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 豆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战争与和平(上下)的书评。
( 成文于2018年2月3日,修订于2020年4月7日,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当下,所谓经典名著就是指那些人人都应该看, ...
用App打开
更多好书推荐导读
极速下载
打开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xishuzi
2018-02-0316:31:28
看过
(成文于2018年2月3日,修订于2020年4月7日,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当下,所谓经典名著就是指那些人人都应该看,人人都应该早看,又几乎人人都没看的大部头,其中代表当属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战争与和平》。
虽然我早就对各种版本的改编影视作品烂熟于心,但即便是最忠实最贴切的影视改编与原著相比都仍是美中不足。
眼看而立之年,是该读读了原著,否则实在对不住自己的名字、无可救药。
全书一共17卷377章节,从2017年开始,时断时续但认认真真地读完了,一边惊叹于作者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风花雪夜的浪漫笔调、行云流水的叙事铺陈、气势磅礴的时代演绎,但有时也被那些生僻拗口的姓氏人名、晦深难懂的复杂思辨、重重叠叠的旁证博弈搅得懵里懵懂、稀里糊涂、头昏眼花。
虽然我自认为对小说所描绘的时代背景较为熟悉,但由于叙事情节中经常通过几个主人公的思维描写阐述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理念,特别是涉及到“男主角参加共济会”的章节往往伴随着大量托翁主义,导致前200章节读得比较艰难,甚至一度中断;但当我2017年国庆结束了俄罗斯自由行后,通过参观冬宫、特列季亚夫画廊、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小说中历史人物的具体画像,欣赏了“巡回展画派”对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和战斗场面的油画作品,了解了小说中地名的具体位置,有了身处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切身体会,阅读后177章节居然能势如破竹,并体会到强烈的、持续的、不可抗拒的带入感和兴奋。
读罢全著,心中有一股强烈但又难以明述的力量堵在胸口,思来想去,最好的舒缓办法就是赶紧写点东西排遣一下,书评我是写不得的,也不配给这本书写,就只能称之为“小感悟”吧,纯属个人见解,胡言乱语,请各位“指尖留情”,不喜勿喷。
《战争与和平》描写了在1805—1813年沙皇俄国与法兰西第一帝国交战的大背景下,罗斯托夫伯爵、博尔康斯基公爵、别祖霍夫伯爵、库拉金公爵这四大贵族的家庭纠葛。
全书主要分两条主线,一条为虚构人物男主角比埃尔、女主角娜塔莎、男二号安德烈三人间的情感历程,另一条则是真实人物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库图佐夫将军等在俄法战争期间的政治斗争与军事较量。
全书主要描写的角色起码十几个,加上各种大大小小的、真实的、虚构的各色人等,估计数量达到四位数了,真实人物和虚构人物相互穿插,共同绘制了这段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历史画卷。
除故事情节外,本书还有大量对哲学思想的论述,也使这本书并没有流于一般的言情小说或者历史小说,而是人类文明中蕴含无穷哲理和无限智慧的经典,并最终经得起时间检验。
在阅读故事情节特别是爱情片段时,我宛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研究哲理论述时,我又觉得是在“一对一”地与一位智者对话,就算一知半解也还是令人难以抗拒。
对于《战争与和平》,我想略谈以下几点:一、全书主旨到底讲什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并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借以小说形式为依托的哲学著作。
小说序言论述中托翁写到“任何伟大的观点往往都是很简单的,而我要说的故事里,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当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正直的人们也应该这样做”。
所谓“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正直的人们聚集也形成一股力量”,片面之下可分别理解为“战争”、“和平”(拿破仑发动战争、俄国人保家卫国实现和平)。
但当我看到全书后半部分,特别是最后第17卷终极论述时,我感觉应该有更引申的、更深刻的理解。
全书其实托翁都在探讨一个问题:历史到底是谁来推动的,推动的动力和原因在哪里。
我不敢说对托翁的思想能否正确把握,但我隐隐感觉,托翁认为:历史是由无数个参与其中的微小个体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而原因在于对自由意志的追求。
人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就组成各种群体,因此当“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那“正直的人们也应该这样做并形成另一股力量”,两股力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历史前进。
而在叙述小说故事情节和历史事件的时候,托翁也通过心理描写、人物对白等不同方式,明示或暗示沙俄最终赶走法国侵略者是靠千千万万俄罗斯人民打赢的,卫国战争的胜利符合人民意愿,法俄战争从发动到结束也不是区区几个帝王将相能左右的,是各种群体相互聚集产生力量并相互作用而引发的,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反过来,也是通过故事情节和历史进程印证作者的哲学观点,体现了托翁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对于如何界定“不道德的人”以及“正直的人”,我想借用人性本质的观点加以探讨。
