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釋義 - 智音道學講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慮者,效聖法賢,止定靜安功夫,明其體而達其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 【解釋】朱熹夫子在重訂大學版本時,發現右傳第五章的格物致知篇,認為 ...
2014年11月23日星期日
大學釋義
大學釋義
大道之行遍九州 心宗秘法理勤求
學而不倦真傳悟 明德親民樂無憂
釋解金篇登覺路 格除物欲挽狂流
義揚寶典原人渡 萬卷經書勸世修
前施理事長序
「四書」在我國「國學」領域內,屬於十三經中之四部,我們今天讀「四書」就是讀「經書」。
講「四書」就是講「經書」。
據錢穆教授曾發表的文章,呼籲每一個中國人必須讀九部經書,其中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九部經書中之四部,在中華文化中佔了非常偉大的價值觀,也是我國儒家思想中最精粹的部分。
尤其「學庸」這二部經書是儒家聖門心法之傳,內聖外王之道也。
「中庸」是講體,「大學」是講用,體用合一,才能超凡入聖。
「大學」「中庸」經文皆是孔子之作,曾子傳述大學,子思傳述中庸,旨在闡述儒家的聖道心法。
孔子之後,諸子百家,學說滿天飛,偏失「大學與中庸」之意旨,背道而馳,愈離愈遠,作者聯想到,在這悠久的歷史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又想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有這麼一部好的經書及優秀內容,希冀深入融化在中國人民的思想裏,成為民族思想與行為中不能分開的聖書。
中國人最重視人性的光輝,因為人性是道學的根本,惟有能明瞭人的本性,才能夠明白天地萬物造化的道理而返本還源。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此經書的出版,期能恢復古聖賢之奧旨,開未來之大用,使修道眾生,能撥雲見日,以恢復本來真面目,誠為娑婆世界一大幸會。
同時奉獻畢生之精力給道場的修道者,能找到您所需要的路徑。
智音是點傳師,也是中醫師,潛心研究孔孟心法與五教真理,用功之深堪稱典範,今以數載修辦之心得,完成「學庸釋義」一書,深入淺出的把孔孟哲學,儒家心傳詳盡地解說出來,讀之令人賞心悅目,增益智慧,立意深遠,堪稱渡人慈航,醒世津樑。
於今三期收圓,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祈盼諸君閱讀此經書,倘能反復玩索,而會悟於心,則審時審機,速尋明師求得大道,急速修辦,萬勿失此六萬年來之佳期良辰。
以超脫生死輪迴也。
茲值書將付梓,援撰數語,以茲嘉勉,時在
庚辰年花月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理事長施慶興謹識
大學釋義自序
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四書則為儒門心傳的重要經典,歷代科舉列為必考科目,是古今中外進德修業者,修持內聖外王之道的聖書,其真理放諸四海而皆準,行乎百世而不悖,誠為修身立命,齊家治國,超凡入聖必備的寶典。
本書大學篇內容精粹,詞藻華美,乃曾子將孔子講述的聖道心法,加以提綱契領地記述下來。
傳十章,則是曾子所述,再由門人所載而流傳至今,非常尊貴。
大學篇,首揭『明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綱領;再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條目,是歷代聖聖相傳的一貫心法,誠為明德親民,齊家治國,終達大同盛世的明燈指南。
大道自大開普渡以來,得道原子不計其數,蓋大道承襲了中國固有道統文化─堯、舜、禹、湯、文。
武、周公、孔子一脈相傳之道統,以儒家學說為宣化的藍本,論其道義思想,則承東西之哲學,集中外之精華,故博大精深,義理深遠,其宗旨乃直指人心,實踐中庸所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以及大學云: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究竟,以臻立已達人,聖神大化的境界。
大道普傳既是傳承孔孟聖道,所以四書便成為道場以及家傳戶曉,人人必讀,信受奉行的寶典。
編者承蒙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之邀請,為會刊撰稿,乃不揣淺陋嚐試為四書大學篇釋義,除原文外,略分要旨,註解,結釋,心得紀要等項目,分刊載於一貫道總會會訊,中庸釋義則分刊載於寶光建德雜誌,承蒙前閒大徳不棄,給後學有了愿的機會,但願得閱是書者,皆能徹悟真理,了悟真傳,宏揚大道,急速修辦,才能報恩了愿。
本書之編輯,以孔孟心法為主旨,此心法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而不惑,並且強調道統的傳承,所以在前幾頁恭印儒門五聖,以及白陽四聖的聖像,還簡介諸聖的典故,是希望閱讀此書的前賢大德門,能夠見賢思齊,認識道統真傳,淵源流長,孔孟聖道,更是救世明燈,乃是人類從黑暗邁向光明的大寶筏。
感謝前施慶星理事長,為本書作序,並感謝一貫道總會台灣省分會陳義芳副理事長,高雄市分會李壽山秘書長、許銀榮老師、詹碧鈺講師、張國淵堂主、王銘賢先生、殷富美小姐….等前賢細心的為本書修訂與校正,才能使本書得以順利發行,在此謹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茲以將書付梓,尚請前賢大德不
指教是幸。
庚辰年花月
中醫師 智音謹識
大學章句朱子序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
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一、要旨:
大學一書,南宋儒學大師朱熹,把它分類為「經」一章,「傳」十章,本段是朱熹引用其師「二程」的話,對大學這本書所作的序文,說明此書的原由與學術上的地位。
首段指出大學這本書是孔子留傳下來的,用意在讓初學者以為進德修業的門徑。
第二段說明古人求學的次序,都是靠這本書的存在;並強調再研究論語、孟子…等書中的道理,信受奉行,待人處事就不會有所差錯。
二、分解:
(一)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
【註解】:子程子:第一個子稱夫子或老師,程子指的是朱熹的二位老師程顥(明道先生)及程頤(伊川先生)。
孔氏之遺書:孔子教誨學生的話,再由門人傳述下來的書。
【解釋】:儒學大師朱熹說:「我的老師程子曾經說過:『大學』這本書,是孔子將聖道心法,傳授給曾子,曾子再將這聖道心法的奧義,加以發揚光大,而流傳至今的一本聖書,其目的是讓初踏入大人之學的人,以為進德修業的一條門徑。
」
*、心得記要:
1、大學與中庸這二本經書,是至聖先師孔子杏壇傳道,教導門人的儒家心傳,分別再由曾子與子思的傳述,而留傳下來。
2、宋朝朱熹夫子,把大學分為『經』一章,『傳』十章,很清楚地把孔門心法,層次分明地標示出來,本文是朱熹夫子,編輯此書的序言。
3、朱熹夫子集宋朝儒學之大成,處處格物致知,實踐內聖外王之道,在教育史上產生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偉大成果。
4、漢朝文學家楊雄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所以孔學不但是剛求大人之學的人,以為進德修業的門徑,更是人類從黑暗邁向光明的大明燈。
5、本段序言是朱熹夫子引例他的老師程伊川與程明道先生的勉語,尊師重道,溢於言表,因為有二程的宏揚儒學,才奠定了儒學在中國文化的地位。
(二)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
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註解】:為學次第:求學的次序,指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
行。
論:論語也,是孔子應答弟子和時人,以及弟子相與問答的話,由弟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述,再編篡起來的書。
孟:孟子一書之名也,四書之一,曾子與孟子的弟子所著,內容共計七篇。
【解釋】:到了今天,我們依照大學這本書,還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學道求學的順序,其次就是論語、孟子了。
所以學道求學的人,必定要從這本書上的道理來研究,就不會有所差錯了。
*、心得記要:
1、古人學道求學的次序,完全依靠大學這本書的存在,以這本書為進德修業,入學的指南針,這個次序包括了訪道、求道、得道、修道、行道、辦道、了道、成道…等八個過程。
2、何以故呢?大學篇三綱領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訪道、求道是訪求明師指點明德本性之處,然後存養省察,以發揮本性的光明,此『在明明德』也。
接著行持五步功夫、八條目等修道、行道,以達立己達人的親民過程,此『親民』也。
最後了道成道,以臻內聖外王目標的完成,此『止於至善』也。
3、其次是論語,因為孔子集中國文化之大成,他立身垂教的言行,都記載在論語一書中,包括人類生活的一切,如修持準則、社會制度、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生活習慣、以及百工技藝等,是立己達人,超凡入聖的一部寶典。
4、再者孟子一書,內容談及心性論及政治思想,以及社會、史觀、天、性命之關係…等。
蓋孔子、孟子都是道統祖師,孔子集中國儒學之大成,孟子則是建立完整儒學體係的哲人,對人生行為的規範,有不可抹滅的貢獻。
5、所以進德修業者,如果能夠參研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內中的妙理, 必能胸懷大中至正,而增益智慧,再信受奉行,如此一來,人生的真諦與方向,就不會差錯了。
◎經一章 大學之道
壹、三綱領釋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一、要旨:
大學的道理是自古以來聖聖相傳的心法,以步入聖域賢關的一條路徑,是正心誠意、修齊治平的要道,也是人人都要學習與躬身實踐的大道理,更是萬古不易,成就完善人格的指南針。
其道理博大精深,若學習之,小者能克己修身,大者能治國平天下,此乃儒門大學三綱領,若能直心勤修,止於至善,即可成就聖賢仙佛的果位。
二、分解:
(一)大學之道。
【註解】大學:大人的學問。
道:路徑或道理。
【解釋】大學這本書所講的道理,以及要遵行的路徑。
*心得記要:
1、什麼是大人之學呢?是自古以來,聖聖相傳,口傳心受,如何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以達完善人格的一門學問。
2、大學也可以解釋為學大,何者為大?天最大,如何學天呢?聖賢仙佛的聖德如天,所以學習聖賢仙佛的偉大行誼,慈悲典範,達到體用(內聖外王)兼備,知行(獨善、兼善)合一,最後必能達到聖域賢關的境界。
3、譬如學習水泥工,以後可以當水泥工師傅;學習木工也可以成為木工師傅;若是學習聖賢仙佛的修持典範,以後也可以成就聖賢仙佛的境界。
4、因為鐵經過冶鍊才能變成堅固耐用的鋼鐵,又譬如剛採下來的梅子,酸澀難以入口,如果經過醃製,便可以成為美味可口的食品,還能保持很久,且可待價而沽。
5、一個凡夫俗子,如果能夠得到聖聖相傳的心法,再努力勤修,達到道德的大用,必能超凡入聖,以臻聖域賢關至善的境界。
6、大人之學、聖域賢關的境界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
」
(二)在明明德。
【註解】在:必須。
明明德:上一明是格除物慾,使自性恢復光明。
明德是本來天賦光明的德性。
【解釋】首先必須要革除物慾,以恢復天賦光明的德性。
*心得記要:
1、在明明德是大人之學的初步綱領,例如學生要註冊,經過讀書考試,才能領到畢業證書;車子的鑰匙打開才能發動引擎;門戶的鑰匙打開,出入才能自由,因此需要註冊、動土、開光、開幕、求道等儀式,才能受用。
2、所以在明明德,是踏入大人之學的首要功夫,因此要求道,求明師指點本性的所在,好像神像要開光點眼,畫龍要點睛,那麼世人修道以成就大人之學,就必須要訪求明師,點開我們的玄關竅,以顯露天賦光明的德性。
3、天賦光明的德性,人人皆具,本來清淨光明,但是墜落後天以後,被物慾所蔽,情慾所染,所以失去原來的光明,今藉明師的指點,只要勤修不輟,必能恢復原來的光明。
4、如何勤修不輟呢?就是要率性修道,以良心作主,自覺覺他,修持內聖外王的功夫,就能使自性恢復原來的光明。
(三)在親民。
【註解】親民:使自性進步一日新又新,親近民眾,渡化有緣,使自己以及別人都能夠革除物慾,以恢復光明。
【解釋】自己日新,恢復清淨光明的本性以後,要親近渡化民眾,使眾生都能共沾德澤,前來求道立德,革除物慾,以恢復清淨光明的本性。
*心得記要:
1、在親民是大人之學的第二綱領,吾們接受明師指點光明的德性以後,就要修持內聖外王之道,才能達至聖域賢關的境界。
這與註冊以後沒有讀書以及考試,依然沒有辦法領到畢業證書的道理是一樣的。
2、在親民是內聖外王的功夫,內聖是指革除物慾,去蔽就新,振作向善,時時進步,使自性日新又新,進步不已。
所以要效法易經繫辭傳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可稍懈。
3、外王指的是親近民眾,渡化眾生的功夫,所以要一心一意的以聖賢仙佛的行誼作模範,親近民眾,引導他們都能前來求道修道,共歸覺路為目標。
4、現今正逢普渡佳期,儒門應運,天降真道,吾們若能代天宣化,宏揚孔孟聖道,渡化眾生,都能求道修道,共登覺路,是實現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的具體表現。
(四)在止於至善。
【註解】止:達到。
至善:最完美、最終點、最高的境界。
【解釋】達到最真、最善、最美、最聖的境界。
*心得記要:
1、修道的前賢大德們,經過明師指點天賦靈明的本性以後,再進一步的履行內聖外王親民的功夫,就能達到真、善、美、聖的境界,這是大人之學的第三綱領。
2、因為止於至善是人人擁護,聖賢仙佛讚頌,從黑暗邁向光明,從苦海登上極樂的絕佳之境。
斯時本性大放光明,可得清淨、慈悲、喜悅、圓滿、無憂、自在、逍遙、無礙之善境。
3、總之,大學之道是效聖法賢,去暗投明,除私慾,彰顯人性天理,步入聖域賢關,必經必學的道路。
4、「在明明」德是明師指點天賦光明的德性以後,再正心、誠意、格物、致知、自修以達明心見性的內聖功夫。
5、「在親民」是明心見性以後,再推己及人,渡化眾生,兼善天下,以達到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的外王境界。
6、「在止於至善」,是行持定、靜、安、慮、得等五步功夫,將大道推行至世界萬國九洲,使人人都以良心作主,奉行倫理道德,人人佛面佛心,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同盛境,將必能實現也。
7、所以內聖者在明明德,即自性正己切磋琢磨之功也;外王者在親民,即推自性之能事,渡化眾生,立己達人也;止於至善是讓每個人都能夠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化天下為一家,那麼至聖先師孔子的理想
|大同世界,天上人間兩和諧的盛境,就有可能實現也。
8、今逢三陽開泰,大道普傳,求明師指點性與天道的所在,再把握佳機,力行明明德、親民的功夫,急速修辦,廣渡有緣,帶領原人,共臻至真、至善、至美、至聖之境,歸根復命,以朝母顏。
大學三綱 領
大學之道
大人之學效法聖人
君子之道知行合一
聖聖相傳自強不息
性理心法復明本性
上達聖域關賢之道路
在明明德
德者良心除惡向善
勤耕心田積功累德
切磋琢磨除去前愆
改過自新自性復明
復明個人之本性
在親民
由親而新自覺自悟
革除舊染推已及人
回復良知明其明德
啟發良心兼善天下
復明他人之明德
在止於至善
當止之處希聖希賢
靈臺寶地修已渡人
純善無惡達無極境
純善無惡達無極境
天下人皆能明明德達於至真、善、美、聖
貳、五步功夫釋義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一、要旨:
言為學者,能夠知止,了解人生的真諦與定向,內能格物致知,外能明德親民,不受塵緣所紛擾,心無妄想雜念,本性自然光明,初則小定,久則獲得大定。
二、分解:
(一)知止而后有定。
【註解】知止:了悟本性歇止於至善的境地。
而后:如此以後。
有定:使本性有定向,不向外馳騁。
【解釋】進德修業的君子,能夠了悟本性當止於至善的根源時,心中自然有 定向與目標。
*心得記要:
1、知什麼?知道訪求明師指點玄關竅,知道明德之所在,知道天地間的大道理,知道三期普渡,大道拯救善信之良機,知道修持內聖外王之道,以達至善之境。
2、止何處?止於至善寶地,達到真空妙有,效聖法賢,修持至盡善盡美,做到止境為最終目的。
3、如何知止?即內而知止為守性,去欲抑情,格物致知﹔外而知止不妄為,止住一切不正常的行為。
4、如何定?即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羈心猿,繫意馬,意志堅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達於如如自在,不變不動之定力。
5、至善之地,止而不遷,人心漸退,道心漸萌,自獲心定。
6、大學淺言新註:「然初步欲學大學之功,須先知止於何處,曰止於性天也,心有所歸,而性不問自定矣!」
7、為何說有定?補註曰:「知止於性天,覺悟自性本來具足一切,本來即如如不動,故說有『定』」。
8、定之益處:氣稟自然悉化。
物欲必然全消。
性體自然靈妙。
心德必然流露。
(二)定而后能靜。
一、要旨:
言人生有了方向,精神有所歸依,意志自然堅定,不為外物所動所惑,自然達於清靜無為。
二、分解:
【註解】能靜:心中沒有煩惱,清靜自然。
【解釋】心中有了一定的方向,不為外物所污染,本性就自然清靜無為。
*
心得記要:
1、如何定?六祖壇經坐禪品云:「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
2、清靜經云:「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自獲大定。
3、於一切處,不起愛憎,不隨所染,即是定。
4、多研究道理,以增智慧,俗情看淡,內心不動,外物不搖,止於至善,自獲定力。
5、三施並行,積功累德,冤孽消清,本性光明,即得真定。
