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说 - 中国孔子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学以致用说. 来源:作者: 2017-07-03 17:19:00. 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验证、增益知识和学习目的的学说。
其意义可分为两个方面或层次:一是笃行,其含义是重知识之实验 ...
教育_中国孔子网
|
微博|
微信|
客户端
首 页
人 物
学派书院
典 籍
典 故
专有名词
海外儒学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明
清代
近现代
经类
史类
子类
集类
一般术语
教育
史学
文艺
科技
伦理
政经
哲学
首页>儒学百科>专有名词>教育>
学以致用说
来源:作者:
2017-07-0317:19:00
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验证、增益知识和学习目的的学说。
其意义可分为两个方面或层次:一是笃行,其含义是重知识之实验应用以达真知;一是力行,其含义是重在将已知的道理应用于实际,而非徒托于空言。
自孔子始,儒学思想家向来主张学贵能行,而不贵乎多事言辞。
“子日: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意思是,读完了三百诗篇,把国家的政事托付给他,却办不到;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去,也不能独立地应对,虽然诗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因此,孔子以学文为轻,以行谊为重,要求以所行证其所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上)学即求知,习即笃行,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相联系予以考察,都是强调应该在行中来增益和确认自己的知识。
也正是因为如此。
孔子极力反对空言。
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意思是,君子最怕自己说的话超过了自己的行为。
又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古时候的人说话,不肯轻易说出口来,就是恐怕自身做不到,这是最难为情的事。
又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说大话而不知惭愧的人,要他去实地做起来就难了。
由此可见,凡是真心笃行的人,皆是寡言、慎言,而以躬行为上。
否则,徒有其言,不仅表露其能力之薄弱,而且也必然会犯有浮夸或颓废之病。
例如《论语·公冶长》记载:宰予之懈弛怠惰,就被孔子比之为朽木、粪土之墙。
所谓力行重在将已知之道理应用于实际,即是仁之见于行。
这就是说,在儒家看来,为学的基本目的是行道,是爱人,是充实爱人之能力,而不是为了装饰自己。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其中的所谓博、笃、切、近等诸词,都存在于加重力行之意,而切与近更是强调在实践与浅近处人手,即学所以致用。
否则,有广博知识而不知如何分别或集中使用。
于己于人,都无用处。
基于上述,孔子着重指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论语·阳货》)“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子夏则谓:“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学以致其道,就是学以致其用。
子夏又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而孟子则进一步认为仁可喻为人之安宅,义可喻为人之正路(见《孟子·离娄上》)。
并且,他着重指出,如果仁义不能见之于行,无异于五谷之不成熟,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五谷的种子,在各种种子里面是最美好的种子。
但若不能成熟,反不如野草有用。
讲到仁,也只在能成熟就是了。
成熟即意味着行而有效。
着重指明,仁与义皆所以为人,就在于力行而不在于空言。
当然,学而不致用不行,就是有学问而用之不得当,也系愚而未近乎智。
因此,孔子说:“臧文仲居蔡,山节藻税,何如其知也?”(《论语·公冶长》)意思是,鲁国大夫臧文仲起造房子养着大龟,把山的形象雕刻在柱头的斗拱上,水草的形象画在梁间短柱上,他算得是有见识的人吗?可见,只有学以致用,并且用而得当,才能称做君子。
所以,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指明只有以义为本质,照礼去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才算得上是一个君子。
后来的荀子、韩愈等历代的儒学思想家都发挥和发展了孔孟的学以致用的学说,不仅把它视为修身的重要原则,而且把它看做一条根本的教育原则。
如文天祥在为友人戴行可的“进学斋”题词中,即有一番精彩的论述:“进者,行之验;行者,进之事。
进百里者,吉行三日;进千里者,吉行一月。
地有远行,无有不至。
不至焉者,不行也,非远罪也。
戴君行可,以“进学”名斋,垂二十年,前之进,予不得而考也;后之进,予不得而量也。
独有一言,愿献于君者:曰行。
行固君字。
《书》日行之惟艰;《语》曰行有余力;《中庸》曰利行,曰勉行,曰力行。
皆行也,皆所以为进也。
不行而望进,前辈所谓游心千里之外,而本身却只在此,虽欲进,焉得而进诸?戴君,求进者也,而予言行,予将有远役,其知行之理固审。
”(《文山先生全集》卷一《题戴行可进学斋》)这应该说是对学以致用的含义比较全面的解释、阐述。
学以致用这一根本的教育原则,对中华民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曾经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就是在今天,贯彻学以致用,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化要闻
06-02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
06-03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保护传承运河文化
06-032020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
06-02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深入实施
06-02专家论道“云冈学”:探寻云冈石窟的世界意义
06-02中国多家文博机构联合推出《中国与世界》系列展览
延伸文章資訊
- 1孔子之道|學而第一,學「道」以致用 - 人人焦點
孔子之道|學而第一,學「道」以致用 ·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從孔子來看,兩千多年之後的「我」,對孔子而言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 孔子說他三十 ...
- 2学以致用说 - 中国孔子网
学以致用说. 来源:作者: 2017-07-03 17:19:00. 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验证、增益知识和学习目的的学说。其意义可分为两个方面或层次:一是笃行,其含义是重知识之实验 ...
- 3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每日論語25
「回」即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魯國人,小孔子三十歲。列名於德行科第一,又被孔子推許為唯一好學的弟子。好學和德行並列,說明好學的中國特色就是有 ...
- 4學以致用、受益終生的《論語》 - 壹讀
學以致用、受益終生的《論語》 ... 時得出:「我們人類想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2500年前的孔子那裡去吸取智慧」,這也許就是經典永恆之所在吧。
- 5“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是孔子做学问的终极法宝 - 搜狐
孔子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孔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并且学以致用。孔子为学有六大法宝,可用好学、乐学、博学、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