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聽過福音的人會怎麼樣?(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注2】這是歷代教會的主流觀點,也是當代相信聖經的福音派基督徒的主要 ... 人不是因爲沒有聽說過福音而有罪,人有罪是因爲不將神「當作神榮耀他。
|
浏覽
文章
圖書
书评
視頻
專文
關于我們
過濾
主題
作者
圣经与神学
那些沒有聽過福音的人會怎麼樣?(續)
2021-10-29
——
MattSmethurst
編注:關於這一話題,您還可以閱讀來自福音聯盟主編科林·漢森的另一篇文章。
「一個生活在孤島上的人。
」或許在朋友抨擊基督教時提到了這樣的場景作爲案例,或許你本人也曾爲此發聲抗議過:如果上帝是良善慈愛的,祂怎能責罰一個從未聽聞過祂的人去地獄呢?
關於這個在情感上令人感到困擾的話題,基督徒當中主要有兩派意見:包容主義(inclusivism)和排他主義(exclusivism)。
雖然兩派都相信耶穌是人歸向上帝的唯一道路,但只有一派堅持認爲對耶穌的信靠對得救來說是必要的。
誘人的包容主義
包容主義相信救恩唯有透過耶穌基督才能得著,但是,有可能一個人雖然並不瞭解救恩但卻得救了。
他們並未有意識地接受基督,卻仍因著基督的位格和所成之工而獲得了救贖。
簡單地說,耶穌可能會救贖從未聽聞過祂的人。
包容主義者常引用羅馬書2章1-16節來闡述他們的觀點,認爲這段經文暗示即使缺少上帝的特殊啓示,人仍可能獲得救恩。
普遍啓示的內容——無論是外在的創造秩序(羅1:19-20)還是內在的道德律(羅2:14-15),都提供了關於救恩的足夠知識。
就如米拉德·艾利克森(MillardErickson)對這一觀點的介紹中所說的:「日見增多的救恩包容主義的觀點(甚至在福音派中亦如此)都基於這樣一個信念:普遍啓示足以讓人能與上帝建立救贖性的關係。
」(《基督教神學》ChristianTheology,英文版123頁)
此外,許多包容主義者也引用舊約中的聖徒爲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他們未曾聽聞耶穌之名卻都得救了。
艾利克森這樣介紹他們的觀點(譯文引自《基督教神學導論》中文版53頁):
假如我們要投靠在上帝的憐憫之下,卻又不知道到底上帝憑什麼來賜下這種憐憫,那情況會是怎麼樣子呢?難道我們不會因此有這樣一種感覺,認爲我們是處在和舊約信徒同樣的地位上嗎?基督的教訓和祂的救贖之工,當時都還沒有向他們完全啓示出來。
可是,他們卻曉得,上帝已經爲他們預備好了赦罪之恩;而且,他們並不能靠著自己的任何善行被上帝接納。
他們已經有了一種內容並不完備的福音。
而且,他們也是得救的。
但這樣的對比是否會弱化基督的救贖工作?完全不會,艾利克森接著論述包容主義者的觀點——耶穌仍舊是所有救贖益處的來源:
這種接納的基礎是靠著耶穌基督的工作,即使這些人還不知道上帝是怎樣爲他們預備救恩的,也是如此……救恩一直都是藉著信心得到的……這一點沒有改變。
包容主義者說,對上帝而言重要的是,人基於信心回應上帝在具體時間和地點所賜下的啓示。
因此沒有任何人可以宣稱明確地知曉聽聞福音之人的命運。
一位牧師這樣說:「我認爲在這個問題上最符合基督精神的回應是視之爲未知。
事實是,儘管上帝非常嚴肅地警告我們承擔著回應福音的責任,但祂卻沒有啓示祂將怎麼處置那些從未聽聞過福音的人。
」【注1】
許多包容主義者援引上帝的屬性爲他們的觀點辯護。
因爲「神就是愛,」他們辯論說,既然如此神就絕不會處罰一個根本沒有機會得救的人(約壹4:8,16)。
「我承認包容主義並不是聖經的核心話題,並且能夠支持它的經文也令人失望地少,」克拉克·平諾克(ClarkPinnock)坦承,「但上帝慈愛的形像在聖經中是那麼地鮮明,因此已有的(包容主義的)證據對我而言就已經足夠了。
」
排他主義的證據
與包容主義截然相反,排他主義認爲救贖唯一的途徑是福音中的信心。
【注2】這是歷代教會的主流觀點,也是當代相信聖經的福音派基督徒的主要觀點。
【注3】艾利克森在論述了包容主義者對於普遍啓示的觀點之後也不得不指出,「沒有得到特殊啓示仍會經歷救恩,這一點值得高度懷疑。
保羅在羅馬書3章得出結論:沒有人能越過特殊啓示得救。
」有很多經常被引用來支持這個觀點的經文,以下列出其中五個:
第一,羅馬書第一章。
首先,雖然包容主義者有時使用羅馬書1:18-23來強調普遍啓示的重要性,但是仔細閱讀後會發現這段經文實際上是支持排他主義的。
保羅闡述了上帝在被造世界中的啓示足以審判罪人,而不是拯救人。
