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技術!戰術!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搓攻戰術,是進攻型打法的輔助戰術之一,又是削球打法相互交鋒時的主要戰術之一。
... 主要用來對付反手不擅進攻的選手。
先逼住對方反手大角,視其準備側身攻或將注意力都放 ...
桌球--chichi桌球教室愛打桌球的人---歡迎大家一起切磋---這是一個桌球天地,是我夢想的地方,希望以後可以打造成為大家的中心,可以為大家服務,如果您有任何桌球上的問題歡迎來信跟我討論,我會找一些可以讓大家進步文章貼上去,大家一起為桌球社會努力!!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702061335桌球技術!戰術!?桌球的戰術
桌球技術!戰術!
出處:精英乒乓網 作者:文二虎三
桌球技術
桌球有各種各樣不同打法,還有多種戰術。
不管是甚麼打法,戰術如何變化多端,桌球技術離不開四個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
力量作用於球,是通過球的前進速度和旋轉強度表現出來的。
如果你在進攻當中猛力扣殺,使對方接不好,那麼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如果你是在加強旋轉的強度,無論是製造上旋或下旋,那麼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為了儘量減少對方的準備時間,你必須抓緊時間,爭取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把球回擊到對方的臺面上,使對方措手不及,這就速度。
為了增加對方還擊的難度,還可以製造各種旋轉球,迫使對方回球失誤後"出機會"球,這就是旋轉。
桌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過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須要調動對方前後、左右的移動或奔跑。
因此,需要講究落點。
所以說,力量、速度、旋轉、落點是桌球技術的基本因素。
桌球戰術 發球搶攻戰術 發球搶攻,是桌球運動重要戰術之一。
近年來,世界各種類型打法的運動員都越來越重視這一戰術,並使之有了很大的發展。
運用發球搶攻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發球與搶攻的配合。
發球時,應明確對方都可能怎樣接、接到什麼位置、自己怎樣搶攻等。
如:歐洲弧圈球選手發下旋至中國快攻者反手,然後搶拉弧圈則十分有利。
但中國快攻運動員把下旋發至弧圈球選手反手,對方或接發球搶拉,或搓一扳強烈下旋至中國選手反手,中國快攻運動員則往往被動。
二、注意發球搶攻與其他戰術的配合。
現接發球水準越來越高,有時接過來的球很難搶攻。
此時,可先控制一板,爭取下一板搶攻。
不能一心只想發球後就搶攻,一旦無機會,或盲目搶攻、或顯得無計可施,都會形成相持球的被動。
三、提高發球的品質,將速度、旋轉和落點的變化結合起來。
同時,應特別強調發球花樣的創新,為搶攻製造更多的機會。
當前,應特別注意克服發球種類“清一色”高拋、發球落點只短無長的現象。
四、搶攻應大膽果斷,不論對方用搓、拉(包括弧圈球)等技術接發球,自己應都能搶攻。
搶攻的技術好,可以增加發球的威力。
因為對方接發球顧慮多,就容易出機會。
