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4年至87年臺灣議會與地方自治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臺灣地方自治運動可追溯於日本統治時期。
民國24年(1935),臺灣總督府在臺灣民意的壓力下公布《臺灣地方自治制度改正案》,宣布於同年底開放地方議會一半的議員名額由 ...
:::會員專區|授權說明|關於本站|聯絡我們|
加入最愛|
網站導覽|
■ ■
首頁>主題瀏覽>民國34年至87年臺灣議會與地方自治發展
:::
民國38年以前國共兩黨的合作與衝突
抗戰前的剿共
容共政策之結束
第一次剿共
第二次剿共
第三次剿共
第四次剿共
第五次剿共
豫鄂皖剿共
追剿與清剿
西安事變
抗戰期間的國共合作與衝突
國共合作
黃橋戰役與曹甸戰役
新四軍事件
抗戰勝利後的國共會談
重慶會談
馬歇爾調處及軍事三人小組
政治協商會議
軍事調處執行部的設立與功能
抗戰勝利後的國共戰爭
國軍綏靖作戰
動員戡亂
遼瀋會戰
平津會戰
徐蚌會戰
淞滬保衛戰
東南沿海島嶼戰役
臺灣光復初期的接收與治理
在華臺灣抗日團體有關臺灣訴求
臺灣革命同盟會的成立與運作
閩粵臺灣歸僑協會的成立與訴求
臺灣接收工作
接收規畫
軍事接收
行政機關接收
日產接收
日僑遣送與日俘遣返
臺灣光復初期的行政措施與政治事件
從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到臺灣省政府的建立
國籍恢復與臺人返臺
警戶役政的建立
行政區域的調整
地方自治
二二八事件
光復初期的經濟整建
產業整建
公用事業的建設
財金體系的建立與幣制改革
土地改革
光復初期的社會發展
公共衛生
社會救濟
教育發展
官方宣傳與文化活動
民國38年以前國家重大發展:抗日戰爭
重要戰役與軍事勤務
盧溝橋事變
淞滬會戰
忻口戰役
長沙會戰
冬季攻勢
浙贛會戰
鄂西會戰
常德會戰
國軍作戰階段
中國遠征軍
中國駐印軍
抗戰海軍
游擊戰
忠義救國軍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訓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中美特種技術合作協定〉
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
戰時軍事教育
戰時馬政
征屬優待
傷兵與救護
榮譽軍人
傷兵之友社
傳染病與疾病
中國戰區受降
戰後傷患遣返
臺灣省收復計畫
對外關係
中日關係
爭取外援:國際聯盟
爭取外援:蘇聯
爭取外援:美國
爭取外援:英國
戰時外交部行政計劃
德黑蘭會議
魁北克會議
中國輿論對雅爾達協定的反應」
波茨坦會議
戴傳賢訪問印度
蔣中正訪問印度
美副總統華萊士訪華
越南禁運
開拓中印緬航線
緬甸禁運限運
中印公路
美國援華聯合會
美國僑界支援抗戰:一碗飯運動
國際紅十字會
平等新約的簽訂
四強宣言
中國參與設立聯合國戰罪調查委員會
建立聯合國的構想
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
烽火歲月下人民的困頓與因應
金融管制:防範敵方軍用票與偽法幣
經濟管制:禁運貨品
調查敵人戰罪
統一獻金管理
敬軍運動
戰時軍人婚姻
物價上漲
長沙大火
保護旅日華僑
救濟歸僑
勞軍運動
節約建國儲蓄運動
實施平等新約
徵募寒衣
戰爭難民
戰時朝鮮僑情
戰時臺灣僑情
購債運動
難民救濟
難童收容教養
獻債運動
獻機運動:忠義獻機
獻機運動:祝壽獻機
救亡圖存下的文教
中央研究院
中央博物院籌備處
中央圖書館
文物西遷
文化交流:參與孟買國際文化展覽會
陪都重慶的社會教育
戰時考古工作
童子軍運動
戰時反宣傳
戰時兵役宣傳
戰時教育
戰時電影
戰時歌曲
戰時漫畫宣傳
戰時廣播
戰時學生運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建立
非常時期下的國內政局
抗戰建國綱領
三民主義青年團
中央政治委員會
中央訓練團
中央設計局
生產建設公債
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
西南邊區的國防經濟開發
汪精衛政權
查禁敵貨
軍事委員會戰時經濟督察團
重慶陪都建設計劃委員會
陝甘寧邊區政府
國民大會籌備委員會
國民政府組織法修正
國民參政會
國民精神總動員
國民精神總動員會
國防最高委員會
國防最高會議
徵兵制度
戰地黨政軍組織
戰時的中國共產黨問題
戰時新疆問題
戰時警政教育
民國38年以後臺灣政治發展
中央政府遷臺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故宮文物遷臺