6、何謂靜?靜者心不妄念,平靜不動搖,不妄想,不急躁。
7、不生疑慮,不起妄念,親朋誹謗皆不聽,風聲魔考皆不懼,自然由定而靜矣。
8、受持三寶心法,身口意業,皆得清靜。
9、遵守五戒,身心清淨,修清淨行,本性清明且靜矣。
10、定者身不動,靜者心不動,身定則身有所循,心定則心有所歸,性有所安,靜則民安物阜,太平盛世。
11、定而后能靜,則天性日生,躁妄盡除,根塵不搖,寂然不動,心靜神逸。
(三)靜而后能安。
一、要旨:
能清靜無為,才能樂天知命,煩惱妄想不入於心,身心自然安泰和順,困擾則不憂煩身心,自然安然自在。
二、分解:
【註解】靜者:心無妄念,平靜不動搖,不妄想,不見異思遷,不急躁。
安者:怡然自得,隨遇而安,素位而行,悠然舒泰。
【解釋】本性清靜自然以後,心中即能安泰舒適,心曠神怡。
*心得記要:
1、人能常清靜,則性體自明,慾念全消,煩惱妄想自然遠離。
2、心胸坦蕩,光明磊落,氣稟自化,身心自可清靜解脫,安然自得。
3、遇患難而無所畏懼,處境艱難而堅定不移,心志常安,則身心舒泰。
4、安貧樂道,重聖輕凡,勤行內外功,返其自然,吉凶禍福,隨遇而安。
5、素位而行,從容自然,靜觀自在,安泰無礙。
6、心常安則一身舒泰,身常安則動靜合宜。
7、靜而后能安,則道心常明,物慾盡淨,氣稟悉化,安貧樂道,身心安泰。
(四)安而后能慮。
一、要旨:
能身心安泰,則思慮自然達到周詳,動靜合乎天理,處事圓融自在,自然達於萬慮無礙之境界。
二、分解:
【註解】安:安順不紊亂,隨遇而安,泰然自在。
慮:能深思,能周詳,能無礙,亦即精究深遠,明察不妄蔽。
【解釋】心中能夠安泰舒適,心曠神怡,思慮自然精詳周到。
*心得記要:
1、慮者,思想精詳,聰明睿智,本性如日月之光明,事來則應,事去則靜。
2、止定靜安,乃由動入靜,靜慮存養,智慧自然大開。
3、處事能夠安然,深思週詳,善惡是非自然明瞭,自能遠離邪徑而邁向光明、康莊大道。
4、安而后能慮,則凝然有主,事物應對皆能深思遠慮,處理一切皆圓融自在。
5、處事思慮安然周詳,必能寧靜致遠,真心修辦大道,必可離苦得樂,超凡入聖。
(五)慮而后能得。
一、要旨:
為學者,若能萬慮無礙,萬慮俱寂,體用全備,功夫至此,則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之道可得也。
二、分解:
【註解】慮:謂思慮周詳,慮自己修不好,慮後學不明理,慮道務不堅實,常以天下溺為憂。
得者:獲也,復本性之光明,得者,德也,登彼岸之道果。
【解釋】思慮一旦精詳周到以後,自然得到內聖外王,最完美的境界。
*心得記要:
1、慮者,抱渡化眾生的悲願,無事則萬念俱寂,有事則慮無不當。
2、慮者,效聖法賢,止定靜安功夫,明其體而達其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弘道以渡眾,王外之道可得矣。
3、得者獲也,知止定靜安慮,乃大學造詣次第,躬行實踐,獲得本性之光明也。
4、得本性光明,終身受用無盡,完成大人之學,則可超凡入聖,了脫輪迴,得登彼岸。
5、知止、身定、心靜、意安、性慮,為修身之次第步驟,修道者能實踐於日常生活中,處事自然大公無私,胸襟則坦蕩光明。
6、五步功夫總論:知止~大學之門。
定~大學之方向。
靜~大學之造詣。
安~大學之入室。
慮~大學之效驗。
得~大學之成就。
五步功夫
知止而后有定
至善之地
止而不遷
人心漸退
道心漸萌
自獲心定
身定意靜
意靜心安
心安性慮
定而后能靜
天性日生
噪妄盡除
根塵不搖
心靜神逸
身心安泰
靜而后能安
凝然有主
隨遇而安
深思遠慮
處理一切
圓融自在
慮而后能得
萬物俱寂
慮無不當
功夫至此
大學既成
大道已得
參、本末、終始、先後釋義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一、要旨:
凡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一定有其根本和枝末的區別,做任何事情,都要列出最終目的|兼善天下,弘道渡人;以及開始的起步功夫|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一旦明白這些先後的次序,就離道不遠了。
二、分解:
(一)物有本末。
【註解】物:包括有形與無形的物質。
本:指了悟本性、立己、達己的功夫。
末:指親民渡眾,了道成道。
【解釋】世界上有形體與無形體的物質,都有其根本和枝末次序的區別,如格致誠正明德修己是本,親民渡眾,修齊治平是末,得道修道是本,了道成道是末。
本末現象亦存在於各種事理中,以天時論之,日出日沒為本;晝夜為末,寒冷為本,霜雪為末;以人事論:內傷外感為本,疾病為末;求學為本,知識為末;勤儉為本,富裕為末;就科學論:在物理則冷熱為本,縮漲為末。
成語中隱含本末,耳熟能詳的有:種瓜(本)得瓜(末);種豆(本)得豆(末);欠債(本)還錢)(末);敬人者(本)人恆敬之(末),愛人者(本)人恆愛之(末);我為人人(本)人人為我(末);捨(本)得(末),捨得,一捨(本)就得(末)。
修道者知其本未之因果關係,了悟本性的根本,也就是立己、達己的功夫,乃指明明德、親民、推己及人,利益眾生的事業也。
(二)事有終始。
【註解】事:泛指宇宙間一切萬事以及修己渡眾之事。
【解釋】『事』者謂宇宙間萬事萬類之事,人的生離死別之事,以及修己渡眾之事也。
大人之學者,即學習代天理物,經營萬事萬物,修道明德親民之事。
進一步了解『天事』|也就是三陽開泰,天降真道,諸佛菩薩現身說法,拯救原人的一大事因緣;『地事』|亦即了解元、會、運、世,年、月、日之運行,四時春夏秋冬之轉變,山河湖海之變遷,陸海空軌道運行之流暢,常而不亂也;『人事』者─即明德親民、率性修行,遵倫理道德,教導萬民,齊歸善境。
『終』者即最後目標,未來的理想,以修道來說,當以功德圓滿,止於至善為終。
『始』者,是第一步功夫,首要的工作,即天事、地事、人事的開始,求明師指點明路,求師教育,凡事先慮終,再開始,定然有完善的結果也。
(三)知所先後。
【註解】知:明白這些道理。
先:指明明德。
後:指親民渡眾。
【解釋】『知』者,知明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目標為終。
知止的功夫為始。
『先』者即求師指點明路|來求道,明其明德,本始為先;『後』者,即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歸於真善美之盛境為後也。
(五)則近道矣。
【註解】近:接近。
道:真諦,大學之道也。
【解釋】就契合大學一書的真諦所在,即真理之境也。
*心得記要:
1、本段的「本末」、「終始」、「先後」,正是道體的次序。
2、做事的程序不亂,即得到做事立業的方法,也就是接近了明明德、親民的大學之道了。
3、人類的根本在靈性、靈性由老母所賦,肉身為後天父母所生,人落後天,被氣稟所拘,物欲所蔽,失去本來真面目,致流浪生死。
所幸三期末劫,天降真道,若能求明師指點本來面目,奮力勤修,即可立己達人,以返先天。
3、道為宇宙間最高之真理,三界萬物皆一理所分,眾生原靈皆吾同胞,宜盡力以至誠之心渡化之,使同胞齊修大道,同登覺路,共證菩提。
本
物格
身修
家齊
國治
未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四、八條目釋義(上)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一、要旨:
本章謂之八條目,乃聖人明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法則,此法則,放諸四海而皆準,行乎百世而不悖,乃修持內聖外王的方法,此哲理在世上無人能出其右,吾人若能信受奉行,小者能明心見性,明哲保身,大者能大化天下,以臻大同盛境。
二、分解:
(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註解】古:指自古以來,有抱負的盛德君子。
上一明字,乃是動詞,意即昭明也,亦即斷除所蔽,使之發出光明的意思。
明明德者,靈明之天性也。
欲:想要的意思。
【解釋】自古以來,有抱負、有盛德的君子,如果想要發揮其與生俱來靈明不昧的本性光輝,使能大用而普傳天下,使天下百姓皆能明白本性是上天所賦予,是與生俱來、是靈明不昧、更是光明潔淨。
*心得記要:
1、明德者,天賦之本性也,明明德者,得明此本性,勤修不輟,立己達人,必能恢復其本性的光明,以成至人、聖哲。
2、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願力也、目標也。
得道明白本性以後,發大愿力,渡化有緣,使天下同胞齊歸善境,乃聖賢仙佛的慈悲心懷,符合天心也。
3、聖人留此八條目,乃修齊治平的準則,若能信受奉行,大同盛 境可期而至矣。
(二)先治其國。
【註解】治:當動詞,解釋為「治理」之義。
【解釋】則必先使天下之本的國度能安和樂利,由民富而達國強。
*、心得記要:
1、完美自己之本性,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一視同仁,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國可治也。
2、天下之本在國,故當以真理來治國,使天下百姓明其明德,每人各遂其生,各盡其性,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則心清息爭,大同
之瑞象也。
3、天下百姓皆能明白天賦靈明的本性,素位而行,必能使國家富強、安定、進步,此為治國第一良方。
(三)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註解】齊其家:即整飾其家,家有兩種含意,一種指家庭遵守五倫,使家庭充滿天倫和樂。
另一種則指由一戶戶所組成的社會大家庭,祈能由『親親』的功夫,推展至『仁民愛物』的境界,使人人安和樂利,社會均富,努力於進德修業的境界
【解釋】如果要想達到國家富強,安定進步,必先使自己的家庭和諧、溫馨、美滿與幸福,如此人人都能安享天倫之樂。
*心得記要:
1、居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充滿天倫和樂,家可齊也。
2、齊家修道,充滿親情與道情,先齊其心,以道德為規範,是入門之課題。
3、治國之道,除推行仁政以外,使家庭中每個人明禮義,知廉恥,先親而後疏,則家齊而自然國治矣。
(四)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註解】修其身:即除去每個人的脾氣毛病及革除一切壞習慣,讓每個人的品德、人格更
為高尚。
【解釋】如果想要家庭美滿,同享天倫之樂,必須從每個人的品格道德先修養好,使品德操行達於完美的境界。
*心得記要:
1、齊家之道,必須先從修身入手,自身能明明德,立起標杆,再推己及人,而後身可修,家可齊也。
2、修身之道,宜戒心之三毒:貪、嗔、痴;口之四惡:惡口、妄言、綺語、兩舌;身之三惡:殺、盜、淫。
二六時中,如對天地鬼神,言行相顧,捨己從人,嚴守四勿,齊莊中正,品德自然高尚。
3、修身要意志堅定,持之以恆,時時抱守道心,一心向道,不容有物慾紛擾身心,使靈台一塵不染。
(五)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註解】正心:即是令本性湛然清明,一切喜、怒、哀、樂等感情的發動,處處皆中節,達於舉措皆當之中庸大道。
【解釋】要使每個人的品性道德,達到湛然清明之境界,必須先從內心的純正端莊開始。
*心得記要:
1、身之本在心,擒賊先擒王,欲修其身者,首先要正其心,正心之道,宜使心中湛然清明,如清潭印月,內外合一,身可修也。
2、心者一身之主,心之所發。
身必行之。
欲正其心者,宜多讀聖賢經書,培養浩然正氣,加以齋身、齋口、齋心,身口意自然清淨,則思想自趨純正矣。
3、正其心之道,就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自然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六)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註解】誠其意:即是誠實自己的意念,不受物慾所遷,要做到「毋自欺」之境界,進一步做到去人慾,存天理的慎獨功夫,使心胸光明磊落,不愧於屋漏。
【解釋】如果要使自身的思想,不偏不倚而達於中庸之道的境界,必須要誠實自己的意念,不被一切物質慾念所遷,無愧於天地鬼神。
*心得記要:
1、不受外界物慾所遷,至誠無息,貫徹始終,浩然正氣,充塞天地。
2、主敬存誠,抱持一心無二念,遠避三毒空五蘊,馴服六賊正四非,去七情而平八邪,自然心不妄想,而意自誠矣。
3、意存至誠,身心意清淨,胸懷大中至正,可達天人合一之境界。
(七)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註解】致其知:即是把那天賦的良知良能發揮到至高的境界。
【解釋】欲使自己的意念不為外物所遷,達到誠實不欺,真摯坦然,就必須要推極我們每個人本來具有的天賦良知,達到至高的境界。
*心得記要:
1、致知之道,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以多聞廣見,增加智慧,溫故知新,則可以為師也。
2、欲誠其意,必須致其良知,如何致知,求明師指點明路,則良知良能完全顯露,率性修行,知行合一,明德親民、利世益民、積功累德、福慧可得也。
3、致知之好處,良知良能發現,智慧透出,邪思妄想自除,不思而得,不免而中,內聖外王之道可得,自然可以超凡入聖也。
(八)致知在格物。
【註解】格物:就是革除物慾,了悟真理,以恢復自身的本來面目。
【解釋】要想發揮人人所俱天賦的良知本性,就必須從窮理盡性的功夫入手,亦即革除自性本來沒有的不良習性及私慾,以恢復本來面目而已。
*心得記要:
1、欲致其良知,必須先革除物慾,去除習染,物慾革盡,天性自然純正矣。
2、求明師指授心源,再以觀照的功夫,用力除棄內魔外障,物慾全消,本性如浩月當空,清且明矣。
3、格物是除其污染之惡,致知是明其本體之善,先行格、致、誠、正、養性之德,以益於內,進而修、齊、治、平、培性之德,以壯於外,內聖外王之道可得也。
4、以上係大學一書之八條目,此段是由外而內,由遠及近的大學之道,是由事功而求性理的功夫也。
五、八條目釋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一、要旨:
本段的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是目標的完成。
君子修道立德,若能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言行舉止皆為世法,必能達於家齊,繼由家齊為模範,移風易俗,轉移社會風氣,人人崇禮義,明廉恥,則國治可臻,大同盛境可期。
二、分解:
(一)物格而后知至。
【註解】物格:研究真理而格除物慾。
知至:真如智慧顯現。
【解釋】能革除一切不應該有的私慾雜念,了悟本來的真我實相,然後才能知道上天所賦於人之本性,心中如有一盞明燈,能照亮千年的黑暗,則一切真如智慧必現。
*心得記要:
1、格物是修道的首要功夫,佛云:掃三心飛四相,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格除心中物慾,即能顯露出本來的良知良能,則私慾淨盡,一性圓明,天理流行。
2、人之天性,原本至清至靈,因落後天,被氣稟所拘,物慾所蔽,而心生貪嗔痴愛,物格即是將不良習性及私慾去除,則猶如撥雲而重睹青天。
3、修道者,二六時中,不離這個⊙,終日煉神光,明其明德,使自性光明,達至良知生發作用,流露慈悲喜捨,必可登聖域賢關之境。
(二)知至而后意誠。
【註解】意誠︰意念真誠不妄。
【解釋】由於心中不應該有的私慾雜念除盡,本性必然是一塵不染的,如日光朗照,令黑暗盡消失,一切真知卓見必現,其發自內心的意念,自然而然地達到誠實不欺,虛妄不生了。
*心得記要:
1、知至者,智慧顯現,雜念貪妄不存,天性自然流露。
2、意誠者,物慾格盡,自然清淨無雜,意能生誠,真實志堅,本性自然光明。
3、知至而後意誠,本性清淨光明,一塵不染,自然不貪富貴名利、無有貪嗔痴愛,不著聲色貨利、不戀酒色財氣,至此境界,必能返璞歸真。
(三)意誠而后心正。
【註解】心正:心中不偏不倚。
【解釋】意念由於真誠不二,不自欺,行住坐臥皆合乎中道,自然能使心中之意念莊正中和,操守自然有道,便能使品行與人格的修養更為高超。
*心得記要:
1、意誠而不妄動,本性常清常靜,一切好樂恐懼、憤怒憂患皆不能染。
2、心正者,誠心端正不偏,正直守中,時時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善養浩然正氣,心中光明磊落,正大光明。
3、意誠而后心正,故能至誠無妄,中正無偏,無過與不及,自然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四)心正而后身修。
【註解】身修:修飾己身,不犯罪過錯。
【解釋】自身的中心思想,達到了不偏不倚的端正中和階段,便能修養到至高的品行與人格。
*心得記要:,
1、心正是修道的基本功夫,心不正焉能修身,心中抱守大中至正,本性才能光明,故宜遵守綱常、佛規、道律,奉行三省四勿,心正而后身修。
2、心正,而後言正、身正、行自正。
所謂誠於中,形於外,自然言行合理,內外貞白,而身自修,品行自然高超。
3、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身修,此為明德的功夫,若能信受奉行,修身有道,言為世法,行為世則,內聖功夫可得也。
(五)身修而后家齊。
【註解】家齊:家庭的每位成員都修養身心。
【解釋】君子一旦修身有道,使自己的品德修養達到某一程度時,自然會使家人在耳濡目染下,收潛移默化之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人各盡倫常,恪盡其職,家道自齊,闔家自然美滿幸福,和諧溫馨。
*心得記要:
1、身修者,言行皆合乎中道,標杆立正、大德敦化,則風行草偃,親朋鄰里未有不俯首而受化者。
2、齊家先齊心,全家求道修道,教之以禮,傳之以道,行之以倫常,使家庭充滿著親情與道情,故曰先心正,再身修而后家齊。
3、至誠與大孝能感動天地,身既修,就要以至誠無息的心念,勤修不輟,恪盡倫常孝道,以誠孝感動週遭,齊家修辦。
(六)家齊而后國治。
【註解】治:形容詞,形容國家安和樂利之情狀。
【解釋】家庭能齊,達到和諧,溫馨美滿,使善良風氣傳佈所及,民情自然敦厚,國家自然安和樂利,富強進步。
*心得記要:
1、家可齊而不可治,齊家不可用法律、命令等條文強制壓服,唯有用愛心使之溫馨和諧,各盡倫常,家方可齊也。
2、一家能齊,影響左鄰右舍,由近及遠,自親而疏,民情自然惇樸敦厚,德之流佈有如風行草偃,四海歸仁。
3、國由一家一族所集合,我家能齊,道德模範高超,則眾家效法,天下和睦,則國治,必能水到渠成。
(七)國治而后天下平。
【註解】天下平:天下清平,人民安樂。