五、每個運動員應有兩套特別突出的發球搶攻,多而不精或只有一招,都不好。
具體的發球搶攻戰術,主要有下面幾套:
(一)正手發轉與不轉球後搶攻 一般以發至對方中路或右方短球為主,配合左方長球。
開始先發短的下旋球為好,以控制對方不能搶攻或搶拉,然後再發不轉球搶攻。
不轉球,一般也先發短的,或發至對方攻勢較弱的一面;如果對方吃,還可適當發些長的到其正手。
若能發到似出臺又未出臺的落點,則效果更好。
歐洲拉弧圈球的選手,往往是發不轉球到直拍選手的左方或中路近網,配合左長的下旋球。
因為直拍選手反手遇強烈下旋多不敢起板,只能以搓回接,歐洲選手正好搶拉弧圈球。
也可有計劃地發短球後,先快搓兩大角長球,再伺機搶攻或搶拉(沖)。
這樣,既可避免盲目搶攻,還可打亂對方接發球後就準備防守的戰術。
(二)側身用正手發高、低拋左側上、下旋球後搶攻 側身用正手發高、低拋左側上、下旋球的落點為:發至對方中左短、左大角、中左長、中右(向側拐彎飛行正好至對方懷中)和右短,配合一個直線奔球。
左手執拍的選手採用此套發球搶攻的戰術,威脅更大。
一般多用側身發高拋至對方右近網,對方輕拉至反手,可用推擋狠壓(也可用側身攻)一板直線,或直接得分,或為下板球的連續進攻製造機會;若對方撇一板正手位球,可用正手攻一斜線至對方反手。
(三)反手發右側旋後搶攻 此戰術尤其適合擅長反手進攻的選手運用。
一般多發至對方中右近網或半出臺落點,然後用正、反手搶攻對方反手。
亦可發長球至兩大角。
一般發至對方正手時,對方常會輕拉直線,可用反手搶攻斜線。
若發至對方反手拉,還可伺機側身搶攻。
對橫拍削球手,以發至中右半出臺為好。
因為橫握拍用正手接右側旋球不便發力,控制能力低。
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應強調出手動作要快。
對方接發球的一般規律是:你發短球,對方接球也短。
發球搶攻者應有這方面的意識。
(四)反手發急球後搶推、搶攻。
此戰術在運用時,可分下面兩種情況:
1、反手發急上旋球至對方反手後,側身搶攻。
要求急球必須發得快、力量大、線路長。
最好能有一個直線急球配合。
2、擅長反手推擋的選手,或遇到對方反手推攻較差的選手,可發急下旋後用推擋緊壓對方反手再伺機側身攻的戰術。
為增加上述戰術的效果,可與發右方小球配合運用,以長短互相牽制,相得益彰。
(五)反手發高拋右側上、下旋球後搶攻
一般以發至對方正手位或中右近網為主,配合發兩大角長球,伺機搶攻。
38屆世界女單冠軍曹燕華擅用此戰術。
(六)下蹲發球後搶攻
可以將左側上、下旋與右側上、下旋球結合運用,落點上應有長、短變化。
對付只會用搓接發球的選手,應以發上旋為主。
搶攻落點以中路為最佳,往往可直接得分。
當然,還要注意靈活變化,攻擊對方的弱點或聲東擊西。
對攻戰術 兩名進攻型選手相遇,形成攻對攻的局面時,常採用下列戰術。
一、壓對方反手,伺機正手攻或側身攻 (一)一般用於對付反手較弱或進攻能力不強的對手,如35屆世乒賽時,匈牙利選手就用正、反手弧圈球壓住中國選手的反手,趁中國選手擠出較高的球後即發力猛衝。
(二)壓對方反手時,可用推擋、反手攻或弧圈球。
(三)壓對方反手準備側身前,應主動製造機會,或突然加力一板、或攻壓一板中路、或攻壓一板大角度,儘量避免盲目側身。
二、壓左調右(亦稱壓反手變正手) (一)適用範圍 1、自己反手不如對方反手時,主動變線避實就虛。
2、對方側身攻的意識極強,用變其正手的方法,既可偷襲空當,又可牽制對方的側身攻。
3、對付正手位攻擊力不夠強的選手。
4、自己正手好,主動變對方正手後伺機正手攻。
5、自己反手攻擊力很強,可在變對方正手位時直接得分或取得主動。
