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版本比對- DEDU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攝大乘論真諦譯, 攝大乘論本玄奘譯 ... 如此等識,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體,非有虛妄塵顯現依止,是名依他性相。
... 云何無義種種戲論言說而轉?為除此疑說谷響喻。
《唯識二十論》梵本、諸譯本及注疏編撰|Viṃśatikā-vijñapti-mātratā-siddhiDatabase
科判
冊
卷
檢索
檢索
搜尋這本著作搜尋全部著作
讀取中請稍後...
攝大乘論版本比對
對讀結構
選擇文本
攝大乘論真諦譯 攝大乘論本玄奘譯
匯出
MicrosoftWord
DocuXML
傳送到
DocuSky
取得分享連結
表格式
條列式
顯示夾字
專案說明
中文
English
攝大乘論真諦譯攝大乘論本玄奘譯
標題應知勝相品標題所知相分三種相如此已說應知依止。
勝相云何應知?應知勝相。
此應知相略說有三種:一依他性相、二分別性相、三真實性相。
三種相已說所知依,所知相復云何應觀?此略有三種:一、依他起相,二、遍計所執相,三、圓成實相。
依他起依他性相者,本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差別。
何者為差別,謂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惡兩道生死識。
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如此等識因言說熏習種子生。
自他差別識,因我見熏習種子生。
善惡兩道生死識,因有分熏習種子生。
由如此等識,一切界道煩惱所攝依他性為相虛妄分別即得顯現。
如此等識,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體,非有虛妄塵顯現依止,是名依他性相。
依他起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
此復云何?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
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
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
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
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虛妄分別皆得顯現。
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如是名為依他起相。
遍計所執分別性相者,實無有塵,唯有識體顯現為塵,是名分別性相。
遍計所執此中何者遍計所執相?謂於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
圓成實真實性相者,是依他性由此塵相永無所有,此實不無,是名真實性相。
圓成實此中何者圓成實相?謂即於彼依他起相,由似義相永無有性。
輸入標題...由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知攝眼等六內界。
以應受識,應知攝色等六外界。
以正受識,應知攝眼等六識界。
由如此等識為本,其餘諸識是此識差別。
輸入標題...此中身,身者,受者識,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
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
彼能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
其餘諸識,應知是此諸識差別。
夢喻如此眾識唯識,以無塵等故。
譬如夢等,於夢中離諸外塵一向唯識,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等諸塵如實顯現,此中無一塵是實有。
由如此譬,一切處應知唯有識。
由此等言,應知幻事、鹿渴、翳闇等譬。
夢喻又此諸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
此中以何為喻顯示?應知夢等為喻顯示。
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似義影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
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
由此等言,應知復有幻誑,鹿愛,翳眩等喻。
輸入標題...若覺人所見塵,一切處唯有識,譬如夢塵。
如人夢覺,了別夢塵但唯有識,於覺時何故不爾?不無此義。
若人已得真如智覺,不無此覺。
譬如人正在夢中未覺,此覺不生;若人已覺,方有此覺。
如此若人未得真如智覺,亦無此覺;若已得真如智覺,必有此覺。
輸入標題...若於覺時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真智覺時亦如是轉: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時此覺乃轉,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得真智覺此覺乃轉。