人类由自然界进化而来,人性中天然带有贪婪、残忍、征服欲、控制欲、暴力倾向等野蛮动物性,正如荀子认为的“人性本恶”,以及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尔丁所著《蝇王》中提出的“人性之恶”观点。
但人类作为高等群体性物种在进入原始社会后,在绵延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不断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人类社会中的各项行为准则,为社会整体的延续发展提出各种道德规范,用以抑制“人性之恶”,实现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
因此窃以为,所谓“不道德的人”就是放任自身“人性之恶”,侵犯他人利益的群体,而“正直的人”就是面对“人性之恶”能加以约束,发扬人类文明中善面的一方。
当然,“不道德的人”和“正直的人”作为矛盾对立统一的两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客观环境的变化相互转换。
而在托翁与世长辞后的几十年,人类历史的走向也不断印证着这个简单朴素却精辟伟岸的观点。
他如果能多在世三十年,就能亲眼见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国家最多、惨烈程度最高、波及范围最广、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反法西斯世界大战始末。
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战争,可以说是用以阐释《战争与和平》中心思想的最全面、最贴切、最生动、最经典的现实案例——“当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正直的人们也应该这样做”。
在二战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霾下,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西班牙佛朗哥政权为代表的法西斯国家基于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一起,企图打破原有的世界格局和利益分配体系,转移因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造成的国内矛盾,形成以法西斯强权价值观为核心的轴心国集团,伺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他国、烧杀抢掠,欧洲的法西斯国家还针对犹太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以及持不同政见者、同性恋、残障人士实行规模化、系统化的种族灭绝;日本侵略军则在东亚各国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强征大量慰安妇,利用平民大肆开展生化实验,东西半球的法西斯政权“携手”犯下种种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罪行,可谓血债累累。
这些“不道德无极限”的国家对于发动这场邪恶之战酝酿多时、准备充分,聚集而成的邪恶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对手打得措手不及,让法西斯侵略军在战争初期顺风顺水,将一块块土地收入囊中,留下阵阵血雨腥风。
而法西斯政权当道,也并非仅靠希特勒、墨索里尼、近卫文麿等个别人物招摇撞骗、鼓吹呐喊就能上台执政、独揽大权,而是正如托翁所言“由无数个参与其中的微小个体”共同推动的。
大萧条重创了德日意的经济,加之“一战”旧伤未愈,使本来就隐患重重的社会矛盾更为尖锐,民众普遍希望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改变现状,法西斯政党看到了时代的机遇并通过许下美好虚幻的诺言赢得了百姓的支持。
德国纳粹党是老百姓高票推选的,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政权也获得了山呼海啸的支持。
这些国家的人民明知侵略战争会给他国带来伤害、痛苦,但仍积极响应军队号召,纷纷把儿子送上战场,让年轻的生命化为屠刀,与对面同样年轻的生命相互厮杀。
而战争的第一枪之所以能打响,那些被侵略国家长期奉行的绥靖主义难辞其咎,由于“一战”后的和平短暂而宝贵,美英法等国家上至政府下至百姓,从心底里都不愿直面战争爆发的危险,寄希望于通过外交等手段将化解矛盾,不断忍让甚至共同炮制慕尼黑阴谋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通过牺牲小国利益满足法西斯政权的胃口,以至于被法西斯政权步步紧逼,接连错过一个又一个扼杀战争的机会窗口,最终被当头一棒。
美英法等国家的绥靖主义、孤立主义其实也是他们百姓内心的真实反映,毕竟和平来之不易,谁愿意为了不相干的国家推选一个整天叫嚣、穷兵黩武的政府呢?二战爆发后,面对侵略家园的敌人,那些保家卫国的人们,即便原先在思想上、政策上一再犯错,但作为“正直的人们”也终于团结起来,形成正义的力量对抗法西斯邪恶力量,不同国籍、民族、肤色甚至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德日意侵略军,谋求世界和平及人类光明的未来。
从国共合作抗日,到苏联通过“西北孔道”对蒋介石政府的援助,到美国对苏联的军援,到德黑兰三巨头,到开罗宣言,再到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一道东西两线夹击德军,以及苏美两军易北河会师时大兵们的笑容,大大小小的案例不胜枚举。
最终在付出了几千万人的代价后,正义必胜,和平之光再度普照大地,“发展、繁荣”成为世界主流绵延至今。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之所以能成为战胜国,也并非仅靠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这些风云人物的雄才大略或某些军事天才的用兵如神,归根结底还是依靠无数奋起反抗、保卫家园、前赴后继、同仇敌忾的芸芸众生,在这些“微小个体”的心中,和平意味着从法西斯统治下的解放和自由,为了这朴素而崇高的使命,他们奋勇投入到历史的洪流中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挥别二十世纪,时间的脚步悄然跨过新世纪的大门。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托翁的观点依旧历久弥新,只不过这次那个“正直的人”换成一条东方的巨龙。
