來發展作出一定預測,其中包含著自覺不自覺地對社會規律作出反映。
反映正確,人的選擇就能順應社會規律.取得成功.反之,則會背離社會規律,招致失敗。
而人對社會規律的反映如何,既受到認識因素的制約,又受到人們社會地位和利益的制約。
2、歷史本體論方法
唯物主義地看待社會歷史,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也是它之所以稱為唯物史觀的根本原因所在。
這一觀點貫串於歷史唯物主義的整個理論體系,但集中體現在關於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係的原理之中。
這一原理,提供了正確認識和改造社會的一個基本方法,即歷史本體論方法(或稱歷史的唯物論方法),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註意區分社會生活的第一性現象和第二性現象。
這是歷史本體論方法的首要要求,其實質含義是,將社會實際生活本身同人們對它的反映、想象、偏見和歪曲區別開來,不為假象所迷惑,切實弄清社會的實際狀況。
這是正確認識、評價和改造社會的基本前提,是對社會進行科學研究的首要條件。
第二.根據社會存在來說明社會。
由於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會生活的。
原本”,而社會意識是第二性的,是前者的。
副本”.所以.我們在說明社會的時候,必須以。
原本”為根據,而把。
副本”當作入門的參考,按照社會存在的實際狀況,來說明社會(含群體、個人)的本質、發展程度及其變化趨勢,揭示社會的發展規律。
第三,改變社會存在是改造社會的根本。
由於社會存在是社會的本原和決定方面.所以,改造社會的根本問題是改變它的社會存在,使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發生實際變更.而不應局限於社會意識領域,僅僅用詞句反對現存世界的詞句(即人們的意識),這是我們清除一切社會不良現象的根本方法。
第四,唯物而辯證地認識和解決各種思想問題。
要全面認識造成各種思想問題的原因,既要看到社會意識內部的相互影響,更要看到社會存在方面的根源,並且註意分析它們所起的各自作用。
劃清先進思想與落後思想的界限,是做好思想轉化工作的又一重要前提。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意識反作用的理論,判斷社會意識先進與落後的根本標準,是看它們促進還是阻礙社會存在的發展,歸根到底看它們是否適應生產力的要求和人民利益的提高。
在查明各種思想問題產生原因與劃清先進思想和落後思想界限的基礎上,為瞭解決這些思想問題,需要把改變社會存在和改造社會意識兩個基本方面結合起來,在我國現階段,就是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三大文明建設”一起抓。
其中,基礎是物質文明以及制度文明建設,但精神文明建設也有許多自身工作,絕不可以忽視。
3、階級分析方法
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和階級鬥爭的學說,即歷史唯物主義的階級觀點,提供了階級分析方法。
所謂階級分析方法,就是運用社會基本矛盾學說,聯繫一定的生產力,依據生產關係即經濟地位的差別,對人們之間的複雜社會關係進行巨集觀分析。
這一概括包含三個要點:其一,階級分析方法的理論基礎是社會基本矛盾學說;其二。
階級分析的實質是經濟分析特別是物質利益分析;其三,階級分析是一種巨集觀分析。
階級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劃分階級的方法,判斷各個階級進步與否的方法,分析階級矛盾的方法以及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社會矛盾的方法。
第一,從經濟地位上劃分階級。
由於階級差別的實質是經濟地位的差別,所以。
劃分階級也必須以經濟地位為標準,從生產關係諸方面考察。
首先和主要的,是分析各個社會集團占有生產資料的狀況(包括占有方式和生產資料形態),以此區分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地主階級與資本家階級、私有者階級及公有者階級.等等。
其次,進一步分析各個社會集團由於所有制關係的差別而造成的它們在社會生產體系中的不同地位,依此區分基本階級與非基本階級、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或領導階級與被領導階級,等等。
第二,根據對生產力的不同作用判斷各個階級是否進步。
由於階級在本質上是一個經濟關係即生產關係範疇,因此,正如判別各種生產關係是否合理必須以生產力為根本標準一樣,評定各個階級的進步與反動,也必須同生產力聯繫起來,看它們對生產力的不同作用,即同樣以生產力為根本標準。
我們不能離開生產力抽象地談論生產關係,同理.我們也不應離開生產力抽象地談論階級。
具體地說,應當根據各個階級是否為社會生產所必需,來判斷它們是否進步{而在適應社會生產需要的階級即進步階級之中,則應依據它們所代表的生產方式是否先進,進一步分析它們的進步程度。
根據對生產力的不同作用判斷各個階級是否進步的方法,是同僅僅根據一個階級是否私人占有生產資料、有無剝削來評定它的進步與否的方法相對立的。
前者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第三·區分對抗性階級矛盾與非對抗性階級矛盾。
在階級社會中,由於各個階級具有不同的物質利益以及其他差別·它們之間必然產生矛盾。
不過,階級矛盾按性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抗性階級矛盾,即根本利益互相對立的階級之間的衝突,亦即階級鬥爭;另一類是非對抗性階級矛盾,如工農矛盾等等。
不可以將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混為一談,以免造成混亂特別是誇大階級鬥爭的錯誤。
識別階級鬥爭的前提和關鍵是弄清。
根本利益互相對立”的含義。
各個階級的利益如同一切人的利益一.樣,是有一定結構的,可以粗略地分為生存利益(對基本生活條件的占有)、享受利益和發展利益。
其中,生存利益是其他利益的前提和基礎。
損害一個階級的享受利益和發展利益,會對該階級的生活狀況產生量的方面的影響,而危及生存利益,則將關乎一個階級的生死存亡。
所以,各個階級的生存利益是它們的基本利益即根本利益。
當然,各階級的生存利益是隨著社會經濟以及道德的發展而歷史地變化的。
所謂。
根本利益的互相對立”,是指一個階級維持自己生存的條件正好是以損害另一個階級的生存條件為前提的,而另一個階級必然要爭取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這就勢必破壞前者的生存條件,從而,使二者尖銳對立,衝突不可避免。
