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條佛規解意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而曾夫子,他一樣修心,卻重在外在的待人處世,有形事相,所以在成就聖人的層次 ... 所以真正的遵前提後,就是要你效聖法賢,尊敬有道的人,向他學習,並且要低心下 ...
一貫道光明世界─天堂裡的小孩慈覺賢部落格諸位前賢們大家好!這裡是人生學習觀摩園地,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此生若是有緣得聞法,即得契入如真實義。
一目了然人間世,飄飄超越此生死。
唯見一貫真修道,處處覓得見真章,南無彌勒傳福音,千愁唯求一指開。
後學願與前賢分享彌勒的榮耀。
歡迎點閱!增廣見聞,入門來坐坐!泡泡茶!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10090233●十五條佛規解意?道學雜誌
十五條佛規解說
先天 皇愛子思子心切,恐怕修道諸佛子無規則可循,致難以返回無極故家鄉,故早已訂定佛規十五條,以為修道人躬行實踐之規條。
更於民國六十年辛亥年頒演佛規諭錄一書,由濟公活佛搖鸞垂訓,註明佛規之真義。
諸天仙佛更數次臨壇,一再地將這十五條佛規的真義,一一闡述。
第一次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在泰國蓮華佛堂開三天法會複習班時,漢鍾離大仙慈悲臨壇敘述。
第二次是同年十二月五日在馬來西亞正義佛堂開佛規諭錄班時,活佛恩師臨壇也再次口述。
第三次則是在八十七年二月廿八日(農曆二月初二)濟公活佛聖誕日,台北仁德佛堂活佛恩師再度臨壇,再加補充說明。
並將這十五條佛規的涵意,闡釋的更加完善,漢鍾離大仙說:「不要小看這十五條佛規,它是非常好的天梯,照著去行,成佛有餘。
」
1.尊敬仙佛
你們尊敬仙佛,不應只是尊敬那看得到的仙佛,還要尊敬你心中的那個仙佛。
你們都很尊敬佛堂裹的仙佛,可是你心中的那尊自性佛呢?你有尊敬嗎?你有真正的敬重嗎?你們一有事情,往往會想到要去請教仙佛,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請教自己,請教自己心中的那尊自性佛呢?佛說「即心即佛」、「心即是佛」,真正的佛到底在那裹呢?佛本來就在你們的心中啊!!
只要你們所做的一切,內不離自性,外不悖佛行,一切合乎天理,一切不違背良心,那才是真正的尊敬仙佛啊!好像復聖顏回,他得一善則拳拳服膺,這拳拳服膺,誠心抱守,就是尊敬自家的仙佛。
而他為什麼要拳拳服膺呢?因為他知道這人生很短暫,世事很無常,他要把握住機會去行善、去積德,利用機會去行功、去立德。
顏夫子他很聰明,他知道人很難活到一百歲,所以他不往外修,不往外看,只一心一意的內觀自性,修自家佛,專心專意的改牌氣、去毛病,所以他才能夠修到「不遷怒、不二過」的境界,三十二歲就成就為一位傑出的聖人。
如果他不是往內自修,尊敬自家佛,可能會成就如此嗎?
同樣的,曾夫子也一樣修行,他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每天拿來反省自己的事──我替別人計劃做事盡心盡力了嗎?我跟朋友交往有不夠真誠、信實的地方嗎?老師所教授我的,我有認真學習、溫習了嗎?
可是他們兩個在修為上,在方向上,一個是向內;一個是往外,就這麼一點小小的差異,他們日後的成就,就自然的有高有低層次不同。
如果你往內修,以自性佛為生,這個層次自然就高,如果你往外修,注重外相,你的層次自然就比較低了。
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些微的差別,但是切記這一點的差別,卻正是所謂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啊!