改革开放四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在中国这个超级世界工厂中,中国人通过勤劳的双手源源不断创造财富,为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与殖民主义的掠夺和不平等贸易不同,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没有参杂丝毫战火硝烟。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中国也将“以和为贵”这一传统理念传递到世界各地。
与某些通过颠覆、军事干预他国政权、强行植入所谓“民主自由”、培植利益代理人的国家不同,中国长期对欠发达国家提供不附带条件的援助,在经济、医疗卫生等领域长期援助非洲,那些被欧美列强欺压的小国,往往都能从中国得到宝贵的支持和同情。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于2013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朋友圈,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通过加强经贸、文化方面的联系,带领一众被世界主流忽视的国家共同致富,构建人类美好幸福的未来。
这一宏伟蓝图的背后,是十四亿中国人以及所有和中国人一样热爱和平、勤劳勇敢的各国百姓。
近日我从《参考消息》上刊载的“一带一路”成果专栏看到一则有趣的报道:小龙虾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在尼罗河大量繁殖,因其超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严重威胁尼罗河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被当地人戏称为“尼罗河小蟑螂”,但小龙虾也是中国人喜爱的盘中美味,是夜宵大排档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而尼罗河当地存在大量廉价剩余劳动力,为吸引投资提供了天然“比较优势”。
中国商人以敏锐独到的投资眼光,在尼罗河当地投资小龙虾加工产业链,组织当地渔民捕捞小龙虾,并通过先进、高效的加工流水线和航空物流配送,全程仅用36个小时就将“尼罗河籍”小龙虾送到了中国餐馆的冰柜中。
一方面大量小龙虾上市让国人实现“吃小龙虾自由”,另一方方面解决尼罗河当地就业问题,提高渔民收入,同时保护了尼罗河生态系统,实乃一举多得、功在千秋。
在解决地区争端的问题上,中国保持良好的国际信誉,外交部时刻将“不干涉他国内政”、“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尊重某某国主权”等语句挂在嘴边。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圆桌上,“不道德的人”和“正直的人”也都聚集在一起,上演一场场没有硝烟的交锋。
在安理会博弈中,中国作为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面对那些牵扯当地百姓民生福祉的局部争端,中国代表均力求以和平方式化解而非诉诸暴力,并时长与友邦一道,阻挡某些居心叵测的提案,避免联合国名义被滥用,防止出现“挟联合国以令诸侯”、“以维和之名,行侵略之实”的闹剧。
当然,这也就免不了要承受对方恼羞成怒的咆哮和攻击。
中国长期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甚至在2020年1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缅甸期间,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在会谈时要求“中国要为中小国家在国际上主持公道”,不像某个奉行双重标准、单边主义、为我独尊、长期秉持冷战思维、竭力维护“北约”这个全球最大军事集团的“世界警察”唯恐天下不乱,到处煽风点火,以便维持其长盛不衰的军火贸易,并制造出潮水般的难民潮和一幕幕人间惨剧;积极投身于全球情报网络的布控,纠集英、加、澳、新一众英语国家集结成“五眼联盟”情报网络,监视、窥探全球,还开发“暗网”行龌龊、苟且之事,打开日后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犯罪交易的潘多拉魔盒,为跨国犯罪网络从现实世界迁移到虚拟世界大开方便之门,留下一个巨大的毒瘤殆害无穷。
在面对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型贯状病毒肺炎,中国在果断封城、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后控制住了国内疫情,并积极投身于全球抗疫事业中,开足马力生产医疗物资运往世界各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不仅回报了原先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捐助,还派出大量医疗团队投身到欧洲、中东、中南亚、非洲等疫情震中或防疫能力极度缺乏的国家。
相比之下,某些国家为了保住资本利益或选举利益回避疫情,宁可牺牲百姓也不堪忍受经济损失。
更有甚者,某些国家如英国、瑞典企图滥用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忽悠一套“群体免疫”,将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自然淘汰掉,从而达到减少养老金发放、降低财政负担的险恶用心。
在那些国家应对疫情失败后,又纷纷怨天尤人、甩锅污蔑甚至向中国叫嚣索要巨额赔偿,堪称国与国间的“农夫与蛇”。
当各国凝聚在世卫组织周围,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抗疫时,作为世卫组织做大出资国的美国竟无事生非,将防疫失败的原因归咎世卫组织企图转移视线转嫁国内矛盾,公然取消对世卫组织的资助(其实美国一直拖欠世卫组织会费),以此要挟世卫组织作为美国的马前卒。
一场疫情犹如一面照妖镜,让“不道德的人”和“正直的人”泾渭分明。
历史前进的车轮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总会出现“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这个时候,历史的使命会要求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正直的人们“也那样做”。
