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國內過往對於古蹟的保存手法,造成古蹟去生命化的後果,原因除了其忽視再利用面向之經營規劃外,純粹性的觀光政策也簡化了古蹟的社會文化功能。
故「再利用」一詞,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10/1818:32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林華苑研究生(外文):Hua-yuanLin論文名稱: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研究指導教授:賴宗裕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系所名稱:地政學系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公共行政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2畢業學年度:90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49中文關鍵詞:古蹟保存政策、再利用、古蹟經營管理、文化資產保存法外文關鍵詞:HistoricalPreservationPolicy、Reuse、HistoricalMonumentManagement、CulturalAssetsProtectionLaw相關次數:
被引用:171點閱:11189評分:下載:1708書目收藏:17
國內過往對於古蹟的保存手法,造成古蹟去生命化的後果,原因除了其忽視再利用面向之經營規劃外,純粹性的觀光政策也簡化了古蹟的社會文化功能。
故「再利用」一詞,於近幾年間被各界提出與熱烈討論,試圖去轉變「古蹟」的消極功能。
但事實上,現今國內古蹟保存政策法令,在支援「再利用」此概念時,仍有不足之處。
《文化資產保存法》自民國七十一年公佈施行以來,歷經四次之增訂修正,對古蹟保存之發展提供改善的空間。
然而對於再利用工作,始終未能有突破性的規範,導致古蹟保存工作就在體制不全的情況下,未能積極發揮其角色所蘊含的意義。
緣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自四0年代以來,國內古蹟保存政策之歷程,隨著社經環境的變遷,瞭解現階段古蹟保存政策法令與經營管理上之不足,並擬議古蹟保存再利用之整體配套策略,提供當前古蹟保存政策之參考。
首先,本研究藉由整理分析文獻資料與論述古蹟再利用之意義,進而依據時間序列,探討各階段之古蹟保存政策重點;並分別就行政、立法與社會結構面向,說明古蹟保存的當前困境。
此外,藉由問卷調查方式,以釐清再利用機制應參酌的相關面向;並輔以個案調查訪談,以瞭解現行古蹟保存再利用工作之執行情形,作為研訂古蹟保存再利用策略之參考。
最後,規劃古蹟保存再利用策略機制,確認古蹟保存再利用之目標,並建立再利用階段性策略,以對國內古蹟保存困境提出改善之道。
本研究結果在現況課題解決方面,建議釐清再利用之定義、建立行政資源統籌部會與修正私有古蹟委託管理相關條文規定;在問卷調查與個案研究方面,發現私有古蹟衝突有待化解、保存誘因不足、欠缺公開透明的再利用經營管理審查機制與經營管理方式欠缺監督與彈性化之問題;另於再利用機制之配套法令方面,建議應提高再利用計畫之執行位階、釐清再利用、修復工程計畫與經營管理工作三者間的關係,並且規範管理再利用收益事項。
本研究參酌問卷調查結果,研擬再利用策略之執行機制,在參與主體對象上,建議古蹟所有權人、政府機關與非營利組織之投入;在推動方式方面,建議以社區總體營造、公私合作與商圈再造方式進行;於再利用階段性策略上,共分為三階段:前置基礎階段建議進行古蹟調查研究,以建立完整的歷史資料庫;第二階段強調再利用計畫與修復工程建設的平行協調;第三階段進行古蹟經營管理維護計畫,建構古蹟經營管理機制。
期以上述之建議與策略機制,對國內古蹟保存工作有所助益。
AsforthehistoricalpreservationinTaiwan,weoverlookthefactthatpreservationisto“reuse”ahistoricalmonumentbymanagementandplanning,andthetourismpolicyonlyfocusedon“onedimension─Tourism”,whichsimplifiedthesocialandculturalfunctionsofhistoricalmonuments.Asaresult,wefailtorevitalizeourhistoricalmonuments.Thecatchphrase“reuse”,inanattempttotransformthepassivefunctionofhistoricalmonuments,hasbeenthecenterofattentionamongcommunitiesinrecentyears.However,thelawsregulatingtheprotectionofhistoricalmonumentsarenotfullysupportivetotheconceptof“reuse”.