你看顏夫子他日日夜夜認真的改脾氣、去毛病、修心性、充內德,並且把握機會行善、行道,更時時刻刻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深怕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差錯,乃隨時隨地迴光返照,以覺為師,所以他才可以在短暫的生命中,成就為一位了不起的聖人。
而曾夫子,他一樣修心,卻重在外在的待人處世,有形事相,所以在成就聖人的層次上,畢竟差了一點。
所以徒兒們啊!你們一定要把握住這三期末劫的佳期良辰,好好地尊敬自己身上的那尊仙佛,「二六時中,允執厥中」就是時時刻刻抱守中道,並且認認真真的認理實修,「是理則進,非理則退」,則當你如是尊敬自家佛到極點之時,如是低心忘我之時,也就是你心中只有道沒有自我之時,這時你已經達到「無你我,沒是非」的境界,而在這「清心寡慾」,「渾然忘我」,「一片天心」,「無你無我」之時,也就是徒兒們自家佛性顯現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尊敬仙佛啊!
2.遵前提後
什麼叫遵前?什麼叫提後?前指前賢,後指後學。
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叫做前賢?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後學?徒兒們,你們都說求道早的叫作前賢,領命早的叫作前賢,身為我引師、保師、點傳師的統統叫作前賢,是嗎?你們所認定的就僅僅是道場上,外相上的前賢嗎?你們可知道,德行夠的、智慧高的,言行一致足以服眾,足以作為眾人標杆,足以引導眾人的才有資格叫作前賢,也唯有如此的前賢也才有資格令人尊敬,而讓眾生打從內心真正地遵從他啊!
否則你德行不足,智慧不夠,只一昧地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炕,又如何能真正的引領眾生回理天呢?你不能領導眾生回到理天,你又那來的資格叫前賢呢?同樣的,誰又是真正的後學呢?是進道晚的?領命晚的?被人引保的叫做後學嗎?徒兒們,天時已經到最末後了,如果你們還不能突破一切的形象,回歸真實的自性,只徒然在名相上執著,那你們又如何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而實實在在的認識自性母娘呢?
徒兒啊,所有還在學道、修道、辦道,還沒有跳出輪迴,解脫生死的眾生,他們全都是後學啊!全都是還必須藉著仙佛菩薩、真理的指引,才能由迷轉悟的眾生啊!徒兒們,你們說你們那一個是真正的前賢?而又那一個不全都是後學呢?所以真正的遵前提後,就是要你效聖法賢,尊敬有道的人,向他學習,並且要低心下氣、幫助眾生,讓每一個跟你有緣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提攜、幫助,而真實的超凡入聖、跳出輪迴啊!
至於佛堂中求道比我早、領命比我早、資格比我老的前賢們,你若明白「聞道有先後,因緣有快慢」的道理,並且真心修道,恭敬所有的人,又怎麼會對他們不尊不敬、不聽命辦事呢?而那些比我較晚求道,須要我們協助、引領的人,我們若心存慈悲,效法仙佛,又怎麼會不由衷地加以提攜、愛護呢?所以真正的遵前提後是要我們學習放下我執、尊敬前賢、提攜後學、並慈悲一切的有緣人啊!
3.齋莊中正
什麼叫做齋莊中正啊?是不是你來佛堂,衣服穿的整整齊齊,頭髮也梳理的整整齊齊,儀表端莊就叫做齋莊中正了嗎?如果你的心沒有清,心中仍然充滿慾望;眼睛喜歡看好看的;鼻子喜歡聞好聞的;嘴巴希望吃好吃的;耳朵喜歡聽好聽的;身想睡好床、穿好衣;意念也是喜歡想東想西,妄念叢生,那這樣還能算是齋莊中正?所以光修外表,不修內德,讓眼耳鼻舌身意沾滿了灰塵,這時你衣著再乾淨,外表再端莊,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齋莊中正。
所以齋莊中正不止是頭髮整齊,衣服端莊,外表莊嚴,而是要你內心莊重,眼耳鼻舌身意也全要莊重,換句話說,你能做到內心全無雜思雜念,莊重自持,那才是真正的齋莊中正。
因此你們要如何的齋莊中正呢?首先是不是要先正己才能正人呢?而要想正己,是不是先要恢復自己光明的本心,才能去感化別人,影響別人呢?其次你光明的本心恢復、顯現出來以後,你還要守住這個禮,言語合乎道,行為有規矩,如此才能真實地影響道親、帶動道親。
用這齊莊中正的態度、威儀來攝受別人、影響別人。
在這末後時期你們要知道,講道已經沒用了,道也本來不是用講的,而是要用行的,如何行?就是用這光明的本性,表現端莊的行為,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合乎禮;心中潔淨無染,念頭不偏不邪,七情六慾不再起伏,這才是真正的齋莊中正啊!
