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軌跡的模樣——古蹟修復建築師 - 小日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長期從事古蹟修復的建築師徐裕健,曾參與國定古蹟台北賓館和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等諸多修復計畫,被同業喻為「古蹟修復權威」,也讓全台北市古蹟 ...
跳至主要內容
登入/註冊
Menu
還原歷史軌跡的模樣——古蹟修復建築師
建築作為一種載體,不只為人們遮風擋雨,也承載了不同時空的記憶,記錄每個時代所經歷的生活軌跡。
長期從事古蹟修復的建築師徐裕健,曾參與國定古蹟台北賓館和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等諸多修復計畫,被同業喻為「古蹟修復權威」,也讓全台北市古蹟為數眾多的中正區,再展昔日風華,傳遞台北的歷史文化。
當初考上建築師,徐裕健就決定不做建設公司的案子,只做古蹟保存。
起因於他在成功大學就讀研究所時,有天和在學校旁建造廟宇的工匠閒聊,「師傅講的內容,我一個字都沒聽懂。
」他難掩心中震驚,才發現傳統工藝裡頭的工夫那麼深,發誓要弄懂,論文甚至就以台灣傳統建築營建尺寸的規制研究為題。
「做新的沒什麼意思,不好玩,」徐裕健擺擺手說道,「一個空間如果沒有靈魂,就沒有感情。
我們講spiritofspace,舊建築有非常多歷史事件在那裡發生,就有無形的魅力。
」他近期的代表作,是位於忠孝西路與懷寧街口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他傾盡全力,重現日本時代「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的風貌,點亮台北城的歷史光譜。
徐裕健認為「做新的東西」沒意思,重現擁有靈魂的歷史空間才是他有興趣的事。
爬梳脈絡 觀看建築的歷史定位
徐裕健指出,古蹟的重要性,不能只看單棟建築,而應將視野擴展至整個台北城的街廓,「它是一個歷史證據,所以做古蹟修復的人,必須具備歷史觀點,去看它在歷史上的定位在哪裡。
」
台北城自清代建城以來,在城內地區設置許多官署衙門建築,也因政治中心的移轉,從此改變了台灣南北的發展。
爾後進入日本時期,日本人大肆拆除城牆,改建成能夠彰顯天皇皇權的建築,如台灣總督府廳舍(今總統府)、台灣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等。
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這座建築的背後,不僅反映了日本為當時的殖民強權,其位置所在的「北三線」(今忠孝西路),也是「市區改正計畫」下的產物。
徐裕健表示,「三線路」是日本時代初期興建的四條市區三線道路,由於道路安全島上種植樹木,景觀秀麗,而使台北有「東方小巴黎」的美名。
沿著「東三線」(今中山南路)散步到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曾出現在此的運動場、噴泉和露天音樂台,都是日本企圖將殖民地全力西化的證據。
徐裕健這麼比喻:「所以現今中正區的古蹟建築,在當時就像一個殖民櫥窗,顯現了台灣整體政經脈絡的縮影。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建築樣式反映出日本曾為殖民強權的時代背景,其中屋頂塔樓的修復最具挑戰性。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徐裕健對古蹟老件情有獨鍾,工作室內還能看見運用廢棄木料做成的榫接。
深入現場 從細節還原古蹟風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這棟鋼筋混凝土造的三層樓建築,是日本知名建築師渡邊節在台唯一作品,帶有折衷主義美學裝飾,同時有著現代主義的簡潔風格。
建物所有權在不同時代幾經轉手,直至1968年交通部公路總局將屋頂西北側的塔樓拆除、增建為四層樓,又於外牆貼上黃褐色二丁掛磁磚,外觀已和原貌大相徑庭。
為仿照當年模樣重建,徐裕健考究許多建築史料、歷史照片和現場殘跡,也從渡邊節在日本關西的代表作品中參考更多近代化設施的概念。
他發現,這棟建築採用可讓牆面更穩固的石材乾掛工法,以及裝設避雷針、空調系統、汙水化糞池等設施,這些規畫如今看來司空見慣,但在1930年代都是極為先進的設計。
最具代表性的塔樓重建則被列為此次修復的首要之務。
他提到,在當時日本民族主義抬頭的時代背景下,流行以現代建築輔以宮殿式屋頂,尖頂造型如同戴上冠帽,又被稱為「帝冠式」建築。
在沒有任何施工圖可供參考的情況下,施作難度大幅提高,徐裕健在塔樓原位置找到柱位基礎和配筋,要求施工團隊先以木頭架構出基本造型,再從數張不同拍攝角度的舊照片比對大小、弧度,才得以大致掌握量體全貌。
此外,他找出僅存的半座窗戶殘跡,還原木結構的平衡錘窗,這種上下疊合的玻璃窗利用槓桿原理,可讓窗扇停留在想要的位置,在日本時期的仿西式建築中經常可見。
其他諸如外牆磁磚、騎樓鋪面石材等,都一一根據最初的建造規格重新仿製。
他強調:「深入了解後,能看見當初建築師的用心和重視的細節,我們就要想辦法盡可能地還原。
」
徐裕健與團隊共同討論修復事宜。
(圖/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
尊重歷史 用使命感維護文化財
徐裕健分享,從事古蹟修復所需具備的,絕不只是認識某一個時代的構造技術、材料,而要有非常全面的跨時代了解,「有點像古董鑑定,你要能辨認不同時代的工法、匠師派系,才知道將來要怎麼修補。