“CulturalAssetsProtectionLaw”enactedin1982,hadundergonefourrevisionsduetotheneedtoimprovethedevelopmentofhistoricalpreservation.Evenso,wehardlyseeanybreakthroughofthelawsfortheworksof“reuse”.Thecurrentlegalsystemfailstotakeanactiveroleintermsofhistoricalpreservation.Concerningthis,thethesisaimstoanalyzethedevelopmentofhistoricalpreservationpoliciessince1951.Withthechangesofsocialandeconomicenvironments,weneedtounderstandtheinsufficientrespectsofpoliciesorregulationsintermsofmanagementinthecurrentstage,andproposeasetofcompatiblestrategiesasareferencetothepoliciesofhistoricalpreservation.Atthefirststage,thethesisistocompileandanalyzeexistingdocumentslookingforthesignificanceofreusinghistoricalmonuments.Furthermore,inachronologicalorder,itstudiesthemeasuresandpoliciesofhistoricalpreservationindifferentstagesinordertodrawapictureofthedifficultiesthathavebeenencounteredinadministrative,legislativeand,socialstructurallevels.Inaddition,thesupplementofquestionnairesistoclarifydifferentperspectivesthatshouldbeconsideredintermsof“reuse”.Also,thisstudyprovideswithindividualinterviewsoftheexecutionof“reuse”mechanism,tofurther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andtoofferreferencetothepolicymakers.Intheend,thethesisoffersaframeworktoachievethe“reuse”mechanismandtoconfirmthegoalsofbothpreservationandreuse.Withtheestablishmentofreusepoliciesindifferentstages,thethesisoffersasolutiontoimprovethecurrentdifficultsituations.Astothesolutionofexistingproblems,thethesissuggeststhatweclarifythedefinitionof“reuse”,establishadepartmentfor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andrevisethearticlesaswellasclausesregardingprivatehistoricalmonuments.Fromthequestionnairesandcasestudies,wefindproblemsliketheconflictsofprivatehistoricalmonuments,thelackofincentiveforpreservation,theabsenceofatransparentmechanismforexaminingreusemanagement,theabsenceoftheinflexibilityandthesupervisionoverthemanagement.Astothelawsrelatedtoreusemechanism,wesuggesttoraisethepriorityofimplementingreuseprojects,clarifytherelationshipamongreuse,monument-repairprojects,andadministrativeworks,aswellasregulateandmanagetheprofitsfromreuseprojects.Basedontheresultofthequestionnairestoframetheimplementationmechanismofthereusestrategies,wesuggestparticipationofreusebytheowner,governmentandtheNPOs,andcommunityempowerment,public-privatepartnershipandcommercialregionreconstructiontosetintoaction.Therearethreestagesonreusestrategies.First,werecommendmonumentsinvestigationandstudiestoestablishthecompletedatabase;second,strengtheningtheparallelrelationshipofreuseprojectsandmonument-repairprojects;third,executingmonumentmanagementprojectandconstructitsmechanism.Basedonabovestrategies,webelievehistoricalpreservationwouldbenefit.