反之,假設一個階級在維持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同時,也能使另一個階級生存下去,儘管它們之間也會有種種矛盾,但由於生存條件這一根本利益未被損害,因此,它們之間一般是不會發生你死我活的生死搏鬥的,即不構成階級鬥爭。
4、群眾路線方法
群眾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
它科學地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分析(包含肯定)了個人特別是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正確闡明瞭群眾、階級、政黨和群眾之間的相互關係。
我們黨的群眾路線是群眾觀點的操作化、方法論化。
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其中心是正確處理無產階級政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
第一,一切為了群眾。
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它是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我們黨的先進性為依據的。
一切為了群眾,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作為評價好壞優劣的最高標準。
這是一個帶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原則問題。
人民利益標準具有兩方面的針對性:一方面,它針對著把抽象觀念當作最高標準的唯心史觀,強調判斷好壞優劣要以是否給人民帶來了實際利益為尺度,這表明瞭它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它也是針對著以個人或少教人利益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傾向。
它雖然並不否定個人正當利益和追求這種利益的合理性。
但強調絕大多數人的、整體的利益高於個人的、局部的利益,這表明瞭它的公正性。
第二。
一切依靠群眾。
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是一切為了群眾的組織保證。
它是由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我們黨所從事的事業的偉大性質決定的。
一切依靠群眾。
就要密切聯繫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
這是在認識上依靠群眾;就要組織群眾為自己的利益而鬥爭,這是在實踐上依靠群眾,就要堅決剋服其反面——各種脫離群眾的不良傾向。
我們現在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同過去的計劃經濟等做法相比.都更好地體現了一切依靠群眾的方法。
第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實行正確領導的根本方法。
它是一切為了群眾和一切依靠群眾在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方面的具體體現。
它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點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理論基石的。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可以分為四個步驟,即調查、決策、執行、反饋。
這是一個相互銜接的周期,反饋實際就是新的調查,它們是迴圈往複、不斷提高的過程。
這一方法體現了高度的科學性和無產階級黨性的統一。
一方面,它具有高度的科學性。
另一方面,這一方法又體現了無產階級黨性。
它堅持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和利益出發,以滿足這些需要和利益為歸宿。
5、歷史主義方法
歷史主義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
這一觀點認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歷史性:它們都作為過程而存在。
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是歷史必然性和歷史暫時性的統一。
造成事物歷史性的根源.是事物內部矛盾與其環境的交互作用。
這些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波動是無時不有的,它們的交互作用是多因素的、非線性的、時間不可逆的過程,從而使事物呈現出變化發展的歷史性。
歷史主義觀點提供了歷史主義方法:
第一.在認識事物時,要堅持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
一切事物都作為過程而存在,具有階段性.而過程的本質就是穩定與變異的統一。
因此,人們要正確地反映事物.就要看到事物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堅持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
進一步說,事物的變與不變.根源於內外條件的交互作用。
因此,我們要通過查明事物變化的原因尤其是主要原因。
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事物向有利於人民的方向轉化,避免逆向的蛻變。
第二,在評價事物時.堅持肯定與否定的辯證統一。
對事物的肯定或否定不應是主觀任意的。
而應以事物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依據。
並且註意肯定和否定的辯證連結。
例如,馬克思所說的。
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就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階級存在的歷史暫時性。
相對於漫長的人類歷史來說,階級的存在僅僅是短暫的瞬間。