二、对小说里人物的看法:(一)关于书中三位最主要的人物男主角比埃尔伯爵、女主角娜塔莎伯爵小姐、男二号安德烈公爵,他们都是托翁的思想在小说中化身,其中娜塔莎是所谓最纯粹、最纯洁的俄罗斯妇女形象代表,天真、单纯、浪漫,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着神采奕奕,永远都是那么富有生命力,是俄罗斯辽阔国土生机盎然的体现,最终收获幸福;安德烈是纯粹理想化的完美主义人物,虽有些刻板、不食人间烟火,但容貌英俊、性格坚毅、品德高尚、富有牺牲精神,最终在抗击拿破仑卫国战争中重伤、感染、牺牲;而比埃尔则是托翁主义的化身,他相貌平平、憨厚朴实、善良宽容,始终怀揣“一颗金子般的心”,虽然早年缺乏人生阅历犯过错,小毛病小缺点多得是,并且不幸地在抗击拿破仑期间沦为俘虏,但就是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进程的作用,在人生观获得了全面、深刻的提升,并且也将自己早先浅薄的“共济理念”上升为更崇高的思想,比埃尔最后于娜塔莎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但根据小说最后的叙事伏笔,他将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继续奋斗。
托翁晚年留下遗嘱捐出所有财产,也是小说里比埃尔“共济思想”的现实素材。
这三个人物都承载着托翁对社会、对情操、对历史的理想,我(其实也还有一部分读者)均认为,安德烈和比埃尔是挚友,并且都爱着娜塔莎,但其实两人并不是那种言情小说中的情敌关系。
安德烈和比埃尔其实是托翁笔下,同一类精神思想在不同性格的表现,因此两人感情要好、相互吸引,这种吸引并不是生理方面的“耽美倾向”,而是精神层面的知音关系,给读者带来一种莫名的美好感触。
小说靠近结尾处通过第三方人物间的对白明确说明“他们两人虽然方方面面都不同,但又多么相似”,而且小说交代了很多角色的来历,但惟独对两人如何相识相知只字未提,因为根本就没必要交代,这两个角色在书里面出场、“诞生”的时候,就是一体的。
此外,根据最后第17卷终极论述中,托翁对于“自由”和“必然性”(作者把自由的对立面称为必然性)的辩证观点,即没有完全绝对的自由也没有完全绝对的必然性,我猜想比埃尔和安德烈是否也影射了这个对立统一的两级。
(二)小说里还有几个虚构人物需要谈一下:1.如果说比埃尔和安德烈是托翁在精神层面的写照与寄望,那书中娜塔莎哥哥罗斯托夫伯爵公子的人生经历才更符合作者实际的生活轨迹。
罗斯托夫伯爵年少风流倜傥、沉迷享乐、沾花惹草、挥金如土、嗜赌成性,全家也疏于管教、坐吃山空,卫国战争后家族破产,山穷水尽下柳暗花明,娶了安德烈妹妹玛利亚公爵小姐,得到大笔陪嫁,然后痛定思痛、兢兢业业、方能东山再起。
托尔斯泰出身于伯爵家庭,头衔传到他父亲时也无所谓“家业”可言,早都被败光了。
但托翁父亲可谓情场高手,娶到一个名门富家贵族小姐(就是玛利亚公爵小姐的原型),获得了一个大庄园作为陪嫁。
但托尔斯泰年轻时继续走前辈的败家老路,跟着几个哥哥们吃喝嫖赌逛窑子,还和自家农奴整出私生子,最后居然把妈妈陪嫁来的庄园豪宅给赌输了,被迫搬到别院下人宿舍蜗居。
后来托翁通过写作成名后(并获得了伯爵封号),逐渐积累财富才赎回庄园。
托翁后期的生活主要在庄园务农,亲自体验劳动的快乐。
著名俄罗斯画家列宾曾绘制托翁务农的油画(在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画中托翁的农民打扮与小说中比埃尔作战俘时的体貌特征非常相似。
2.小说里在比埃尔沦为战俘期间,在战俘营遇到同样沦为战俘的下层农民士兵卡拉塔耶夫,这个人物虽然出场很少但举重轻重,正是同他那些朴实无华、拉家常似的谈话,使得比埃尔悟出了赢得战争推动历史是靠全俄罗斯人民的力量。
卡拉塔耶夫这个角色设计很奇妙,从出场时间轴看,他正好在安德烈死后登场(当然最后也死了),战争结束后比埃尔还经常拿两人作比较,所以我猜想,在作者笔下,卡拉塔耶夫有可能是安德烈的精气神在不同阶级中的表现,也有可能是作者将自己代入小说中予以比埃尔启示和鼓励。
3.小说中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让我脑海挥之不去的男性形象——多洛霍夫公爵。
贯穿全书,这个人物虽然出场不多,但非常立体,作者对其举手投足的描绘生动饱满,让我觉得这个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甚至不亚于作者对于比埃尔伯爵、安德烈公爵的描写。
关于这个人物的评价,作者起初偏向批判。
多洛霍夫公爵家父去世、姐姐驼背,他表面看上去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还因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被沙皇惩戒,从军官降为列兵,为人处世只凭霸道不管是非,在那帮贵族花花公子中是个一言九鼎、彻头彻尾的混世魔王。
但他有胆略、有头脑,极为讲究狐朋狗友哥们义气,经常以自己在波斯的冒险经历为荣,且逢赌必赢(不靠老千靠胆识和气场),练得一手好枪法和好酒量,站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高高窗台上,他二话没说将一整瓶伏特加一饮而尽,可谓艺高人胆大。
他见到一见倾心的美人,不论对方是否已婚也敢于横插一杠,光明正大的和比埃尔妻子海伦发展不正当男女关系,还为死党阿纳托利诱拐娜塔莎私奔出谋划策,安排得仅仅有条(幸亏娜塔莎相貌并不美艳,没入他的法眼,要不然纵使比埃尔和安德烈同时出马,估计都难以招架)。
但纵然多洛霍夫公爵有千错万错,他骨子里“是条汉子”,代表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坚不可摧的强悍,是“战斗民族”活生生的典范。
他具备男子汉大丈夫担当精神,勇于承担对老母和姐姐的赡养责任。
在奥地利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中,沙俄军队全线溃败,但多洛霍夫表现英勇,身为列兵一人就俘虏两个法国军官,再次受到褒奖官复原职。
在卫国战争时期,他和杰尼索夫组成游击队,突袭、清缴大势已去但负隅顽抗的法国侵略军。
托翁重点描绘了多洛霍夫单枪匹马深入敌后刺探法军部署的桥段,一个深明大义、行事果断、胆大心细、思维缜密、英勇帅气的铮铮硬汉跃然纸上,颇有《三国演义》中关羽单刀赴会的架势。
多洛霍夫的行事风格不仅让娜塔莎的胞弟别佳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很多读者重新审视了这个人物,对其刮目相看。
托翁基于传统道德观念虽然不喜欢他,但描写客观公正,毕竟近乎完美的安德烈、比埃尔只存在于理想中,而多洛霍夫则活在现实,就如同乍一眼看上去并不精致、大大咧咧甚至有点粗俗土气的俄罗斯民族,肩负着俄罗斯以及苏联在苦难历程中的历史责任。