唯識所現若人未得真如智覺,於唯識中云何得起比智?由聖教及真理可得比度。
聖教者,如《十地經》中佛世尊言:佛子!三界者唯有識。
又如《解節經》中說,是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問佛世尊:世尊!此色相是定心所緣境,為與心異、與心不異?佛世尊言:彌勒!與心不異。
何以故?我說唯有識,此色相境界識所顯現。
唯識所現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
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又薄伽梵《解深密經》亦如是說,謂彼經中慈氏菩薩問世尊言:「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佛告慈氏:「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輸入標題...彌勒菩薩言:世尊!若定境界,色相與定心不異。
云何此識取此識為境?佛世尊言:彌勒!無有法能取餘法。
雖不能取,此識如此變生顯現如塵。
譬如依面見面,謂我見影,此影顯現相似異面。
定心亦爾,顯現似塵,謂異定心。
輸入標題...「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取此心?」「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如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見影像顯現。
此心亦爾,如是生時,相似有異所見影現。
」輸入標題...由此阿含及所成道理,唯識義顯現。
云何如此?是時觀行人心正在觀中,若見青黃等遍入色相,即見自心不見餘境青黃等色。
由此道理一切識中,菩薩於唯識應作如此比知。
於青黃等識,非憶持識,以見境在現前故。
於聞思兩位憶持意識,此識緣過去境,似過去境起。
是故得成唯識義。
由此比知,菩薩若未得真如智覺,於唯識義得生比知。
輸入標題...即由此教理亦顯現。
所以者何?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
由此道理,菩薩於其一切識中,應可比知皆唯有識,無有境界。
又於如是青瘀等中,非憶持識見所緣境,現前住故。
聞思所成二憶持識,亦以過去為所緣故,所現影像得成唯識。
由此比量,菩薩雖未得真智覺,於唯識中應可比知。
輸入標題...是種種識前已說,譬如幻事夢等,於中眼識等識唯識義可成。
眼色等識有色,唯識義云何可見?此等識由阿含及道理,如前應知。
輸入標題...如是已說種種諸識,如夢等喻,即於此中眼識等識可成唯識,眼等諸識既是有色,亦唯有識云何可見?此亦如前由教及理。
二障不起若色是識,云何顯現似色?云何相續堅住前後相似?由顛倒等煩惱依止故。
若不爾,於非義義顛倒不得成。
若無義顛倒,惑障及智障二種煩惱則不得成。
若無二障,清淨品亦不得成。
是故諸識如此生起,可信是實。
二障不起若此諸識亦體是識,何故乃似色性顯現,一類堅住,相續而轉?與顛倒等諸雜染法為依處故;若不爾者,於非義中起義顛倒,應不得有。
此若無者,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
此若無者,諸清淨法亦應無有。
是故諸識應如是轉。
偈頌此中說偈:亂因及亂體 色識無色識若前識不有 後識不得生偈頌此中有頌:亂相及亂體 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 若無餘亦無輸入標題...云何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於一切生處更互密合生?具足受生所顯故。
輸入標題...何故身,身者,受者識,所受識,能受識,於一切身中俱有和合轉,能圓滿生受用所顯故。
諸識差別云何世識等,如前說有種種差別生?無始生死相續不斷絕故、無量眾生界所攝故、無量器世界所攝故、無量作事更互顯示所攝故、無量攝及受用差別所攝故、無量受用愛憎業果報所攝故、無量生及死證得差別所攝故。
諸識差別何故如說世等諸識差別而轉?無始時來生死流轉無斷絕故;諸有情界無數量故;諸器世界無數量故;諸所作事展轉言說無數量故;各別攝取受用差別無數量故;諸愛非愛業果異熟受用差別無數量故,所受死生種種差別無數量故。
諸識成唯識云何正辨如此等識令成唯識義?若略說,有三相,諸識則成唯識。
唯有識量,外塵無所有故;唯有二,謂相及見,識所攝故;由種種,生相所攝故。
此義云何?此一切識無塵,故成唯識。
有相有見,眼等諸識以色等為相故,眼等諸識以諸識為見故;意識以一切眼識乃至法識為相故,意識以意識為見故。
云何如此?意識能分別故,似一切識塵分生故。
諸識成唯識復次,云何安立如是諸識成唯識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識,無有義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見二識別故;三、由種種,種種行相而生起故。
所以者何?此一切識無有義故,得成唯識。
有相見故,得成二種:若眼等識,以色等識為相,以眼識識為見;乃至以身識識為見;若意識,以一切眼為最初,法為最後諸識為相,以意識識為見。
由此意識有分別故,似一切識而生起故。
偈頌此中說偈:入唯量唯二 種種觀人說通達唯識時 及伏離識位偈頌此中有頌:唯識二種種 觀者意能入由悟入唯心 彼亦能伏離二相現諸師說此意識,隨種種依止生起得種種名,譬如作意業,得身口等業名。
此識於一切依止生種種相貌,似二種法顯現:一似塵顯現、二似分別顯現。
一切處似觸顯現,若在有色界,意識依身故生,譬如有色諸根依止身生。
