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 Wikibook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是根據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唯物辯證法,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

並被列寧、斯大林、康斯坦丁諾夫、 ... 歷史唯物主義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也被稱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是根據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的唯物辯證法,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

並被列寧、斯大林、康斯坦丁諾夫、盧卡奇·捷爾吉、厄內思特·曼德爾、毛澤東等人所發展。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

因其主要關注的是對歷史規律的認識與闡明,列寧稱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

目次 1主要理論 1.1社會發展的規律(加粗文本為高考考點) 2社會歷史的主體 2.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2.2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主要理論[編輯] 社會發展的規律(加粗文本為高考考點)[編輯]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人類社會的社會形態可以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其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歷史的主體[編輯]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編輯] 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個人都是歷史活動的參與者,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

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廣大勞動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

他們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推動物質生產發展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係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則是通過人民群眾推動改革實現社會變革的。

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係,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進步和發展。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編輯] 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並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我們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取自「https://zh.wikibooks.org/w/index.php?title=历史唯物主义&oldid=140099」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討論 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港澳繁體马新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社群入口近期變更隨機頁面圖書館維基兒童上傳檔案 說明 說明互助客棧方針與指引字詞轉換所有頁面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教科書資助我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百科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