个人认为在托翁早年的浪荡生活中,应该存在一个年长于托尔斯泰,也伤害过托尔斯泰但却令作为男人的托尔斯泰由衷崇拜的哥们,无论是比埃尔对多洛霍夫的厌恶、罗斯托夫和阿纳托利对多洛霍夫的言听计从、还是别佳对多洛霍夫的真情表白,都映射了作者记忆中的真实片段。
如果在现代社会,估计多洛霍夫这个人物的人气会暴涨。
用现代影视行业的专业术语来讲,多洛霍夫属于“有缺陷英雄人物”,时下大多数表现英雄主义的影视剧(尤其是好莱坞动作片)通常会先呈现一个人生失败、一无是处甚至有人格缺陷的荧幕形象,然后通过剧情发展,逐步呈现人物的优秀本质,所谓“欲扬先抑”也。
与其把英雄人物神化让人觉得空洞,通过前期放大英雄人物的缺陷,能收获观众更多亲近感,因为描写神的故事无法感人,只有描写人的故事才感人。
4.小说中阿纳托利、海伦等人物之流,作者整体偏向批判(至少批判远多于褒奖),海伦美艳绝伦,是虚伪的社交圈中的明星,虽贵为公爵小姐但家道中落,她为钱通过“骗婚”形式嫁给比埃尔,婚后挥霍无度并且多次红杏出墙,即便在现代社会也为人不齿,但却也稀松平常。
而海伦的弟弟——阿纳托利就相当悲惨了,他风流帅气、舞技超群但懦弱无能,还有些许的势利,行事冲动莽撞但缺乏坚定决心,逞能引诱娜塔莎却被比埃尔一顿暴揍。
不过在卫国战争期间,就这么个绣花枕头也最终战死沙场,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以身殉国了。
他的死态惨不忍睹,充斥着哭嚎和痛苦,但也流露出作者的怜悯和人文关怀。
安德烈被炮弹炸成重伤后送到野战医院,长时间昏迷并未感受到太多肉体上的疼痛,却被旁边手术台截肢的尖叫声惊醒,才发现是诱拐自己未婚妻的情敌阿纳托利。
阿纳托利终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弥留之际和安德烈四目相对,安德烈这个从来不哭的铁石心肠潸然泪下,“他哭阿纳托利,也哭自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安德烈不免觉得与战争的残酷相比,之前那些闹得满城风雨、让他心痛不已的夺爱是非都无足挂齿,从心底里安德烈、托翁还有读者都选择原谅了阿纳托利。
即便阿纳托利侥幸生还,他失去了一条硕白的大腿,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在舞池中风度翩翩、寻花问柳了,对他这个视交际为生命的蝴蝶先生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安德烈从重伤到死亡都不像阿纳托利这般凄惨,只能说主角果然待遇不一样,作者有厚此薄彼之嫌,不知道是否真有人在托翁的人生轨迹中扮演了情敌角色,让人不免怀疑作者用笔尖公报私仇。
5.小说里面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托翁基于大量史料研究并结合全书中心思想,给这些人以及当时所采取一些战略决策做出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托翁认为不论当时颁布的命令在后人看来是好是坏,都是当时时代的必然,完全以结果来追溯那些策略的合理性是不恰当的,不管是拿破仑、亚历山大、库图佐夫还是这位那位大人物,都只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演绎好自己的角色,也都和所有参与历史事件中的无数个体一样是普普通通的人类,所以把某一历史事件的功绩、过失、责任完全归咎于少数几个人物是片面的。
从这些论述我感觉到作者唯物的历史观。
(三)关于小说的伏笔我认为《战争与和平》并没有真正完结。
小说里第16卷是故事情节的最后篇章,作者描写了战后主要人物各自成家后的生活,并通过一场家庭聚会辩论挑明了对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争执观点分歧,此部分作者留下了明显的伏笔线索,结合沙俄历史时间轴,伏笔明显指向“十二月党人事件”。
所谓“十二月党人事件”即进步贵族在俄历十二月起义反对腐朽的君主专制追求民主,但最后失败,参与贵族均被绞死或流放。
在家庭辩论中,比埃尔代表较为先进的“十二月党人”并且有更先进、更崇高的理念,罗斯托夫伯爵则代表保守的旧势力捍卫专制,辩论甚至直接挑明保守旧势力对先进思潮的绞杀。
读到这里,我不禁背脊发凉、不寒而栗。
此外,小说里安德烈公爵留下的独子小尼古拉也旁听了这场辩论,并在精神层面完全倒向比埃尔。
小尼古拉几乎在最后章节才登场,但却给人无限联想,他无论从相貌、品格都神似安德烈,与比埃尔叔叔“一见如故”,而对于比埃尔来说,小尼古拉可谓安德烈灵魂的再次转生。
当晚,小尼古拉在梦中与比埃尔一起引领一支代表全人类最崇高事业的队伍,明白了比埃尔的灵魂和自己父亲安德烈同本同源,并且萌发了要为崇高事业舍弃自我的牺牲精神。
结合俄罗斯历史进程,小说伏笔的线索进程已较为清晰,比埃尔牵扯进“十二月党人事件”,罗斯托夫代表旧势力对其绞杀并反目成仇,“十二月党”起义失败后比埃尔被流放西伯利亚,娜塔莎一同前往,小尼古拉有可能做出了较为激进的革命行为最终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离开人世,化作《致恰达耶夫》中那颗迷人幸福的星辰。
每每想到这个伏笔,我心中都泪如泉涌,我猜想托翁没有再写一部后传,是因为他无法下笔予以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悲剧式的结局吧。
此外,在和我妈的讨论中(她15岁就看了,读过多次),我瞬间猜想到,所谓“小尼古拉”有可能影射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普希金生前一直反对专制追求民主,虽然没有参加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他那时还小),但十九岁时写下了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歌颂十二月党人为推翻专制暴政所作的牺牲。
而小说中小尼古拉那褐色的卷卷头发和略微多愁善感的性情也与普希金有相似之处。
三、关于托翁的战术思想历史上波罗金诺会战是俄罗斯卫国战争中作为扭转战局的标志性战役,俄法双方均投入大量兵力决一死战。
书中在波罗金诺会战前夕,比埃尔到前线看望安德烈时两人关于卫国战争能否取胜有一段经典对话,背景为拿破仑突然撕毁之前与沙俄的停战协定,亲率60万大军攻入沙俄,来势汹汹直逼莫斯科,而沙俄全境的兵源只有20万人,其中10万马上要投入波罗金诺大会战,法军无论从兵力、武器、经验等各个方面都由于沙俄,拿破仑本人也是军事领域的旷世奇才,发明了当时诸多先进的战术思想。
从账面上看,双方实力悬殊,沙俄必败无疑。
