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消弭弱勢者數位落差之探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消弭弱勢者數位落差之探討撰成日期:110年8月更新日期:110年8月12日資料類別: ... 並且在各社區建立公共資訊中心,由社區之資訊義工進行家訪,協助解決如設定、安裝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研究成果
法案評估
專題研究
兩岸研究
聯合研究
議題研析
委員登入
議題研析
Facebook
twitter
print
envelope
:::
首頁
關於立法院
各單位
法制局
研究成果
議題研析
消弭弱勢者數位落差之探討
撰成日期:110年8月
更新日期:110年8月12日
資料類別:議題研析
作者:黃兆儀
編號:R01404
一、題目:消弭弱勢者數位落差之探討
二、所涉法規
通訊傳播基本法
三、探討研析
(一)據報載,中央規定打疫苗須於1922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約,不少民眾既不會使用手機,又無兒女同住,就像被遺忘的一群人,凸顯數位資訊落差,打疫苗若只依賴1922網站,對弱勢民眾非常不公平。
(二)疫情期間,國家數位科技團隊想出各種地圖或APP,雖說上網預約口罩、掃QRCode、上網預約疫苗接種是進步系統,卻是從年輕人或有網路能力的民眾角度思考,欠缺考量高齡者或其他數位能力弱勢者需求與思考,如未搭配周延補救機制,恐會對高齡者或其他數位能力弱勢者的權益造成損害。
(三)諸多銀髮族、低社經、低教育或失業人口,苦無數位設備,或因非生活、工作所需,又礙於操作複雜度、工具價格太高及缺乏學習管道,以致欠缺接近新工具或新觀念之欲求,無從享有科技所帶來的訊息使用權利。
(四)依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0年調查顯示,25至29歲年輕人上網率是100%,65歲以上長者上網率是42.7%,二者差距將近有60百分點。
數位落差因不同群體、不同空間(如城市或鄉村)而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更會因各群體間擁有之社會資本或文化資本之差異而加大差距,更可能造成社會階層化的差異擴大。
四、建議事項
依通訊傳播基本法第5條及第12條規定意旨,政府宜採行必要作為,尊重弱勢權益,促進通訊傳播之接近使用及服務之普及,以消弭弱勢者數位落差,提供平等數位機會。
(一)加強偏遠地區資訊基礎建設與使用
由於建設成本過高,鄉村地區或偏遠地區之電話、電腦及網際路等資訊基礎建設普及率和使用率,遠遠落後都市地區。
建議政府以資金及技術援助方式,鼓勵業者於鄉村偏遠地區投資興建資訊基礎建設;抑或協助相關業者發展建置如衛星通訊等克服地理障礙之通訊技術,以提供社經弱勢族群免費使用電腦及網際網路連線服務。
(二)建立公共資訊中心,提供日常所需上網資源及數位協助
諸多低社經、低教育或失業人口,因無數位設備或非生活、工作所需,加上礙於操作複雜度、工具價格太高以及缺乏學習管道,而影響其接近新工具或新觀念之欲求,建議針對偏遠地區、特定族群與各年齡層積極推廣數位近用改善方案,並且在各社區建立公共資訊中心,由社區之資訊義工進行家訪,協助解決如設定、安裝等操作上問題;甚或由公部門邀請有意願、有能力之社群組織、民間企業等提供實體學習場域、資助建置網路學習平台,或是開放各種學習資源等,透過公私協力,以消除數位落差,提供平等的數位機會。
撰稿人:黃兆儀
延伸文章資訊
- 1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落差 看見疫情下的教育不平等 - 報導者
要解決教育的落差,或許必須先打開對於「教育」的想像。 2013年起以「Program the World」教學計畫教導偏鄉孩子寫程式、培力偏鄉教師與志工群的 ...
- 2我國家庭數位落差之探討
曾辦理一系列數位落差調查,希望透過符合現代社會科學準則的調查研究方法,. 了解台灣數位落差變化情形,並針對政府相關部會提出解決落差方案及提升數位.
- 3數位落差分析 - 2020 台灣網路報告
儘管網路普及已成趨勢,但使用者急遽地增加不代表所謂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問題已被解決,網路的使用者仍然以特定地區(例如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都會區)的 ...
- 4解決數位落差軟硬兼施才有辦法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調查顯示,都市化程度越高的縣市,民眾使用電腦越普及。嘉義縣受限於老年人口多,網路資訊的使用不到65%。教育部為縮短偏鄉數位落差,在 ...
- 5台灣地區資訊教育與數位落差問題探討
訊科技的使用,才可能有效的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有鑑於此,對於. 網路以及資訊科技對社會影響的了解,更需要全面性的去檢視每一個. 環節,才能逐漸瞭解他的全貌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