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也會讀心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智理論可細分成「情緒辨識」、「信念」和「假裝性遊戲」。

「情緒辨識」的能力是孩子能從不同的情境、慾望、信念中辨別不同的情緒(喜怒 ...  我的孩子也會讀心術​治療師專欄蕭以嵐姑娘 ​ ​ 試想想有人送給你一盒印有糖果牌子的糖果盒,但當你打開糖果盒,竟然發現盒裡裝滿了顏色筆。

假如你的朋友也見了那個沒有打開的糖果盒,你想究竟他會認為盒裡裝了什麼東西?如果你的答案是「糖果」,那麼就恭喜你了!因為你有「錯誤信念」,懂得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具備基礎的心智理論能力。

很多三歲的孩子被問到這問題,大多會回答「顏色筆」。

這反映他們心智理論能力仍在發展當中。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究竟什麼是心智理論呢?我們又有甚麼方法提升孩子的心智理論能力呢?     甚麼是心智理論? 在日常與他人社交互動中,我們除了觀察他人的行為外,也會對他人的行為作「解釋」及「預測」。

心智理論(Theoryofmind)是推論或代入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例如代入他人的想法、信念、慾望和意圖等,運用此能力去解釋他人的想法、知覺及預測他們的行為。

心智理論可細分成「情緒辨識」、「信念」和「假裝性遊戲」。

「情緒辨識」的能力是孩子能從不同的情境、慾望、信念中辨別不同的情緒(喜怒哀懼)。

「假裝性遊戲」方面,除了孩子能懂得玩家家酒或扮醫生等常見例子外,孩子也要明白一些活動是與現實事實不符,需要經由想像進行,如假裝香蕉是電話。

如孩子能進行這些遊戲,這反映孩子有「假裝性遊戲」的概念了。

「信念」是心智理論最重要的部分。

孩子在發展初期,會逐漸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意圖,並可代入及預測他人的行為。

就正如文中開頭的例子,沒有「錯誤信念」的孩子通常會以自己所知來猜測別人的答案是顏色筆。

因為他們不懂得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猜想糖果盒中的物品,就以自己的認知來猜測,認為別人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樣的。

​​ ​ ​​ ​ 一般兒童的心智理論發展 兒童心智理論的發展時期,大約是從三到七歲。

但三歲之前,孩子要先掌握以下技巧才能有效地發展心智理論能力 ​ 留意身邊人們的行為及加以模仿 辨認他人的情緒並運用詞語表達(例如:開心、傷心、嬲、驚) 能參與假裝性遊戲 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及喜好 明白人會作出行為來獲得想要的東西(例如:伸手拿取糖果) 明白不同情緒所產生的原因及後果(例如:如果我打哥哥,媽媽就會嬲。

跟住會鬧我。

) ​ ​ 到了四至五歲的時候,孩子會明顯地展示心智理論的能力。

例如:   明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慾望。

為了獲得想要的東西,人會展現不同的行為; 能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意圖,並可代入及預測他人的行為; 建立「錯誤信念」的概念。

孩子意識到自己或他人對現實可能有錯誤或不足的認知與表徵,而信念即使錯誤也會影響行為。

例如孩子明白到別人看不到糖果盒裡有顏色筆,故他人會回答盒裡有糖果; 明白不同的人就算外在表情及表現一樣,內心的想法及感受可以是相異的; 明白別人如果沒有看到一件事的發生,就會不知道事情的經過,他們需要更多的資訊才能了解事件。

正如媽媽在電話的另一端,就不會知道家中所發生的事,需要孩子向她分享。

      ​ 心智理論能力對日常社交溝通的影響 孩子如有正常的心智理論發展,能容易: ​ 靈敏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及想法; 解讀及回應他人意圖,從而獲得友誼; 了解他人對於自己的談話是否感興趣,從而和別人發展對話及交談; 察覺他人話語中隱藏的涵意; 了解日常生活不成文的規則或習俗。

欺騙他人或了解欺騙行為; 了解別人及故事書中人物行為背後的動機及預測其行動; 參與假裝遊戲,如:家家酒、角色扮演遊戲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俚語、笑話、含有諷刺的說話 ​​ ​ ​​ ​ 甚麼人會特別容易有心智理論發展困難?   患有自閉症譜系、社交溝通障礙、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容易在心智理論發展遇上困難。

​ 提升心智理論的方法 ​ 向孩子交談時多用與心理有關的詞彙 運用與心理有關的詞彙與孩子溝通可令孩子更具體地了解自己及別人的心理狀況。

心理有關的詞彙例子有「想」、「假裝」、「知道」「相信」、「覺得」及與情緒有關的詞語。

平時多留意孩子想表達的意思,再給予回應,例如:「啊!你想要蛋糕」,「唔駛驚!你以為我走左,其實我仲係度」、「媽咪好嬲因為你打哥哥」。

家長亦可多向孩子解釋他人的心理狀況,例如:「美美收到份生日禮物笑晒,佢應該覺得好興奮」。

  ​​與孩子參與角色扮演遊戲角色 扮演遊戲鼓勵孩子代入不同的處境及人物的角度思考,藉此推論出相關的行為。

開始扮演時,孩子可先扮作日常生活常見的人物,例如:媽媽、醫生、老師、司機。

家長要留意在遊戲中無論說話、行為都要代入所扮的角色。

此活動能幫助孩子從不同社交情境中體驗各種情緒、想法及互動情況,亦在當中學習觀察、模仿、預知、檢討及調整自己的想法及行為。

  ​​運用圖書故事了解人物的感受和想法 閱讀圖書時,家長可鼓勵孩子多觀察人物的表情及身體語言。

多和孩子討論故事人物的想法和感受,甚至邀請孩子藉著角色的行為和感受推敲故事的發展和結局。

家長除了和孩子多討論外,亦要把故事情節聯繫到生活經驗當中。

例如:故事中人物因不見了媽媽而感到驚慌,家長可鼓勵孩子分享一次迷路的經驗及感受。

​   希望家長能在日常生活善用機會,與孩子多分享、多溝通,讓他們學會「睇人眉頭眼額」,成為一個「讀心神探」! ​     ​------------------------- References Hollin,P.,Baron-Cohen,S.,&Hadwin,J.(1999).Teachingchildrenwithautismtomind-read.WestSussex,England:WielyPress  Lowry,L.(2015).”Tuningin”toothers:Howyoungchildrendeveloptheoryofmind.TheHanenCentre.  香港痙攣協會(2005).聯情繫意:發展自閉症幼兒的社交能力.香港痙攣協會.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