但安德烈(即托尔斯泰)却不这样认为,他言道决定一场战争能否取胜从来不是依靠什么兵力、武器、军事战略,而是靠“气势”,沙俄之前在奥斯特里茨大败是源于士兵们不知道为啥而战,而这次卫国战争事关保卫家园、保护亲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有必死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因此纵使付出巨大牺牲也绝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波罗金诺会战成为了拿破仑军队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拿破仑变得茫然、头脑混乱”,因为他从未想过这次面对的对手具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反抗精神。
由于托尔斯泰是根据波罗金诺会战的结果和对整个战局的影响而写的,他连篇累牍详细解读了那场战役,驳斥了西方学者认为的因拿破仑感冒导致法军失策的可笑猜想,分析出胜利的原因在于沙俄全军那种“玉石俱焚”的斗志,并凝练成安德烈对比埃尔的鼓舞,体现了托翁对于人民群众历史推动作用的肯定,也推导出他那个简单而伟大的道理:面对不道德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正直的人也应该这么做。
正如托翁所言,纵览历史,在那些以弱胜强、以少打多的战争中,“气势”确实能对战争走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中国来说例子不胜枚举,从古代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到现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获胜的一方无不是在硬件实力方面的弱势群体,但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胜利篇章。
从某种程度上,托翁对战场的解读和毛泽东《论持久战》及其名言“任何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异曲同工。
放眼世界,中国旁边有那个贫困低调、穷山恶水的阿富汗,端着落后的武器,凭借不屈不挠的游击战,却接连让大英帝国、苏联以及现代超级大国美国折戟沉沙,活脱脱教科书级别的“巨人杀手”。
当托翁描绘拿破仑军队被俄军打得抱头鼠窜、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扫地出门时,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写到“在面对这个战无不胜的侵略者时,这个民族表现得与众不同,没有去参考其他国家怎么做,而是直接拿起手边可以找到的一切工具奋起反抗”。
托翁不会想到,一百年后他的民族将面对一个更强大、更凶恶、更可怕的虎狼之师——纳粹德国侵略军,打一场更为被动、更为残酷、实力更为悬殊的“第二次卫国战争”。
以1941年6月下旬的巴巴罗萨闪电战突袭为开端,一周之内苏军被俘几百万生力军,加上之前苏联内部大清洗政策失误导致的人才流失和生产力破坏,苏联岌岌可危,沦陷似乎不可避免。
但这片横跨欧亚的北境坚韧不拔,全民皆兵,硬是将德军拖入了冰天雪地的战争泥潭,德军仅凭肉眼就能看到莫斯科克林姆林宫顶端红星闪闪,但面对铜墙铁壁的防守却无计可施,只能望而兴叹。
二战东线的结局无须赘述,苏联以超2600万全欧第一世界第二的伤亡人数将红旗插上柏林议会大厦。
每每回想起书中这段话,作为抗战胜利而伤亡人数最多(超3500万)的民族后裔,我也想寄语托翁,华夏大地同样百折不挠、慷慨悲歌,与君相识,实乃万幸。
四、对于托翁生活理念的思想变迁通过阅读小说,我感觉托翁对于婚后女性的观念还是偏保守的。
娜塔莎在嫁给比埃尔后做了全职太太,生了一窝孩子,身体发福、身材走样、头发凌乱、不修边幅、远离社交,沉浸在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中,完全一副俄罗斯中年大妈模样,也是托翁妻子的现实写照。
托翁认为这是已婚妇女最好的生活方式,认为妇女婚后继续保养保持吸引吸引力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
这一点我作为现代女性不敢苟同。
也许在那个年代,女性无法就业、整体普遍地位较低、缺乏经济独立性,随着时代的开放,在现代社会女性解放,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享有更多自主权,因此即便婚后也无需依附男性的意志。
但随着年纪渐长,我又渐渐觉得托翁对于娜塔莎婚后形态的描写体现出一种更高级、更睿智、更成熟的生活理念。
我刚入职时,虽算不得倾城倾国,但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工作之余很多心思都耗费在追逐潮流、添置衣物;对于能抚慰自己精神的美食,我都竭力压制自己真实的欲望,即便偶尔满足舌尖之欲,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挣扎、矛盾和焦虑;外出社交,要时刻注意言谈举止,维持淑女形象;简言之活得很累,为身外之物所累、为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所累、为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所累,相信很多职场女性也感同深受。
想我这般奉行独立思想的女性最终倒向了自己的真性情,与其按照外界的标准削足适履、自我折磨还不如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哪怕自己选择的道路在别人看来是多么落伍、多么奇怪。
想通之后,我主动放弃了在时间精力上难以承受的生活模式,选择当大大方方、堂堂正正的“中年妇女”。
穿衣服我讲究亲肤舒适而非华丽硬挺,几件衣服翻来覆去交替,纯棉、纯绸这类衣服虽经不起水洗摧残,邹巴巴的还掉色,但在南方烈日炎炎、汗流浃背的盛夏为肌肤带来清爽;平日梳最简单的马尾发型,开饭时敞开吃,这样干活才使得上劲;说话也直截了当、不再细声细语,并利用假期穷游海内外,扩展视野、丰富阅历。
一段时间后我告别了过去婀娜多姿的身材,但收获了乐开怀的精气神。
一位和我共事多年快退休的男性科长注意到我变化显著,话里有话的戏谑我咋成了“阿嬷”(当地方言中的“大妈”),我不假思索回答道做“阿姐”太累,做“阿嬷”轻松,“阿姐”是活给别人看,而“阿嬷”是活给自己看,他很自然的吐了句“说得也是”,从此再没为这个问题调侃我。
现在的我看来,“中年大妈”虽然被标以年老色衰、庸俗不堪、体态臃肿、出入菜场、招人嫌弃的滑稽形象,但也意味着历经风雨的人生阅历、更包容的心态、更殷实的经济基础、更憨态可掬的生活态度、更安逸平稳的代际传承,是一种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的幸福。