4.循規蹈矩
什麼是循規?什麼是蹈矩?到底要循什麼規?蹈什麼矩呢?所謂循規,就是循著應守的佛規去做:所謂蹈矩,就是每個人能夠素位而行,能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踏踏實實的去走,這就叫循規蹈矩。
那又為什麼要訂佛規呢?因為你們來求道了,求道之後到底是要做什麼事情呢?是要做成仙、成佛、成聖的事吧!是嗎?那你不照規矩來做,會可能成仙、成佛、成聖嗎?而平日你不肯素位而行,那你有可能會成仙、成佛、成聖嗎?所以每個人素位而行是循規蹈矩的最基本條件。
佛規規定的這麼好,你卻不照著走,徒兒們!你們說,這樣子可以成仙、成佛、成聖嗎?譬如這默語戒,掛在牆上了,點傳師規定了,操持規定了,大家卻視若無睹依然偷偷講話,這叫循規蹈矩嗎?而點傳師就像再生父母一樣,點傳師平日規定下來合理的話你不聽,都只聽仙佛偶爾借竅才講的話,那你們豈不是著形著象有分別心嗎?所以不管點傳師如何規定,只要合理,大家就照著去做,這就是循規蹈矩。
但是循規蹈矩並不是只遵守外在的佛規就好,你們還得問問自己,有沒有時時刻刻也遵照著心中佛堂的佛規來做事?什麼是心中佛堂的佛規呢?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人本自具有的良心。
你得問問自己:做人做事有憑良心嗎?有照良心佛規去做嗎?待人真誠嗎?慈悲嗎?你的良心就是佛規!修道行道非看外表,要看內在,外在的佛規固然要遵守,但心中的佛規更要去留意,時常擦拭心中的佛燈,不讓自己違背天良,才是真正的循規蹈矩。
5.責任負起
責任,什麼是責任?就是職責、任務,也就是我們每一個應該盡心的本份、事務。
徒兒們,你們說說,每一位天道弟子有什麼樣的責任?使命?是不是有先天的使命,也有後天的任務?所謂先天的使命,就是把九六原胎佛子渡盡,讓九六原胎佛子都能達本還源,回歸無極理天:所謂後天的任務,就是淨化人心,促進大同,讓人人品性端正,家庭圓滿,社會和諧。
徒兒們,你們說,這樣的責任重不重?尊貴不尊貴?假若你們人人都能盡心盡力,代天宣化,效聖法賢,正己成人:把道的尊貴在自己身上顯現出來,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良心安坦、無愧,讓家人歡喜、感恩,讓社會平安、和諧,讓人類幸福、快樂,讓九六原胎佛子都能回復自性,這就是責任負起!
而在這最末後的緊要關頭,你們一定要切記;把持好自己的心念,端正好自己的行為,小心一切不良的影響.千萬不要在佛堂時畢恭畢敬,而回到家裹時則輕率、放蕩,那你們不能把道實踐出來,就是沒有真正地對道把責任負起啊!