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4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7第二章 古蹟保存再利用之論述與文獻回顧9第一節 古蹟保存再利用之論述9第二節 文獻回顧17第三節 國內外建築再利用案例介紹23第三章 古蹟保存政策制度之探討33第一節 古蹟保存政策制度之分析.34第二節 古蹟保存再利用之探討49第三節 古蹟保存再利用之困境58第四章 問卷調查與個案研究73第一節 問卷調查研究73第二節 個案探討87第三節 綜合分析101第五章 古蹟保存再利用策略之規劃103第一節 古蹟保存再利用政策之規劃103第二節 古蹟保存再利用策略之研擬107第三節 政策法令與配套措施之建議118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3第一節 結論123第二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132參考文獻135附錄一文資法歷年修正條文一覽表140附錄二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問卷調查表145
【中文部分】書刊1.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科學理論之研究,巨流圖書公司。
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古市街與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
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第二屆全國文化會議實錄。
4.李乾朗,1998,台北市古蹟簡介,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印行。
5.林森田,1996,土地經濟理論與分析,三民書局。
6.施鴻志,1997,都市規劃,建都文化事業。
7.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等,2000,建國啤酒廠暨再利用規劃案總結報告書,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8.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7,台灣北部及東部地區古蹟使用調查與評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9.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7,台灣北部及東部地區古蹟使用調查與評估-古蹟使用調查個案彙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陳以超,1986,文化資產之保存維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1.陳志華編譯,保護文物建築和歷史地段的國際文獻,博遠出版。
12.黃崑山,1997,台閩地區私有宅第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調查分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3.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國立歷史博物館史物叢刊6。
論文1.王武聰,1993,古蹟保存區分區管制方式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2.呂登元,1988,古蹟保存與私人權益平衡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巫基福,1995,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以台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4.李清全,1993,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林孟章,1984,台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6.林芬,1996,戰後台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1945-1996),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施進宗,1992,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探討-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8.洪佳慧,1998,傳統聚落保存方式之研究-以北埔客家聚落保存方式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9.張旂彰,2000,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0.許哲禎,1995,都市保存問題之初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陳妙雲,2001,古蹟保存區劃設與執行機制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2.陳冠文,2000,臺南公會堂及吳園再利用-府城傳統民間工藝博物館,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陳勇全,2001,應用都市行銷概念於都市保存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稻埕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14.陳維昭,2001,容積移轉應用於赤崁文化園區保存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陳燕釗,1992,古蹟保存區及涵蓋範圍劃定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曾思凱,1997,私有古蹟保存與再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黃素絹,2000,古蹟保存之經營管理-國民信託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18.葉乃齊,1989,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榮芳杰,2000,從英美二國古蹟組織探討台南市公有古蹟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蔣永輝,1995,藉歷史建築再利用帶動更新地區發展之研究-以台中火車站地區為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1.鄭仲昇,2001,環境共生理念應用於歷史建築再生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紅樓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22.蕭紋娉,1997,台灣古蹟保存癥結性問題的回顧與批判,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設計技術研究所空間設計組碩士論文。
23.簡文彥,1995,私有古蹟保存與地方發展之難題─台中縣霧峰鄉霧峰林宅二級古蹟保存維護過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顏亮一,1995,都市保存之政治過程─三峽民權街個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蘇昭英,2000,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暨研討會論文1.吳慶烜,1997,台灣地區古蹟空間幾個問題探究-以權利與公平觀點,都市與計劃,24卷2期,pp.129-151。
2.吳慶烜,1997,由國土規劃探討古蹟再發展的契機,國土規劃實務論壇暨二十一世紀大台南都會發展新風貌專題座談,pp.16-1─16-24。
3.周宗賢,2000,台北縣第三級古蹟-深坑黃氏永安居調查研究,北縣文化,66期,pp.4-16。