雖然孤島上的人「知道神」(21節)但卻「阻擋真理」(18節)——這真理是顯明在被造世界的,因此他就「無可推諉」(20節)。
人不是因爲沒有聽說過福音而有罪,人有罪是因爲不將神「當作神榮耀他。
」換句話說,不是因爲缺少了信心,而是因爲主動的悖逆。
所以上帝會審判和刑罰從未聽聞福音的、無辜的荒島居民嗎?不會,因爲世上沒有無辜的荒島居民。
聖經所描繪的墮落的人並不擁有某種模糊而高尚、想要尋求憐憫和饒恕的欲求。
不但如此,我們似乎有某種不可抗拒的天性要將信心放置於宗教儀式,禮儀和獻祭上。
所以,荒島上的人會做什麼?在包容主義者的想像中,他會尋求某種模糊的憐憫和饒恕,宣告自己毫無德行。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他很可能會參與到某種形式的外邦偶像崇拜的宗教之中,這樣的宗教破壞了福音中的恩典並與之相背。
(丹尼爾·斯特蘭在此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在基督的福音怎樣顛覆性地成就了其它宗教這個問題上他的真知灼見。
)
第二,羅馬書第10章。
其次,福音裡的信心在救恩中是不可或缺的,羅馬書第10章闡述了這一點(羅10:13-15,17):
「因爲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
保羅思想中的邏輯非常直白:
得救的唯一之道是呼求基督之名。
呼救基督之名的唯一途徑是相信福音。
相信福音的唯一途徑聽見福音。
聽見福音的唯一途徑是有人告訴他福音。
除了在「基督之道」中的信心以外還有別的救贖之道,這樣的觀點很難與這段經文調和。
第三,約翰福音14章。
第三,我們要正確對待耶穌的宣告,「我就是道理、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約16:6,參照10:7,9)。
包容主義者有時會提出反對意見認爲這段經文並沒有清楚地提到信心,但實際上顯而易見的是信心暗含在其中。
畢竟約翰福音的主要目標是勸服讀者相信以至得救(約20:30-31),前面的經文將這一點表達地很清楚(約3:36;5:23–24;6:35;7:38;8:19,24,42;11:25;12:46)。
使徒在整卷書中至少97次講到了信心。
那麼在整卷書的背景下,「藉著我」的意思就是「藉著對我的信心。
」
第四,使徒行傳四章。
第四,使徒彼得宣告:「除他以外,別無拯救。
因爲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徒4:12)。
請留意這裡並不只是說天下人間沒有別的救主——這是包容主義者也同意的——而是特別強調沒有別的名。
很明顯,知道救主的名——祂確切的身份——是必要的。
第五,使徒行傳10章。
最後,在使徒行傳第十章有一個非常具有啓示性的故事。
上帝聽了一個敬虔的外邦人哥尼流的禱告並且指示他「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5節)。
哥尼流差派的人第二天到了彼得所在的地方說,「百夫長哥尼流是個義人,敬畏神,爲猶太通過所稱讚。
他蒙一位聖天使指示,教他請你到他家去,聽你的話。
」(22節)
彼得於是跟隨他們到了哥尼流的家,百夫長對作客的使徒說,「現今我們都在神面前,要聽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話。
」(33節)很有意思的是哥尼流並不是期待使徒隨便講點什麼,而是很明確——按照天使告訴他的——這是「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的信息(徒11:14)。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個信息,無論哥尼流在宗教上是多麼敬虔,他都將在永恆中失喪。
爲什麼我要提到這個故事?有兩個原因。
首先,如果確實存在一位真誠尋求的「未得之民」,我們難道不應該期望上帝將福音的信息啓示給他/她嗎?——無論是通過一位宣教士或是異夢,就像祂對哥尼流所做的。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因爲如果確實有人可以通過一般啓示獲得救恩,那一定是哥尼流!他按照自己已經領受的啓示盡可能得保持敬虔和敬畏神。
但是隨著經文的展開,可以清楚地看到哪怕是非常傑出的宗教真誠都是不足夠的。
彼得必須離開自己的住所,跋涉三十英里去傳遞一個信息,根據聖經,如果沒有這個信息,哪怕是世上最積極回應屬靈之事的人也無法得救。
這個問題爲什麼重要?