6.重聖輕凡
凡是辦事,不論是辦佛事、聖事,或是辦一切事,若能以大體為主,眾生為重,這就是重聖;相反的,如果你以個人的事情為主,小我為重,這就是重凡,所以凡是一切以利益眾生為主的事,都是聖事。
能看重這些事的,就是重聖、就是輕凡。
因此真正重聖輕凡的人,他不會只顧到自己,只顧到別人對自己的尊敬、喜愛,基至供養。
他的存心一定以利益眾生為主,他的行事一定以考慮大體為重,這樣的人,才真正做到重聖輕凡。
而什麼是真正的聖事呢?又什麼樣的事才是真正對眾生究竟有利的呢?徒兒們,你們說,在這宇宙天地中,除了道是真的,靈性是真的之外,還有什麼東西是永恒不變的呢?所以你們幫助眾生、成就眾生走上心性解脫、超凡入聖的路,才是真正的重聖輕凡;你能修養自己,成就自己,把人心去除,天良顯現,也才是真正的重聖輕凡。
否則人心不去,慾念浮動,天良迷昧,無明時起,又怎能說是重聖輕凡呢?又怎能真正地超凡入聖呢?這些問題,徒兒們,你們是否都該認真地細細思索?因為修道辦道,它只有一個最終的目的,那就是放下一切自我的執著,恢復本來純淨的天心。
而徒兒們,在修道修心,辦道盡心的過程中,如果你沒有至誠的心,不變的心,無怨無悔的心,顯現不出真正的天心佛性,又怎能說得上是真正的重聖輕凡呢?
7.謙恭和藹
謙恭和藹,並不是只對前賢、點傳師、講師謙恭,而是你有對每一個人都畢恭畢敬嗎?你們自己仔細想想看,身為修道人,是否應該對每一個人謙恭和藹呢?你們有研究易經的就知道,在六十四卦裏,有六十三卦都是凶中帶有吉,吉中帶有凶。
凶,就是不好的,那麼唯獨一卦,就是這個謙卦,只有吉沒有凶,只有福沒有禍,為什麼呢?易經說:「謙,亨,君子有終。
」就是說以謙和的態度來做事,則事情容易做得通,故有亨通之象。
而謙和的風度是從心性修養來的,不是勉強做得出來的,也唯有君子才能夠自始至終謙虛和藹而不傲慢別人。
易經上又說:「人道惡盈而好謙」每一個人都是討厭驕傲滿盈的人,而喜好謙虛有道的人,所以懂得謙虛的人,他能流露出人格的尊貴並顯出自性的光輝,他看起來似乎居處卑位,但是那份人格的高尚,卻是不可踰越的!而這也是一個有道的君子人,他內在涵養美好的最高表現,因為他放下了一切的自我,而恭敬了所有的眾生。
所以謙恭和藹也是你自性佛顯現的時候,因為你謙卑自己,低心下氣,你沒有人我之分,你沒有是非之念,而就在這個當下,那才是真正自我的顯現,也就是真正佛性的顯現,所以謙恭和藹的人,必然能成道。
相反的,驕傲的人,看不起人的人絕對不可能成道,因為當他驕傲的時候,就是人我相未去,也是執著仍然還存在。
而九品蓮台終究是屬於謙恭和藹的人,所以徒兒們,你們要想成仙做佛,又豈能不謙恭和藹呢?
8.勿棄聖訓
聖訓者,聖人所垂示的書訓,也可以指一切記載聖理的文字,換句話說,就是聖賢仙佛所說的話。
聖賢仙佛到底在說些什麼話?千言萬語,就是說真理的話,說眾生要如何修行才可以回天的話。
也就是說一些引導眾生如何改邪歸正,由迷轉悟的話。
因為聖賢仙佛是已經成道的人,所以他們的話可以代表道,代表真理,而這聖訓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也都是從他們自性中流露出來,契應眾生各種因緣而解說的。
所以他們的話就是真經,真正佛性的流露,真正光明的引領,真正回天的導航。
所以徒兒們,聖訓是如此的尊貴,你們又怎能不善加珍惜,深深地去體會其中真義並且身體力行呢!
至於所謂的「勿棄」,就是不可以拋棄,不可以輕視,不可以不照著去做。
因為每一篇聖訓或經書,都是仙佛的心血、慈語,自然都有仙佛在護持它,你把它帶在身邊,只要你心正、心誠,無形的它可以保佑你,也可以避邪難,如此你怎麼可以輕易拋棄它而不加以重視呢?
