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貢生,雅稱「明經」。

明清兩朝秀才(又稱生員)成績優異者,可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

貢士不同於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 貢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22年3月20日)請加上合適的文內引註來改善這篇條目。

貢生,雅稱「明經」。

明清兩朝秀才(又稱生員)成績優異者,可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

貢士不同於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目次 1簡介 2參見 3注釋 4參考資料 簡介[編輯] 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歲貢、拔貢、恩貢、副貢、優貢和例貢,此外還有軍功貢。

歲貢是每年或每兩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優秀廩生升入國子監就讀,稱為歲貢。

歲貢第一名,稱為「歲貢元」。

拔貢在明代稱為選貢,是由朝廷在規定時間內選拔到國子監讀書的人。

至清初改稱拔貢,每六年選拔一次,而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起改為每十二年一次。

恩貢是皇帝登基或其他慶典頒布「恩詔之年」,在歲貢以外加選一次,稱為恩貢。

副貢是指在鄉試中式副榜者。

副榜始於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

明朝非常制,永樂中會試曾設副榜,嘉靖中設鄉試副榜,准作貢生,入國子監讀書肄業,稱為「副榜貢生」,簡稱副貢。

到了清代則成為定制,由各省學政在鄉試錄取名單外,增列優秀落榜者編為副榜。

優貢是每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儒學生員中考選一次,每省不過數名,亦無錄用條例。

同治中規定,優貢經廷試後可按知縣、教職分別任用。

例貢在明代稱為納貢,是生員透過「援例捐納」而取得貢生資格。

在清代改稱例貢,又可分為附貢、增貢、廩貢等。

軍功貢為清代獨有,主要存在於清初,凡隨征生員有軍功者則准作貢生。

參見[編輯] 監生 注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大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六十六,六十七.貢舉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貢生&oldid=70720690」 分類:​生員隱藏分類:​自2022年3月缺少註腳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日本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