4.林崇傑,2001,變遷中歷史建築的保育與再生-一個台北經驗的比較分析,歷史建築國際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建會,pp.77-85。
5.空間雜誌編輯部,1995,文化資產保存法條文修正案(喻肇青發言),空間雜誌,70期,p.32。
6.空間雜誌編輯部,1998,「救救瀕臨絕種的活啤酒文化」座談會,空間雜誌,112期,pp.19-26。
7.施進宗,1993,歷史性建築之再利用-以日據時期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9卷11期,pp.100-115。
8.夏鑄九,1995,文化資產保存法民間版的意義,教師天地,76期,pp.11-17。
9.夏鑄九,1998,台灣的古蹟保存:一個批判性回顧,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9期,pp.1-9。
10.徐明福,2001,邁向一個具有地方風格的都市保存-以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為例,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全輯,pp.貳-12─19。
11.徐裕健,2001,近十年(1990-2000)台灣「歷史街區保存」的國家政策及社會動力分析-以湖口老街、艋舺剝皮寮及深坑老街為比較個案,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全輯,pp.伍-21─28。
12.馬以工,1983,為什麼要保存古蹟及民族技藝,台北文獻,63/64期,pp.87-94。
13.淡水社區工作室,1997,「台北公會堂」(中山堂)內部空間再運用暨準則研究規劃摘要,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3卷12期,pp.124-127。
14.郭瓊瑩,2000,風土觀光發展之契機與機制,千禧古蹟管理與觀光遊憩學術研討會,pp.97-114。
15.陳其南,1998,歷史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社區產業發展,歷史月刊,123期,pp.14-21。
16.陳其南,2000,全球化的後現代情境-今時今日的文化與空間,典藏雜誌,10月號。
17.陳義芝,2002,檢視台灣的文化政策與文化環境,政大公共政策論壇-全球化與台灣論文集,pp.7-1-1─7-1-8。
18.堀入憲二,1992,從聚落保存、造街運動到ECO-MUSEUM,古蹟修復技術研討會專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pp.135-12。
19.傅朝卿,1993,老建築的第二春-談台灣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契機與問題,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9卷11期,pp.93-99。
20.曾建元,2000,文化政策與法制變遷-從台北府城牆遺址爭議出發縱看台灣古蹟保存法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8卷1期,pp.237-277。
21.黃秀政,1991,談文化資產的維護-以古蹟為中心,台灣文獻,42卷1期,pp.261-264。
22.黃國禎,2001,文建會催生地方改建空間,文化視窗,29期。
23.葉乃齊,1993,古蹟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定位,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9卷3期,pp.84-89。
24.廖淑容、周志龍、古宜靈,2000,文化產業生根與地方發展,都市與計劃,27卷3期,pp.117-139。
25.劉文仕,2001,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全輯,p.6。
26.潘璽,2000,歷史建築再利用,文化視窗,24期,pp.52-59。
27.蔡佩如,2001,活化古蹟-有待建立共識,文化視窗,35期。
28.賴宗裕,1998,容積移轉技術問題之探討,台北建築月刊,第259期,pp.11-13。
29.薛琴,1994,從私有財產權的觀點看文化資產保存法-建立私有古蹟產權移轉及第三人代管的制度,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0卷8期,pp.46-49。
30.薛琴,2001,歷史建築保存的法令機制,歷史建築國際學術研討會,pp.53-58。
31.嚴秀峰,1998,私有古蹟保存與歷史尊嚴,空間雜誌,109期,pp.66-69。
【英文部分】1.Bartlett,Hugh,1999,“HistoricPreservationIncentivesAliveandWell,”TheAppraisalJournal,Aprial,pp.213-214.2.Beaumont,ConstanceE.,1996,SmartStates:BetterCommunities,NationalTrustforHistoricPreservation.3.Boeschenstein,Warren,2001,“HistoricPerspectives—HistoricAmericanTownsAlongtheAtlanticCoast,“APAJournal,Vol.67,No.2,pp.223-224.4.Delafons,John,1997,PoliticsandPreservation:aPolicyHistoryoftheBuiltHeritage,1882-1996,London;NewYork:E&FNSpon,1sted.5.Diamond,HenryL.andPatrickNoonan,1996,LandUseinAmerica,LincolnInstituteofLandPolicy,Washington,D.C.:IslandPress,pp.55-57.6.Feilden,BernardM.,1982,ConservationofHistoricBuildings,London:ButterworthScientific.7.Hutter,Michael&IldeRizzo,1997,EconomicPerspectiveonCulturalHeritage,ST.MARTIN’SPRESS,INC.,8.Malden,Mass,2000,CulturalGlobalizationII:ConstructingIdentities,TheGlobalizationReader:Blackwell.9.Mallory,Brenda,1997,CounselingtheClientontheNationalHistoricPreservationAct,ThePracticalRealEstateLawyer,pp9-22.10.Mandelker,DanielR.,1988,LandUseLaw(FourthEdition),Charlottesville,Va.:Michie.11.O’Neill,DavidJ.,2000,TheSmartGrowthToolKit,Washington,D.C.:ULI-theUrbanLandInstitute.12.Pickard,RobertD.Harlow,1996,ConservationintheBuiltEnvironmentEssex,Enbland:AddisonWesleyLongman.13.Robins,AnthonyW.,1995,“HistoricPreservationandPlanning—TheLimitsofPrediction,“APAJournal,pp.95-98.14.Sweeten,Lena,HistoricPreservation—AMultifacetedProfession,NationalForum,Vol.77,No.3,pp.35-38.15.Tyler,Norman,2001,”HistoricPreservation:AnIntroductiontoitsHistory,Principle,andPractice,”APAJournal,Vol.67,No.2,pp.225-226.【相關網站】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cca.gov.tw/2.內政部民政司http://www.moi.gov.tw/div1/3.台北縣文化局http://www.cabtc.gov.tw/4.文化環境網http://www.ceformosa.org.tw/5.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http://law.moj.gov.tw/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
2.