而既然聖訓是指引眾生如何走上成聖成賢的路,徒兒們,那你們不照著去做,又怎能修道有成而真正成仙成佛呢!何況仙佛都是大慈大悲,都是為你們生死大事著想,為你們費盡心血在努力,你們又怎麼忍心輕易辜負而不照著去做呢?所以勿棄聖訓.它真正的涵意,就是體會仙佛的慈悲,明白書訓的真義,最後依訓實行,才能成聖成佛啊!
9.莫著形相
莫著形相,就是不要執著外在的形相,而被它給蒙蔽住了。
因為一切有形有相的束西,它都不是究竟的真實,並且終歸幻滅無常。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因此,凡不能破除形相,還迷昧於形相的人,他的心就都還在象天、氣天中,都不能進入無極理天。
而迷昧顛倒的眾生之所以不能真正解脫,就是都還被外在的相給束縛住了,心為形役,自性不能當家作主,自然永在輪迴中流浪生死了。
所以莫著形相,不僅僅是不要執著仙佛的借竅顯化,而當以體悟仙佛開示的真理、妙義為主。
更進一步的,是要你能在任何情境中,都能不動其心,自性作主,這才是真正的莫著形相。
徒兒們,你們常說「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那中道究竟是什麼呢?它就是你自性佛顯現的時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清淨無為,不偏向一邊,不執著一物時,也就你們不執著形相的時候,你的心沒有被外物沾染、引動的時候,這時,你的心就是這樣子清清靜靜,無無為為,一無所求的時候,就是這個中道,就是自性佛顯現。
所以莫著形相,也就是真我的顯現啊!否則你執著形相了,就永遠生死流浪,絕對成不了道了。
10.手續必清
古書說:「佛家一文錢,大似須彌山,欺心不實報,披毛載角還。
」徒兒們,你們明白嗎?因為這佛家的錢本是眾生的血汗錢,縱然它很小,也是他們誠心佈施而來的,而當它成為佛家的錢時,就像須彌山一樣的那麼高、那麼大了,因此如果有人行財施成為佛家的錢時,你卻不一五一十的呈報、善用,那麼你雖然只是花了佛家的一文錢,但是這一念的貪心,不能實報、手續不清,則自然要受因果報應,甚至來生做牛做馬來償還。
所以徒兒們,道親行功的東西、錢財,一定要清清楚楚,否則你一行事馬虎,貪念一動,廉德不守,那麼將來就有苦頭吃了,這一點徒兒們,切要小心啊!因為天律森嚴,秋毫必察,在天上你們每一個人都有一本賬簿,上面清清楚楚記錄著你們所作的點點滴滴,並且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偏差、半點的遺漏,所以今後在佛堂裏,人家行功的東西、錢財,你們一定要一一交待清楚,不可馬虎,如此才是手續必清,而成佛也才有希望啊!
11.出告反面
出是出去、離開,告是告訴、稟報,反是返回、回來,面是當面回覆。
所謂出告反面,是指的前賢交待的事情,不論是大小遠近,都要謹記在心,認真去辦,事情辦完,定要清楚稟報,不可含糊。
或者身為後學的,要出門辦事,理當請示前賢、稟報前賢,並誠心請求指示,接受指導。
而每次出門、回來之時,也當儘量迅速稟報事情辦理得如何,以免前賢擔心,掛慮。
此條佛規乃是提醒修道人,對人要盡忠,對事當盡責,並且上上下下,尊卑有序,出入有禮,如此事事出告反面,圓滿交待,人倫大道,方為無虧。
而九六原人,乘愿下凡,出時有告,反必面稟,自當時掛娘親,不忘無極,故能刻刻念念無生老母,時時盡心修道辦道的人,方可以說是真正明白「出告反面」深義的人。
12.不亂系統
不亂是不可以紊亂,系是蠅索,代表一條金線。
統是統領萬物的大道真宗,也就是人人身上的自性。
所以所謂的「不亂系統」,它真正的涵義是指每一個修道人他不可以偏離正道,一切要以自性當家作主,不可誤入左道旁門,這才是真正的不亂系統。
而金線有兩種,一條屬先天,一條屬後天,先天的天命金線,自然是人人具足的天心自性,可以以心印心,與天相通的佛心。
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當人人心靜無念,無私無我的時候,它自然與天一貫,靈通先天,不移一步即達理天。
而就在這個當下,徒兒們,你們的先天金線自然閃爍發光,而靈光照耀三千大千世界。