【解釋】國家能夠安定進步,康樂富強,成為仁義之邦,互不侵犯,平等外交,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國際間促進和平,則大同盛境可期,這是八條目的大用,由性理而達事功之大成也。
*心得記要:
1、國治者,民情敦厚純樸,國家一旦成為仁義之邦,則舉國上下團結,安定進步,康樂富強。
2、天下平者,國治而后世界同臻大同,萬邦共進文明之路,天下和睦,濟弱扶傾,化行俗美,這是由內而外,從邇及遠,逐步開展,以達真善美的|大同世界盛境為理想目標。
3、欣逢三期,大道普傳,求明師指點明路,才能格物致知,明德親民,則意誠而心正,真正修身,則能齊家。
天下同胞皆能格除物慾,復還天理良知,人人都立己達人,促使家齊則國治,大道更能普傳四海,萬靈共聞大道,齊歸善境,天下自然太平,大同世界可臻,彌勒淨土可真正實現矣。
陸、修身為本釋義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一、要旨:
本文強調人人各具天賦靈明之本性,此本性至虛至靈,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眾生本性同等齊觀,人人皆可以修成聖賢仙佛的果位,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匹夫民婦皆然。
但欲達至修成堯舜之境界,必要以三綱領、五步功夫、八條目循序漸進,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立己達人,才能達至超凡入聖的境界。
二、分解:
(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註解】天子:古時候,奉天承運,掌理一切政治大權的最高領袖。
庶民︰指一般的老百姓。
【解釋】上自萬民之尊的天子、諸侯、公卿;下至庶民之中的士、農、工、商,人人皆具有上天賦予的靈明本性,原本平等圓融,不分貴賤、不分貧富,不分彼此。
*心得記要:
1、與生俱來的靈明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人人平等。
六祖壇經行由品記載惠能答五祖的話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正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人人平等的最佳說明與例證。
2、本性既是平等,無論任何人,上自至尊至貴的天子,下至庶民百姓,中間為公侯伯子男,都要依此大學之道而行,這是天理,誰都無權仗勢,無論男女老少,智愚美醜等都包括在內,沒有例外。
3、大學之道是自然界的大道理,更是步入聖域賢關的不二法門,故人人都要格致誠正,立己達人,渡化眾生,齊來求道修道,皆明大學之道,以明明德於天下,讓人人都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而臻於至善之境。
(二)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註解】壹︰是指一切、一樣,亦是自上至下無例外之謂也。
【解釋】因為人人皆具有萬物之靈的明德本性,原本是平等圓融,但是由於後天不當欲望的薰染,蒙蔽了明德本性,以致在紅塵中流浪生死。
因此若想了脫生死,就要從儒家心法修起,也就是人人都要做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夫,以修養高尚的品德為根本。
*心得記要:
1、修身是人天擁護、讚頌的光明道路,孔門心法旨在指明上而天子,下及庶民,一概以修身養性,勤修道德為根本。
2、天子位貴極品,若能外面修好自已的品貌德性,裏面除盡心內的私慾,內有愛民如
子的心腸,外有仁德的形象,替天行道,教導萬民,齊歸善境,則君正臣忠,百姓定然一呼百諾,上行下效,世道自然清平,國家自然富強,安和樂利。
3、修身之道,宜戒十惡、行十善、遵守五戒、以及倫理道德、嚴守三清四正、更要達到心無罣礙、六慾皆空、七情斷絕、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中以處事、行以成物。
4、欣逢白陽期、天時已至,大道普傳,明師應運降世,普渡三曹,速求明師指點明路,才能明明德,率性修行,利世益民。
(三)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註解】本:指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基本處入手。
末:是由基本工夫到達家齊、國治、天下平的最終目的。
【解釋】如果不把自己的人格品德修養得完美至善,而想要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終極目標,是永遠無法達到的。
須知不明本體,行事必然顛倒錯亂,而能達到功愿成就者未之有也。
*心得記要:
1、本亂乃是格、致、誠、正的功夫做得不好或沒有做,末治即修、齊、治、平推廣行遠。
故其本亂而末治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2、修道不從格致誠正四步功夫循序做到,而欲實踐修齊治平之舉,誠為難矣,如同灌溉植物,不灑其根而灑葉,則何能壯大,此謂捨本逐末,乃是根本上極大之錯誤。
3、人人各具天賦靈明之本性,本者自性,末者身也。
不知自性之所在,則心無所歸,性無所安,身無所循,心性如同犬馬之奔逐,必被六賊所紛擾。
故修道第一要務,要求明師指授心源,再以觀照的功夫,使自身君臣定位,勿讓六賊亂了君王。
(四)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註解】厚:看重。
薄:看輕。
【解釋】如果把所應該看重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修持事項忽略看輕,不確認真理本性,而重視於形象物質,且希望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作做好,像這樣的顛倒錯亂,本末倒置,希望求得美滿結果,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這種事的。
因為自己修不好,如何能教導他人修呢?
*心得要記:
1、其所厚者薄,厚者真理本性,薄者形色物質。
人之本性為本,色身是末,性在人存,性去人亡,故本性既為厚,應該重視愛惜,卻與以忽略看輕了。
2、其所薄者厚:色身之權勢、榮譽、名位,乃是有形有象,終歸消滅,應該看淡反而重視之,如此存心不正,使得貪慾熾烈,縱情逐慾,本性被無明覆沒,受識神牽引而不自知,難怪對色身、物慾越來越重視,也就越難以自拔!
3、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在世時眼觀美色起淫念、耳聽惡聲出穢言、鼻聞香味貪飲食、口貪生靈開殺戒、身貪淫慾動妄念、意追邪情起思惟,為非作歹貪圖享受,在世能達到修齊治平,出世想成仙證佛者,絕對沒有這回事。
4、修道者,應該低心下氣、謙虛禮讓、捨己為眾、正心修身、胸懷大中至正、真修實煉、積功累德,才能了脫輪迴,歸根認。
若是只貪圖表面,好高騖遠,貪心妄想,綱常佛規不遵守,敗德亂道,而欲妄想証果成真者,未之有也。
5、綜論大學經文,係孔子將性理心法傳授給弟子曾參的法音,內容包括三綱領,五步工夫以及八條目,其真理畢露於字裡行間,誠為修身養性之真諦,修持內聖外王的木鐸晨鐘,凡有志於進德修業者,應該深自研究,並信受奉行。
八條目之目標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其齊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八條目標之完成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誠
誠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齊
家齊而后國治
國治而後天下平
傳十章的研究
柒、明明德釋義
康誥曰:「克明德。
」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引例尚書康誥、大甲、堯典三篇中各一句話,來解釋明明德的義理,說明本性的光明,要人人自己了悟、去發揚。
二、分解:
(一)康誥曰:「克明德。
」
【註解】康誥:是書經中周書康誥篇的篇名。
克:能夠。
明德:本來靈明之性也。
簡言之即良心,是上天所賦,人人皆具有的本性。
【解釋】書經康誥篇裏面記載著周公告誡訓勉其幼弟康叔之言。
說明要能夠時時彰明那與生俱來的德性,就要修明自己,克除一切不良的習性及物慾,使自性清靜,性德
才能發揚光大。
*心得記要:
1、愈貴重的金屬愈磨煉,色澤愈亮麗、價值愈高;身體愈鍛鍊愈強壯,心地亦復如是,只要用心去克己,袪物慾,存天理,修心煉性,明德自性必能更光明燦爛。
2、明德兼具五常之德,是降伏身心、率性之本源,更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根本處。
周公所以告誡其弟須克明德之用意在此,蓋人能革除物慾,克盡一切不應該有的氣稟,本性定能發出無限的光輝。
3、所謂克明德,即是盡其明德之能事,求明師指授心源,率性修行,實踐五常之德,勤修不輟,則可見自本心,得明本性,必能恢復本性之光明,以成至人、聖哲。
(二)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
【註解】大甲:商書大甲篇,是商朝賢相伊尹告誡大甲之言。
顧:時常去看、去注意。
諟:古「是」字,即此。
天之明命:即上天所賦給我們的光明德性,亦即良知良能也。
【解釋】書經大甲篇上說:時時要去留心注意,上天所賦予我們的光明德性,要時時去注意審查,自己的言行舉止之間,是否率性而行,是否行為有所偏差,是否遵循天理良心。
*心得記要:
1、大甲為商湯之孫,太丁之子,太丁早亡,伊尹立大甲為君,大甲無道,顛覆商湯之典型,伊尹將大甲放逐於桐三年,待其改過、悔悟後,才再接回國都,伊尹告誡大甲曰:先王顧諟天之明命。
2、所謂天之明命者,天以靈明的真理、賦於人身曰性,性運週身曰命,故人心之動念,天必知曉,作善天降吉祥,作惡天降災殃。
修性之法無他,格致誠正是也,了命之法亦無他,素位而行是也,即命富貴借富貴以安命,命貧賤固貧賤以知命,不管富貴或貧賤,均樂乎天命。
3、十二時辰中,刻刻不離中道,時時不離明德自性,真空不離妙有,妙有不離真空,體用合一,以目注視明命,使心湛然清明,則如如自性天真佛,現於眼前矣。
故凡能悟道,念念不忘存養,所謂終日煉神光者,久之本性自然大放光明,使理愈明、智愈聰也。
4、自古以來,修行者無數,即在存養此明德自性,存養既久,本性自然清靜圓明,只要流露出慈悲喜捨,聖賢仙佛可學而至矣。
(三)帝典曰:「克明峻德。
」
【註解】帝典:即堯典,是書經虞書的篇名,是史臣讚美堯帝的話。
峻:高大。
明:應予了解明白。
【解釋】書經堯典上說:明白並承受上天所賦的明德自性,盡其所能,光明且發揚崇高無比的德性,克己復禮,以恢復本來的真面目。
*心得記要:
1、帝典是虞書之語,克明峻德,指帝堯能承受上天所賦之使命,盡其所能,抑情袪慾,
立己達人,才能發揚其崇高偉大的自性德。
2、能克明峻德、進而明此明德於天下,則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3、欣逢三期,大道普傳,吾人若能克明峻德,即承擔並完成上天所賦予普渡眾生神聖之使命,立己達人,興慈佈化,廣渡眾生,待功德圓滿,必能達本還源,歸根認母。
(四)皆自明也。
【註解】皆:指以上三篇而言。
自明:謂自明己德也。
【解釋】這些話,都是教人自己去了悟,發揚自己光明的德性。
*心得記要:
1、本段內容,都在指示我們當要「明德」、「明命」,這些箴言,使我們增信心,添毅力,也是進德修業者所當遵循的方向與目標。
2、修道宜從光明自己的德行做起,當德性自明以後,才能使「明德」發出無限的光明,必能完成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重責大任。
3、如何自明呢?宜修明身心,使之圓明清靜,認知天命,竭力完成使命,發揚德行,利世益民,以達於至善之境界。
明明德
釋義
康誥曰
克明德
周公告誡
康叔之言
修明自
己克除物慾
受師點傳
勤修不輟
大甲曰
顧諟天之明命
賢相伊告誡大甲之言
時時留心注意省察
遵循天理率性而行
二六時中注視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
史臣讚美堯舜的話
上天所賦明德自性
所能
克己復禮
恢復光明達至善境
皆自明也
自力修持
自明己德
獨善其身
兼善天下
歸根認母
捌、新民釋義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一、要旨:
本段是曾子,舉出書經上三篇的實例,解釋新民的要意,目的在勉勵有道的君子,要時時刻刻省察自己,革新自己,改過遷善,除舊佈新,這是必須要有堅毅的勇氣與耐力,才能使本性光明,進一步成全別人,使人人皆能自新。
二、分解:
(一)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註解】湯:即成湯,是商朝的開國君王,名履,因為夏桀無道,湯 起義革命,逐有天下。
盤:沐浴的器具。
銘:是刻鑄在器具上的字,用來自我警戒的銘言。
苟:能夠這樣的話。
苟日新:如果能夠真誠地洗除本身的污垢或惡習,使之潔淨。
日日新、又日新:是強調時時刻刻不可間斷的強調詞。
【解釋】商朝的開國國王成湯,因為要勉勵自己,在他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盥洗盤上,刻入了自我告誡的九個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意是說:如果能夠真誠,確實地洗除本身一切不應該有的舊染或惡習污垢,使之潔淨,而且能夠天天去留意,時時刻刻不間斷地將污垢及不良惡習洗淨,使之保持潔淨,更當持之以恆,勤勉去垢自新。
不但身體要洗得乾淨,而且心地也要洗得乾乾淨淨,使之完美無缺,圓融靈明。
*心得記要:
1、古之聖君,受天明命,承受代天理物,皆先修其本性之功,以德性教導萬民。
湯之盤銘,用意在警戒自己,洗身淨面,進一步反省洗心,使心地光明。
2、苟日新|苟者至誠,能以至誠之心,洗去身心不應該有的污染惡習,去其貪、嗔、痴、愛,改過遷善也。
3、日日新|即天天洗去一切污穢,以淨身心,去私息慾,使心性光明,永不停頓,效法易經繫辭傳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4、又日新|即持之以恆,振作精神,時時勤拂拭,二六時中,不離這個⊙,以明德自性來修明自己,也去成全別人,使人人皆能自新。
(二)康誥曰:「作新民。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
【註解】作:是奮發振作,自我激勵之義。
自新而充滿朝氣。
詩:詩經大雅文王篇。
舊邦:已有千餘年之邦國。
維新:改革舊法而實行新政。
【解釋】書經康誥篇記載著周公告誡其弟康叔,如何治理國家的訓詞中說:身為國君的人,不但要以身作則,自我激勵,而日新其德,更要教化天下百姓,使其改過自新,振作向善,使身心潔淨,做個光明磊落的新人。
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說:周朝雖然已經是一個千餘年的古老邦國,到了文王之時,卻能戰戰兢兢,使德業日新,其德又能澤及天下百姓,終於能夠承受天賦的使命,以德性來教化百姓,親愛人民。
*心得記要:
1、作新民,一方面宜革新自己,一方面成全別人,也就是自渡渡人,自我振作,除舊佈新,親民愛眾。
2、參加道場運作,如清掃佛堂、辦道、聽道、講道、叩首禮拜、積功累德等福慧雙行法門,即是靈性的大掃除,可以使靈性更光明、更亮麗,即是作新民。
3、周朝雖然歷史很悠了,但是到了文王之時,卻能日新其德、改變民風,使君德民德皆新,最後終於能夠承接上天所賦的使命,打敗紂王,成為天下的君主,這是古代聖王,承繼道統的典故。
4、所謂:「上天無親,惟德是輔」,天命絕對不能父子相授,天命無常也,唯有德者居之。
從歷史上一代一代的祖師相傳事蹟中,便可以得到印證。
(三)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註解】君子:是指有學問、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無所不用:是盡其所知所能。
極:極點、盡力,也就是發揮至善至美的德性。
【解釋】所以一個有學問、有道德、有修養的修道辦道之人,為了要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無不從自己本身作起,使自己明德,私慾淨盡,再進一步盡心盡力的推行到大眾身上,而達於天理流行,自新新人的工作。
欲達此境界,沒有不用其極,以發揮其至善至美之能力的。
*心得記要:
1、進德修業的君子,為了要明德新民,沒有不盡其全部力量,力求改過遷善,弘道渡人。
2、欲改過遷善、成全人、感化人,必須要有堅毅的勇氣與耐力,故以「用其極」的功夫,才能擔此重責大任。
3、修道者要遵守戒律、多懺悔、改過自新,也要以「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的精神,拿出最大的勇氣與力量,才能達到。
4、出國開荒,參與修辦道,皆要盡心而為,盡力而作,拿出全部的力量、精神與勇氣,想盡辦法,不達目的,絕不中止,故叫做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新民釋義
湯之盤銘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康 誥
作新民
以身作則
自我覺悟
湯之盤銘
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
親愛人民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盡心盡力
改過向善
不達目的絕不終止
玖、止於至善釋義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詩云:「瞻彼淇澳,綠竹漪漪;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引例詩經的四段文章,來解釋止於至善的真理,第一段引例邦畿是一國的首都所在,其地理位置對國家而言是最重要的地方,還有黃鳥尚且知道止於當止的丘隅,比喻人的靈性亦應止於玄關至善之處,方能了解生死的根源。
第二段引例詩經文王篇,讚美文王德業深廣,本性光明磊落,將心止於至善中道處,以仁、敬、孝、慈、信諸德教人,要我們修天道應由人道做起,才能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