陳誠與遷臺準備
太平輪事件
實施戒嚴
革命實踐研究院
政府遷臺
蔣中正復行視事
海南島大撤退
舟山群島大撤退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
戰地政務實驗區
臺灣國際地位的確立
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效力
日本投降與降書
臺灣地位未定論
臺灣海峽中立化
舊金山和約
中日和平條約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聯合國席位的確保
反共抗俄
封鎖共區
遷臺初期軍事衝突
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
反共宣傳
反共教育
反共義士
緬境國軍撤臺
救濟港九難胞
一江山戰役與大陳撤退
八二三砲戰
戒嚴體制的建立
刑法第100條
國家總動員法
戒嚴令
戒嚴時期之相關管制辦法
懲治叛亂條例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
戰時軍律
感訓處分
動員戡亂時期檢肅流氓條例
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
戒嚴體制下的白色恐怖
廖文毅案
李友邦案
四六事件
林瑞昌、高一生、湯守仁案
吳石案
臺中武裝工委會案
鹿窟事件
吳國楨事件
孫立人案
雷震案
蘇東啟案
彭明敏案
李敖案
臺大哲學系事件
中壢事件
美麗島事件
鄭南榕案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
白色恐怖案件平反與賠償
戒嚴體制下的社會
黨化教育
報禁
新聞管制
推行國語
禁書
限制言論自由
思想統制
禁歌
黨禁
警察治安的控制
選舉與地方自治
地方自治的研議
縣市議員選舉
縣市長選舉
臺灣省議會的成立
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增額立法委員選舉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地方自治二法
省長選舉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
精省與凍省
臺灣省諮議會
地方制度法
選舉制度
選舉文化
民主運動與憲政改革
雜誌論政-自由中國雜誌
雜誌論政-文星雜誌
雜誌論政-臺灣政論
黨外運動
解嚴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直選
公民投票法
海外異議人士
憲法增修條文
集會遊行法
新聞及言論自由
臺獨運動
外交關係(國際關係)
琉球歸屬問題
南海主權問題
自由中國號事件
劉自然事件
周鴻慶事件與對日關係
保釣運動
對非洲國家的農經援助
經技合作與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
退出聯合國前後斷交效應
退出聯合國
與美國斷交
務實外交
兩岸關係
開放探親
國家統一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與大陸政策
海峽交流基金會
國家統一綱領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辜汪會談
三通
民國34年至70年臺灣經濟發展
日本投降與遷臺初期的經濟問題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
取締私菸
物價膨脹
龐大軍事支出
民生物資不足
失業問題
金融機構效能不彰
改組臺灣銀行
發行臺幣兌換券(舊臺幣)
接收日人私產
民間動亂
金圓券收兌
發行新臺幣
臺灣對日貿易
糧產不足
禁止進口事項
中央銀行遷臺
大量中國大陸地區人民來臺
難民收容及其影響
重振臺灣經濟
美援的重要性
減輕農民地租壓力
接收鐵路
重整農工企業
統一發票的創設
水產事業
機械公司
肥料產業
水泥產業
造紙產業
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土地銀行的成立
電力建設
糖業發展
公地放領政策
耕者有其田政策
組成合作社
畜牧事業
公賣制度
加強農會功能
臺灣菸酒產業
高粱酒的生產
研製酒精汽油彌補汽油短缺
打撈沉船事業
遏阻中國大陸商品入臺
輔導國軍就業
農業復員計畫
軍需工業襄助經濟
清算與標售日產
麵粉工業
實物配給
公營事業與軍方的合作
推動貿易
改建高雄港
關稅及貿易協定擬加約國減稅談判
臺鹼公司
水泥外銷