二相現又於此中,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
又於一切所依轉時,似種種相二影像轉:謂唯義影像,及分別影像。
又一切處亦似所觸影像而轉,有色界中,即此意識依止身故,如餘色根依止於身。
調伏頌此中說偈:遠行及獨行 無身住空窟調伏難調伏 則解脫魔縛調伏頌此中有頌:若遠行獨行 無身寐於窟調此難調心 我說真梵志輸入標題...如經言:此眼等五根所緣境界,一一境界意識能取,分別意識為彼生因。
復有別說,分別說十二入中是六識聚,說名意入。
輸入標題...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為彼依。
」又如所說十二處中,說六識身皆名意處。
安立成唯識是處安立本識為義識,此中一切識說名相識。
意識及依止識,應知名見識。
何以故?此相識由是見生因,顯現似塵故,作見生依止事。
如此諸識成立唯識。
安立成唯識若處安立阿賴耶識識為義識,應知此中餘一切識是其相識,若意識識及所依止是其見識,由彼相識是此見識生緣相故,似義現時能作見識生依止事。
如是名為安立諸識成唯識性。
四法相應云何諸塵現前顯現,知其非有?如佛世尊說:若菩薩與四法相應,能尋能入一切識無塵。
何者為四?一知相違識相,譬如餓鬼、畜生、人、天於同境界,由見識有異。
二由見無境界識,譬如於過去未來夢影塵中。
三由知離功用,無顛倒應成,譬如實有塵中緣塵起識,不成顛倒、不由功用,如實知故。
四由知義隨順三慧。
云何如此?一切聖人入觀得心自在,由願樂自在故,如願樂塵種種顯現故。
若觀行人已得奢摩他修法觀加行,隨唯思惟義顯現故。
若人得無分別智,未出無分別觀,一切塵不顯現故。
由境界等義隨順三慧,由前引證成就唯識義,故知唯識無塵。
此中有六偈重顯前義。
此偈後依智學中當廣分別說,謂餓鬼、畜生、人如是等。
四法相應諸義現前分明顯現而非是有,云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
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
二者、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
三者、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智真實故。
四者、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
何等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
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纔作意時諸義顯現。
三、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
」由此所說三種勝智隨轉妙智,及前所說三種因緣,諸義無義道理成就。
依他唯識若唯識似塵顯現依止說名依他性,云何成依他?何因緣說名依他?從自熏習種子生故,繫屬因緣不得自在。
若生無有功能過一剎那得自住故,說名依他。
依他唯識若依他起自性,實唯有識,似義顯現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
遍計所執無自相若分別性,依他實無所有似塵顯現,云何成分別?何因緣說名分別?無量相貌意識分別,顛倒生因故成分別。
無有自相唯見分別故,說名分別。
遍計所執無自相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云何成遍計所執?何因緣故名遍計所執?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勝義名真實若真實性,分別性永無所有為相,云何成真實?何因緣說名真實?由如無不如,故成真實。
由成就清淨境界,由一切善法中最勝,於勝義成就,故說名真實。
勝義名真實若圓成實自性,是遍計所執永無有相,云何成圓成實?何因緣故名圓成實?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
輸入標題...復次若有分別及所分別,分別性成。
此中何法名分別?何法所分別?何法名分別性?意識是分別,具三種分別故。
何以故?此識自言熏習為種子及一切識言熏習為種子,是故此生由無邊分別,一切處分別但名分別,說名分別。
此依他,但是所分別。
是因能成依他性為所分別,此中名分別性。
輸入標題...復次,有能遍計,有所遍計,遍計所執自性乃成。
此中何者能遍計?何者所遍計?何者遍計所執自性?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
所以者何?由此意識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及用一切識名言熏習為種子,是故意識無邊行相分別而轉,普於一切分別計度,故名遍計。
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計。
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計,此中是名遍計所執自性。
由此相者,是如此義。
輸入標題...云何分別能計度?此依他性但如萬物相,緣何境界?執何相貌?云何觀見?云何緣起?云何言說?云何增益?由名等境界,於依他性中,由執著相,由決判起見、由覺觀言說緣起、由見等四種言說實無有塵計實有為增益,由此因故能分別。
輸入標題...復次,云何遍計能遍計度?緣何境界?取何相貌?由何執著?由何起語?由何言說?何所增益?謂緣名為境,於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由見執著,由尋起語,由見聞等四種言說而起言說,於無義中增益為有,由此遍計能遍計度。