第三段引例詩經,是在讚美康叔八世孫姬和(衛武公)的功績,歌頌衛武公修持功夫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的精神,感佩其學道進德,止於至善,敦品歷程,終留給後世極為美好的印象。
最後一段,則是對文王、武王的懷思,讚美文王武王奉天命行道,承天命繼德的典範,終給百姓生活得安和樂利,功勳德澤,永垂不朽,這都是奉行止於至善之所賜也。
二、分解:
(一)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
【註解】詩:詩經商頌玄鳥篇。
邦:國家。
畿:首都。
邦畿為天子管轄的國都所在地,位在天下之中央,惟:只有。
民:百姓良民,亦指靈性而言。
止:居住地區,亦是至善寶地。
【解釋】詩經商頌玄鳥篇上說:以國家而言,君王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邦畿,占地約有千里方圓,地位在天下之中央,是人民所樂於居住的地方,以眾生自身而言,亦有一個靈性所在的京畿,系良知良能所居住之處。
*心得記要:
1、邦畿者乃國之京城也,因國有千里,中央政府必設於國都。
亦為天子所居住之地,若以格、致、誠、正的功夫治理,則國治可期,恰為人民該居住的地方。
2、邦畿千里,為萬民色身之止處,色身為自性所居之地,故身體為自性之邦畿,自性為身中之良民。
3、邦畿為國之重鎮,玄關為人身中之邦畿,為本性的歸依處,若不歸依此,則被名利恩愛所迷,聲色犬馬所惑,必隨波逐流,沉淪無期矣。
4、修道止於至善,一身邦畿可治,推己及人,則家可齊,國可治,
天下可平。
(二)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註解】詩:詩經小雅緡蠻篇。
緡蠻:黃鳥之叫聲。
止:安息或達於至善之義。
丘隅:山丘之一角,山裡,樹木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
【解釋】詩經小雅緡蠻篇上說:吱吱雀躍叫聲甚為悅耳動聽的黃鳥,牠能夠選擇心目中的理想棲息處,是在樹林茂盛,位置最安全的山丘小角落的地方。
孔子讀到這一章詩時,嘆了一口氣說:「連一隻小小的黃鳥,在白天忙碌完以後,晚上要休息時,都知道找一處理想又隱秘性甚高之安全地方棲息,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竟然不知道其所當止之處,反而不如這些鳥呢?」
*心得記要:
1、叫聲緡蠻的黃鳥,白天出去找食物,黃昏時知道回來,棲息在丘隅至善之地,止於斯地,強風少刮,槍箭難至,逍遙自在,心中坦然,無憂無慮,自在解脫。
2、人為萬物之靈,統四端而兼萬善,鳥尚且知道止於丘隅,而人卻忙碌一生,爭名奪利,止於酒色財氣、名利恩愛,連鳥都不如,真是可憐。
3、故自性止於應該止的地方,止於最完善的地方,即止於玄關一竅也。
4、將心收回止於玄關處,才能降伏身心,使仁義禮智信的五常天德具備,來格致誠正,必能使明明德發出無限的光輝。
(三)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註解】詩:詩經大雅文王篇。
穆穆:偉大深遠,或莊嚴端肅之貌。
於:讚歎詞。
緝:繼續不斷的。
熙:光明,謂心地光明磊落。
敬止:非常恭敬的止於至善寶地。
君:國君,比喻自性。
臣:臣民,比喻心意。
敬:存心恭恭敬敬。
【解釋】詩經大雅文王篇有一段讚嘆詞說:「那氣度深遠,儀態端莊的文王啊!他能承繼堯、舜的道統,非常恭敬的止在光明的大道上,宏揚那與生俱來光明的德性,推行新民化眾的工作,將性天大放光明,然後敬謹地止於至善之境界。
」由於有這種偉大德性的感召,所以為人君的,要將心止於至善中道處,以仁慈愛心來照顧百姓;做人臣子的,要將心止於至善中道處,以恭敬心來效忠君王;做人子女的,要將心止於至善中道處,以孝順之心奉敬雙親;做人父母的,要將心止於至善中道處,以慈愛的心來教導養育兒女;與朋友交往,要將心止於至善中道處,以誠實信用來接待人。
」
*心得記要:
1、文王上承堯、舜、禹、湯的道統,為青陽期繼承道脈的大聖人,性天光明磊落,親民化眾,至今仍然受世人追念不已。
2、為何文王之德性會那麼好呢?因為他諸事止於至善的中道處,處事戰戰兢兢,謹慎小心,主敬存誠,教化百姓,止於最完善的光明大道上。
3、將心止於至善的光明大道上,以仁、敬、孝、慈、信諸德,做為修辦道之準則,素位而行,立己達人,為步入聖域賢關的階梯。
4、進德修業的君子,二六時中,將心收回,止於玄關至善寶地,彰揚五常的天德、舉止言行,由自性顯露善美德行,久之,氣稟悉化,物慾全消,神氣自安,智慧開通,佛果可得也。
5、君心存仁,臣心有敬,子心有孝,父心有慈,朋友居心有信,以上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素位而行,清平盛世可期而至矣。
(四)詩云:「瞻彼淇澳,綠竹漪漪;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
【註解】詩:詩經衛風淇澳篇。
瞻:觀看也。
彼:對岸。
淇:水名,在衛國境內淇水的地方。
澳:水邊。
菉竹猗猗:菉:綠也,即青翠之意。
猗猗:很美又很茂盛之義。
比喻有道的君子,其德茂盛。
斐:文采、風度,即文質彬彬的君子。
切磋琢磨:切:以利器剖割;磋:以工具磋平;琢:以鐵槌鑿物,如雕刻玉石;磨:以砂石磨光,在此比喻勤勉好學,砥勵精進。
瑟、僩、赫、喧:瑟:嚴謹、細心;僩:雄壯威武;赫:顯著盛大;喧:盛大光明。
諠:忘懷。
【解釋】詩經衛國淇澳篇,記載著一段歌頌康叔八代孫衛武公的讚美詩說:「看那邊淇水彎角的地方,青翠的綠竹長得很美麗又茂盛,好比有位文質彬彬的盛德君子,他研究學問的時候,細心的有如治骨角一般,用刀斧切開之後,再把它磨細使之光滑。
他在涵養心德上,有如雕刻玉石一般,用鐵槌雕鑿,再以砂石把它磨光,這是比喻他在個人的進德修業上,謹慎嚴密又堅毅細心,在處理事務上,公正穩重又端莊光明,像這樣有道德、學問的彬彬君子,當然令我們終身無法忘懷的。
」
*心得記要:
1、本段引例詩經,在讚美康叔八世孫姬和衛武公的功績,因為武公自即位後,不但幫助周朝平定犬戎之亂,還修明康叔所奠立政治的規模,且處事善於遠謀深算,內慎密,外敬重,有威儀的氣度,修養以切磋琢磨的功夫,故留給後人良好的印象。
2、蓮有孔、竹無心,故不沾污穢,故君子效法蓮及竹空心,無貪無慾,有容忍的氣量,能承受風雪而不氣餒,學習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
3、河流彎曲處,土地肥沃,竹林青翠茂盛,是個好地方。
4、如切如磋,研究道理學問的功夫也;如琢如磨,修身的功夫也,切磋琢磨,進德修業的功夫也。
修辦道者,苟能依此循序而進,精益求精,依佛規禮節、尊師重道而修,明德新民,必可止於至善也。
5、有道的君子,要有周密的思想,謹慎的言行,流露出正大光明,大公無私的行為,立己達人,德澤遺留於天地間,成道後,亦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也。
(五)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註解】道學:研習道理學問。
自修:自我修飾品德。
恂慄:戰戰兢兢,戒慎恐懼的樣子。
威儀:令人敬畏的儀表。
【解釋】以上詩句中的「如切如磋者」,正是曾子用來讚美君子求學所下的功夫,正是由淺而深,由粗而細也。
而「如琢如磨」正是用來讚美君子的學道進德的功夫,是省察悔過,敦品勵行的克治存養。
又「瑟兮僩兮」,正是對其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的態度敬仰,不敢有絲毫放肆。
「赫兮喧兮」,則是對其德高望重,博施於人的行為,使人對其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儀容,感佩不已。
「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正是說明有學問、有道德的君子,他的修養已經達到完美至善的境界,德被四方,百姓受其德澤恩惠,益懷思慕,故終身不能忘懷。
*心得記要:
1、切磋琢磨,指研究學問,追求真理、修養德性所下的功夫,其功夫由淺而深,由近而遠,格致誠正,遵循而進,如治骨角,欲使成器,必先切而後磋,有一定程序的以琢磨修飾,將品行修得如聖人一般。
2、修道,非一日可成,需要謹慎小心,戰兢自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恐過錯污染身心,宜守身如玉,始終如一,貫徹到底。
3、你功德施於一人,一人就感激你,你功德施於千萬人,千萬人就感激你,故功勳德澤,遺愛百姓,可達「死而不亡者壽」的境界。
4、止於至善,積極修辦,胸懷大中至正,內謹慎,外敬慎,代天宣化,宏揚真理,超
九玄拔七祖,後學是忘不了你的。
(六)詩云:「於戲!前王不忘。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註解】詩:指詩經周頌烈文篇。
於戲:即今『嗚呼』的感歎詞。
君子︰指有學問有道德的君子。
君子賢其賢:尊敬其先王。
小人:指一般的庶民老百姓。
沒世:沒同歿,指前王死後,引申為永遠。
【解釋】又詩經周頌烈文篇上說:「唉!太好了,從前文王武王那止於至善的恩惠實在太大了,確實使後世百姓無法忘懷。
」這是在啟示後人:君子最想要的是能親近他所尊敬的賢哲以進德修業,前王就滿足他,讓他能夠德業精進。
老百姓最企盼的是能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前王就興利除弊,讓全民都能過著安樂幸福的生活。
像這樣使全國各階層的人,都能夠各適其所,各取所需的德政,影響很深遠,使後代百姓仍然受其恩惠,所以前王雖然已經逝世,但後代百姓仍然無法忘掉他。
*心得記要:
1、前王指文王、武王,因為他們在世時實行德政,文王至德,承繼道統;武王大德,推行有利於百姓的王道,其德澤遺留萬古而不沒,功德永存,故沒世不忘也。
2、後王所尊敬之賢人明師是指成王而言?而成王效法文王武王的禮樂刑政去實行,親其親是親近老臣賢相如康絜,因為他開創承續道統之德政也。
3、修辦道要止於至善,效法前人開荒下種,後學亦應承先啟後,並發揚光大,使玄祖同沾恩德,共返理天。
4、以上藉著歌頌文王至德承繼道統、武王大德行道,承先王以及天之明命,繼天立極以化萬民的典故,這種德澤,典範永垂,喻修道之人,要尊師重道,承先啟後,將歷代祖師留傳下來的一貫心法,發揚光大,拯救原人離苦得樂,才能報答天恩師德於萬一。
絕不可欺師滅袓、匿道不現,藐視前人,否則萬劫沉淪、永難超生。
研究道學功夫
如切如磋
勤勉好學
光明自性
進德修業功
如琢如磨
砥礪精進
希聖希賢
內聖功夫
明德
自性
天命之謂性
明明德
自覺
率性之謂道
外王功夫
新民
覺他
修道之謂教
止於至善
覺行圓滿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拾、本末釋義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一、要旨:
本段是曾子,引述孔子之言,來解釋經文本末二字的意義,因為『本』是根本,『末』是枝葉,能固其根本,則枝葉必然茂盛;相反的,若是本末倒置,則是非不分,善惡因果定然不彰,訴訟案件則有增無減,此為動亂的根源。
唯有以德服人,彰顯輿論,激勵百姓萬民皆有羞恥心,人人履行明德親民的功夫,不敢做出違背良心的事,自然達於祥和安定至善之境,這是聖人舉一喻百的解釋。
二、分解:
(一)子曰:「聽訟,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註解】聽訟:在法院聽審爭訟的案件。
猶人:不異於常人,也就是跟別人沒有差別的意思。
無訟:沒有爭論訴訟事件。
【解釋】孔子曾說:「關於在法院聽取百姓的訴訟案件,以及判斷爭論的是非曲直、青紅皂白,我也是跟別人一樣,能夠找出爭訟的癥結所在,再從根本上去圓滿解決,但是最根本的辦法,讓天下的百姓,上下和睦,人人知禮義,尚廉恥,明白是非,沒有訟案事件,才是根本最上策之道。
」因為無訟為『本』,善聽訟為『末』。
*心得記要:
1、人本有五常之德,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既有智慧,對於是非善惡應該很清楚,為何還有訟呢?都是因為自己私心偏見,貪心妄想,不檢討自己是非曲直之故。
2、訟者言公也,絕不能有私心之存在,了解此理後就無爭訟的事端。
明理者,必須以德感人、明禮義、知廉恥、敦親睦鄰、明德親民,社稷自然祥和安定,則訟不待聽而無訟也,此謂知本。
3、要知道天地賞罰分明,善惡報應絲毫不爽,順理則存,逆理者亡,自己有理就須心平氣和,無理就要道歉了事,則舉國上下和睦,相敬溫馨,最後必定使百姓無爭訟,過著祥和安定的生活。
(二)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註解】無情:沒有真實理由的人。
不得:不敢或不能夠之義。
辭:即不真實的言說。
【解釋】在辦理訟案時,要使那些虛偽不誠實的人,不敢也不能夠,說盡他的謊言,說盡他那沒有道理的話,來欺己欺人。
*心得記要:
1、無情者,因為不明真理,處世顛倒是非,不分曲直,強詞奪理,假言詐語,靈明埋沒,自欺欺人,自違違天,自甘墮落。
2、不得盡其辭,謂不讓無情者盡其辭,致顛倒是非,造罪過而墮落,一定要引導他修辦道,成全使其明理,使其明明德,再親民渡眾,良知良能顯露了,自然去私慾,存天理。
3、譬喻修辦道者,要以大德及真誠來感化他人,使他不敢說謊言,因為至誠與大德能使頑石點頭,枯樹開花,感化眾生改變性情,脫胎換骨,浪子回頭,超凡入聖。
(三)大畏民志。
【註解】大畏:使人敬畏、佩服。
民志:即內心良知善性的公理,也是眾人的公理,今謂之輿論。
知本:善聽訟是末;能無訟是本。
【解釋】更重要的是,要讓那些沒有真情實理,埋沒良心的人,皆能畏服在明德光輝處所發揮出公理正義的輿論下,而不敢做出違背良心,損人利己的事,因為「大畏民志」為本,「不得盡其辭」為末,使天下百姓皆能明禮義,尚廉恥,心存天理良心行事,而無訟案可發生,這便是修身的根本。
*心得記要:
1、因為眾心即天心,眾理即天理,順理者存,逆理者亡,使百姓懼怕眾心之心,懼怕做壞事會遭受到天譴之報應,使百姓畏服輿論,而不敢為非作歹。
2、注重教化,自己先做好明明德,有羞恥心,然後以此大德去新民,使人人都能明明德,自然無訟,此為本也。
若只注重法律之制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去聽訟解決問題,此為末也。
3、能真確務本,使良知良能得以顯揚,智慧透出,人人必能回歸自然,回歸本性,激勵人民羞恥心教於先,畏民志促其後,自然無訟,天下自然歸於祥和至善之境矣。
4、有道的君子,要窮究事理的根本,格除心中不應該有的物慾,使無爭論訴訟案件之發生,教導百姓萬民,克己復禮,明德親民,知本末之原由,使心中坦蕩光明,才是知本的要義。
5、孔孟中庸聖道普傳,明師指點咱們之本性,處事以本性良心作主,革除物慾而致良知,良知良能必能顯露善美德行,人人知廉恥,恢復本來真面目,就不需要聽審爭訟了,此謂知本,可見這一章就是格物致知章,格物致知章並沒有遺失。
本末
釋義
本
格物致知
明德親民
明白是非
明理尚義
先賢真傳
純善無惡
回歸本性
不須爭訟
末
情慾污染
散亂昏沈
私心偏見
貪心妄想
巔倒是非
靈明埋沒
強詞奪理
爭訟之因
拾壹、格物致知釋義(上)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肝肺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故君子必誠其意。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解釋格物致知的真理,因為當時大道尚未普傳,認為原文遺失,而致無法考証,朱熹夫子綜合大學章句的義理,融會貫通,採取程子(伊川)的意思,加以補充說明,第一段指出欲達良知良能完全顯現,必須格除心物,其重點首先要窮究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
第二段說明窮究道理的方法。
第三段指出窮究真理的最後結果,這是內聖的修養功夫,使良知良能達到清淨光明之境界。
二、分解:
(一)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註解】知本:知道根本,即到了極點也。
【解釋】能夠真確務本,窮究事物的根本道理,使良知良能得以顯揚,這就是達到真知的境界,也就是真智慧,妙智慧顯揚到極點,即明心見性,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心得記要:
1、本章古人認為被秦火所焚,此兩句據說乃大學格物致知篇之結語也,為進德修業之入門功夫。
2、有道的君子,必須窮究事物的根本,使良知良能顯揚,這是知本的益處。
良知良能顯露了,即能明德親民,代天宣化,立己達人,超凡入聖,這是務本的結果。
3、修辦道者,因能窮究根本,而致其良知,即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悟自本體,可與天地同參,與宇宙萬物合而為一。
六袓壇經云:「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為丈夫、天人師、佛。
」
(二)右傳之五章,蓋釋格物、致知之義,而今亡矣。
閒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及物而窮其理也。
【註解】窮其理:追求極盡的道理。
【解釋】朱熹夫子在重訂大學版本時,發現右傳第五章的格物致知篇,認為原文已經遺失,所以採取程夫子的意思,把本篇格物、致知二章失傳的缺文義理,大略補充說明。
朱熹夫子大意是說:大學經文上所說的「致知在格物」,就是說要恢復我們的良知良能,首先要格除心中不良的物慾。
但是要達到明理,恢復天賦的良知良能,就是遇到每樣事物,都要徹底研究清楚,了解它的性理、物理、事理,對於真理才能貫通了悟。
*心得記要:
1、朱子言格物,乃是格事物之物(象),因為當時心法尚未普傳,故未能達到登峰造極之境界。
2、格何物?即格除心中不該有的物慾也,如脾氣、毛病、情慾、貪、嗔、痴、愛等除盡,即掃三心、飛四相也。
3、致何知?即窮究天有天理、地有地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人有性理的真理,久之道理自然精通,智慧透出,良知良能顯現,由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以至於道成天上,名留人間也。
(三)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註解】靈:良知良能,即高度智慧也。
【解釋】因為我們人類的心靈,沒有不具有天賦靈明的良知良能的,而天下的萬事萬物,沒有一樣不具備有其天理、地理、物理、事理、性理的,就因為人類對於萬事萬物的真理,未能盡心盡力去窮究,不能完全研究瞭解,所以知道的道理,就不能夠徹底;因此大學經文,首先教人要如何學習大學之道,必須要使研究大學之道的人,對於普天下的萬事萬物,沒有不根據他已經知道的道理,更加用心不斷的探討研究,全心盡力的窮究,以達到真知的最高境界。