我关于托翁对女性最好生活方式的定义,虽不算完全赞同,但也不敢全盘否定,如同另一位俄罗斯著名社会活动家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里面的箴言:某些真理如同生理,不到那个年纪就无法领悟。
五、托尔斯泰没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猜想托尔斯泰作为人们普遍认可亦或第一反应就想到的西方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一生佳作频出、成就非凡,但居然在生前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其实拿好几次诺奖不算过分)。
每次例数诺奖评选的重大失误案例,托尔斯泰漏选每每被提及。
有些人认为是诺奖评选委员会“集体脑残”,但我认为另有原因。
托尔斯泰通过在多部小说中阐述哲理逐步构建了一套“托翁主义”,并在当时已产生巨大反响,但其中有些理念与共产主义的部分口号有相似之处。
而西方世界自共产主义诞生起就视之为“幽灵”,普遍采取打压策略,特备是在“巴黎公社运动”被血腥镇压后,西方意识形态界更加对左翼思想嗤之以鼻,而诺奖颁发往往受到政界影响,因此蓄意不颁发给托翁;此外,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对西方史学界那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驳斥,否定了拿破仑等少数英雄人物对历史的决定作用,肯定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认为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是西方史学界最难以接受的(他们普遍过分高估拿破仑的作用),这有可能是诺奖不发给托翁的原因。
无论是由于自身的愚蠢,或者出于狭隘的偏见,诺贝尔文学奖没有授予托尔斯泰。
这种失误非但没有影响托翁的声望,反而导致了后世对于诺奖评审委员会的无尽奚落。
在我看来,托翁没获得诺奖殊荣并不遗憾,因为诺奖根本就配不上托尔斯泰的时代成就。
其实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只是由十几个颁奖委员会的文人协商决定的,这些评委本身的文学成就往往还比不上那些获奖的人,更比不上像托尔斯泰这样的泰斗级文豪。
诺奖经过西方文学界、西方国家的长期经营,包装成了一种衡量世界文学水平的文化标杆,但实质相当于一家之言,用来评判那些拥有源远流长文明的国度可谓笑谈,面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具特色的文学发展成果,诺奖根本不具备广泛代表性。
此外,由于文化偏见、冷战期间意识形态对立等干扰因素作祟,诺贝尔文学奖逐渐沦为意识形态战争的工具,对于非西方国家的作者,尤其是来自具备苏俄、中国背景的作者,获奖对象大部分为自揭家丑、迎合西方价值观的“文化叛徒”或持不同政见者以及长期旅居西方的作家,典型案例包括十月革命后流亡法国的俄罗斯诗人蒲宁、苏联文学家波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以及中国的高行健等。
即便对于西方文学的圈内人士,诺奖也因为其背后附带的商业利益充满了铜臭味。
每年颁奖前博彩公司居然会为潜在候选人开出赔率让看客们下注,这简直是对“文学”这种人类精神财富的侮辱。
诺奖还曾深陷腐败,在2018年文学奖颁奖前夕,评审委员会被爆出提前将获奖人选泄露给媒体和出版商,丑闻不断发酵导致当年颁奖取消,评审委员会集体辞职解散,直到2019年再补颁发2018年的奖项。
被揭露的还只是冰山一角,不知道背后还发生过多少蝇营狗苟。
六、《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高中时期我花了一个月“啃”完了《红楼梦》。
《红楼梦》作为东方文学精髓的集大成者和最高成就,与《战争与和平》可谓双峰并峙。
每每比较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往往都将这两部代表作相对比。
我认为《战》与《红》平分秋色,但各具特点:1.《战》和《红》均搭建了庞大的人物关系构架,刻画了成百上千的角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且虚构的家庭变迁均不同程度取材自托翁和曹雪芹实际的生活经历。
2.从内容上,《红》的故事更集中于荣宁二府高墙内,格局较为封闭;而《战》则将故事至于俄法战争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格局更为开阔。
3.从作者中心思想方面,《红》大悲剧式的结局表现曹雪芹极度悲观的人生态度,也预示着中国封建制度走向消亡;而《战》的结局虽然不能算喜剧,但结尾写出了人类对崇高事业的追求和奋斗将永不停歇,赋予了《战》更为光明的寄望。
4.从文笔方面,曹雪芹言辞优美,根据人物性格写下了大量传世的诗篇名句;托翁在刻画人物时文笔幽默犀利,虽然没有诗词描写但却有大量的哲理论述。
5.从文学风格来看,本科阶段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授曾说东方小说往往有个特点就是写出完整的、无法再有所改变的结局,对人物的最后命运有所交代,《红楼梦》就是典型案例,死的死散的散,“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西方文学有时候会更偏向于留下开放式结局,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战争与和平》最后留的伏笔就是例证。
6.从阅读感受方面,合上《红楼梦》,我确实感受到巨大的悲恸和无奈,毕竟结局已经算是“目不忍睹”,就像读者再如何发挥联想也无力回天;但读罢《战争与和平》,我确实感到精神振奋,甚至有种灵魂复苏般的兴奋,有时甚至完全被代入小说中,身临其境参与战事,或者被卷入作者那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聆听托翁的布道。
这两部作品我不能也不可能说出孰优孰劣,估计也没有人能分出伯仲。
这两部经典在各自的文学领域,均承担起了历史使命,完美的传承了文明的印记。
七、《战争与和平》阅读建议说点实际问题,《战争与和平》大家都应该读一读,但由于每位读者知识水平、能力能力并不一致,为保障获得上佳的阅读效果,我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对拿破仑、俄法战争历史较为熟悉,并阅读过大量经典书籍,有较强文学素养和知识积累的群体,直接读原著吧,没问题的。