6、左手執拍的選手用此戰術較多,因變線的角度大,右手執拍的選手往往被動。
(二)運用此戰術時,應注意的問題。
1、變線的這板球應有品質。
如,推擋變線應凶一點,這樣對方跑過去難於發力,自己側身搶攻就容易。
2、避免習慣性變線,被對方適應,反遭被動。
3、應是主動變線,切忌被動變線,否則易給對方提供搶攻的機會。
三、壓左等右(緊壓對方反手,等著對方變線,自己用正手搶攻) 多在對方採用壓左調右的戰術時使用。
運用此戰術時,壓對方反手要凶些,否則對方變線較狠,自己往往被動。
以上三個戰術經常結合運用。
如,對方反手較弱或準備不足時,先用壓對方反手的戰術;但對方注意了反手,或增多了側身攻後,就應改用變對方正手的戰術。
而當自己在反手位得利後(包括側身攻),對方往往會頻頻變線到自己正手,此時自己又應採用壓左等右的戰術。
四、調右壓左 (一)運用方法:先打對方正手,將其調到正手位並被迫離台後,再打其反手位。
注意,調正手位的這板球要凶,否則易遭對方攻擊。
(二)適用範圍: 1、對方左半台進攻能力較強,壓對方反手位不佔便宜時。
如我國快攻手在對付擅長側身搶攻(沖)的單面攻選手時常採用此戰術。
2、對付正手位進攻能力不很強,或反手位只能近台、不擅離台的直拍快攻選手。
這是目前歐洲選手對付不會反手攻球的直拍快攻手的主要戰術。
五、用加減力量壓對方反手、中路後,迅速搶攻用於對付站位中台的兩面拉(攻)的選手。
運用此戰術時,一般應先用加力推(攻)將對方壓下去,再用減力擋將其誘上來,然後伺機加力扣殺。
如果僅有減力擋,無有加力推,就容易招來被動。
六、連壓對方中路或正手,伺機搶攻 一般在下列情況下運用此戰術: 1、對方的反手攻擊力較強。
2、對方屬兩面拉(攻)打法,但反手強、正手弱。
3、對方雖為兩面攻選手,但遇中路球習慣於側身攻者。
拉攻戰術 拉攻是進攻型打法對付削球打法的主要戰術,即用拉球(包括一般拉球、小上旋和弧圈球)找機會,然後伺機突擊(包括扣殺和搶沖)。
具體運用時,有如下幾種: 一、拉一角為主,伺機突擊自己的特長線路或中路追身 具體拉哪一角,可從兩方面考慮: (一)選擇對方削球較弱(不穩或旋轉變化不強)的一面; (二)拉對方攻勢較弱的一面。
選擇這樣的拉球線路,既容易尋找突擊的機會,又可避免(或減少)對方的反攻。
突擊的難度比拉球大,以自己最擅長的線路突擊可以提高命中率。
中路追身,是削球手的共同弱點,易出高球或直接失誤。
二、拉中路殺兩角或拉兩角殺中路 拉中路殺兩角,是從中路找機會,然後殺兩角得分。
對付站位較近或控制落點較凶的削球手效果尤好。
中路球,不好削,更難於削出落點很凶的球,所以,突擊的機會就比較多。
拉兩角殺中路,是從兩角找機會,然後突擊中路得分(或是突擊中路後,使對方削出更高的機會球,再大力扣殺兩大角)。
三、拉左殺右或拉右殺左 這兩個戰術實際是拉一角殺另一角。
一般拉對方削球或反攻較弱的一角,殺另一角。
由於拉與殺線路的變化,常使對方不適應而招來被動或失誤。
四、拉直殺斜或拉斜殺直 這兩個戰術各具特點。
拉斜線,比較保險、穩健;殺直線,突然性強、速度快,但技術難度較大。
拉直線,僅從線路講技術難度較大,但拉球本身技術難度小、較穩健;殺斜線,比殺直線容易多了,命中率也高。
比賽中,具體採用哪個戰術,還需依對方和個人的情況而定。
一般說來,拉斜殺直比拉直殺斜戰術運用得多。
五、拉長球配合拉將出臺的球,伺機突擊 在具體運用中,可有兩種方法: (一)先拉長球至近對方端線處(包括小上旋和弧圈球)。
迫對方後退削球,再突然拉一板中路偏右的短球(將出臺),使對方難以控制而削出高球,突擊得分。
(二)先拉將出臺的輕球,再發力拉接近端線的長球,使對方因來不及後退而削出高球或失誤。