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
自製農業機械
合作金庫運作
臺日財物貿易協定
開拓臺澳貿易
美人在臺投資
日本在臺投資
與南越貿易情形
與馬來西亞的經濟合作
中沙經濟合作
中韓經濟合作
中泰經濟合作
對菲律賓貿易
味精運菲案
各種貨物稅法
未稅洋菸酒及專賣利益補充辦法
電信設施營建
食品工廠的建設
碼頭興築
改進海關業務
參加美中經濟協會
海外貸款
貨物輸美
臺鹽公司
各種企業民營化措施
石油廢氣供應產業
開採雲母
開採硫磺
產業轉型
獎勵投資條例
美援終止
中美發展基金計畫
菸葉供需與發展
發展重化工業
第一次石油危機
第二次石油危機
國際關稅貿易暨總協定
亞洲開發銀行
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
技術合作條例
省營事業長中程計畫
大理石產業
唐榮鐵工廠
中興工程公司
加速經濟發展計畫
國際技術合作
國家六年經建計畫
亞洲電子會議
二次進口替代
第二次出口擴張
推動大型工程
設立加工出口區
加工出口區業務延攬
興建核能發電廠
扶植電子產業
扶植塑膠與化學工業
發展國產汽車工業
國防工業
發展精密儀器
鼓勵化學工業
十年經建計畫
中山高速公路
鐵路電氣化
大造船廠與承造油輪
大煉鋼廠
中正國際機場
新竹科學園區
民國34年至87年臺灣議會與地方自治發展
地方自治事業的開展
地方自治的研議
縣地方自治三年計畫
倡議設立臺灣省地方自治協會
臺灣省地方自治協會成立
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委員
省地方自治協會辦事細則
臺灣省地方自治協會分會
召開各縣市長、參議會議長與中學校長會議
籌劃推動地方自治
研議地方自治實施步驟
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草案
爭取設立職業團體民意代表
慶祝地方自治周年活動
改善地方自治財政
臺灣省參議會與省政
臺灣省參議員選舉
選舉山地區域省參議員
成立臺灣省參議會
臺灣省參議會的行政運作
制憲國民大會臺灣代表的選出
二二八事件的衝擊
對二二八事件之重視
中央政府播遷來臺
臺灣省實施戒嚴令
協助海外臺胞回籍
保障農村經濟
建議政府儘快實施地方自治
臺灣省參議員山地訪問團
審議臺灣省政府財政
臺灣省參議會審查省單行法規
臺灣省議會與省政
地方政府與地方自治
地方議會與地方自治
地方自治基層組織
臺灣農工業發展與轉型
農業建設與發展
農校教育
農業人才運用
四健會與農村人才訓練
肥料生產應用
山坡地保育
家禽及家畜防疫計畫
興辦飼料工廠
舉辦農事競賽
山地農事推廣
選拔傑出農民
鼓勵農村青年創業
農業貸款
天然災害救濟
農機製造與維修
農技改良與輸出
農作研發
補助購置新式農機
水產改良
畜產改良:牛隻
國際農村青年交流
農業推廣教育
農村家政改良
農技輸出:中、南美洲
農技輸出:非洲
病蟲害防治
鼠害防治
農產品運銷
農會組織辦法
農會組織:理事會
農會組織:農事小組
農產運銷
農產契作
開辦電氣化屠宰場
發展休閒農業
農產品展覽會
糖產外銷
洋菇外銷
第一次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時期
以農業培養工業:「田賦徵實」、「肥料換穀」政策
技術官僚與計畫經濟
限制進口措施
運用美援資源
扶植民營企業
發展進口替代工業
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
設立加工出口區
「客廳即工廠」:鼓勵家庭代工
爭取越戰物資在臺採購
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衝擊
十大建設:能源
十大建設:鐵路與公路
十大建設:機場與港埠
十大建設:重工、化學產業
第六期經建計畫
六年經建計畫
十二項經建計畫
十四項建設
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
第二次石油危機的衝擊
普及通訊設施
發展資訊工業
解除外匯管制
大幅調降關稅
放寬進口管制
放寬投資管制
改善銀行環境
國營企業民營化
強化美國貿易夥伴關係
強化日本貿易夥伴關係
拓展歐洲經貿往來
發展中國大陸經貿往來
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從GATT到WTO
參加亞洲開發銀行
臺灣交通網絡之建設與影響
鐵路與軌道運輸
戰後接收與人才訓練
規劃環島鐵路
南、北迴鐵路效益評估
建設北迴鐵路
南迴鐵路
鐵路機車
鐵路電氣化
都市發展與鐵路車站整建
維護鐵路交通安全
平交道事故與分析
阿里山森林鐵路
太平山森林鐵路
糖業鐵路