*心得記要:
1、人心之靈,皆是上天老分靈而來,最明最靈,虛靈一團,俱眾理而兼萬善,因為具備了天賦的特殊靈明知覺,故無事不知,無物不曉也。
2、天下萬事萬物亦是,上天老所孕育,故都有他的道理、性理存在,一切萬物才能生存,例如宇宙日月星辰運轉有一定的軌道,晝夜四季有一定的時令,花草樹木有一定的榮枯,人類生活起居亦有一定的作息。
3、故大學這本書,其重點在說明天賦的良知良能,足以窮究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若能持之以恆,智慧開通,真空妙理顯現,真心修辦,立己達人,可臻超凡入聖之境界。
(四)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此謂物格,此謂知知至也。
【註解】豁然:開通明朗。
【解釋】等到下功夫研究的時間一久,有一天心竅自然融會貫通,萬事萬物的道理,自然明白,則對於事物的精微、粗淺、大綱,沒有一樣事物不知道,到了這種境界,我心的全部體制和最大的作用,沒有不清楚的瞭如指掌,這就是對萬事萬物的格物窮理後所產生的功效,乃真正明理,一切妙智慧全顯現到極點了。
*心得記要:
1、窮理盡性的功夫,宜由淺入深,由精入微,朝乾夕惕,日新又新,效法易經繫辭傳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必能達到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
2、存養功夫一久,一旦豁然貫通,群疑頓釋,則私慾淨盡,天理流行,良知良能顯露,斯時,一性圓明,十方平等,可得解脫自在,應用自可無窮。
3、心之作用大矣,經云:「三點如星樣,橫勾似月斜,披毛帶角由此出,作佛也由它。
」
故知萬法由心生,萬法由心滅,心可作天堂,心可作地獄,修道者,宜煉血心肉心為道心,久之性見心明,則我心的全部體制和最大用處,沒有不清楚的了。
4、物慾格盡時,即格除貪、嗔、痴、私、殘、恨、怨等惡習,斯時恢復本具赤子之初心,心境無塵埃,良知良能光艷明澈,妙智慧全部顯現出來,這叫做知之至也。
格物
心物
貪嗔痴愛
人我之相
毛病嗜好
稟性習氣
身物
酒色財氣
名利恩愛
唯我獨尊
自恃知修
口物
口是心非
惡口傷人
妄言造罪
兩舌傷人
致知
知天時
三陽開泰
大道普傳
明師應運
善惡分班
知真道
先聖真傳
般若正法
回天明路
經典印證
知本性
求師指點
明德自性
率性修行
盡性了命
拾貳、格物致知釋義(下)
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
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
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
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
格心物者,復性初也; 驅身物者,覺心源也;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
身行著外曰覺人焉。
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
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
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心物終無,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軀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
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
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
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故心物未發謂中和。
良知性也,心物即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
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
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
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一)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註解】貪:情所喜愛。
慾:求得無厭。
辟:思想偏倚、言行不端。
嗔:怨恨。
忿:即心中不平而發出怨怒之氣。
癡:呆憨不慧。
奢:無所節制。
蕩:動蕩不安。
愛:非常喜好。
妄:不正當心念。
遷:更移改變。
【解釋】大學經文所講的「致知在格物」,以達到良知良能的境界,首先必須要革除自身不良的嗜好及貪慾之心,所以心理上如果有貪求無厭,或慾望生起時,本來清淨光明的本性,受到這偏頗不正貪求或嗜欲的影響,本性就無法大中至正的止於玄關至善寶地了。
在心理上如果存有憎恨怨怒,就會怨天尤人,自性受到影響,則我們的本性,自然會閉塞不開,就無法顯露出清靜光明的本來面目了。
在心理上如果痴迷於功名富貴,當不能實現時,心理上就會產生苦惱,心猿意馬放蕩失控,本性便會跟著無法安定,而動蕩不安。
在心理上如果有愛戀、妄念、人心用事,清淨光明的本性受到影響,便會隨著更移變遷,而無法安定。
*心得記要:
1、孚佑帝君降臨乾元堂補述格物致知章,使大學經文,更趨完善,誠為修持內聖外王的寶典。
而本章是修持內聖最重要的部份。
2、欲達良知良能顯露,使本性清靜光明,首先須格除心物,心物之變化萬千,但總離不開貪、嗔、癡、愛。
3、心物之為害,遠勝於洪水猛獸,眾生若貪著於貪、嗔、癡、愛,致使靈明埋沒,元神無法就位於大中至正的至善寶地,就會使思想偏差、行為怪異、情緒憂鬱不開朗,心情不穩定,身體產生苦惱憂患,最後隨波逐流、沈淪苦海。
4、心分血肉心、人心、道心也。
血肉心者純惡無善,若執此心,為惡人、愚人、為畜為鬼;人心者,有善有惡,若執此心為善,可為賢人,若起貪妄心,則造業墮落矣;道心者,純善無惡,微而難見,故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欲明此道心,必受明師指點,方能明此心為佛,煉此心成仙。
(二)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
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
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
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註解】格:除掉。
心物:即貪慾、嗔忿、癡奢、愛妄等。
必:必須或一定。
戒:戒除去掉。
扶:扶持匡正。
息:平息消除。
闢:打開。
塞:滯礙閉塞,即憂鬱不樂。
消:滅去。
收:收斂。
蕩:即動盪不安。
定:即安定,精神集中、不分散。
剷:斬斷。
挽:拉回、挽救。
遷:更移變動。
止:有定處。
遏:制止。
隱微:心念已動尚難察覺之時謂之。
動機:心念發動當時之關鍵意識。
【解釋】所以想要除掉貪慾、嗔忿、痴奢、愛妄等不合理的心物雜念,一定要戒除心中的貪念慾望,便能匡正本性因為貪慾而發生的偏倚,以恢復原來大中至正的天性。
進而能容忍心中的嗔恨、憤怒、拂逆之事,使之心平氣和,就可打開被閉塞的天性,使良知良能顯揚,發出無限的光輝。
進而消除痴迷奢侈的心,使之安份守己,則能收回動盪不安的人心,止於至善寶地。
更必須斬斷貪妄不正的念頭,則能挽回被污染的本性,引導使恢復本來面目,而止於至善之佳境。
因此,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應當謹慎心物在欲動未動之間,使之念頭不起,更要在心念發動的剎那必須立予制止,方免惡因坐大,覆水難收。
*心得記要:
1、本段說明格除心物的真實功夫,引用貪慾、嗔忿、痴奢、愛妄等四種心物為例,讓我們推而至于各種心理層面而去省察實修。
2、蓋本性原來清靜光明、墮落後天、被物慾所蔽、聲色貨利所迷,致使靈明埋沒、解脫無期,今藉此功夫,格除心物,使靈明復明。
3、能戒貪慾、息嗔忿、消痴奢、剷愛妄,則能去三心、飛四相、斬七情、斷六慾,本性猶如清潭印月,清靜光明。
4、如何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呢?要學道經觀玅章云:「常有慾以觀其竅,常無慾以觀其妙。
」久之,自達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
(三)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
格心物者,復性初也;驅身物者,覺心源也;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
身行著外曰覺人焉。
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註解】蔽:即遮蓋。
身物:指表現在外之不良言行,如酒色財氣、吃喝嫖賭。
驅:去除。
覺:明或悟。
心源:本來心的根源。
一貫:連貫。
三者:指性心身而言。
植:植物、樹木。
猶:好像。
內聖:自渡、自立、自達的獨善功夫。
外王:渡人、立人、達人的兼善功夫。
【解釋】所以說貪嗔癡愛等心物,遮蓋了自己的本性,猶如雲霧遮住青天,本性內被心物所感染侵害,外被酒色財氣所引誘,就會付之行動,故我們要內而革除貪、嗔、痴、愛,才能恢復清靜光明的本來面目,外則將付之行動的酒色財氣等不良嗜好,驅除乾淨,才能了悟先天的本來自性。
上天所賦給我們的本性、心念及身體,三者是連貫在一體,密切不可分,猶如一顆樹木的根、莖、葉相互關係,不可分離一樣。
因為自性與道心是居住在身體裡面,能夠時時保持良知良能,止於玄關至善寶地,使之靈明不昧,這叫做自覺的內聖功夫。
進而將此自覺的內聖功夫,實踐力行於行為上,做到立人、達人、兼善天下、渡化萬民,這叫做覺人的外王境界,由此可知,內聖外王的功夫,是表裡合一,相輔相成的,如果缺失其中的一項都是不圓滿的。
*心得記要:
1、本段是呂袓闡述內聖外王的修持功夫,文章中指出格除心物以及驅除身物的重要性,這跟佛家講的守戒觀空,以及道家強調的清靜無為,有異曲同工之妙。
2、時時將性天止於至善中道處,胸懷大中至正,抱負道心道念,常保本性光明清靜,此為內聖的修持境界,將此清靜光明的心境,流露出慈悲喜捨,時時行道辦道,立己達人,兼善天下,此為外王的功夫。
3、性、心、身三者之關係如樹木之根、莖、葉,是密不可分的,而根是植物最重要的部份,固了根,莖、葉必然茂盛,而人最尊貴者本性也,鍊了本性,身心必然舒暢,這是千古不易的哲理也。
4、維持心物於未發狀態,並謹慎心物於隱微之間,此聖人之修持境界。
改過遷善,洗去身物之污染,力行三省四勿,此賢人之修持歷程。
(四)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
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
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心物終無,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註解】滋:滋生、發生。
蔓、蔓延。
蔽:遮住。
持:保持護持。
皓:光明潔白。
【解釋】如果讓貪嗔痴愛等心物,任意的滋生蔓延,而不加以限制的話,到後來一定將本來清淨光明的自性遮蔽住,所以聖人的修養功夫,便是在心物於稍見隱微之時,立即謹慎小心的處置,防患於未然,以自然的法則,用清靜圓明的自性,使心物無法蔓延蠢動,亦即平時就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久之心物便會無從產生。
心物一旦沒有了,就不會為非造業,自然靈明的至善本性,就會發出光明潔白的光輝,本性一旦常保明亮光輝,到此境界,便是恢復本來面目,而顯現赤子之心了。
*心得記要:
1、此段指出聖人的修持歷程,聖人慎心物於隱微發動之初,戰兢自持,使自性常保光明潔淨,恢復本來真面目,光耀照人。
2、心物一旦任其蔓延繁殖,沒有不將光明的自性遮蔽住的,故聖人所慎者,心物之隱微處也,因此能以自性良心主宰自己的生命,從而亦能帶領我們由黑暗邁向光明。
3、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尚要抱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故能立己達人,我們更應該見賢思齊,戰兢謹慎,亦能使心物消失,至性常皓也。
4、月本光明,因物蔽故失其光明,本性亦如是,故欲使靈性復明,須由明師指點明路,找到我們的自性主人翁,再加以修鍊存養,去其心物,必能恢復赤子之心,只要流露智慧與慈悲心,本性定能更加光輝靈明的。
(五)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軀身物於昭 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
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
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
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註解】身物:即酒色、財氣、嫖賭、脾氣、毛病、嗜好。
昭著:顯明也。
弗:不也。
遂:於是。
熾:火旺昌盛。
現:表露之義。
【解釋】一旦讓不良的身物如酒色財氣、嫖賭、脾氣、毛病等不良習慣,表現於言行舉止當中,清淨光明的本性自然就被污染,所以賢人的修行歷程,便是勇於驅除身物,驅除一切已經顯現的不良言行,因為賢人不能像聖人一樣保持不動心的狀態,或不能在心物剛發動之時即謹慎的加以防範。
不能在心物發動之時,謹慎自持,因此貪慾、嗔忿、痴奢、愛妄等不良的習性,就像星火燎原一樣地旺盛起來,而表現在日常生活的。
由於這種不良的行為,很明顯的表現在言行舉止當中,別人當然看得很清楚。
所以能夠把這些不良的壞習性驅除殆盡,便能使本性清淨光明,這叫做覺心源。
由於人心猶如猿猴,意念像似馬匹般的奔騰不已,很難控制,世人慎心物、驅身物,最初非常勤奮用功,但日子久了,便懈怠不精進,這乃是一般凡夫俗子的通病吧!因為懈怠不精進修持的結果,一些壞毛病又死灰復燃,如此可見,一個人如果能夠始終如一,保持著純潔的道心及道念,而不被心物身物所侵犯,便能覺悟靈明的本來面目了。
用這種勇於改過的精進功夫,也能漸漸接近光明自性、恢復我們的圓明自性。
由此看來,聖人與賢人對於慎心物及軀身物,起初步驟雖然不同,但是最終達於聖域賢關的境界,是相同的。
總而言之,不良的心物及身物如果不革除淨盡,是無法達到良知良能顯現的至善佳境。
*心得記要:
1、此段說明賢人的修行歷程,賢人修持以人心做工夫,不知道有道心之重要,故只知驅身物於昭著,不知慎心物於隱微,這是以人為的力量,使身物消弭於無形。
2、身者心之役,心物未動之時,不加謹慎防患,則貪嗔痴愛之心猶如星火燎原般的旺盛起來,滋蔓發於身。
賢人修持造詣雖然不及聖人,但是能夠察覺身物之為害。
3、革除身物的功夫,如貪慾已萌,馬上革除淨盡;如嗔忿既動,馬上知錯和睦:如痴奢已行,馬上節約制止,如愛妄已生,馬上懺悔改過。
4、進德修業的過程中,時日一久,定然會受到挫折,考驗再三,因此懈怠道業,身物昭著,正是墮落的主因,是病焉。
如能勇猛精進,突破黑暗,始終如一,最後定能克服魔障,精進道果,達於聖域賢關至善之境。
(六)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故心物未發謂中和。
良知性也,心物即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註解】紛:擾亂或糾纏。
乘:趁也。
臻:達到。
【解釋】所謂要誠懇我們的意念,必須要先明理,心裡誠實不欺,才能恢復我們固有的良知良能,所以說當心物還沒有發生時,正是良知本性作主,識神退位之際,這個時節叫做中和境界,也是良知良能顯現,自性良知當位,正是至善之本性也。
一旦心物發生了,便是造業的動機,這時以血肉心,人心為主,心意一動,相關的意念便紛至沓來,此時若不警覺,則各種邪惡的言行都表現出來了。
所以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要使自己的心物維持在不動狀態,且要在心物啟動之時立予打消,使之不發生,這樣才能恢復我們的良知良能,而達到無極真理,也就是真、善、美的至佳妙境。
*心得記要:
1、本段呂袓一再提示「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的重要性,這是復性初的工夫,也就是當心物未發的中和境界,保持這顆靈明的本性,才能臻於至理,六袓壇經云:「前念不生為心,後念不滅為佛」,即是此意。
2、心居性及意之間,心之上就是本性,心之下則為意,心物之未發,則本性當家,心物既發,換意念當家為害,故「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使本性居中作主,則回復光明自性矣。
3、白陽弟子,了悟自性三寶,從此君臣定位,良心作主,不讓心物擾亂本性君王,使真良知、真智慧顯現,不執著一切語言形象,恢復本來真面目,顯露善美德行,而臻於至理,則聖賢仙佛可學而至矣。
(七)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
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
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
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註解】序有四: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個步驟。
實則二:指格物致知而言。
【解釋】因此革除貪、嗔、痴、愛等心物,以達本來光明清靜的良知良能,這便是內聖的修持功夫,此功夫一旦做到,則意念自然真誠了,心念自然也歸於端正了,雖然內聖的修持功夫分為四種程序,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步驟,其實只有格物、致知二項而已。
只因正心、誠意二項都是內心的活動,所以也列入內聖的修持功夫,這就是如果不能恢復良知良能的本來面目,是不能達到真誠其意念的。
*心得記要:
1、呂袓補述此段格物致知章,使修養內聖的功夫更趨完備,咱們若能細讀、玩味、信受奉行,沒有不明心見性,返本還源的。
2、格物之功,為修持內聖的基本功夫,雖有四種程序,其實只有格物致知二項而已,蓋格物致知者本也,本立而心意自正自誠矣。
3、天時已至,天降真道,明師指點性理之所在,又呂袓補述格物致知之義理,相得益彰,更能造就活佛之世界,則人性之光輝,
更能照亮寰宇。
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修心之法
虛其心
謙虛的心
心平氣和
內方外圓
以受天下之善
潛其心
內斂的心
虛心實腹
格物致知
以觀天下之理
定其心
定靜的心
內心不亂
外緣不染
以應天下之變
大其心
寬廣的心
心胸坦蕩
正心修身
以立己達人容天下之物
拾參、誠意釋義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以精闢的見解,來解釋誠意的真理,第一段說明立志修道的君子,待人處事要以慎獨的工夫,做到「去人欲存天理」的境界,真心實意,念慮真誠去處理一切事物,不要瞞昧自己的良心,自然就無愧於天地鬼神了。
第二段便是從反面上來形容小人齷齪假善的一面,與君子自然的天性相互對照,是非得失自然涇渭分明。
最後一段,則指出有道的君子,要真誠自己的意念,不愧於屋漏,努力用功不懈,必能達到心胸廣闊,身體安康快樂,性體圓滿光明的境界。
二、分解:
(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註解】誠:不虛妄、不欺不詐。
毋:無或不要之義;自欺:
即自己欺騙自己。
惡惡:前惡指討厭之義,後惡字為形容詞,指壞的意思。
好好:前好字為動詞,指愛好而言,即喜悅之義,後好字為形容詞,是美好之意。
自謙:自己感到滿足之意。
慎其獨:慎即謹慎小心,獨即獨處或獨知之意,也就是謹慎自我,不欺人欺己,或欺上天也。
【解釋】大學經文談到修身誠其意的真理,就是叫我們要誠實自己的意念,做到不欺騙自己,如遇到討厭或不善的事情,一定要遠離它,就如同聞到很臭的味道,由心裏產生厭惡的感覺,而離開它。
對於美好的事情,一定要親近接受它,如同看到或聽到美好的顏色或聲音,而心生歡喜,一心一意去追去求到底,須臾不離,能夠這樣出乎自然,誠實不欺地修身,必能使自身,感覺到無上的快樂與滿足。
所以一個有道的君子,對自己或別人一定要誠實謹慎,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須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心謹慎提防,不敢苟且隨便。
*心得記要:
1、所謂誠其意者,意念不離自性玄關,以自性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由自性流露善美德行,毫無造作與粉飾。
2、不自欺的功夫,要做到「去人欲存天理」的境界,如此方能誠心實意去待人處事,而
無愧於天地鬼神。
3、如惡惡臭,即見惡而自省,不可苟且偷安,好高騖遠,必須要克制私心慾念,去三心飛四相。
如好好色者,宜見賢思齊,明德親民,修己渡人。
4、慎獨的功夫,必須要克制自己的慾念,其功夫宜守玄關,明禮義,知廉恥,自然私慾淨盡,臻於至理。
5、本段是解釋有道的君子,修身以誠其意、慎獨的功夫,坦蕩自持,胸懷大中至正,自然邪念不生,浩然正氣充滿也。
(二)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註解】小人:指不明事理的人。
閒居:自己獨處的時候。
至:做或為之義。
厭然:心裏愧對良心,消沮閉藏,失魂落魄的樣子。
揜:掩飾或隱藏之意。
形:流露出來,即顯現於外表。
【解釋】不明事理的凡夫輩,當他一個人閒著無事做的時候,便開始邪思亂想,做出種種損人不利己的事,無所不為,壞事做盡。
一旦看到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就會感到厭惡,並趕快把不善的地方遮蔽起來,同時把自己善良的一面顯露出來。
雖然不肖之輩將過失隱藏,而顯露其偽善的一面,但是這種行為,就一位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看來,其底細早就看得清清楚楚,就好像看透了其體內的肺肝一樣。
這種掩飾過失,假裝偽善的行為,於己於人又有什麼好處呢?這就是說明了內心真誠,自然流露在外。
所以一個正直有德的君子,他的言行舉動,在別人注意不到及獨處之際,更當謹慎小心,時時保持正大光明的行為。
*心得記要:
1、小人者,因為不明事理,充滿奸詐邪惡之血肉心,迷於功名富貴,逐於聲色貨利,只知靜而思惡,動而偽善,不慎獨,無真功實善,故稱小人。
2、君子胸懷大中至正,性天光明磊落,故能靜而存養心性,動而利世益民,有慎獨心,懷善念,則誠於中而形於外,浩然正氣充滿,故稱君子,小人見之而迴避,邪不勝正也。
3、有諸內,必形諸外,所謂邪正觀眼鼻,故君子靜而存養,動而省察,時時拴心猿,鎖意馬,不自欺欺人,時慎其獨,性天自然光明正大。
4、六袓壇經疑問品云:「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經文所載誠其意者,要誠心實意,誠心修道,不可向外追逐聲色貨利,宜向內心自性用功夫,必能除妄顯真,成就道業。
(三)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註解】十目:光明又銳利的眼光從十方注視我們。
十者玄關一竅也,喻良知之自我監視,即反觀自照,自我檢討之意也。
十手:指來自十方無形而又公正的手指所指責。
喻良能之自我譴責,是要自我改進,溫故知新。
嚴:嚴密,讓人畏懼的意思。
富:有財寶,有妙智慧之人。
潤:光澤。
德:得也,即行三施,來滋潤自身的性命。
心廣:無煩惱,無雜念,安然自在,性天光明寬廣也。
體胖:胖者安適舒泰,廣大寬平,性體圓明。
【解釋】曾子說:慎獨的工夫,要知道天理,有如光明銳利的目光從十方監視著我們,以及從十方而來之手指,譴責你不正當的行為,像這種順其自然,嚴密公正的鑒察,豈不讓人畏懼、可怕嗎?一般有錢的人,以其富裕的錢財,將自家裝飾得華麗舒適,以顯揚他的富裕光澤,但是有道德的君子,卻能勤行三施,親民渡眾,以內在的道德,來滋潤自身的性命,得到無比的喜悅與榮譽,自然心胸寬廣,性體康舒安泰,本性圓明,身體安康快樂,這是誠於中,形於外的結果,所以有道德的君子,在修道行道的過程中,一定要真誠自己的意念,努力用功不懈,才能達到止於至善。
*心得記要:
1、十目十手,於我性中本固有,試觀十字,通天徹地,縱橫十方,大無不包,微無不入,人心血心之動念,則自視自指,威嚴無私,安可自欺呢?
2、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蓋上天就像一面鏡子,謂之天鏡,無時無刻都在監控,又像電波感應般的快速而靈敏,故云:『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3、修道者,宜素位而行,淡薄名利,降伏邪思妄想,修己渡人,積功累德,冤孽消清,自然心廣體胖,心胸端端正正,平平坦坦,身體安康舒泰,人人敬仰。
4、本章主旨以誠其意,為修道切確之功夫,苟能真誠意念,自無欺於天理良心,自然顯露善美德行,則明心見性,天人合一的境界,可學而至矣。
誠意釋義
誠其意
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
如好好色
此之謂自謙
修持功夫
誠實謹慎
出乎自然
四知無愧
道心懷抱
效 驗
天地合德
日月合明
四時合序
盡人合天
君 子
事理通達
光明磊落
率性實修
心性圓融
小 人
無所不至
弇其不善
假公濟私
忘本逐末
曾子曰
十目所視
十手所指
其嚴乎
怎可不慎
富潤屋
財用恆足
裝潢華麗
生活舒適
無憂無愁
德潤身
廣行三施
德潤性命
心廣體胖
性體圓明
必誠其意
誠懇戒慎
循規蹈矩
明心見性
超凡入聖
十四、正心修身釋義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解釋正心修身的真理,第一段說明心不正的原由;第二段說明心一旦不正,身就不能修的後果;第三段強調修身,必須從正心開始,由此勉勵進德修業的君子,要時時固守誠意的心,自我檢點才能心正而身修。
二、分解:
(一)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註解】身:此處的身朱子引程子的話解釋為主宰行動的心。
【解釋】大學經文指出要修養自身,是要從正其心開始。
*心得記要:
1、正心為修身養性第一首要功夫。
2、正心之法宜親近前賢大德,以及光明道場,聆聽教誨,信受奉行聖賢真理。
3、宜掃三心,飛四相,履行三省四勿,三清四正,革除物慾,而致良知,心性自趨淳正矣。
(二)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註解】忿懥:忿怒怨恨。
恐懼:惶恐驚懼。
好樂:愛好喜樂。
憂患:患難憂苦的意思。
【解釋】首先要了解心性,一個人如果表現了憤恨之表情,就無法保持本然大中至正的心態,就不得其正,身也修不好。
一個人如果有惶恐、驚懼、害怕的色貌,就無法保持本然大中至正的心態,就不得其正,身也修不好。
一個人的舉止行為因為有好樂、喜愛心,被聲色所迷惑,性情走偏就無法保持本然大中至正的心態,而不得其正,身也無法修好。
一個人如果在神態上表現出憂愁、苦楚的狀態,性情乖偏就無法保持本然大中至正的心態,而不得其正,身就無法修好。
*心得記要:
1、不當的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心便會被不正當的氣障所蔽,心失主宰,而不得其正、心不能正,身焉能修。
2、因為忿懥即嗔怒、恐懼近妄語,好樂近貪慾,憂患近癡迷。
又因為氣質不純,才會
有忿懥;有虧天良,內省多疚,才會有恐懼;理不勝慾,被物慾所迷惑,才會有好樂;得失之心不能忘懷,才會有憂患。
3、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等四種情況,人皆有之,但必須心平氣和,合乎中庸之道,才不會犯了過錯,如若意氣用事,心失主宰,則不得其正矣。
4、若為忿怒所累,心不得其正,則不能安身;為害怕所據,心不得其正,則不能安心;為快樂所迷,心不得其正,則不能安性;為愁苦所困,心不得其正,則不能安命。
(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註解】不在:離開至善中正體位也。
視而不見:其心失明。
聽而不聞:其心失其聰。
食而不知其味,其心失覺。
【解釋】一旦自心不在大中至正的本位時,本心無法自作主宰,看東西時也看不見,聽了也聽不到聲音,吃也吃不出食物的味道,以上這段文章的意義,就是叫我們要修好自身,端正自己的心思做起。
*心得記要:
1、因心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者為著相,是著太過。
心不在焉,著相於頑空,乃是不及,過與不及,皆非中庸之道。
2、心與性合,視神經產生感應,則性視,心已得視;心與性合,聽神經產生感應,則性聞,心已得聞;心與性合,則嗅覺神經產生感應,性中清靜無為之味,心已嘗矣。
3、是以慾修其身者,宜先正其心,格除物慾,使本心清靜光明不落邊見,心正後與性天合而為一,則心可明、性可見、身可修也。
拾伍、修身齊家釋義
所謂齊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踐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解釋修身齊家的義理,第一段指出齊家,必要先將己身修治好。
第二段列舉五辟的害處,第三段說明中平和順的重要,最後一段則明示修身才能齊家的要義。
二、分解:
(一)所謂齊家在修其身者。
【解釋】大學經文上所說的,要齊家,使家庭充滿和諧溫馨,美滿幸福,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把自身的修養做好。
*心得記要:
1、家之本在身,修身而後齊家,此自古不易的哲理,因為身正,家自齊,身若不正,雖命不從。
2、俗語云:「上不正則下歪」,故身若不修,整天不務正業,胡作非為,家裡成員上行下效,胡作非為,難以管束,家焉能齊?。
3、身一旦修好,本性自然光明磊落,胸懷大中至正,言行可為眾人表率,家庭成員自然長幼有序,謙恭有禮,充滿著親情與道情,家自然齊,則國治、天下平,此為諦造大同世界的藍本。
(二)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踐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註解】。
辟:心有所偏愛。
親愛:親近愛護。
賤惡:輕賤厭惡。
畏敬:畏服敬重或提攜。
哀矜:同情別人。
敖惰:傲視怠慢,即看不起、或怠慢人。
【解釋】人對於自己所親近或愛護的人,因為有親愛之心而偏袒護短,其心就偏辟而不公正;人對於自己所輕賤厭惡的人,因為輕賤厭惡而不予敬重或提攜,其心就偏辟而不公正;人對於自己所尊重或敬愛的人,常因敬愛而奉承,或不敢接近而予以諫諍,其心就偏辟而不公正;人對於自己所憐憫的人,若是心生可憐同情,而不予鼓勵上進,其心就偏辟而不公正;人對於自己所傲慢看不起的人,就予以輕忽而不照顧他、同情他、成全他,其心就偏辟而不公正。
*心得記要:
1、親愛心、賤惡心、畏敬心、哀矜心、傲惰心、此五辟乃人之常情,若是一味的溺愛、漠視、奉承、同情、輕賤,此謂之陷於一偏,偏則蔽,蔽則身不修,家何以齊。
2、矯正之道,即親愛而不溺愛,應以義理教育,使其明理;收起賤惡漠視的心,代之以寬恕並多加提攜成全;敬畏而不一味奉承,應於必要時予以忠諫使之樂從;哀矜而不一味寵縱,應以鼓勵的照顧,使之自強不息;收起傲惰怠慢的心,代之以謙和自重,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中道。
3、蓋五辟者,後天之情,非先天之性,不要以後天之情而影響先天之性,蓋五辟會使心性偏離中道,正己的功夫便做不到,則身不能修,身不能修,家就不能齊。
4、一貫道弟子,在明師一指的當下,已經契入真空的無思無慮境界,若能直接展現妙有,也就是顯露善美德行,自然惡念不起、善念頻生,刻刻固守中道,自達於身修家齊也。
(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註解】好:喜悅或愛好。
【解釋】因此當我們愛好一個人,同時能夠了解他的毛病缺點,並於必要時給予諫言使之改過;反之對我們所討厭或輕賤的人,仍然能夠找出他的美好優點,並且以其優點來褒勉他,像這樣有公正的人,天下實在太少了。
*心得記要:
1、好而知其惡,凡我所愛好之人,如言行有一點不善,應以諫言,使其改過遷善,去蔽就新,以成就賢人君子。
2、惡而知其美,對於我所厭惡不喜歡的人,仍然能找出其美好的優點,並以此優點褒勉他,以此中道公心處世,即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表現。
3、世俗不古,人心不正,處事不公,此乃血心肉心用事所致。
身不修,家不能齊,此為動亂的根源,若能化美中之惡使之達於純善,化其惡中之善為更純善,則心性可漸趨純正,而達身修,家齊。
(四)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註解】諺:俗語。
碩:大。
【解釋】俗語有句話說: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因為親愛,所以往往認為自己的兒女最美好,而不知道兒女的毛病缺點。
當農夫的,因為有貪慾心,所以總覺得田園裡的稻苗果實沒有比別人碩大。
以上這些引例,證實心有所偏,必有所蔽,所以自身的涵養修持不夠,家就不能齊,也就無法使家庭和睦溫馨,美滿幸福了。
*心得記要:
1、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因為心有所偏,就會被貪慾所障蔽。
2、矯正之道,宜好而知其惡,即徹底除惡;惡而知其美,使之愈發善美。
也就是固守中道,以教育、成全、諫言、鼓勵、規勸,使達於致中和至善之境。
3、本章的要點,強調偏蔽的害處,說明一有偏私,心理即不得其正,唯有中平才能和順。
4、總之,修身齊家的根本之道,要能時時刻刻固守中道,以自性良心當家,勵行五倫八德,三綱五常,便是修身齊家的要義。
齊家治國要義
身修
意誠身修
言行相顧
道心容物
二六時中
戰兢自持
樍功累德
家齊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克己修身
德化家人
齊心修持
家庭和睦
國治
齊家修道
眾家效法
推廣行遠
人人明德
德風所致
國家大治
拾陸、齊家治國釋義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其機如此。
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國。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解釋齊家治國的義理,第一段指出必先齊家,才能治國的道理,並以「孝、弟、慈」為齊家治國的重要德目。
第二段說明以身作則,推己及人的結果,以及上不正則下歪的後果,並舉列堯舜以及夏桀、商紂的典故,來解釋齊家的實例。
最後一段引例詩經的三篇文章,指出一家的大小成員,充滿和睦、和諧、和順,可以影響至全國,使世人效法,均在說明齊家,才能治國的原由。
二、分解:
(一)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註解】教:教誨。
孝:養親、順親、愉親心也。
事:順理奉承,真心敬愛也。
弟:兄友弟恭也。
慈:愛護、關心之義。
使:差使之義。
【解釋】大學經文所說的,要治理國家,必須先使家庭圓滿,如果本身不能教誨自家的人,而家人無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相處,卻想教化天下的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不一定要離開自己的家庭,就能成全教誨全國上下的人民,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平常即正心修身,以身作則,在家裏面,能夠孝順父母,並且將孝道推行於社會、國家,他就能夠為上司盡忠。
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互相親愛恭敬,推廣到社會或團體中,就能夠事奉天下的長上。
平常注重慈愛心的培養,為父母的對待子女慈愛,將此心推廣到社會上,同樣的以慈愛心對待別人,可以得到眾人的心,眾人也願意為我們效勞。
*心得記要:
1、國之本在家,家齊自然國治。
身者國之器也,能修身,存天理去人慾,使身心大治,再推之於家,家齊而後國治,故治理身內國與身外國是一貫的。
2、君子不出家,而能感化百姓者,即在家能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獨善己身,使本性流露出真善美的光輝。