若能拉出將出臺的強烈上旋的弧圈球,再配合前沖的長球,則效果更好。
六、變化拉球的旋轉,伺機突擊 拉弧圈球的選手,可拉真(強烈上旋)、假(不轉)及側旋弧圈;一般拉球的選手,可拉上旋和側旋球,用旋轉的變化來增加削球的困難。
如能將側旋球拉至對方中路,則效果更好。
七、拉搓、拉吊結合,伺機突擊 運用此戰術時,一定不要搓、吊過多,否則自己越搓(吊)越軟,對方還會利用此機會反攻。
為防對方的反攻,搓和吊球的弧線一定要低並講究落點;一旦對方反攻後,應堅決回擊好第一板,使其難於連續進攻。
八、拉、搓、拱結合,伺機突擊 此戰術多為一面使用長膠、一面使用反膠球拍的運動員在對付削球打法時運用。
一般先用弧圈球(包括小上旋及一般拉球)將對方拉下臺去削,然後用搓球又將其引上臺來,對搓中再突然用拱球找機會,伺機發力突擊。
九、穩拉為主、伺機突擊 這是使用膠皮拍的直拍削球手或攻削結合打法運動員在對付削球時的一種戰術。
他們一拉就是十來板,然後再伺機發力攻。
遇反攻能力較強的削球選手時,應慎用。
削中反攻戰術 一、削轉與不轉球,伺機反攻 旋轉變化是削球選手爭取主動的關鍵,從目前世界桌球技術的發展看,沒有旋轉變化的削球是難以取勝的。
一般是先削加轉球,使弧圈球選手難於搶沖並拉得手臂發硬後,突然送出不轉球,伺機上前反攻。
在具體運用中,有時還採用削加轉球至對方反手,削不轉球至對方正手,伺機進行反攻的戰術。
還有人以連續削接近端線的不轉長球為主,使對方拉球失誤或自己伺機反攻。
使用不同性能球拍的削球選手應充分發揮武器的特點,不僅反手擅長倒拍削球,正手亦應掌握此項技能。
著名削球手陸元盛當年使眾多攻球手敗北,其重要原因就是他正手的倒拍削球使對手很難適應。
二、逼兩角,伺機反攻 分先逼左角、再逼右角和先逼右角、再逼左角兩種方法。
對手右方攻勢強的,先逼其左角;對手左方攻勢強的(如擅長側身拉攻),先逼其右角。
使對方不能站定等著打。
此戰術若能和旋轉變化相結合則更好。
如先逼對方右角,再突變其左角,配合轉與不轉的變化,對方在來不及側身攻時多以搓過渡,判斷不清就容易出高球或下網,削球選手可伺機反攻。
三、按對方突擊時,逢斜變直、逢直變斜 削球選手在接突擊時,往往是接過去就算,結果常遭對方連續攻擊,最終難免失分。
為在被動中爭得主動,應採用“逢直變斜、逢斜變直”的戰術,使對方不能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擊球,增加了連續進攻的難度。
四、破對方長短球的戰術 (一)如對方吊的小球較高,位置也合適,削球手應果斷地上前反攻。
(二)如對方吊的小球又短又低,很難反攻,可採用擺短、劈兩大角或控制一板到對方攻勢較弱的地方,不讓其起板突擊,爭取自己搶攻。
(三)如果發現對方在有意實施吊小球的戰術,可主動削近對方端線的不轉長球。
這樣,對方很難再吊小球,若硬要放小球也很容易出機會球,削球手可上前攻之。
五、攻、削、擋結合 (一)削、擋結合 1、主動運用削、擋結合戰術。
一般是異線變化。
如,先用削球連逼對方反手大角度,對方側身拉,再突然上前擋一板至其正手空當,伺機反攻。
2、被動運用:在對方搓中突擊、發球搶攻或吊小球後打突擊時,皆可在台前擋一板。
既可緩解來不及後退削球的燃眉之急,又可變化擊球節奏,變被動為主動。
(二)拱、擋、削結合,伺機反攻 此戰術多為使用長膠球拍的直拍選手採用。
在近台,用反手拱斜、直線後,伺機用正、反手搶攻;當對方輕拉時,可輕擋對方兩大角(一般多擋至對方反手),對方被迫改搓或輕輕將球托起後,迅速反攻;若對方發力拉時,一般以削球回接,伺機變擋或攻。
這種打法在回球的旋轉、落點、力量、節奏上皆有變化,所以,往往使對方心裏很不踏實。