糖鐵南北平行預備線
都會區捷運建設
臺北市鐵路地下化與都會新風貌
高速鐵路建設與島內一日生活圈
鐵路旅遊與觀光列車
公路建設與交通
改善省道鋪設柏油路面
公路整體改善計畫
興建北部橫貫公路
興建中部橫貫公路
規劃南部橫貫公路
興建南部橫貫公路
建設南北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選線與建設林口新市鎮
高速公路竣工
國道客運問題
興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帶動沿線發展
擴建蘇花公路
公路客運與民生發展
公路客運運價
改良花東公路
交通建設與東部發展
公路旅遊促進觀光產業
海運發展
戰後臺灣海運恢復工作
戰後臺灣海運規劃
維持戰時民用海運
海事糾紛
國際海運公約
國際海事組織
兩岸海運
港口檢疫
輪船招商局
陽明海運
港灣建設
基隆港
蘇澳港
臺中港
高雄港
海事通信
航空建設
戰後臺灣航空接收
戰後臺灣飛機場
民用航空管理機關
國際民航組
外籍航空器入境
航站建設
松山(臺北)國際機
中正(桃園)國際機場
高雄(小港)國際機場
飛航安全
劫機事件
航空檢疫
航空郵運
國際航線
兩岸航線的恢復
中華航空公司
長榮航空公司
復興航空公司
水上飛機
臺灣民生產業的發展與變遷
臺灣民生產業發展政策
戰後接收日資企業
進口替代的民生產業
出口導向工業化時期的民生產業(民國55-62年)
中小型企業的輔導政策
工業新產品示範展覽會
勞力密集的生產
創立科學園區
飲料和食品的加工製造
飲料業
畜牧與酪農業發展
食品工業
紡織業與皮革塑膠生產
紡織業的發展
皮革與塑膠工業
營造原料與住宅的興建
建材原料供給
興建住宅
交通工具與運輸業變革
各式交通工具之製造
客貨運的發展
技術勞動力的供給
休閒娛樂與民生百貨業
育樂活動
民生消費
:::
民國34年至87年臺灣議會與地方自治發展
臺灣地方自治運動可追溯於日本統治時期。
民國24年(1935),臺灣總督府在臺灣民意的壓力下公布《臺灣地方自治制度改正案》,宣布於同年底開放地方議會一半的議員名額由臺灣人民投票選出。
這次的開放程度雖不令人滿意,但選舉過程中各方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讓臺灣人對地方自治的政治活動有相當的瞭解。
不過這波有限的政治開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告終,在戰爭的背景下,總督府統制趨嚴,臺人的政治結社多遭整肅,這股追求民權自治的熱潮遭戰時體制壓制而難以伸張。
民國34年(1935)8月,日本戰敗投降,中華民國政府展開治理臺灣。
同年12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布《臺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並於次年初成立村里民大會,以間接選舉的方式,由村里民大會選舉鄉鎮縣轄市區民代表,組成鄉鎮縣轄市區民代表會。
再由鄉鎮縣轄市區民代表會及職業團體,選舉縣市參議員,分別成立縣市參議會。
復由各縣市參議會選舉省參議員,組成臺灣省參議會,奠下臺灣議會發展與地方自治的基礎。
臺灣省參議會經歷了戰後復員、重建與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播遷來臺的過程。
在此期間,二二八事件對省參議會帶來重大的衝擊。
民國36年(1947),中華民國實行憲政,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地方自治工作原應依據中央省縣自治相關法令進行。
但由於內戰與兩岸分治的政治發展,中央法令遲未完備,在政府與參議會的努力下,臺灣地方自治事業是以制訂省地方法規,再由行政院同意公布實施的方式進行,例如行政院於民國39年陸續公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臺灣省縣市行政區域調整》等方案成為臺灣地方自治的法制基礎。
民國39(1950)至40(1951)年間,臺灣省分期調整縣市行政區域,將原有8縣9市重新劃分為16個縣及5個省轄市,各縣市還以分區、分梯次的方式進行了縣市長與民意代表的選舉工作。
由於原臺灣省參議員選區變更、縣市議會議員亦經改選,行政院於民國40年(1951)9月頒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組織規程》及《臺灣省臨時省議會選舉罷免規程》;12月,臺灣省參議會改制為臺灣省臨時省議會。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歷經三屆省議員選舉,在此階段也是臺海對抗激烈,反共抗俄宣傳達到高峰的時刻。