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
3.
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探討─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
4.
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
5.
台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
6.
環境共生理念應用於歷史建築再生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紅樓為例─
7.
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
8.
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以臺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例
9.
從英、美二國古蹟組織探討台南市公有古蹟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
10.
古蹟保存之經營管理---國民信託之應用
11.
戰後台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1945-1996)
12.
公私協力應用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花蓮縣七星柴魚博物館為例
13.
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以北埔客家聚落為例
14.
都市保存問題之初步研究
15.
應用都市行銷概念於都市保存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稻埕為例
1.
29.薛琴,1994,從私有財產權的觀點看文化資產保存法-建立私有古蹟產權移轉及第三人代管的制度,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0卷8期,pp.46-49。
2.
27.蔡佩如,2001,活化古蹟-有待建立共識,文化視窗,35期。
3.
26.潘璽,2000,歷史建築再利用,文化視窗,24期,pp.52-59。
4.
23.葉乃齊,1993,古蹟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定位,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9卷3期,pp.84-89。
5.
20.曾建元,2000,文化政策與法制變遷-從台北府城牆遺址爭議出發縱看台灣古蹟保存法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8卷1期,pp.237-277。
6.
19.傅朝卿,1993,老建築的第二春-談台灣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契機與問題,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9卷11期,pp.93-99。
7.
15.陳其南,1998,歷史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社區產業發展,歷史月刊,123期,pp.14-21。
8.
8.夏鑄九,1995,文化資產保存法民間版的意義,教師天地,76期,pp.11-17。
9.
7.施進宗,1993,歷史性建築之再利用-以日據時期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9卷11期,pp.100-115。
10.
1.吳慶烜,1997,台灣地區古蹟空間幾個問題探究-以權利與公平觀點,都市與計劃,24卷2期,pp.129-151。
11.
3.周宗賢,2000,台北縣第三級古蹟-深坑黃氏永安居調查研究,北縣文化,66期,pp.4-16。
1.
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探討─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
2.
台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
3.
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
4.
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
5.
臺北市古蹟保存與維護成效之研究
6.
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
7.
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以臺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例
8.
圖繪台灣古蹟保存史─一九九○年代以後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之狀況
9.
當前台灣「歷史空間」的再利用:從資源運作的觀點來看
10.
古蹟保存之經營管理---國民信託之應用
11.
環境共生理念應用於歷史建築再生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紅樓為例─
12.
消費社會中的古蹟再利用-台北市的案例
13.
古蹟與歷史建築再利用為餐飲設施之文化與空間探討
14.
臺灣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博物館之探討-以古蹟與歷史建築為例
15.
從英、美二國古蹟組織探討台南市公有古蹟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古蹟保存與地方發展相容並存創新機 - 人間福報
反對保存古蹟的動機、看法各有不同,而被一般認知的是利益擺不平及政治糾葛。其實就長遠發展來看,古蹟保存可成就文化產業,豐富聚落或社區內涵,可發展故事性及文化 ...
- 2古蹟保存計畫作業辦法 - 植根法律網
二、古蹟定著土地。 三、古蹟定著土地之周邊範圍。 四、主管機關得視實際需要劃設古蹟保存用地、保存區或其他使用用地 ...
- 3古蹟保存計畫作業辦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三、古蹟定著土地之周邊範圍。 四、主管機關得視實際需要劃設古蹟保存用地、保存區或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 五、主管 ...
- 4為什麼巴黎人救古蹟,台灣人拆古蹟? 淺談法國文資保存的 ...
- 5你知道嗎?在台灣,平均每個月都會有歷史建物「離奇失火」
04文化資產保存法. 事實上,在台灣,有設立專門的法律來規範如何保存、管理、活用文化資產。 充實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 在歷史建物、古蹟方面,也有相關的罰則,用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