所以,從未聽過福音之人的結局怎樣?這不是一個模糊抽象的神學問題,而是一個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且在永恆中非常嚴肅的問題。
你關於基督徒宣教的觀點,舉例來說,關於宣教的性質及其急迫性的認識,都直接被這個觀點所塑造——荒島上這個未曾聽過福音之人的命運將如何。
(值得一問的是,如果神的責罰來自於拒絕耶穌,爲什麼愛不能激勵我們向未得之民佈道。
)
人們可能仍然會疑惑,排他主義是否不公平?雖然有時感覺如此,但在最後的思辯中我們必須要信靠這位無法測度其慈愛和良善的上帝。
或許這個回答聽起來有點避重就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是謙卑的姿態。
無論如何,我們不應該用我們有限和墮落的公平觀念來衡量創造之主。
我們的任務是完全相信祂的話和相信祂的心。
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賽55:8-9)。
祂不需要謀士,因爲祂本爲善,所行的也善(詩119:68,羅11:34)。
審判全地的主施行公義(創18:25)。
最重要的,我們要注目各各他,那是智慧的巔峯,也是公義與愛的交融。
在那兒,審判全地的主被掛在一棵羅馬的樹上,爲了那些根本不想與祂有任何瓜葛的叛逆之子。
「博覽好書,卻按聖經而活,」司布真曾這樣建議道。
在面對類似在情感上帶來巨大挑戰的話題時,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開上帝的話,禱告祈求謙卑和悟性,然後接受聖經的啓示。
註釋
注1:在此需區分立場顯明的包容主義(堅持認爲上帝會救贖未曾通過福音的人)和溫和派(他們對自己的觀點並不十分肯定)。
即便赫爾曼·巴文克是排他主義,但在關於上帝單方面的主權上他也並非立場堅定。
注2:嬰兒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因爲不具備理解複雜信息的能力,因此許多(或者大多數)排他主義者認爲他們的情況當另當別論。
由於天生不具備自主選擇信心對象的能力,他們應該不是羅馬書第一章中說描述的情況——叛逆的人類「知道」神卻故意「抵擋真理」因此就「無可推諉」。
嬰兒不能根據他們的行爲受審(羅2:6,彼前1:17)。
許多排他主義者相信上帝恩慈地對待這些無自主意識的上帝形像的承載者,不是根據個人的信心而是基於基督的工作審判他們。
注3:在這一問題上可供參考的書籍如下:克里斯朵夫·摩根和羅伯特·彼得森合著的《信道從聽道而來:回應包容主義》(FaithComesbyHearing:AResponsetoInclusivism,中文名暫譯);約翰·派博《耶穌,通向上帝的唯一之道:必須聽過福音才能得救嗎?》(Jesus,theOnlyWaytoGod:MustYouHeartheGospeltoBeSaved?中文名暫譯)。
更學術化的視角,請參閱丹尼爾·斯特蘭奇所著《未得之民得救的可能性:分析近代福音理論中的包容主義》(ThePossibilityofSalvationAmongtheUnevangelized:AnAnalysisofInclusivisminRecentEvangelicalTheology,中文名暫譯)。
譯:解敬婷;校:JFX。
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atHappenstoThoseWhoNeverHeartheGospel?
MattSmethurst(馬太·斯摩瑟斯特)是福音聯盟的執行編輯,也是《執事:他們如何服侍和堅固教會》(Deacons:HowTheyServeandStrengthentheChurch,Crossway,2021),《在打開聖經之前:九種親近上帝話語的心態》(BeforeYouOpenYourBible:NineHeartPosturesforApproachingGod'sWord,10ofThose,2019),《帖撒羅尼迦前後書:12週學習》(1–2Thessalonians:A12-WeekStudy,Crossway,2017)和即將出版的《在你分享信仰之前:五種準備傳福音的方法》(BeforeYouShareYourFaith:FiveWaystoBeEvangelismReady,0ofThose,2022)等書的作者。
他和他的妻子Maghan以及三個孩子住在弗吉尼亞州的里士滿,他們正在參與建立河城浸信會(RiverBaptistChurch)。
標籤
神學
•福音
•聽道
•傳道
延伸文章資訊
- 1【福音是什麼?】從聖經給你8個簡單有力的答案 - 水深之處
基督徒所說的福音是同一件事,但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點,且聽我們慢慢道來。 1.福音是什麼?福音就是從神來的佳音、喜信、好消息 ...
- 2未曾聽過福音的人會得救嗎? - Henry Au的神學園地
而且無知並不是他們失喪的原因,犯罪才是,所以未聽過福音的人不會因為無知而得救。但不認識基督的人會以另一個準則去被審判:. 羅馬書2:12-15(和合本修訂 ...
- 3沒聽過福音的外邦人,會上天堂或下地獄? -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在歷史上,有很多國家、很多民族,從來沒有聽過福音。 那麼,這些人,死亡之後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對這些人而言,假使用舊約聖經猶太人的律法來審判 ...
- 4你能想像一個完全聽不見福音的地方嗎?僅3%宣教士向未得之 ...
這些未聽過福音的人,被傳福音的機會相當低,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耶穌是誰」。 「東西方全球福音事工」(global evangelism ministry East-West)最新 ...
- 5那些沒有聽過福音的人會怎麼樣?(續)
【注2】這是歷代教會的主流觀點,也是當代相信聖經的福音派基督徒的主要 ... 人不是因爲沒有聽說過福音而有罪,人有罪是因爲不將神「當作神榮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