(二)对拿破仑、俄法战争历史较为熟悉,有较强知识积累但书读得不够的人群(像我这样的),可先通过观看1965年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与和平》系列电影了解大概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然后再阅读原著。
即便通过电影知道了小说结局,也不影响原著的阅读体验(经典小说就是这样)。
当然如果有条件,去俄罗斯走一下更能帮助理解原著。
(三)对拿破仑、俄法战争历史略有了解或者不熟悉,也没什么阅读积累的人群,读原著可能会有些难度,可观看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系列电影先有初步了解,以后如果机会再读原著。
苏联《战争与和平》分为1—4部电影,每部两小时,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举全国之力拍摄的电影(像87版红楼梦那样),较为忠实地还原了原著,艺术性极强,演员从选角到表演都无可挑剔。
其他版本的影视作品千万别看,如好莱坞奥黛丽赫本版电影、意大利和英国改编的电视剧等,实在不忍直视,简直是对原著的亵渎。
最后,在阅读体验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我的俄罗斯自由行虽然玩得不亦乐乎,但阅读小说居然燃起了我再次奔向俄罗斯的渴望,当我把这一感受告诉我妈时,她大惊失色,毕竟经费和假期都有限,只能等到猴年马月再说了,看来一部好书还能有助于旅游推广呢。
©本文版权归xishuzi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5有用
1没用
点击展开全文
战争与和平(上下)
9.3分
广告
查看更多豆瓣高分好书
儿童文学
企业
科幻小说
诗词
莫言
金庸
社会学
东野圭吾
评论
7条
战争与和平(上下)的更多书评
我们终于知道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水木丁
一、豆瓣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用了多久读了一本书,当我终于把《战争与和平》归到读过的一档里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从三月的时候读这本书的。
但是确切的...
981有用
洁净的器皿和甘露
NULLAND
1一八五六年,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新政使人们对尼古拉一世登基时发生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又产生了新的热情,但是一贯反对权威的托尔斯泰...
194有用
战和中人物的成长与变化
照蓝
安德烈面对的死亡安德烈第一次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在奥斯特里茨战役时,在向法国人冲锋时倒下了。
倒下后他的眼里只有天空,并感到一且都是虚空和欺骗,拿破仑在他眼里都开...
6有用
《战争与和平》读后乱谈
猪头妖怪
毛姆在他的随笔集里说,“我觉得,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是巴尔扎克,但最伟大的小说却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读一部120万字的宏篇巨作是需要下决心的,尤其是当...
17有用
托尔斯泰牌除草剂
水木丁
最近在看《战争与和平》,朋友听说我在看这本书,基本上都是被雷到的表情,我这才恍然大悟,从前我以为大家都看过这本书,只有我没看过,所以也没好意思问人家看没看过...
594有用
查看全部书评
千评9分书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每月一本大部头
名著名译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名著名译插图本-人民文学
领袖必读的100部名著
打造靠谱的启蒙书单-第2版(by夜曲依赖症等)
提到这本书的日记
托尔斯泰的三部小说
来自贝小戎
14喜欢
2回应
佩里·安德森:从进步到灾难论历史小说
来自Levis
52喜欢
7回应
可能是最好的翻译版本
来自栀言
3360喜欢
108回应
一部曾被苏联判定“两百年后也不能出版”的文学巨著
来自豆友94032251
398喜欢
12回应
【转】毛姆:书与你
来自亚比煞
46喜欢
6回应
返回图书首页
最受关注非虚构类
外国文学
更多图书分类
豆瓣
免费下载iOS/Android版客户端
延伸文章資訊
- 1列夫·托爾斯泰創作長篇小説 - 戰爭與和平_百度百科
作者將“戰爭”與“和平”的兩種生活、兩條線索交叉描寫,構成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壯闊史詩。 ... 《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這次戰爭中俄國人民正義的抵抗行動,讚揚俄國人民 ...
- 2戰爭與和平 - 每日頭條
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版的《托爾斯泰文集(二十二卷集)》中《戰爭與和平》根據上述二十卷集印刷,不同的是,這個版本除附有作者撰寫的《關於(戰爭與和平)一書的 ...
- 3尋找人生的答案 談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 春衫猶濕
又,如同《戰爭與和平》的許多段落,寫人敘事時,托爾斯泰常常插入自己對歷史、哲學、道德和宗教觀點的長篇大論,或許有時的確發揮說明主旨的作用,有時則 ...
- 4戰爭與和平作文 - 極客派
本單元作文訓練的主旨就在於引導同學們重溫歷史、認識戰爭,思考人類的未來和命運。 戰爭,對於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和平時代的中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他們 ...
- 5为什么说《战争与和平》是伟大的小说? - 知乎
硬要说这部包含了宗教,哲学,战争,历史的巨著有一个中心思想的话,我认为托翁在不断告诉大家一个观点:我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全书充满着对世界的敬畏,对无知又自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