至於後天的人事金線,這是由於你們與引保師、點傳師、前賢之間宿世有佛緣,而在這三期末劫年大開普渡之時,因緣再聚會,彼此再相遇,才有這個修辦的善因緣。
徒兒們,在這最末後的時候,假弓長、假祖師紛紛出籠了。
他們以各種神通、顯化誘惑修道人,並且以假亂真,以邪亂正,甚至自稱有天命,魚目混珠,擾亂道場。
徒兒們,在這樣世局亂盪,道局混亂,人心險惡的年代中,如果你們不能一條金線緊緊追隨,跟著前賢,穩定步伐,並且內修心性,安立自身,則當一切大考驗,大災難來臨時,你們又如何能心志堅定,而真正地躲災避難呢?所以說,當你們修得心性端正,邪魔不得入侵時,那才是真正的不亂系統啊!否則心性不正,邪魔入侵,左道旁門任意信它,前賢、引保不加尊重,則金線一斷,性命亦難保全啊!
13.愛惜公物
公物是指公家的物品,好比佛堂的東西,它是屬於公家的、佛家的,你有沒有好好的愛護它、珍惜它,並且善用它?你能好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價值,這就叫作愛惜公物。
還是你可以把它帶回去,作為個人私有的物品?徒兒們,前面講過手續必清這一條佛規,你們須知「小貪不防,大過必成」啊!所以公家的物品,切勿据為私有,或任意破壞啊!
再者,佛堂裹代天宣化的點傳師、講師,及這些辦事人員,你有愛護他們嗎?有對他們不禮貌嗎?有在言語上忤逆他嗎?須知你若能對他尊敬,就是愛護公物。
因為他是代天宣化,是屬於老天的人,如果你不尊敬他、不愛護他,那就不是愛惜公物了,何況你還在背後批評他、罵他!那就更嚴重了。
所以愛惜公物不單單是要愛惜佛堂裏的東西;還要愛惜佛堂裏的人,要好好的對待每一個人,並且相親相愛,互助互勉,這才是真正的愛惜公物啊!徒兒們,這些道理,你們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啊!你能愛惜佛堂裏的東西,尊敬佛堂裏的人,就是愛惜上天的東西、愛惜仙佛的人,並且就像愛惜天上的仙佛菩薩一樣。
此外,會站在你們身邊的人,你們也都要好好愛惜他們,否則你不愛惜,上天自然也不撥人才給你們,那道務又如何能辦得開、辦得好呢?所以你們走在前面的人要愛惜身邊的人啊!要他們該吃就吃,該休息就休息,該保養就保養,須知有肉體才可以行功,無肉體則又如何來行功了愿呢?所以身為前賢要愛護後學,你不可以隨便的責罰他,因為他是佛家的公物,不僅是你的道中姐妹,所以不愛惜身邊的人,也就是不愛惜公物。
徒兒們,這一條佛規,你們可以深深地再細細體悟啊!
14.活潑應事
真正的佛規就是道,它是活的,不是死的,它本來就是隨著外在因緣的變化,而永守中道、生生不息的。
所以修道人也要有活潑玲瓏的心,不要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譬如說有些事情前賢不在,無法事先稟報或作決定,但事情已經來了,同時這件事也很重要,無法等待,要趕快辦,那你也要學會面對,承擔起來,及時處理,否則誤人誤事,也是罪過。
徒兒們,你們千萬記住,你們的所作所為,只要對上是合乎天心,對下能利益眾生,也就是一切只要是於人有益處的,你作了,縱然不能被前賢諒解,甚至還要責備你,你還是可以斟酌去做;因為我們辦事是辦天事,是替上天辦事,不是替某人辦事,是辦眾生超生了死大事,不是辦人間小事,所以當事情來時,不可耽誤的,切勿等待,只要自己是一片天心、公心,即使前賢不在,自己也可以去承擔。
只要我們有此胸襟氣度,是對天不對人,上天自然會諒解你的。
何況法無定法,眾生有八萬四千種心,你們也要有八萬四千種法,要學會如何隨時隨地「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把握自性真我,應對一切因緣,並且在這當中,學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才算是真正的活潑應事,才稱得上是擁有最高的智慧。
徒兒們,佛的心是無住的,不沾染一切的;眾生的心是無常的,不會永遠不變的,所以如何用一切法來度一切心,讓每一位眾生都能回歸無極理天,那就是你們要具備的智慧,要思索的問題啊!
