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寧-克魯格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虛幻的優越感這種心理學現象在鄧寧和克魯格的研究《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中被認為是一種認知偏誤。

此現象被發現是源於發生在1995年4月19日的一樁 ... 鄧寧-克魯格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鄧寧-克魯格效應(英語:Dunning-Krugereffect),簡稱鄧克效應或達克效應(DK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將其歸咎於元認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不能準確評估自身的能力。

他們的研究還表明,反之,非常能幹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假定他們自己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別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

[1]但能力欠佳的人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並不比能力較佳的人高。

[2]鄧寧和克魯格於1999年在實驗中首次觀測到此認識偏差,他們透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鄧寧和克魯格認為這種效應是由於能力欠缺者的內在錯覺和能幹者對外界的錯誤認知:「無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自我的錯誤認知,而極有才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他人的錯誤認知。

」[1] 目次 1歷史 2研究 3獲得獎項 4參考條目 5參考 歷史[編輯] 雖然達克效應到1999年才被學術性的描述,但是其虛幻優越性的認知偏差已是眾所周知。

歷史上很多知識分子都說過關於這一方面的話,比如: 威廉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英語:Asyoulikeit)(「傻瓜認為自己是明智的,而聰明的人認為自己是個傻瓜。

」)[3] 查爾斯·達爾文(「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

」)[4] 伯特蘭·羅素(「我們這個時代讓人困擾的事之一是:那些對事確信無疑的人其實很蠢,而那些富有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人卻總是懷疑和優柔寡斷。

」)也列為發現這個現象的人。

俗語:「滿瓶水不會響,半瓶水響叮噹。

」(一桶水不會響,半桶水響叮噹) 研究[編輯] 虛幻的優越感這種心理學現象在鄧寧和克魯格的研究《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中被認為是一種認知偏誤。

[1]此現象被發現是源於發生在1995年4月19日的一樁搶案,犯人McArthurWheeler在臉上塗檸檬汁並搶了兩間銀行,因他相信這樣做可以使他在監視器下隱身。

他的誤解來自於檸檬汁可作為隱形墨水的化學性質。

[5] 其他對於此現象的研究如《為何人們無法認知自身能力的不足》,[6]指出人們對自己某領域能力的錯誤評價,來自對於該領域評斷標準的無知。

鄧寧和克魯格也指出,當人們接受任務訓練,如解益智拼圖時,會使他們更準確地認知到自己是否擅長該技能。

[7] 在論文《Self-insight:RoadblocksandDetoursonthePathtoKnowingThyself》中,[8]鄧寧描述達克效應為「日常生活中的病覺缺失症(英語:Anosognosia)」,該術語原為一種神經疾病,指失能者拒絕承認他的功能缺失。

他說道:「若你能力不足,你並不會認知到自身的不足。

」 在2011年鄧寧寫下了他對知識明顯貧乏者的觀察,他們缺乏認知到自已不足的能力,因此儘管他們不斷犯錯,依然認為自己相當能幹。

[9]2014年鄧寧與赫爾澤(ErikG.Helzer)描述達克效應為「能力差者不夠格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10] 獲得獎項[編輯] 鄧寧和克魯格因為他們的論文《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被授予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