教於國者,謂君子正心修身,再齊家,使德勳遠佈而風行草偃,以身家作模範,則上行下效,達於國治天下平。
3、齊家治國之要項有三綱目,即孝、弟、慈也。
在家能盡孝於父母,未有不忠其君王者;在家能盡悌道以事兄長,未有不恭敬其長上者;若以慈幼之道待人,未有不得民心也。
4、在道場中,若能盡孝心侍奉前輩,以悌道禮讓同修,以慈悲心教導後學,建立道場倫理,必能使道務更加宏展,救渡更多眾生,共登覺路。
(二)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註解】康誥:指書經康誥篇,是周武王告誡其幼弟康叔的文章。
保:保護。
赤子:剛出生不久的嬰孩,此處亦可指靈明的本性。
求:指愛護或治理之義。
中:即命中或正合心意。
養:指教化的方法。
嫁:指成全。
【解釋】書經康誥篇上有句話曾說:「國君之愛護照顧百姓,就好像父母照顧自己的嬰孩一樣。
」因為父母能衷心至誠的照顧自己的嬰孩,雖然無法以語言對談,但是以心靈溝通,都能恰到好處,符合孩子的需要,不會差得太遠。
這種父母照顧嬰孩的心是出於天性,所以沒有一位女孩先學會養育孩子的方法,再行出嫁。
都是孩子出生以後,做母親的,自然會養育孩子的。
*心得記要:
1、本性皆是上天老所賦予,赤子幼小雖然不能言語,但大人照顧小孩的心是出於至誠,故對嬰孩的飢飽寒熱,皆能照顧的恰到好處,實出於母子連心的天性。
修道者積極修辦,遇到困難皆能感應上天的加被,而逢凶化吉,此乃人心與天心契合的明證。
2、齊家之道,需要發揮自己至善的天性,就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般地,去愛護手足同胞,照顧得無微不至,不造作,不粉飾,推己及人,自然達於家齊國治的境界。
3、修辦道者,如能以保赤子之心,去照顧後學,成全後學,也就是能以愛護自己兒女的心去愛護照顧後學,後學一定能以誠心回饋道場,將來必定能成道。
(三)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其機如此。
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註解】一人:指國君或主事者。
一家:指領導階層的家庭。
興仁:以慈愛為前提。
興讓:即在社會上造成互相禮讓的風潮。
貪戾:貪心妄求,處事背理暴戾。
作亂:悖逆的行為。
機:關鍵。
僨:敗壞。
定:安和樂利。
【解釋】做國君或為人領導的主事者,他的家庭裏面如果能夠實行倫常孝悌之道,來修身齊家,由於他的德風流佈,必然上行下效,則國家的仁義之風,就會普遍的興盛起來,使仁道普行天下。
做國君或為人領導的主事者,他的家庭裏面如果能夠實行禮讓的美德,則百姓受到薰陶,自然也能夠將此敬老尊賢的禮讓風氣推行起來。
相反的,做國君或為人領導的主事者,如果處事貪慾暴戾,國人受其不良行為的影響,必然上不正則下歪,國人就跟著悖逆作亂,可見關鍵就在這裏,其影響是這樣的重大。
也就是說,人如果說錯了一句話,足以敗壞一件事情,因為一言足以興邦,一言也能喪邦,所以做國君或主事或領導者,如果能夠實行仁道,言行端正,使德風廣佈,一人就能夠安定這個國家。
*心得記要:
1、天子一家仁讓,由於德風流佈,則一國仁義謙讓;天子一人貪欲暴戾,百姓必然群起效尤,而貪橫作亂。
故國君有道,則一國興仁;國君失道,則一國敗亂。
故一國的興仁或敗亂,關鍵在國君之有道無道耳。
2、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喪邦,一言不當而僨事,一人仁讓而定國,如古時堯舜實行仁政,則國家大治,孔子誅少正卯,而眾奸臣平息,一人定國也。
3、代天宣化者,身擔重責大任,緊繫眾生升降關頭,故宜戰兢自持,謹言慎行,立正標杆,引導後學,登上慈舟,共歸覺路,慎勿假公濟私,敗壞道倫,則獲罪於天,無所禱矣。
(四)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註解】堯舜:唐堯虞舜也,實施禪讓政策以及仁
政,為後世所稱頌的聖君。
帥:率領。
從:服從或效法。
桀紂:指夏桀或商紂,因其苛虐殘暴統治天下,故世稱暴君。
令:命令。
求:要求。
非:責備指正。
藏:存在。
喻:使明曉或了解。
【解釋】以前唐堯與虞舜兩位有道的聖君,因為以仁道來領導天下的百姓,全國的人民遵行效法,所以仁風廣被,流傳到現在。
相反的,夏桀與商紂兩位暴君,以殘暴苛虐的手段來統治天下,百姓跟著上行下效,致使全國到處暴亂不安,惡名流傳到現在。
因此一國的領導者,推行政令,要求天下的百姓行仁行義,而本身又無法實踐,以行動來帶動大家,則百姓定然反抗,而不予服從的。
所以說,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自己本身先做得到,然後再去要求別人,別人才會服從。
自己本身沒有毛病缺點,才可以去責備別人的毛病缺點,如果自己本身的舉止言行都無法符合恕道,竟然想去開導別人,使別人明理恕道,這是自古到現在,從來沒有的事。
因此,要把國家治理得好,必定要從齊家做起。
*心得記要:
1、歷史是一面鏡子,堯舜與桀紂的前例最佳的明証,堯舜能明明德,以身作則,推己及人,深得民心,而安邦定國;反觀桀紂,蒙蔽天良,縱慾肆虐,帥天下以暴,促使天怒人怨,最後導致身敗名裂而亡國。
2、自己先做好,然後再要求別人做好,自己沒有做好,怎能要求別人呢?恕者如心也,自己的中心立不住,而要叫人如其心願者,未之有也。
3、因此齊家治國的主要原則有二項,其一就是以身作則,其二乃是推己及人,有此二項大原則,便可以安邦定國。
4、修辦道者,也要以身作則,以及推己及人的兩大原則為項目,如不能這樣,自己都修不好,如何能領導後學邁向光明的道路呢?
(五)詩云:「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正是四國。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註解】詩:第一段指詩經周南桃夭篇,第二段指詩經小雅蓼蕭篇,第三段指詩經曹風鳴鳩篇。
夭夭:指嬌艷美好。
蓁蓁:茂美盛大。
于歸:喻女子出嫁。
宜兄宜弟:兄弟和睦相處。
其儀不忒:做人的言行舉止中規中矩無有差錯。
【解釋】詩經周南桃夭篇說:「桃樹生長得嬌艷、美麗,它的葉子也長得非常茂盛,(貞靜的美德)以盡婦道,必能使家裏充滿和順溫馨,其樂融融,一家的人如果能夠和順溫馨,和睦相處,然後才可以藉此善美典型的流佈,再去教化全國的人民」。
詩經小雅蓼蕭篇則說:「身為國君領導者,能做到宜兄宜弟,使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因為做國君或領導者能以身作則,做到兄弟之間和諧和睦,必然上行下效,以此榜樣教導全國的人民,都能兄弟之間和諧和睦。
詩經曹風鳴鳩篇說:「身為國君或領導者,他的內心光明正大,儀態嚴肅端莊,待人處事沒有差錯,以為天下百姓的標杆,使四方的人效法學習,則可以端正四方的國家。
﹂因為本身品德崇高,能以身作則,不管身為父、兄還是子、弟,都中規中矩,有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然後百姓才會去效法服從,這便是要治理國家,必須先整齊自己的家庭的理由。
*心得記要:
1、任何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其言行影響到世人甚鉅,而家庭是蘊育賢相良臣的溫床,一家能和順,賢內助不可缺少,因此女子出嫁後,能克盡婦道,使家庭內大小和順,此為齊家的主要良方。
2、領導者,如果能做到宜兄宜弟,兄弟之間和睦相處,然後可以教導天下的人,人人和睦相處,達於家齊國治。
身、心、性三者自身兄弟也,兄弟意見倒戈,各自為政,凡夫也,宜兄宜弟,三位一體,是名聖體,若自身的兄弟各盡其道,明德親民,必可立己達人,化天下為一家也。
3、齊家先齊心,則誠於中形於外,外表自然嚴肅、莊嚴,正大光明不會差錯,進一步孝父母、友兄弟、慈其子,然後百姓才能去效法。
4、總之,齊家治國之道,應以身作則,內能明心見性、恢復自性明德的光輝,外能親民渡眾,福慧雙行,克盡倫常,立己達人,利世益民,才能達於齊家治國的目的。
拾柒、治國平天下釋義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謂箴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有國者不可以不慎。
辟,則為天下戮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儀監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未也。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貨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
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
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
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
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与同中國。
此渭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
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并至。
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一、要旨:
本章是曾子解釋治國平天下的義理。
第一、二段指出要治國平天下,強調在上位者,要有絜矩之道。
接著引例詩經的三段文章,來解釋絜矩的道理,下段則以書經及楚書的典故,討論道德與天命的關係以及用人之道,指明為領導者用善人、惡人的差別,並引申有道的君子,必須忠誠信實,才能治國的真理,最後段則講明理財之條目,強調國君對民生經濟的制度,應以義為利,不可以利為利,使全民安和樂利,富足安定,而天下可平矣。
二、分解:
(一)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註解】上:指在上位者。
老老:上老字為動詞之意,指尊敬,奉養;下老字指父母及父執輩以上之長輩。
長長:上長字為動詞之意,指尊敬;下長字指兄姐等長輩。
興:興起或形成風氣之意。
恤孤:恤者憐憫;孤者幼而無父,即孤獨無依的人。
倍:背離或反背。
絜矩:絜為度量,矩為工具,也就是將心比心,推此及彼也,亦即忠恕之道。
【解釋】大學經文上說:「要使天下達到太平,就得先把國家治理得好」的意思,就是說在上級的人,如果能夠率身至誠的尊敬自己的雙親,進一步尊敬別人的雙親,百姓定然上行下效,來尊敬自己的雙親,使孝道振興於天下。
居在上級的人,對兄姐長輩能敬重,對弟妹下輩能愛護,百姓必然跟著上行下效,使悌道振興,人人勵行悌道。
居在上級的人,如果能夠率先憐憫照顧孤獨無依的人,那麼全國的百姓,必然在這種浩大恩澤之情況下,必然上下和睦,團結一致,做到敬老憐貧的境界,不敢做出違背做人的道理,因此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依照情況去衡量事理的輕重,以推己及人的心,來實行忠恕之道。
*心得記要:
1、平天下在治其國的三要件是|老老、長長、恤孤,這也是繼齊家治國的三綱領|孝、悌、慈的延伸總歸於絜矩之道,也就是忠恕之道。
2、在上位者能孝順父母,百姓即能形成孝順父母的風氣,在上位者能尊敬長上,整個社會即能勵行悌道而謙恭禮讓,在上位者能憐憫孤獨,百姓必能惜老憐貧,此謂上行下效,為治國的根本。
3、絜矩之道也就是忠恕之道,恕者如心也,即設身處地來為他人著想,君子物格而后知至,意誠而后心正,以中正之心來判斷事理的法則。
4、前賢先修好自己的品德,以絜矩之道,引導後學修辦,才能渡化更多的眾生,邁向光明。
(二)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謂箴矩之道。
【註解】惡:討厭的意思。
使:指揮或命令。
下:居在下位的人。
事:忠敬事奉。
【解釋】如果我們不願意上司將不合理的事情,加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也絕對不能將不合理的事情,加諸在部屬的身上,以免引起反感。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可以將部屬對我的不忠不敬的言行,拿來對待我的上司。
我們也絕對不可以將以前或前面自己覺得討厭或錯誤的事情,把它轉移到後面的人去承受。
相反的,在我後面我甚覺討厭的人,對我們曾有不對的行為,我們也不可以將這種不對的行為,加在我們前面人的身上。
又我們討厭右邊之人的所作所為,也不可以將它移轉到我左邊的人去承擔,凡我們討厭左邊之人的所作所為,也不可以將它移轉到右邊的人去承擔,以上這些實例,都是說明善用忠恕之道,也叫做絜矩的道理。
*心得記要:
1、以上解說治國平天下的原理及原則,因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民,如能實施忠恕之道,才能得天下民心,若能得天下民心,則國可治,天下可平。
2、此段的意義,說明絜矩之道的方法,也就是待人處事之道,內文指出對待我們的長官、部屬,前後左右旁邊的人,相處之間,沒有自是的觀念,多為別人著想,先平心靜氣的行忠恕之道,使大家都能安和樂利,這豈不是大同盛世。
3、修辦道者,以天下眾生之心為心,以師志為己志,闡明聖道真理,代天宣化,德施天下,上合天心,下符民意,本性清淨光明,引導眾生登上覺路,這即是絜矩之道。
(三)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此之謂民之父母。
【註解】詩:詩經小雅南山有台篇。
樂:快活可嘉之意。
君子:指在上位者或國君。
好:喜悅、愛好。
惡:討厭。
【解釋】詩經小雅南山有台篇裏面說:「一個能使天下百姓同甘共苦,使百姓快樂的君王,為百姓所喜歡又愛好的事情,如安和樂利或聖哲德業等,領導的君王,都能全力支持,並且付之實施。
相反的,如果百姓討厭又忿恨不良的人、事、地、物等,領導者都能勇於革除,這樣能夠上符天意,下知民心的領導者,才是愛民如子的父母官。
*心得記要:
1、因為民心就是天心,民意即是天意,君子能上符天心為民除害,下符眾意,指導百姓教育耕田,使之豐衣足食,安然無憂,故能受到天下百姓的愛戴。
2、百姓都討厭流離失所,社會動亂不安等生活,不能安居樂業,這都是要改革的。
3、修辦道者,能上順天意,也就是應機宣揚真理,代天宣化,廣渡原人。
下符民心者,眾生輪迴六道,已歷無數歲月,沈淪苦海,今能引導其離苦得樂,邁向光明,亦能受到後學的愛戴。
(四)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有國者不可以不慎。
辟,則為天下戮矣。
【註解】詩:詩經小雅節彼南山篇。
節彼南山:聳立高大的那座終南山。
巖巖:直立威遠貌。
赫赫:威嚴偉大。
師尹:即太師尹吉甫,為周初之賢相。
民具爾瞻:百姓瞻仰的對象。
有國者:指治理政治的國君。
辟:偏差。
僇:輕棄或殺戮。
【解釋】詩經小雅節彼南山篇上面說:「那座巍峨聳立的終南山啊!山石堆積得那樣巍然高險,我們偉大的太師尹吉甫啊!你的德業,就好像終南山一樣的高大,天下的百姓都效法你的模範,而瞻仰你的德澤。
」所以一個治理政事而有權責的國君,平時舉止言行,不可以不小心謹慎,如果言行有所偏差或做錯了事,那麼天下的百姓就會聯合起來反抗,而背棄你,不肯接受你的領導,甚至遭受到侮辱或殺害,所以雖有師尹的地位,如不遵照絜矩之道去做的話,也會遭受到身弒國亡的禍害。
*心得記要:
1、居在上位的領導者,有了權力地位,應該想到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的真理,故要小心謹慎,絕不可走偏而做錯事。
2、蓋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德澤惠施於百姓,則萬民瞻仰,若是逆天之道,逆天之行,禍國殃民,必然會遭受到殺身之禍及遺臭萬年的報應。
3、修辦道者,若能先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再齊家勸化天下同胞,立己達人,修道辦道必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反之,若是違誓背愿,欺師滅祖,破壞道場倫紀者,必受後學所背棄,終至萬劫沈淪,出苦無期矣。
(五)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儀監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註解】詩:詩經大雅文王篇。
殷:商朝。
喪師:失去民眾的支持。
克配:即盡力合乎之。
儀:宜也。
監:戒也。
峻:大也。
道:說明或表示。
眾:指民心。
【解釋】詩經大雅文王篇又說:「商朝在還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治理政事都能夠上而配合予他。
後來傳到了紂王,因為無道而失去了天命,周朝應該拿殷朝的天命得失,來做為借鏡,因為尊貴偉大的天命,如果沒有盛大的德業來維繫配合的話,這寶貴偉大的天命是不容易保持的。
這首詩的引例,正是說明能夠得到眾多民心的擁戴與支持,才能保得住國家永久存在。
反之,如果失去眾多民心擁戴與支持,就會失去國家。
」
*心得記要:
1、眾心即天心,眾意即天意,故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則是民之父母,失道則是百姓的仇寇。
由此段之引例,在周為師尹,在殷為紂王,前車可鑑,故君子要注意德性品行。
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故有德者必受命,相反的,無德者不能受命。
3、以上三篇,是對『絜矩』之道,引經據典的詮釋,說明在上位的領導者,在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言行舉止上,應該實行絜矩之道,才能上合天心,下符眾意,來化民渡世。
(六)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未也。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貨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註解】慎:注重的意思。
德:絕嗜棄慾,使本性光明,即明德之意。
有德:指言行合乎中庸之道。
有人:即得到民心。
有土:指保有或得到國土。
有財:指經濟富裕,受用不盡。
有用:造福百姓,強盛國家。
悖:不合正理,違背道義。