輸入標題...此三種性云何?與他為異、為不異?非異非不異,應如此說。
有別義,依他性名依他。
有別義,此成分別。
有別義,此成真實。
何者別義說此名依他?從熏習種子繫屬他故。
復有何義此成分別?此依他性為分別因,是所分別,故成分別。
復有何義此成真實?此依他性或成真實,如所分別實不如是有故。
輸入標題...復次,此三自性為異為不異?應言非異非不異。
謂依他起自性,由異門故成依他起;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遍計所執,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圓成實。
由何異門此依他起成依他起?依他熏習種子起故。
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遍計所執?由是遍計所緣相故,又是遍計所遍計故。
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圓成實?如所遍計畢竟不如是有故。
輸入標題...復有何義,由此一識成一切種種識相貌?本識、識所餘生起識種種相貌故,復因此相貌生故。
輸入標題...三性各有二依他性有幾種?若略說有二種:一繫屬熏習種子、二繫屬淨品不淨品性不成就,是故由此二種繫屬說名依他。
分別性亦有二種:一由分別自性、二由分別差別。
真實性亦有二種:一自性成就、二清淨成就。
三性各有二此三自性各有幾種?謂依他起略有二種:一者、依他熏習種子而生起故,二者、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故,由此二種依他別故,名依他起。
遍計所執亦有二種:一者、自性遍計執故,二者、差別遍計執故,由此故名遍計所執。
圓成實性亦有二種:一者、自性圓成實故,二者、清淨圓成實故,由此故成圓成實性。
分別有四、五復有分別更成四種:一分別自性、二分別差別、三有覺、四無覺。
有覺者,能了別名言眾生分別。
無覺者,不能了別名言眾生分別。
復次分別有五種:一依名分別義自性,譬如此名目此義。
二依義分別名自性,譬如此義屬此名。
三依名分別名自性,譬如分別未識義名。
四依義分別義自性,譬如分別未識名義。
五依二分別二自性,譬如此名此義,何義何名。
分別有四、五復次遍計有四種:一、自性遍計,二、差別遍計,三、有覺遍計,四、無覺遍計。
有覺者,謂善名言;無覺者,謂不善名言。
如是遍計復有五種:一、依名遍計義自性,謂如是名有如是義;二、依義遍計名自性,謂如是義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未了義名;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
分別復有十若攝一切分別,復有十種:一根本分別,謂本識。
二相分別,謂色等識。
三依顯示分別,謂有依止眼等識識。
四相變異分別,謂老等變異,苦樂等受,欲等惑及枉,時節等變異,地獄等欲界等變異。
五依顯示變異分別,謂如前所說變異,起變異分別。
六他引分別,謂聞非正法類、聞正法類分別。
七不如理分別,謂正法外人非正法類分別。
八如理分別,謂正法內人聞正法類分別。
九決判執分別,謂不如理思惟種類,身見為根本,與六十二見相應分別。
十散動分別,謂菩薩十種分別:無有相散動、有相散動、增益散動、損減散動、一執散動、異執散動、通散動、別散動、如名起義散動、如義起名散動。
為對治此十種散動分別故,於一切般若波羅蜜教中佛世尊說:無分別智能對治此十種散動,應知具足般若波羅蜜經義。
分別復有十復次,總攝一切分別略有十種:一、根本分別,謂阿賴耶識。
二、緣相分別,謂色等識。
三、顯相分別,謂眼識等并所依識。
四、緣相變異分別,謂老等變異,樂受等變異,貪等變異,逼害時節代謝等變異,㮈落迦等諸趣變異,及欲界等諸界變異。
五、顯相變異分別,謂即如前所說變異所有變異。
六、他引分別,謂聞非正法類及聞正法類分別。
七、不如理分別,謂諸外道聞非正法類分別。
八、如理分別,謂正法中聞正法類分別。
九、執著分別,謂不如理作意類,薩迦耶見為本,六十二見趣相應分別。
十、散動分別,謂諸菩薩十種分別:一、無相散動,二、有相散動,三、增益散動,四、損減散動,五、一性散動,六、異性散動,七、自性散動,八、差別散動,九、如名取義散動,十、如義取名散動。
為對治此十種散動,一切般若波羅蜜多中說無分別智。
如是所治能治,應知具攝般若波羅蜜多義。
引經言如《般若波羅蜜經》言:云何菩薩行於般若波羅蜜?舍利弗!是菩薩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見行、不見不行,不見色、不見受想行識。
何以故?色由自性空,不由空空見色空。
非色無色異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何以故?舍利弗!此但有名。
所謂色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對假立名分別諸法。
由假立客名隨說諸法如如,隨說如是如是生起執著,如此一切名菩薩不見,若不見不生執著。
如觀色,乃至識亦應作如此觀。
由此《般若波羅蜜經》文句,應隨順思惟十種分別義。
引經言依他有三若由此別意,依他性成有三性。
是三性云何?性有三異,不成相雜、無相雜義。
由此道理,此性成依他,不由此成分別及真實。
由此道理,此性成分別,不由此成依他及真實。
由此道理,此性成真實,不由此成依他及分別。
依他有三若由異門,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何三自性不成無差別?若由異門成依他起,不即由此成遍計所執及圓成實;若由異門成遍計所執,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圓成實;若由異門成圓成實,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遍計所執。