在長達二百多萬年的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人們在經濟地位上並無差別,無所謂階級。
而在現代和未來的社會裡,隨著生產力的日益發展,階級的消滅也是必然的趨勢.一些國家剝削階級的消滅和三大差別的縮小,正在證實著這一點。
我們共產黨人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差別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建立在這個客觀的歷史總趨勢上面的。
另一方面,是階級存在的歷史必然性。
在生產有所發展但又發展不足的歷史階段上,階級又非產生不可.非存在不可.無論人們怎樣企圖消滅它,都是不可能辦到的。
這是因為,在生產力超出了最原始的水平之後,必然出現把人終生固定在某一職業上的分工。
只有這種分工,才能提高生產效率,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要。
而這種分工必然造成人們經濟地位的差別,形成一些具有不同利益的社會集團,即形成一些不同的階級。
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生產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不可避免的現象。
第三,在改造事物時,堅持繼承與變革的辯證統一。
這是由認識事物和評價事物的歷史主義方法必然導出的實踐方法,是對事物在不同發展階段上既相同又相異規律的自覺利用。
根據事物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我們無疑應當充分吸收和繼承以往的文明成果,否定和變革那些消極、落後的方面,並且積極探索和創造適合今天條件的新的東西,促進中國社會向更高階段發展。
6、社會評價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對各種事物作出評價,這是人們把握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
由於一切評價都與人有關,具有社會性,所以我們又稱之為社會評價。
所謂社會評價,就是人們對一定客體有無價值的評定。
它以客觀存在的、無限多樣的價值關係為基礎,本質上是對客體對於主體。
有益與否”的價值關係的反映,是認識的一種特殊類型。
社會評價的核心問題是評價標準問題。
社會評價標準通常呈現為主觀形態,表現為比較明確具體的規範(如法律、規章、條例等等)和比較模糊抽象的觀念(如世界觀、人生觀等等),它們是個別與一般的關係。
主觀形態的社會評價標準的背後有客觀原形,例如,觀念形態的米尺是以客觀的米尺為原本的{評價自然科學理論的深刻性、廣泛性標準。
也是反映著以往自然科學理論在解釋自然現象時的廣度與深度的差別。
可見,一切社會評價標準都是人類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起源於人們的實際生活,並且經歷了一個由客觀形態到主觀形態的發展變化過程。
在這方面.歷史唯物主義提供了兩條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標準。
其一是生產力標準,即把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作為判斷一切社會現象好壞優劣的根本標準。
其二是人民利益標準,即以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作為判斷是非得失的最高標準。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們牢牢把握這兩條標準,就可以不發生大的失誤,保持正確的行動方向。
[編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的獨立性[1]
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具有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它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們是統一的歷史唯物主義體系中兩個層次的理論。
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是關於人們正確認識、評價和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的理論。
它的研究對象,是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這些方法普適於社會歷史領域,對各門社會科學都有指導意義,而且體現著唯物史觀的立場和觀點,具有唯物史觀的特色,因此,它們同自然科學方法、社會科學方法以及其他哲學方法區別開來,可以稱之為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則是關於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它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邏輯的東西是歷史的東西的反映。
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關係,實質是前者所揭示的方法同後者所揭示的社會規律之間關係的反映。
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與社會規律的聯繫在於:第一,社會規律是方法的基礎。
人們在認識和改造社會的過程中,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前提是把握對象的性質和規律,這些性質和規律限定了人們所能採取的正確方法的範圍.從而,社會規律就成為相應的方法的基礎。
第二,一切規律都蘊涵著方法的意義,可以向方法轉化。
社會規律是社會現象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
當人們運用這些規律指導自己認識和改造社會的過程,藉以確定自己行動的方向、道路和途徑時,這些規律就轉化為方法。
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與社會規律的區別在於:第一,社會規律屬於社會。
是怎樣”即客觀狀況問題,而方法則屬於人。
怎麼做”的問題。
前者可以無主體(雖然不是離開人),而只涉及人們活動的某些方面,後者卻必定有.主體,因為。