【解釋】所以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謹慎培養自己的德性,以其光明磊落的德性,自然會得到民心。
由於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愛戴,才能保有土地的完整,有了土地的存在,才能耕作穀物,使經濟繁榮,百姓受用不盡,最後國庫盈餘才能用此財貨來造福百姓,使之安和樂利,國家自然富強壯大。
因為道德是國家的根本,財貨是身外短暫枝末的事,如果看輕最根本的道德,而注重枝末的有形財貨,也就是居上位者與百姓互相爭奪財利,則百姓也跟著你爭我奪了。
所以,居在上位的領導者,如果將財貨聚集在自己一人身上,則老百姓就會因為生活窮困,而背棄你,導致流離失所。
相反的,在上位的領導者,如果能減稅賦、減輕勞役,人民就會因為生活富裕而聚集在你的國土上,忠誠效勞你。
因為這個原故,便好比你的話不合道理說出,別人也會以不合道理的話來對答你,錢財不是依照道理收入,也必然不會依照道理支出一樣。
*心得記要:
1、有道德的君子,必要行絜矩之道,謹慎天理良心,培育德性,使本性光明正大,才能得到民心。
把土地加以開墾,使農作物的生產增多,財貨充裕,國家自然安樂富強,達於安邦治國。
2、道德與智慧才是無形的根本財產,而外在財貨是有形的、枝末的,若捨本求末,將道德與智慧當作身外物,上位者與民相爭財利,人民也跟著你爭我奪,社會豈不大亂。
3、本段重點,指出治國平天下的領導者,必要健全本身的法則|『絜矩之道』,並且強調居上位的領導者,最要緊的是慎乎其德。
4、是故修辦道者,能夠量力行功立德,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蒼生得離苦,多關心後學,本身不求財貨、名利、供養。
德施眾生,兼善天下,後學自然誠心來歸。
(七)康誥曰:惟命不于常。
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註解】康誥:書經康誥篇。
楚書:古代楚國所流傳下來的一本史書,舅犯:人名,名狐偃字子犯,是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舅父。
亡人:即晉文公,早年遭麗姬之亂,逃亡在外十九年,自稱亡人。
【解釋】書經康誥篇上說:「只有天命是不會常守在一個人的身上,而是依照當事者德業修養的好壞而改變的。
」這一句話正是說明,一國的國君,能實行仁政善德,才能得到天命,如果不實行仁政善德,就會失去天命。
楚書上楚大夫王孫圉說:「楚國沒有什麼可以當作寶貝,而以善德當作寶貝。
」又晉文公的母舅,當護衛其甥而流亡在外時,常告誡他說:「你一個出亡在外的人,除了把仁德、親愛大眾當做寶貝之外,別把任何事物當作寶貝。
」
*心得記要:
1、惟獨天命是不尋常的,行絜矩之道及大德者必受命,故君子先修至德,至道始凝也。
若沒有行善,失德敗道者,天之明命必會失掉,此天地之定理。
故云:「天命不常,必于善人。
」
2、受考驗而逃亡在外的人,不能依恃自己的身份地位以為寶,應該以仁德,親愛大眾為寶,更應該低心下氣,謙虛禮讓,汎愛眾而親仁,自然苦盡甘來,重見光明。
3、本段的康誥、楚書、舅犯三篇文章,強調治國平天下的法則,要以仁、善為寶,以道德為根本,重視人才,廣納賢良,遵天命行事,方能治國安民。
(八)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
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
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
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註解】秦誓:書經秦誓篇,秦誓乃秦穆公之誓言也。
斷斷兮:誠實專一的樣子。
休休焉:好善德、寬宏大量。
技:有本能、有才幹。
有容:有容人之雅量。
彥:有修養之美士。
聖者:通明有智慧。
啻:但也。
媢:妒忌。
嫉:痛仇。
惡:厭惡。
違:反對。
俾:使。
殆:危險。
【解釋】秦穆公在他的誓言中說:「假如有一位臣子,非常的樸實敦厚,雖然沒有其他的才能技藝,但是他的心地善良,淡泊寡慾,心胸寬廣,肚量很大,有容人的雅量,看到別人有長處才幹,就好像自己有長處及才幹一樣高興。
看到別人有彥才聖德智慧,便心生歡喜,愛好而親近他,並且加以稱讚表揚,不但是從他口中說出,且是實實在在,裏外如一地表現出來,這些能夠容人之雅量的賢人,如果國家能器識而重用他,使他能為國家服務,必定能夠確實保護我們的子孫百姓,能夠造福社會大眾,所以是對於社會國家的前途,有極大的利益及作用。
反之,如果看到別人很有才幹就產生嫉妒之心,顯現出厭惡,甚至摒棄他。
看到別人聰明有才德,便故意違逆刁難阻撓,使他無法通達,像這種沒有容人雅量而自私自利的人,如果被舉用來治理國家的話,一定不能保護我們的子孫及百姓,使之安享幸福,這種人對於整個社會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
*心得記要:
1、此段是秦穆公,以個人的經驗,道出治國平天下用人的道理,首先舉出有君子風度的賢良是:胸襟寬大、心地善良、能容納人才,愛才惜才,嚮往他人的智慧才德,以這種的人來治理國家,必能保我子孫黎民。
2、反之,若任用自私自利的小人,難容他人的長處能幹,度量狹小,妒才忌才,必然會禍國殃民,最後受到報應,故云這是很危險的。
3、修辦道者,要代替上天選拔人才,要愛才、惜才、造就人才,不可妨才,阻礙慧命的傳遞,如斯方能使細水長流,聖道源遠流長,廣渡無數無邊的眾生,離苦得樂。
(九)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与同中國。
此渭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註解】唯:只有。
放流:放逐或流放。
迸:驅逐使隔絕之義。
四夷:未開化的邊荒地方。
四夷:即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愛:喜悅。
惡:討厭。
【解釋】也只有有道德、有修養的仁人君子,才會把那些妒賢忌能,禍害國家人民的害群之馬,流放到四夷不開化的遠方去,不使他留住在中國,危害國家人民,這所謂是唯有仁德的大人君子,才能不受人情的壓力,處處為善人,討厭那些危害社會國家的壞人。
*心得記要:
1、個人與國家乃是生命共同體,善人與惡人影響到國家的前途甚鉅,這一節主要說明用人之道。
2、只有仁人君子,才是真正懂得愛好賢人,也才是真正能厭惡壞人,故仁人者以明德自性當家作主,將後天一切毛病脾氣迸諸四夷,不讓六賊留在身中作亂。
3、自古佛魔相隨,明道者,理智勝人欲,故能避開人情壓力,處處為社會國家著想,終能治國安民;不明理者,人慾勝理性,自性若迷,必定害賢禍國,終被大眾所摒棄也。
(十)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
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註解】見:發覺、遇見或看見。
舉:推薦或拔擢。
先:優先任用。
命。
怠慢或輕忽。
退:辭退放逐或革職。
遠:疏遠或隔離。
過:錯誤。
拂:反背或違反。
菑:災禍。
逮:降臨或遭遇。
【解釋】一旦發現有賢德能幹之人才,卻不予以舉薦或欲遲遲不任用:發現到不是善良之輩任用,或是雖然已經舉薦了,卻遲遲不予革職辭退或貶抑他,或者即使貶抑或辭退他,卻不能疏遠他,或將他驅逐到遠方去,這實在是一件很大的過失。
如果去親近或愛好眾人所厭惡的,卻厭惡眾人所親近或愛好的,這就是違背了人性,這樣的話,災禍必然會降臨到身上來的。
從以上的種種理論,要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要遵循著修持內聖外王的一條大道,此條大道便是忠誠,信實,如此才能獲得民眾的擁護與愛戴,共同把國家治理好,反之,如果態度驕泰傲慢愩高自大,則失去了賢德之士的輔弼,以及民眾的支持,失掉治國之道,最後一定會遭受到了亡國的地步。
*心得記要:
1、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賢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秦穆公因為不聽忠臣蹇叔的勸告,反而聽從杞子、楊孫、逢孫等佞臣之計謀,致全軍覆沒,故有以上的銘言,因為深明用人之當與不當,影響國家之興亡甚鉅,故告誡後人,須謹慎從事也。
2、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這是違反人性的本質,蓋性之所好者,如忠孝節義,即是順天心符眾意,必受天佑,本性之所厭惡者奸佞殘暴也,若是好惡而惡善,則是違反人性,終必遭受天譴。
3、本段的結語是:「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為治國者之金玉良言,修辦道者亦應將此金言奉為奎臬,此正是天理與人欲之分野,昇降之重要關鍵也,也是修持內聖外王功夫的闡述也。
(十一)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註解】眾:多。
寡:少。
疾:快速,引申為勤奮不懶散。
舒:緩慢。
恆:常也。
【解釋】眾生想要生聚財貨,有一條光明正大的途徑,那就是參加生產的人數眾多,而消耗坐食,閒著無事的人少,參加工作的動作要勤快,使產量大增,另一方面,消費的人能節約不浪費,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使財庫寬裕不竭,如此的理財政策下,則財貨必定可以經常富足。
*心得記要:
1、財貨雖然是身外之物,但是關係著國家的經濟繁榮,以及國民生計非常重大,本節明示開源節流的道理,為治國平天下的良方。
2、故欲使國家富裕,百姓豐衣足食,首須國民勤勞,無有遊手好閑之人,朝廷官員,無虛領俸祿之人,百姓無怠工偷懶之人,全國無浪費不節儉之人,則國富民樂之目標,可達而至矣。
3、喻修辦道者,要福慧雙修,積極行功立德,使功德圓滿恆足,冤孽消清,才能超凡入聖,証果成真。
(十二)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註解】義。
好義:即愛好義理,意即一切言行合乎義理為依歸。
終:指圓滿達成目的。
府庫財:指國庫裏面所儲存的財物。
【解釋】一位以仁德治國的君子,是把握藏富於民的原則,以百姓擁有很多的財富,使百姓安居樂利。
以仁德來治理國家,一個不以仁道治國的國君,以身為國君的地位,搜刮百姓的財富,集天下財富於一身,居在上位的人,愛好仁義道德,而在下位的不愛好仁義道德的。
,一個愛好義理的人,對於上級委託的事情,不願意盡力去完成,以致中途停頓而沒有終結的。
更沒有聽說過國庫裏面的財物,不屬於國君所有的。
*心得記要:
1、有道德的仁人君子,修己渡人,大公無私,立身行道,以有形之財物,積無邊無量之功德,發揚本性之光輝,則成道有期。
2、反觀不仁之人,認假為真,以四大假合之身來為非作歹,勾心鬥角,以身發財,迷性妄作非為,空守那有形之財,身在財在,身沒業障隨身,沈淪六道,出苦無期矣。
3、修辦道者,要效法有仁德的君子,宜照顧後學如己出,以眾生為前提,以福民為依歸,必能上感天心眷顧,下應後學捨其身心,忠其前輩,努力行道渡眾也。
(十三)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
与其有聚斂之臣,宁有盜臣。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註解】孟獻子:春秋魯國賢大夫,名仲孫蔑。
畜:餵養。
乘:,即騎乘。
不察:不斤斤計較之意,在此亦可引申為不飼養。
豚:小豬。
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家有喪事,可用冰去祭。
百乘之家:乘指兵車。
按古制配置八位士兵、四匹馬的兵車教一乘。
百乘之家,指擁有百輛兵車,百匹馬的軍力,領有封地的卿大夫。
聚歛:收歛、聚集之意。
引申為向人民搜刮榨取。
盜臣:盜取自家財物的家臣。
【解釋】春秋時代,魯國有一位大夫孟獻子曾說:「如果有一個人,官做到大夫的階級,其富裕已經擁有四匹馬拉的車可以乘坐,就不去計較飼養雞豚的小利益;同樣的道理,如果官位高到喪祭時,可以採伐寒冰以供祭祀的卿侯地位的人,就不必去飼養牛羊,而與百姓爭利益。
戰時具有動員百輛兵車能力的諸侯,就不應該更再任用以重稅搜括民脂民膏佞臣來利益自己,危害百姓。
與其畜養一些壓榨民財,殘害百姓的佞臣,寧願有偷拿自己財物的家臣。
」表示寧可損及本身,不願傷及百姓,這叫做有道德有仁義的治國君子,不應該把財物當作利益,應該以仁義道德當作利益。
*心得記要:
1、賢大夫孟獻子主張各級領導人物,對於治國修身,要推行恕道,不要與百姓爭利,要愛民親民,以義為利。
2、治理國家的君子,應該以仁化民,寧散己財,造福百姓,更應該以義為前提,以義導民,寧有盜臣,而不畜聚歛的佞臣。
守五倫八德,三綱五常,則風俗淳美,家室和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如斯國治天下平可期而至矣。
3、喻修辦道的前賢大德,不要與後學爭功奪果,要放心給後學去做,只要理念正確,對眾生有利益,皆應該協助讓其盡心力去修辦。
(十四)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并至。
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註解】長:掌理國事。
務:致力。
財用:指經濟、財稅等方面的事務。
自:由也。
彼:指掌政權之小人而言。
善:擅長之義。
使:差使任命。
菑:天災或災殃。
害:禍害或盜賊。
【解釋】一個掌管國家大事的人,其心裡想的只是如何搜括民財,卻罔顧百姓生活,必定是由那些小人弄權造成的,領導主事者未能明察,還以為他們有為自己弄錢的能力,就把他們當作好人來信任,派他們去辦理或參與國家大事,那麼災害就會一齊到來,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有仁義道德的好人,恐怕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說治國的道理,不應該把歛積財貨當作利益,而且應該以仁義道德來當作利益才對。
*心得記要:
1、治國之道,應該以義為利,切莫以利為利。
是本書的最後結語,這是我國政治哲學最偉大,最光輝之處。
2、全章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分三綱領、五步功夫,八條目,從絜矩之道講到人事,財政的基本原則,以及恕道,重義輕利的真理,誠為修持內聖外王的寶典。
3、人類的最高理想~世界大同,是古代聖賢的理想,但是應該可以實現於今日,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推行大道,此一理想必能早日實現。
4、本大學篇,對於進德修業的學道者裨益甚大,應該積極研究,信受奉行,不要以為言詞淺近而忽略掉也。
於
下午4:50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標籤:
經典釋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文章分類
一貫大愛
(135)
一貫新聞
(148)
一貫義理
(322)
三寶心法
(278)
中英道學
(221)
中醫臨床
(412)
中藥驗方
(290)
天倫道場
(206)
未分類資料夾
(2313)
兒童讀經
(93)
保健養生
(3314)
修道故事
(737)
善書義賣
(11)
開荒辦道
(83)
節能減碳
(158)
經典釋義
(245)
道義問答
(49)
道學講座
(209)
影音講堂
(928)
講道題綱
(117)
網誌存檔
十二月2014(59)
十一月2014(141)
十月2014(98)
九月2014(148)
八月2014(168)
七月2014(207)
六月2014(199)
五月2014(412)
四月2014(239)
三月2014(246)
二月2014(223)
一月2014(189)
十二月2013(200)
十一月2013(210)
十月2013(206)
九月2013(206)
八月2013(217)
七月2013(270)
六月2013(221)
五月2013(301)
四月2013(296)
三月2013(248)
二月2013(104)
一月2013(92)
十二月2012(254)
十一月2012(225)
十月2012(241)
九月2012(245)
八月2012(200)
七月2012(220)
六月2012(214)
五月2012(240)
四月2012(167)
三月2012(169)
二月2012(123)
一月2012(142)
十二月2011(170)
十一月2011(180)
十月2011(4)
十月2010(89)
九月2010(109)
八月2010(127)
七月2010(166)
六月2010(254)
五月2010(246)
四月2010(174)
三月2010(168)
二月2010(68)
一月2010(78)
十二月2009(216)
十一月2009(179)
十月2009(217)
九月2009(504)
總網頁瀏覽量
站內搜尋
一貫道水田
熱門文章
學會空腹,啟動長壽基因
一貫道的宗旨
中庸釋義29第二十七章聖人之道
大學釋義
中庸釋義----第二十章、哀公問政。
中庸釋義(上)
鳳飛飛臨壇結緣及歌曲
拾貳、格物致知釋義(下)
◎經一章大學之道壹、三綱領釋義
十條大愿
最新回應
載入中...
延伸文章資訊
- 1遵前提後 - 正課課文分享
若欲證菩提、得品蓮,就必須透由佛規禮節來修其內聖。 ... 所以真正的遵前提後,就是要你效聖法賢,尊敬有道的人,向他學習,並且要低心下氣、幫助 ...
- 2師尊慈語- 善書緣
用三個字來表達,低心下氣為靜、悟、慧,讀書為明理,明理後效聖法賢。 ... 但願徒兒各個自重,參加普渡收圓大陣容,各人皆可發出最大潛在力,大家 ...
- 3十五條佛規解意 - 隨意窩
而曾夫子,他一樣修心,卻重在外在的待人處世,有形事相,所以在成就聖人的層次 ... 所以真正的遵前提後,就是要你效聖法賢,尊敬有道的人,向他學習,並且要低心下 ...
- 4大學釋義 - 智音道學講堂
2、慮者,效聖法賢,止定靜安功夫,明其體而達其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 【解釋】朱熹夫子在重訂大學版本時,發現右傳第五章的格物致知篇,認為 ...
- 5至靈鸞文釋義(101.03.11) @ 至靈聖宮 - 隨意窩
自愛愛人德可欽:古來人恆自愛而後人愛之,人恆自重而後人重之,試觀其他動物之 ... 的標杆模範,諸生也要主敬存誠,效聖法賢,仙真聖佛的悲憫愿行作為我們修道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