輸入標題...云何得知此依他性,由分別性顯現似法,不與分別性同體?未得名前於義不應生智故。
法體與名一,則此義相違,由名多故。
若名與義一,名既多,義應成多,此義體相違。
由名不定、體相雜,此義相違。
輸入標題...復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顯現而非稱體?由名前覺無,稱體相違故;由名有眾多,多體相違故;由名不決定,雜體相違故。
輸入標題...此中說偈:於名前無智 多名及不定義成由同體 多雜體相違法無顯似有 無染而有淨是故譬幻事 亦以譬虛空輸入標題...此中有二頌:由名前覺無 多名不決定成稱體多體 雜體相違故法無而可得 無染而有淨應知如幻等 亦復似虛空依他非皆無云何如此顯現而實非有,依他性一切種非不有?若無依他性,真實性亦無,一切無不成。
若無依他性及真實性,則有無染污及清淨品過失。
此二品可知非無,是故非一切皆無。
依他非皆無復次,何故如所顯現實無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無所有?此若無者,圓成實自性亦無所有;此若無者,則一切皆無。
若依他起及圓成實自性無有,應成無有染淨過失。
既現可得雜染清淨,是故不應一切皆無。
偈頌此中說偈:若無依他性 真實性亦無則恒無二品 謂染污清淨偈頌此中有頌:若無依他起 圓成實亦無一切種若無 恒時無染淨四清淨諸佛世尊於大乘中說鞞佛略經,此經中說:云何應知分別性?由說無有品類,此性應知。
云何應知依他性?由說幻事、鹿渴、夢相、影、光、谷嚮、水月、變化如此等譬,應知其性。
云何應知真實性?由說四種清淨法,應知此性。
四種清淨法者,一此法本來自性清淨,謂如如、空、實際、無相、真實、法界。
二無垢清淨,謂此法出離一切客塵障垢。
三至得道清淨,謂一切助道法及諸波羅蜜等。
四道生境界清淨,謂正說大乘法。
何以故?此說是清淨因故,非分別。
清淨法界流故,非依他。
由此四種清淨法,攝一切清淨法皆盡。
四清淨諸佛世尊於大乘中說方廣教,彼教中言:「云何應知遍計所執自性?應知異門說無所有。
云何應知依他起自性?應知譬如幻、炎、夢、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
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
何等名為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
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
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
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
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
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盡。
」偈頌此中說偈:幻等顯依他 說無顯分別若說四清淨 此說屬真實清淨由本性 無垢道緣緣一切清淨法 四皆攝品類偈頌此中有二頌:幻等說於生 說無計所執若說四清淨 是謂圓成實自性與離垢 清淨道所緣一切清淨法 皆四相所攝幻事喻何因何緣是依他性?如經所說幻事等譬所顯,於依他性中為除他虛妄疑惑。
云何他於依他性中生虛妄疑惑?諸說於依他性中有如此虛妄疑心:若實無有物,云何成境界?為決此疑故,說幻事譬。
若無境界,心及心法云何得生?為決此疑故,說鹿渴譬。
若實無塵,愛非愛受用云何得成?為決此疑故,說夢相譬。
若實無法,善惡二業愛非愛果報云何得生?為決此疑故,說影譬。
若實無法,云何種種智生?為決此疑故,說光影譬。
若實無法,云何種種言說起?為決此疑故,說谷響譬。
若實無法,云何成緣真實法定心境界?為決此疑故,說水月譬。
若實無法,云何諸菩薩故作心無顛倒心,為他作利益事於六道受生?為決此疑故,說變化譬。
幻事喻復次,何緣如經所說於依他起自性說幻等喻?於依他起自性為除他虛妄疑故。
他復云何於依他起自性有虛妄疑?由他於此有如是疑:云何實無有義而成所行境界?為除此疑說幻事喻。
云何無義心心法轉?為除此疑說陽炎喻。
云何無義有愛非愛受用差別?為除此疑說所夢喻。
云何無義淨不淨業愛非愛果差別而生?為除此疑說影像喻。
云何無義種種識轉?為除此疑說光影喻。
云何無義種種戲論言說而轉?為除此疑說谷響喻。
云何無義而有實取諸三摩地所行境轉?為除此疑說水月喻。
云何無義有諸菩薩無顛倒心,為辦有情諸利樂事,故思受生?為除此疑說變化喻。
生死及涅槃《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此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
於依他性中,依分別性及依真實性,生死為涅槃依,無差別義。
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真實一分成涅槃。
生死及涅槃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密意。
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
金藏土喻阿毘達磨修多羅中,佛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
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