怎麼做”總是與行為主體相聯繫,並且是從屬於主體的。
社會規律本身只是一種客觀規律性,方法則不僅體現一定的規律性,而且包含一定的目的性。
第二,社會規律雖然是方法的基礎,但不是方法的全部。
這主要因為,方法是對規律的應用,它同規律本身是有區別的。
它們好比武器和武器的使用方法,後者側重於操作技術,它雖然受前者限定,但已不單是前者自身的內容。
第三,社會規律確實蘊涵著方法的意義,例如,生產關係以及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就含有以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進步最高標準的方法意義,但這個意義需要闡發和論證,否則,人們仍將不得要領,並不會自覺地將社會規律當作方法來使用。
邏輯的東西應當與歷史的東西相一致。
由於社會規律和方法是上述關係,因此,正確反映它們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之間也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
簡而言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主要是揭示社會歷史。
是怎樣”的理論,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則是指導人們。
怎麼做”的理論,前者是後者的理論基礎,內在地蘊涵著後者,後者則是前者的操作化和工具化,但又有相對獨立的內容和價值,它們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大廈中既相聯繫又相區別的兩個層面。
[編輯]相關條目
辯證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
[編輯]參考文獻
↑1.01.1董德剛.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探索(A).河北學刊.1995,4:14~20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5%8E%86%E5%8F%B2%E5%94%AF%E7%89%A9%E4%B8%BB%E4%B9%8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3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歷史唯物主義與文化哲學的契合2頁 歷史唯物主義及生命政治批判7頁 基於歷史唯物主義的審計本質再認識3頁 《空間的生產》的空間歷史唯物主義觀9頁 資本積累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9頁 歷史唯物主義下大眾文化研究2頁 淺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企業管理實踐2頁 中學歷史課中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探索1頁 股份制發展演變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24頁 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歷史唯物主義考究3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Lin. 頁面分類:馬克思
評論(共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歷史唯物主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419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成吉思汗ENFPINTJ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ISFPSUV車焦慮型依戀康波周期ISTP(人格特質理論)計劃單列市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垃圾人定律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破窗效應21天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4:00,2014年8月22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延伸文章資訊
- 1歷史唯物論中的結構與行動:資本主義起源論再探
歷史唯物論中的結構與行動: · Structure and Agency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 Re-examination of the Marxist D...
- 2歷史唯物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是根據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唯物辯證法,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的 ...
- 3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要點“扼要的闡述”--理論-人民網
19世紀八九十年代,針對著把唯物史觀歪曲為經濟是唯一決定因素的“經濟唯物主義”,恩格斯著重論述了上層建筑的相對獨立性和能動的反作用,闡明了在經濟歸根 ...
- 4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 - 博客來
書名: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6525711,頁數:240,出版社:群學,作者:孫中興,出版日期:2013/08/06,類別:人文社科.
- 5重溫馬克思的唯物史觀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歷史唯物主義將生產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但決不能因此將馬克思解讀為一個技術決定論或經濟決定論者。在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