搓攻戰術 搓攻戰術,是進攻型打法的輔助戰術之一,又是削球打法相互交鋒時的主要戰術之一。
一、先搓反手大角,再變直線,伺機進攻 主要用來對付反手不擅進攻的選手。
先逼住對方反手大角,視其準備側身攻或將注意力都放到了反手後,就變線至其正手,伺機搶攻。
二、搓轉與不轉球後,伺機反攻 一般以先搓加轉球為主,然後用相似的動作搓不轉球,對方不適應或一時不慎就會將球搓高,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
在運用旋轉變化時,最好能與落點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
三、以快搓(或擺短)短球為主,配合劈兩大角長球,伺機進攻 短球,特別是加轉短球,對方搶攻的難度比較大,但光是短的對方又容易適應;近年來歐洲選手攻台內短球的技術有很大提高,所以,應注意用兩大角長球配合。
對付進攻型選手(尤其是弧圈球選手)時,應特別講究搓球的速度和落點,並應儘量少搓,樹立搓一板即攻的指導思想。
四、搓中轉快攻 (一)對搓中先拉一板弧圈或小上旋,迫使對方打快攻。
(二)搓中突擊:直拍正膠快攻選手,在遇到旋轉不特別強烈或位置比較合適的搓球時,應大膽運用搓中突擊或快點的技術,由此而轉入連續進攻。
(三)搓中變推:遇對方搓過來的不轉球(包括長膠、防弧圈球拍搓過來的球),直拍進攻型選手可用推擋對之,由搓變推,轉為快攻。
changshichi.tw/Xuite日誌/回應(1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hangshichi.tw's新文章chichi桌球教室搬家了!!劉國梁教學片WALDNER華德納教學片PART2WALDNER華德納教學片PART1側擰(チキータ)反手擊球的一種特殊技巧球拍的握法球和旋轉用力打機會大!!!球的旋轉腳步對了,球就對了...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changshichi.tw'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桌球基本技術
不管是甚堋打法,戰術如何變化多端,乒乓球技術離不開四個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 力量作用於球,是通過球的前進速度和旋轉強度表現出來的。如果你在 ...
- 2桌球技術!戰術! - 隨意窩
搓攻戰術,是進攻型打法的輔助戰術之一,又是削球打法相互交鋒時的主要戰術之一。 ... 主要用來對付反手不擅進攻的選手。先逼住對方反手大角,視其準備側身攻或將注意力都放 ...
- 3乒乓球打法與戰術 - 博客來
書名:乒乓球打法與戰術,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4682058,頁數:253,出版社:大展,作者:岳海鵬,出版日期:2003/03/31,類別:生活風格.
- 4桌球比賽中的7大基本戰術,你會幾種? - 壹讀
桌球比賽中的7大基本戰術,你會幾種? · 1、拉反手後,側身突擊斜線或中路追身球。 · 2、拉中路殺兩角或拉兩角殺中路。 · 3、拉一角或殺另一角 · 4、拉吊結合 ...
- 5淺談技戰術 - jsw的不負責桌球講座
桌球是一項開放性運動,其主要基本技術是包含拉(抽)、打、推、擋、切(搓)、削、撥、挑、帶等九項,所有的技術皆有正手側與反手側的應用方式。此外,各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