依如此義,故說三分。
於此義中以何為譬?以金藏土為譬。
譬如於金藏土中,見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
於地界中土非有而顯現,金實有不顯現。
此土若以火燒鍊,土則不現,金相自現。
此地界土顯現時,由虛妄相顯現。
金顯現時,由真實相顯現。
是故地界有二分。
如此本識未為無分別智火所燒鍊時,此識由虛妄分別性顯現,不由真實性顯現。
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鍊時,此識由成就真實性顯現,不由虛妄分別性顯現。
是故虛妄分別性識即依他性有二分,譬如金藏土中所有地界。
金藏土喻《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
」依何密意作如是說?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
於此義中以何喻顯?以金土藏為喻顯示。
譬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
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鍊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
又此地界,土顯現時虛妄顯現,金顯現時真實顯現,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識亦如是,無分別智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不顯現。
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常無常無二復次有處世尊說一切法常住,有處說一切法無常,有處說非常非無常。
依何義說常?此依他性由真實性分常住,由分別性分無常,由二性分非常非無常。
如依此義說常無常無二,如此說苦樂無二、善惡無二、空不空無二、有我無我無二、靜不靜無二、有性無性無二、有生無生無二、有滅無滅無二、本來寂靜不寂靜無二、本來涅槃非涅槃無二、生死涅槃無二。
由如此等差別,諸佛如來依義密語,由此三性應隨決了,常無常等正說如前解釋。
常無常無二世尊有處說一切法常,有處說一切法無常,有處說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說?謂依他起自性,由圓成實性分是常,由遍計所執性分是無常,由彼二分非常非無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說。
如常無常無二,如是苦,樂,無二;淨,不淨,無二;空,不空,無二;我,無我,無二;寂靜,不寂靜,無二;有自性,無自性,無二;生,不生,無二;滅,不滅,無二;本來寂靜,非本來寂靜,無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無二;生死,涅槃,無二亦爾。
如是等差別,一切諸佛密意語言,由三自性應隨決了,如前說常無常等門。
偈頌此中說偈:如法實不有 如彼種種現由此法非法 故說無二義依一分說言 或有或非有依二分說言 非有非非有如顯現不有 是故說永無如顯現實有 是故說非無由自體非有 自體不住故如取不有故 三性成無性由無性故成 前為後依止無生滅本靜 及自性涅槃偈頌此中有多頌:如法實不有 如現非一種非法非非法 故說無二義依一分開顯 或有或非有依二分說言 非有非非有如顯現非有 是故說為無由如是顯現 是故說為有自然自體無 自性不堅住如執取不有 故許無自性由無性故成 後後所依止無生滅本寂 自性般涅槃四義及四依復次有四意、四依,一切佛世尊教應隨決了。
一平等意,譬如有說:昔是時中我名毘婆尸,久已成佛。
二別時意,譬如有說:若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不更退墮。
復有說言:由唯發願於安樂佛土,得往彼受生。
三別義意,譬如有說:事如是等恒伽所有沙數諸佛,於大乘法義得生覺了。
四眾生樂欲意,譬如如來先為一人讚歎布施,後還毀呰。
如施戒,及餘修亦爾。
是名四種意。
四依者,一令入依,譬如於大小乘中,佛世尊說人法二種通別二相所攝俗諦。
二相依,譬如隨所說法相中必有三性。
三對治依,此中八萬四千眾生煩惱行對治顯現。
四翻依,此中由說別義言詞以顯別義譬。
四義及四依復有四種意趣,四種祕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
」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
」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
」三、別義意趣,謂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
」四、補特伽羅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
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四祕密者:一、令入祕密,謂聲聞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諦理說有補特伽羅及有諸法自性差別。
二、相祕密,謂於是處說諸法相顯三自性。
三、對治祕密,謂於是處說行對治八萬四千。
四、轉變祕密,謂於是處以其別義,諸言諸字即顯別義。