15.謹言慎行
古人說:「言者心之音,行者心之影。
」就是說言語可以表達出一個人內心的心聲,而行為可以反應出一個人內在的心影。
所以你內在有什麼樣的存心,外在就會有什麼樣的言行。
相對的,你沒有這樣的存心,自然也不會有這樣的言行。
因此,外在你所言、所行的一切,可以真實、自然地反應出你內在心性的一切。
所以你的一言一行,就代表著現在真實的你啊!
而道是不可須臾離的,加上天不言、地不語,道的尊貴,是要在你們身上顯現出來的。
如此,你怎麼可以不謹慎小心自己的言語行為,而不尊敬自家的仙佛呢?何況天有天律,國有國法,佛堂也有應守的佛規,你若說話不小心,做事不小心,任意造下口過、罪過,到頭不但傷害別人,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
因為上天對每一位眾生都是公平的,都是大公無私的,都是「寸功不昧,纖過必察」的。
那麼在因緣果報的鐵律中,徒兒們,你們又如何能犯了過錯而不受天律的懲罰呢?所以你說話不可以以言傷人,以言敗德,更不可以以言而誤事啊!
你當以言利人、以言興德,以言成事啊!尤其修道人更應當口出真理,只論聖事,不說是非,不造口過,口無雜言,斷諸嬉笑,這才是真正的謹言。
而慎行也是一樣,你不僅要言行合一,身立標杆,你更當以身行道,代天宣化,處處以天心為心,事事以眾生為念,時時戰戰兢兢,謹慎自持,心存嚴謹,身自少過,如此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才是一名真正代天宣化的人,才是一位真正立身行道的人啊!
以上為師已將十五條佛規的真義略略述說,希望徒兒們都能好好的修,好好的辦,並且遵照著去做,那為師保證你們必然成道有餘啊!只是你們千萬記得,這個佛規啊,是上天定的,你們切莫私自訂立佛規,尤其在這最末後的時候,如果你們要辦上天的事,那你們就依照著這個系統,這十五條佛規去做,你就可以將一切事情辦得十分順遂,辦得合乎大意了。
至於一些日常的生活儀節,佛堂內的出入細禮,你們自己可以斟酌實情看著辦。
但是這十五條佛規,本是成佛的禮節,你們只要細細體會,認真力行,就會明白它就是修道的準則,辦道的條理。
徒兒們,你們說它是如此的重要,那你們又怎能不拳拳服膺,而認理實修呢!
最後你們要切記,太上感應篇所說的「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
」徒兒們,你們的一切行事究竟是福是禍,全在你自己,而上天是無不絲毫明鑑的,無不點滴記錄的!就像你們當下一念存善,天就撥吉給你,你一念邪惡,天也自然懲罰你,雖然你肉眼看不到,報應也未必立刻就來到,但是天律無私,善惡必報!
在這最後,天時緊急,天考人驗,善惡即將分班的時刻,徒兒們,你們能不凡事謹慎、凡事小心嗎?把持好自己,才能修到最後一分一秒,而仍然此心不變啊!
在這即將離別的時刻,為師沒有什麼可以送給我的愛徒們,為師只有默默的祝福你們,一個一個都能「保持初衷,報恩了愿」而回歸無極!好嗎?再見啦!徒兒們!