[11] 參考條目[編輯] 心智理論 參考[編輯] ^1.01.11.2Kruger,Justin;DavidDunning.UnskilledandUnawareofIt:HowDifficultiesinRecognizingOne'sOwnIncompetenceLeadtoInflatedSelf-Assessmen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9,77(6):1121–34.PMID 10626367.doi:10.1037/0022-3514.77.6.1121.CiteSeerX:10.1.1.64.2655.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Yarkoni,Tal.WhattheDunning–KrugereffectIsandIsn't.7July2010[28July20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Fuller,Geraint.Ignorantofignorance?.PracticalNeurology.2011-12-01,11(6):365–365[2018-11-23].ISSN 1474-7758.PMID 22100949.doi:10.1136/practneurol-2011-00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英語).  ^volumeI,"Introduction",page3.[2018-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Whylosershavedelusionsofgrandeur.NewYorkPost.23May2010[19March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Dunning,David;Johnson,Kerri;Ehrlinger,Joyce;Kruger,Justin.WhyPeopleFailtoRecognizeTheirOwnIncompetence.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1June2003,12(3):83–87.doi:10.1111/1467-8721.01235(英語).  ^Lee,Chris.Revisitingwhyincompetentsthinkthey'reawesome.ArsTechnica.5November2016:3[11January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9)(美國英語).  ^Dunning,David.Self-insight:RoadblocksandDetoursonthePathtoKnowingThyself.NewYork:PsychologyPress.2005:14–15.ISBN 978-1841690742.OCLC 56066405.  ^DavidDunning.TheDunning–KrugerEffect:OnBeingIgnorantofOne'sOwnIgnorance.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11,44:247–296.doi:10.1016/B978-0-12-385522-0.00005-6.3.1.Definition.Specifically,foranygivenskill,somepeoplehavemoreexpertiseandsomehaveless,someagooddealless.Whataboutthosepeoplewithlowlevelsofexpertise?Dotheyrecognizeit?Accordingtotheargumentpresentedhere,peoplewithsubstantialdeficitsintheirknowledgeorexpertiseshouldnotbeabletorecognizethosedeficits.Despitepotentiallymakingerroraftererror,theyshouldtendtothinktheyaredoingjustfine.Inshort,thosewhoareincompetent,forlackofabetterterm,shouldhavelittleinsightintotheirincompetence—anassertionthathascometobeknownastheDunning–Krugereffect(Kruger&Dunning,1999).  ^DavidDunning;ErikG.Helzer.BeyondtheCorrelationCoefficientinStudiesofSelf-AssessmentAccuracy:CommentaryonZell&Krizan(2014).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2014,9(2):126–130.PMID 26173250.doi:10.1177/1745691614521244.Inotherwords,thebestwaytoimproveself-accuracyissimplytomakeeverybodybetterperformers.Doingsohelpsthemtoavoidthetypeofoutcometheyseemunabletoanticipate.DiscerningreaderswillrecognizethisasanobliquerestatementoftheDunning–Krugereffect(seeDunning,2011;Kruger&Dunning,1999),whichsuggeststhatpoorperformersarenotinapositiontorecognizetheshortcomingsintheirperformance.  ^IgNobelPastWinners.[2011-03-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6).  閱論編認知偏誤認知與決策偏誤 不明確性效應 定錨效應 注意力偏誤 可得性捷思法 從眾效應 巴納姆效應 信念偏誤 偏見盲點 啦啦隊效應 支持選擇偏誤 集群錯覺 雞尾酒會效應 確認偏誤 相合性偏誤 文化偏誤 知識的詛咒 誘餌效應 差異偏差(英語:Distinctionbias) 過程時間忽視(英語:Durationneglect) 自我中心(英語:Egocentricbias) 移情隔閡 稟賦效應 不當類比 草率歸納 框架效應 功能固著 投射作用 史學家謬誤 基本歸因 達克效應 暈輪效應 難易效應 後見之明 敵對媒體效應 尖角效應 可辨識受害者效應 宜家效應 控制的錯覺 效度的錯覺 錯覺相關 影響力偏誤(英語:Impactbias) 資訊偏誤 妄下結論 公正世界理論 損失趨避 多看效應 心靈投射謬誤 負面偏誤 忽略可能性 正常化偏誤 不作為偏誤 樂觀偏誤 鴕鳥效應 結果偏誤 過度自信效應 空想性錯視 悲觀偏誤 規劃謬誤 當下偏誤(英語:Presentbias) 迴歸謬誤 自利性 現狀偏差 刻板印象 單位偏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熟悉路線效應 主觀驗證 倖存者偏誤 雷斯多夫效應 一廂情願 零風險偏誤 姓名決定論 生日數字效應 姓名字母效應 統計與機率偏誤 基本比率謬誤 合取謬誤 辯護人謬誤 估計量偏差 賭徒謬誤 逆賭徒謬誤 熱手謬誤 檢察官謬誤 選擇偏誤(英語:selectionbias) 多重比較謬誤 德州神槍手謬誤 戲局謬誤 其他偏誤 歸納偏置 全文偏誤 教育中的偏誤(英語:Biasineducation) 媒體偏見 虛假平衡 美國新聞媒體與越南戰爭(英語:UnitedStatesnewsmediaandtheVietnamWar) 南亞的媒體偏見(英語:MediabiasinSouthAsia) 美國的媒體偏見(英語:MediabiasintheUnitedStates) 媒體對阿以衝突的報導(英語:MediacoverageoftheArab–Israeliconflict) 媒體對烏克蘭危機的描述(英語:MediaportrayaloftheUkrainiancrisis) 發表偏差 白帽子偏誤(英語:Whitehatbias) 應對方法 認知偏差緩解(英語:Cognitivebiasmitigation) 除偏(英語:Debiasing) 判斷與決策中的啟發式方法(英語:Heuristicsinjudgmentanddecision-making) 主題 分類 列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鄧寧-克魯格效應&oldid=73479212」 分類:​社會科學方法論社會心理學認知偏誤人類行為隱藏分類:​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CS1英語來源(en)CS1美國英語來源(en-us)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atina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Pälzisch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