偈頌如偈言:阿娑離娑羅摩多耶 毘跋耶斯者修絺多離施那者僧柯履多 羅槃底菩提物多摩偈頌如有頌言:覺不堅為堅 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 得最上菩提大乘釋三相若人欲廣解釋大乘法,略說由三相,應當如此解釋:一廣解緣生體相、二廣解依因緣已生諸法實相、三廣解成立所說諸義。
大乘釋三相若有欲造大乘法釋,略由三相應造其釋:一者、由說緣起,二者、由說從緣所生法相,三者、由說語義。
緣生體相偈頌廣解緣生體相者,如偈說言:熏習所生諸法 此從彼如此果報識及生起識 由更互因生緣生體相偈頌此中說緣起者,如說:言熏習所生 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 更互為緣生相見知三相廣解釋依因緣已生諸法實相者,諸法者謂生起識為相,有相及見識為自性。
復次諸法依止為相、分別為相、法爾為相,由此言說,於三性中諸法體相則得顯現。
相見知三相復次,彼轉識相法,有相,有見,識為自性。
又彼以依處為相,遍計所執為相,法性為相,由此顯示三自性相。
偈頌偈言:從有相有見 應知法三相偈頌如說:從有相有見 應知彼三相輸入標題...云何得解說此法相?分別性於依他性實無所有,真實性於中實有。
由此二不有有故,非得及得、未見已見真如一時自然成。
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無故,真實性有故,若見彼不見此,若不見彼即見此。
輸入標題...復次,云何應釋彼相?謂遍計所執相,於依他起相中實無所有;圓成實相於中實有。
由此二種非有及有,非得及得,未見已見真者同時。
謂於依他起自性中,無遍計所執故,有圓成實故。
於此轉時,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
輸入標題...如偈言:依他中分別 無但真實有故不得及得 於中二平等輸入標題...如說:依他所執無 成實於中有故得及不得 其中二平等成立所說諸義廣解成立所說諸義者,譬如初所說文句,由所餘諸句顯示分別,或由功德依止、或因事義依止。
功德依止者,廣說佛世尊功德,最清淨慧,無二行,無相法為勝依,意行住於佛住,至得諸佛平等行、無礙行,不可破無對轉法,不可變異境不可思惟,所成立法至三世平等,於一切世界現身,於一切法智慧無礙,一切行與智慧相應,於法智無疑,不可分別身,一切菩薩所受智慧,至無二佛住波羅蜜,至無差別如來解脫智,究竟已得無邊佛地,平等法界為勝,虛空界為後邊。
最清淨慧,如此初句由所餘句次第應知分別解釋。
成立所說諸義說語義者,謂先說初句,後以餘句分別顯示。
或由德處,或由義處。
由德處者,謂說佛功德:最清淨覺,不二現行,趣無相法,住於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其所安立不可思議,遊於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於一切法智無疑滯,於一切行成就大覺,於諸法智無有疑惑,凡所現身不可分別,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得佛無二住勝彼岸,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證無中邊佛地平等,極於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
最清淨覺者,應知此句由所餘句分別顯示,如是乃成善說法性。
二十一佛功德若如此正說法義得成最清淨慧者,諸佛如來智慧於一切法清淨無不了別,如此本義應知由二十一佛功德所攝。
於所知一切無障行起功德,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清淨令入功德,不由功用不捨如來事佛住功德,於法身依止及意事無差別功德,修習一切障對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於世間非世間法所染污功德,安立正法功德,四種善巧答他問功德,於一切世界中顯現應化身功德,能決他疑功德,由種種行能令他入功德,於未來世法生智功德,隨眾生樂顯現功德,能行無量依止眾生正教化事功德,平等法身波羅蜜成就功德,隨眾生意顯現純淨佛土功德,是三種佛身無離無別處功德,窮生死際能生一切眾生利益安樂功德,由無盡功德。
二十一佛功德最清淨覺者,謂佛世尊最清淨覺,應知是佛二十一種功德所攝。
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修一切障對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記功德,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斷疑功德,令入種種行功德,當來法生妙智功德,如其勝解示現功德,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無盡功德等。
三十二法相名菩薩因事義依止者,如經言:若菩薩與三十二法相應說名菩薩。
於一切眾生與利益安樂意相應,令入一切智智意,我今於何處中當相應如此智?捨高慢心,堅固善意,非假作憐愍意,不貪報恩,於親非親所平等意,永作善友意。
乃至無餘涅槃稱量談說歡笑先言,於諸眾生慈悲無異,於所作事無退弱心無厭倦心,聞義無足,於自作罪能顯其過,於他作罪不怪訶責,於一切威儀中恒持菩提心,不求果報而行布施,不著一切怖畏及道生受持禁戒,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礙,為引攝一切善法行於精進,修三摩提滅離無色定,與方便相應智,四攝相應方便,於持戒破戒中善友無二,事善知識,恭敬心聽法,恭敬心樂住阿蘭若處,於世間希有不生安樂心,於下品乘不生喜樂心,於大乘教觀實功德,遠離惡友敬事善友,恒治四種梵住、治無量心清淨,恒遊戲五神通,恒依智慧行。
於住正行不住正行眾生,無捨離心引攝大眾。