」他以台北賓館為例,修復時他判斷內部白牆並非台灣傳統建築常用的「白灰壁」,便取樣送至日本化驗,最後得證是在日本被廣泛運用的「漆喰塗」,當時還邀請了日本國寶級匠師小松七郎來台示範製作技法,「做了這麼多,其實最後看到的就只是一面白牆,到底意義在哪裡?就是我們守護了無形的文化財。
」
撇開技能的養成,對徐裕健來說,要成為古蹟修復建築師的首要專業條件,就是要有歷史的使命感,「把它當作是我可以維護古蹟的一個機會,盡力去做到最後一刻。
」台北流長的歷史文化,將藉由古蹟修復建築師之手,世代傳唱下去。
本文出自《台北畫刊》文 張雅琳攝 林軒朗圖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
徐裕健 古蹟修復建築師,有使命感,善於苦中作樂。
致力於保留文化資產,完整地傳到下一代手上。
他認為文化保存是很純粹的,不應受外力干擾。
古蹟修復還原的不只是建築外殼,還有可能消逝的工藝和匠師精神。
其他推薦閱讀
誠品生活expo|享受臺味好生活!臺灣製MIT質感好物推薦
到了換季時刻,忽冷忽熱的天氣讓人不免感到煩躁,除了肌膚要好好保護外,生活中的療癒小物與質感好物更是讓人放鬆身心的好幫手,誠品生活expo要推薦CP值超高的MIT質感好物,讓你輕鬆入手又愛不釋手!無論是......
閱讀更多
在一上午靜謐時光裡感受歲月在洋房裡流轉
到植物國除了能認識各種花卉,還能靜心欣賞老建築。
頂著世界文化遺產的光環,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上首個熱帶植物園的美譽,擁有163年歷史的新加坡植物園近年不斷擴充,最新景點即兩幢英國殖民地......
閱讀更多
女人我最大(邦查版)
從小聽得一個傳言:阿美族的女人比較兇。
某次回花蓮太巴塱部落老家聚餐,席間提及這件事,我四個阿姨嗤之以鼻:「什麼很兇?」「講這個話一定是因為被我們邦查女人拋棄過(Pangcah,北部阿美族自稱),所以在......
閱讀更多
Alvita|讓喜好與興趣適得其所居家便成為身心的避風港
我很滿意我現在的狀態,也滿足我現在所有。
人一定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追求與慾望,但就是盡最大的能力,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讓自己感到舒適。
...
閱讀更多
小日子
標籤:標籤古蹟修復建築師台北畫刊徐裕健
LoadComments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
閱讀文章
Back
封面故事 人物 美食 旅行 單品 最新企劃 小日子好朋友
尋找作者
Back
小日子編輯 專欄作家
Back
馬世芳 張曼娟 黃威融 陳雪 林達陽 林婉瑜 謝小五 陳陸寬
讀者觀察室 小日子駐站作者
當月活動小日子線上購物
Back
各期雜誌
Back
✨全新訂閱方案✨ 各期雜誌
小日子自有產品
Back
NEWIN! SALE精選商品6折起 Bag|包袋 Grocery|生活 Clothes|服飾 Fragrance|香氛 Stationery|文具 Food|美食
小日子精選品牌
Back
#最好的生活在臺灣 小日子精選品牌 品牌總覽 【文具小物】 【居家生活】 【室內香氛】 【餐廚用品】 【衛浴用品】 【紙本刊物】 【配件飾品】 【設計服飾】
海外賣場
Back
【海外】全新雜誌訂閱方案 海外賣場
購物須知 找商品
搜尋關鍵字:
搜尋
訂單客服
店鋪資訊關於小日子
延伸文章資訊
- 1北市最新修復古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1968年消失的塔樓
北市最新修復古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1968年消失的塔樓,挑戰重建成功. 建築師徐裕健年輕時,老工匠說什麼他完全聽不懂,發憤學習後成為古蹟修復 ...
- 2古蹟修復繹歷史價值活化文化資產建築空間 - 政大大學報
古蹟修復繹歷史價值活化文化資產建築空間. 2021/12/09 14:43:29.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於5日舉辦「台北的日式宿舍—建築與修復」講座,頂新和 ...
- 3法規名稱: 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
三、古蹟修復工程經費達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者,並領有營造業法所定工地主任執業證。 〔立法理由〕. 一、為增加營造業工地主任投入文化資產修復或再利用擔任工程工地負責人 ...
- 4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本辦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四條第六項規定訂定之。 第2 條. 古蹟修復及再利用,其辦理事項如下:. 一、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二、規劃設計。
- 5還原歷史軌跡的模樣——古蹟修復建築師 - 小日子
長期從事古蹟修復的建築師徐裕健,曾參與國定古蹟台北賓館和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等諸多修復計畫,被同業喻為「古蹟修復權威」,也讓全台北市古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