規矩度量方圓準
聖人以身正人倫
莫喜自由隨心欲
江心補病成禍根
來者
爾師濟顛特奉
(母)旨降至佛宸
皇(母)容
一、來到佛堂或者是於三餐禮拜,嚴師提醒『尊敬仙佛』主敬存誠,來參去辭誠中形外自然有感應。
二、意見百出各存一心互不相讓,嚴師提醒『遵前提後』和睦共處,風行草偃同心修辦拓展其道務。
三、聲色貨利擾亂自性素隱行怪,嚴師提醒『齊莊中正』養浩然氣,敬慎威儀自重自愛則道範德遺。
四、心好自由任意胡為不拘小節,嚴師提醒『循規蹈矩』不偏不倚,正己修心己達達人好標榜豎立。
五、怠惰散慢好逸惡勞自我安慰,嚴師提醒『責任負起』代天宣化,不畏環境困苦險厄勇敢腳步跨。
六、忙於凡業忘卻眾生塵世受苦,嚴師提醒『重聖輕凡』功德廣培,人生無常切莫空忙趁勢助白陽。
七、自以為是才學並兼目中無人,嚴師提醒『謙恭和藹』處世圓融,毋生傲慢寬大為懷百川廣納容。
八、山窮水盡疑似無路執著妄想,嚴師提醒『勿棄聖訓』深入參研,心開意解慧覺圓通誠信志愿堅。
九、術流動靜邪說異端真假難辨,嚴師提醒『莫著形象』觀自在心,慧眼睜開依循道脈慧命真根源。
十、一念之差貪育興起佔為己有,嚴師提醒『手續必清』無以私用,來清去白免得日後罪業過擔當。
十一、無論公私急之將欲出入外地,嚴師提醒『出告反面』絕不隱瞞,盡忠盡孝合乎其理其跡效聖賢。
十二、稱師作祖各說有道惑昧人心,嚴師提醒『不亂系統』拉緊金線,莫要腳踏諸多船隻則恐墜深淵。
十三、道親真誠布施了愿各樣器物,嚴師提醒『愛惜公物』不分貴賤,一絲一毫節約能源功德暗加添。
十四、長上任用又告其一不知其二,嚴師提醒『活潑應事』識時察機,處變不驚通權計宜必應對得體。
十五、惹人厭煩惡顏相向無立處地,嚴師提醒『謹言慎行』中節無庸,足履薄冰戰戰競競則道育德凝。
jhyshyan/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key666's新文章回歸自己的本性智慧是脫離苦難之源人生應把握的十個『度』吃素的食人魚、會呼嚕的猴子──亞馬遜發現441新物種1231231021025興毅義和義興佛堂成全班道之宗旨-『和鄉鄰』後學慈覺賢123123123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key666'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十五條佛規解意 - 隨意窩
而曾夫子,他一樣修心,卻重在外在的待人處世,有形事相,所以在成就聖人的層次 ... 所以真正的遵前提後,就是要你效聖法賢,尊敬有道的人,向他學習,並且要低心下 ...
- 2道法自然- 活佛師尊慈語【效聖法賢的精神】 徒啊
你助人的這顆心是慈悲的,你能體貼天意,那上天一定會助化你,明白嗎? ◎徒兒啊,你們每一個人都有來人世間的使命,你不去做就代表你 ...
- 3大學釋義 - 智音道學講堂
2、慮者,效聖法賢,止定靜安功夫,明其體而達其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 【解釋】朱熹夫子在重訂大學版本時,發現右傳第五章的格物致知篇,認為 ...
- 4師尊慈語- 善書緣
用三個字來表達,低心下氣為靜、悟、慧,讀書為明理,明理後效聖法賢。 ... 但願徒兒各個自重,參加普渡收圓大陣容,各人皆可發出最大潛在力,大家 ...
- 5壹、戒慎奮勉盡心盡力 - 一貫道崇德學院
戒慎奮勉盡心盡力. 二○○二年發一崇德壇主班. 前人慈悲 ... 讀聖賢書,效聖法賢,應步步踏實,應時時自我提昇、自我成長。對家庭、對社會有責任;對道場有立場,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