一向決定言說。
恭敬實事先恭敬行菩薩心。
與如此等法相應,說名菩薩。
由如此文句,前說初句應知解說。
初句者,謂於一切眾生利益安樂意。
此利益安樂意文句,別有十六文句所顯業應知解說。
三十二法相名菩薩復次,由義處者,如說:若諸菩薩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令入一切智智故,自知我今何假智故,摧伏慢故,堅牢勝意樂故,非假憐愍故,於親非親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槃為後邊故,應量而語故,含笑先言故,無限大悲故,於所受事無退弱故,無厭倦意故,聞義無厭故,於自作罪深見過故,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於一切威儀中恒修治菩提心故,不悕異熟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於諸有情無有恚礙而行忍故,為欲攝受一切善法勤精進故,捨無色界修靜慮故,方便相應修般若故,由四攝事攝方便故,於持戒破戒善友無二故,以殷重心聽聞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練若故,於世雜事不愛樂故,於下劣乘曾不欣樂故、於大乘中深見功德故,遠離惡友故,親近善友故,恒修治四梵住故,常遊戲五神通故、依趣智故,於住正行不住正行諸有情類不棄捨故,言決定故,重諦實故,大菩提心恒為首故。
如是諸句,應知皆是初句差別;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
此利益安樂增上意樂句,有十六業差別應知。
十六業十六業者:一傅傅行業。
二無倒業。
三不由他事自行業。
四不可壞業。
五無求欲業,有三句解釋應知,不貪報恩、有恩無恩眾生不生愛憎心、隨順行乃至餘生隨處。
相應言說業,有二句解釋應知。
有苦有樂無二眾生平等業。
無下劣業。
不可令退轉業。
攝方便業。
厭惡所對治業,有二句解釋應知。
無間思量業。
行進勝位業,有七句解釋應知,正修加行六波羅蜜,恭敬行四攝。
成就方便業,有六句解釋應知,事善知識、聽聞正法、住阿蘭若處、遠離邪覺觀、正思惟功德,有二句。
顯事善友功德,有二句。
顯成就業,有三句解釋應知,治無量心、清淨、得威德。
證得功德安立他業,有四句解釋應知,引攝大眾、無有疑心立正教學處、法財二攝、無染污心。
如此等句,應知解釋初說文句。
十六業此中十六業者:一、展轉加行業;二、無顛倒業;三、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四、不動壞業;五、無求染業,此有三句差別應知,謂無染繫故,於恩非恩無愛恚故,於生生中恒隨轉故;六、相稱語身業,此有二句差別應知;七、於樂於苦於無二中平等業;八、無下劣業;九、無退轉業;十、攝方便業;十一、厭惡所治業,此有二句差別應知;十二、無間作意業;十三、勝進行業,此有七句差別應知,謂六波羅蜜多正加行故,及四攝事正加行故;十四、成滿加行業,此有六句差別應知,謂親近善士故、聽聞正法故、住阿練若故、離惡尋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復有二句差別應知,助伴功德故,此復有二句差別應知;十五、成滿業,此有三句差別應知,謂無量清淨故、得大威力故、證得功德故;十六、安立彼業,此有四句差別應知,謂御眾功德故、決定無疑教授教誡故、財法攝一故、無雜染心故。
如是諸句,應知皆是初句差別。
偈頌此中說偈:取如前說句 隨德句差別取如前說句 由義別句別偈頌如說:由最初句故 句別德種類由最初句故 句別義差別
×
分享連結
複製到剪貼簿
×
專案說明
×
注解
×
傳送到DosuSky
資料庫名稱:
Send
Sending...
延伸文章資訊
- 1攝大乘論釋》中「解性」意涵之探究
關於真諦於《攝大乘論釋》中所譯「解性」一詞,從古至今各家解釋不盡相同,至今仍是一懸而未決的課題,其中多單從出世間法理解之。本文嘗試提出「解性」的另一種詮解向 ...
- 2《攝大乘論》玄奘與真諦譯本(全文對讀) - DEDU
攝大乘論_唐‧玄奘譯, 攝大乘論_陳‧真諦譯 ...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 ... 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一、列十勝相. 攝 ...
- 3攝大乘論世親釋記要(共二冊) - 博客來
大乘佛法中,要能從唯識行證的實踐立場,統攝大乘法要者,莫如《攝大乘論》。而能闡明無著菩薩之本意,應以世親釋、真諦譯為主。此論安立阿黎耶識;以三性三無性為 ...
- 4攝大乘論(陳真諦譯)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攝大乘論(陳真諦譯)》電子書-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是在1998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旨在將漢文紙本大藏經數位化,以延續佛陀法身舍利為目標。
- 5《攝大乘論釋》CBETA 電子版No. 1595 [Nos. 1596, 1597
攝大乘論釋卷第一. 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釋依止勝相中. 眾名品第一. 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 由如理如量無分別智光. 破成無等覺滅心惑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