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讓各社會階層的人,不分專業或是業餘,都可以接觸科學研究、資料以及相關傳播訪問的運動。
開放科學的作法包括出版開放研究(英語:Open ...
開放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開放科學的六個原則[1]
開放科學(OpenScience)是讓各社會階層的人,不分專業或是業餘,都可以接觸科學研究、資料以及相關傳播訪問的運動。
開放科學的作法包括出版開放研究(英語:Openresearch),致力開放獲取,鼓勵科學家進行Opennotebookscience(英語:Opennotebookscience),讓科學知識的出版及傳播越來越容易。
促進開放科學訓練的歐洲研究(FacilitateOpenScienceTrainingforEuropeanResearch,FOSTER)是歐盟資助的計劃[2],已經發展了開放科學的資料分類法[3],設法要對應開放科學的相關領域。
在17世紀時有學術期刊的出現,而社會上希望獲得知識的需求強烈到一個程度,科學家們需要組成群體以分享其資源[4],在彼此分享的同時也可以共同進行研究[5],那時開放科學就開始了。
在現代則出現了哪些科學資料可以分享的爭議[6],其中的衝突點是在有些科學家希望可以獲取彼此共享的資源,而有些科學家希望別人分享其資源及研究成果時,自己也可以得到一些合理的報酬[7]。
此外,正如OpenScience[8]博客指出的那樣,在一個學術研究領域可供其推廣的開放獲取和資源狀態可能會不同於另一個領域的。
目次
1背景
2參考資料
3書目
4相關條目
背景[編輯]
科學被廣泛地理解為收集,分析,發布,再分析,批評和重用數據。
開放科學的支持者確定了阻礙或勸阻廣泛傳播科學數據的一些障礙[9]。
這些障礙包括為了利潤研究的出版社的財務[發布商],發布商對數據使用的限制,數據格式不良或使用專有軟體,使其難以重新使用,以及不願意發布數據文化,害怕失去對信息如何使用的控制[9]。
開放科學分類[10]
根據FOSTER分類法[3],開放科學通常包括開放獲取,開放數據和開源軟體運動(英語:Open-sourcesoftwaremovement)的各個方面,現代科學需要軟體來處理數據和信息[11][12]。
開放式研究計算也解決了科學結果的再現性問題。
參考資料[編輯]
^WasistOpenSci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nline23.06.2014fromOpenScienceASAP
^FOSTER.[12August2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3.03.1NancyPontika;PetrKnoth;MatteoCancellieri;SamuelPearce.FosteringOpenSciencetoResearchusingaTaxonomyandaneLearningPortal.2015[12August2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2).
^Machado,J."Opendataandopenscience".InAlbagli,Maciel&Abdo."OpenScience,OpenQuestions",2015
^David,P.A.Understandingtheemergenceof'openscience'institutions:Functionalisteconomicsinhistoricalcontext.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2004,13(4):571–589.doi:10.1093/icc/dth023.
^Nielsen2011,第198-202頁.
^David,PaulA.Can"OpenScience"beProtectedfromtheEvolvingRegimeofIPRProtections?.JournalofInstitutionalandTheoreticalEconomics(MohrSiebeckGmbH&Co.KG).March2004,160(1).JSTOR 40752435.
^OpenScience.DeGruyterOpen.[2017-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9).
^9.09.1Molloy,J.C.TheOpenKnowledgeFoundation:OpenDataMeansBetterScience.PLoSBiology.2011,9(12):e1001195.PMC 3232214 .PMID 22162946.doi:10.1371/journal.pbio.1001195.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nline02.09.2015
^GlynMoody.OpenSource,OpenScience,OpenSourceScience.26October2011[3January2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0).
^Rocchini,D.;Neteler,M.Letthefourfreedomsparadigmapplytoecology.TrendsinEcology&Evolution.2012,27(6):310–311.doi:10.1016/j.tree.2012.03.009.
書目[編輯]
Nielsen,Michael.ReinventingDiscovery:TheNewEraofNetworkedScience.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11.ISBN 978-0-691-14890-8.
相關條目[編輯]
GeneLab(英語:GeneLab)
開放資料
開放科學資料(英語:Opensciencedata)
開放研究(英語:Openresearch)
閱論編自由文化和開放原始碼運動概念
公眾科學
共有知識(英語:Knowledgecommons)
開放獲取
開放式協同合作
開放內容
開放交流(英語:Opencommunication)
開放資料
開放設計(英語:Opendesign)
開放教育(英語:Openeducation)
開放政府
開放式創新
開放知識(英語:Openknowledge)
開放專利(英語:Openpatent)
開放研究(英語:Openresearch)
開放科學
開源
開源架構(英語:OpensourceArchitecture)
開源軟體
開源治理(英語:Open-sourcegovernance)
開源新聞(英語:Open-sourcejournalism)
開源硬體
開放標準
開放式大學(英語:Open-dooracademicpolicy)
入學
開放Web
分享主義
工具
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
開放教育資源
開放音樂模型(英語:OpenMusicModel)
開放科學筆記(英語:Opennotebookscience)
組織
創用CC
DIYbio(英語:DIYbio)
自由軟體基金會
開放架構網絡(英語:OpenArchitectureNetwork)
開放知識基金會(英語:OpenKnowledgeFoundation)
開放權力集團(英語:OpenRightsGroup)
開放原始碼促進會
軟體自由法律中心
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學術出版與學術資源聯盟(SPARC)
活動家
提姆·柏內茲-李
亞倫·斯沃茨
亞歷珊卓·艾爾巴金
JohnWilbanks(英語:JohnWilbanks)
科迪·威爾遜
勞倫斯·萊斯格
PeterMurray-Rust(英語:PeterMurray-Rust)
PeterSuber(英語:PeterSuber)
PeterSunde(英語:PeterSunde)
理察·斯托曼
周懷北
項目
創作共用授權
自由文化作品定義
自由文化運動
自由軟體運動
開源生態學
OpenCores(英語:OpenCores)
OpenWetWare(英語:OpenWetWare)
Sci-Hub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開放科學&oldid=70137553」
分類:開放科學開放獲取學術出版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ShqipСрпски/srpski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开放科学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开放科学背后的理念,是在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向社会开放),使科学信息、科学数据和科学成果能够被更广泛地获取(开放获取)和更可靠地使用(开放数据)。
- 2開放科學在荷蘭(上):讓科學知識公開化和透明化 - 荷事生非
荷蘭大學聯盟(VSNU)推行之開放取用文獻計畫。(圖片來源:VSNU). 相信大家聽過一個名詞:科學普及(Popular Science,簡稱科普),這是由專業 ...
- 3公開取用的繼往與開來:開放科學和研究誠信
Open Science – 開放科學,是一個廣義概念,包括運用開放管道使研究活動更具推廣性與流通性,如Open Access、Open Data;運用各種分析方式量化與質化OA/OD資料,如研...
- 4開放科學| 陳紹慶的個人網站
心理科學研究必用神器2 ~ Open Science Framework. 這篇網誌希望讓你在一個小時內,就能掌握這套結構化、協同合作、與流程控制的研究專案管理平台。
- 5開放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讓各社會階層的人,不分專業或是業餘,都可以接觸科學研究、資料以及相關傳播訪問的運動。開放科學的作法包括出版開放研究(英語:Op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