由於動員戡亂的背景,立法院與國民大會難以表達臺灣民意,省與縣市議會成為臺灣自治與民意表現的重要場域。
民國48年(1959)4月30日,行政院第615次會議決議:『臺灣省臨時省議會之名稱應改為臺灣省議會』;6月23日,臺灣省政府函轉行政院命令,6月24日起,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正式改稱『臺灣省議會』,象徵臺灣議會發展又進入新階段。
綜觀上述臺灣省的議會改制都是依照政府行政命令行事,非根據《憲法》有關地方自治的省政內容建立,顯現戰後臺灣政治的特殊處境。
臺灣省議會的歷史與臺灣經濟起飛、民主化的發展密切相關。
隨著臺灣政治與軍事環境較為穩定,人民政治意識更受啟發,更嚮往追求民主自治理念。
這股風潮反映在政治上,就是知識分子串聯籌組反對黨的工作,其中多人皆為省議會成員。
雖然民國49年(1960)底這波組黨的努力未能成功,卻對未來黨外民主運動的發展奠下基礎,省議會也在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民國86年(1997),國民大會進行修憲,將省級單位移除「地方自治團體」地位,並將臺灣省政府縮編改組為行政院之派出機關,臺灣省議會也就同步裁撤,而於原址成立「臺灣省諮議會」,臺灣省議會的歷史至此告一段落。
臺灣議會的發展是臺灣人民追求自治、民權歷程的重要一頁。
臺灣議會發展史展現民主制度在臺灣奮鬥發展過程。
臺灣由威權體制走向民主,在「經濟奇蹟」以外創造的「民主奇蹟」,是臺灣人引以為傲的結果,也是本主題希望表現的內容。
檔號:A375000100E/0035/022/59/001
案由:
核示所送三年自治計畫應注意之點並訂發自治
檔號:A375000100E/0035/022/59/1/001
案由:
核示所送三年自治計劃應注意之點並訂發自治
檔號:A375000000A/0037/0012.1/0185/0001/001
案由:
據呈發起組織台灣省地方自治協會准予依法籌
回上一頁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版權所有2013©Allrightsreserved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隱私權、著作權及資訊安全政策宣告
地址:24220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北棟)9樓總機:(02)8995-3700傳真:(02)8995-6469
累計瀏覽人次:958,707人 最後更新:111-03-07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1950年臺灣推動地方自治的行政命令依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政治菁英因為在日治時期參與地方選舉的經驗,臺灣又有戶口制度、教育普及 ...
- 2台灣地方自治研究典範的變遷與發展: 兼論薄慶玖教授的地位 ...
因此,台灣省政府自民國三十九年四月二十四. 日公佈「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開始,至今為止,共訂定十七種地方. 自治法規,而其中為了革新地方制度、發揮地方自治 ...
- 3內政部全球資訊網-中文網-我國地方制度概況
我國現行地方制度,依據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及地方制度法規定,地方劃分為省及直轄市,省劃分為縣及市,縣之下又劃分為鄉、鎮及縣轄市。其中省仍為地方層級,但不具 ...
- 4第74期中華民國100年03月18日發行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 ...
民國39年4月,時任臺灣省主席的吳國楨,提請行政院通過「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實施地方自治。此為在政府頒布自治法前,實施縣市自治之基本法規。此後,地方 ...
- 5地方政府 - 中華民國總統府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地方劃分為省、直轄市。省劃分為縣、市;縣劃分為鄉、鎮、縣轄市。直轄市及市均劃分為區。自88年起,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