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哥林多教會是個活潑、充滿恩賜的教會,可惜對屬靈恩賜的誤解,而造成肢體之間的磨擦。

保羅認為聖靈 隨自己的意思,將不同的恩賜臨到每一位信徒身上,「方言」不是最 ... 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   首頁 聖經研讀 哥林多前書導論 哥林多前書第1章 哥林多前書第2章 哥林多前書第3章 哥林多前書第4章 哥林多前書第5,6章 哥林多前書第7章 哥林多前書第8章 哥林多前書第9章 哥林多前書第10章 哥林多前書第11章 哥林多前書第12章 哥林多前書第13章 哥林多前書第14章 哥林多前書第15章 哥林多前書第16章     秀卿姐府上5-25-2007   一、前言: 哥林多教會是個活潑、充滿恩賜的教會,可惜對屬靈恩賜的誤解,而造成肢體之間的磨擦。

保羅認為聖靈 隨自己的意思,將不同的恩賜臨到每一位信徒身上,「方言」不是最重要的屬靈標記,也與屬靈程度無關。

保羅鼓勵他們善用恩賜,並切切地追求更大的恩賜(v. 31),就是愛,和作先知講道(14:1)。

他也勸勉哥林多教會不要在敬拜的聚會上,爭著顯露自己的恩賜,因有些信徒的恩賜是顯露的,容易受人歡迎的;有些信徒的恩賜是隱藏的,不受人注意;有的信徒適合作別人的助手,但神都不輕看他們,總是另外給他們一些長處。

保羅鼓勵他們要「把更大的光榮分給那些比較不美觀的肢體」(v.24)。

所以信徒之間要互相尊重、彼此照顧,免得因各人屬靈的職分和恩賜不同而分門別類。

特別是說方言,屬靈的驕傲會使得整個聚會失去控制。

二、解釋: 聖靈的恩賜v.1-11 v.1Cf.2:15,3:1,7:1,8:1,14:37,16:1。

哥林多人因拜慣了偶像,當信徒講到屬靈之事,很容易用世俗的眼光來領會聖靈。

所以保羅提醒他們不要把聖靈與邪靈混為一談。

v.2 偶像不會回應人的問題,也不可能傳達信息給參拜的人。

人對靈界或神秘之事多少帶有崇拜的心理,甚至相信當人與靈界比較接近時,會有奇特的表現,拜偶像的祭司們便是利用這種心裡來迷惑人心。

v.3早期基督徒的信仰告白(羅10:9)。

聖靈的啟示是在幫助人認識上帝的救恩(加3:13,約一4:3)。

凡受聖靈感動的不會說毀謗耶穌基督的話(徒26:11,約一4:1-6,啟2:13,3:8,12:17,17:14)。

保羅說:若不是聖靈的感動,沒有人會說“耶穌是主”,因為初代教會信徒受羅馬政府的迫害,尤其是尼祿做皇帝的時候,只有尼祿才能公開被稱為主,如果有人稱“耶穌是主”,他是要付上生命代價的。

The EpistleofPlinytoTrajan10:96「沒被聖靈的啟示人不認識基督是生命的主」(Oscar Cullman,TheEarliestChristianConfession,pp.28-30)。

v.4.恩賜、執事、功用可能有異,但都是源於三一神。

恩賜,希臘文字根charis指得自賞賜,英文Chrisma領袖魅力來自此字根。

聖靈的恩賜來自上帝白白的賞賜,不是任何代價可換取。

v.5一位主(弗4:5)。

vv.7-11 保羅在這裡只提到九種屬靈的恩賜,其他的恩賜請參考:羅12:6-8,彼前4:10-11 智慧的言語 知識的言語 信心 治病 行神蹟 傳講上帝信息 辨別諸靈 說方言(講靈語) 解釋靈語翻 v.7 每一個人的恩賜,無論是才能、財富或地位雖然不同,卻是出於同一位聖靈的感動,是白白的恩典,擁有者必須和人分享,為同一目標努力,就是要叫人得益處。

所以我們要讓聖靈教導我們善用恩賜,好叫別人因我們得著更多的益處。

v.8智慧(sophia),指的是認識上帝(箴9:10)希臘的智慧指哲學。

此自是Philo愛sophia「智慧」。

保羅說「知識」(gnosis),此字為Gnosticism之字根(林後12:2 &4)。

vv.9-10哥林多教會有人講方言,也有人解釋方言,這和徒2:4-11的靈語不同 (AnchorBible,ICorinthians,p.280)。

加爾文認為方言是指徒2:4-11的靈語 (InstituteofChristianReligion,14:2)。

今天教會把恩賜解釋得狹窄。

我們指講道,祈禱,教導,寫作為恩賜。

我們了解勞動也是上帝的恩賜,如:木匠,技師都有特長。

v.11保羅強調人的才能都是來自聖靈的恩賜,是上帝的旨意。

恩賜是要讓領受者見證祂的救恩,因此無大小多寡之分,也與靈命高低、行為好壞無關。

如: 馬太25章 三個僕人的比喻,耶穌說:無論是領5000元和2000元的僕人,只要 盡心發揮恩賜,主人都會誇獎說:「很好,你這又好又可靠的僕人!你在小數目上可靠,我要委託你經管大數目。

進來分享你主人的喜樂吧」。

(25:21 &23) 一個身體有許多肢體v.12-31 v.12保羅常用身體和肢體的關係來說明,基督徒恩賜是既分工又合一,互相配搭的關係。

(弗1:23,西1:24) v.13所有基督徒不論他是甚麼人(包括外邦人、奴隸,廣泛地指一切信徒),都是結連在耶穌基督的身體裡,不能分開(弗2:19—20),也不局限於哥林多的教會。

凡信徒都從同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而且共享這一位聖靈。

vv.14-20強調不同的肢體有不同的恩賜。

每個人的差異,不是誇耀自己,而是互相協助。

有人以為 在樂團裡第一小提琴最重要,或許我們會認為小提琴師的報酬要多一點。

但是如果整個交響樂團都是小提琴就不是交響樂團了。

正如保羅所說:如果全身是眼睛,怎麼能聽呢?如果全身是耳朵,怎麼能嗅呢(12:17)?所以當今美國交響樂團都是不同工同酬,即使短笛手每月只演出兩、三場,而且每場的份量不重,但是少了他,音樂也有瑕疵。

vv.21-23肢體間互相尊重。

沒有一個肢體可以對另一個肢體說它不重要,自己最重要。

保羅強調不被看得起的肢體,更需要愛護,因為有了他們的幫助,才可以發揮我們的才能。

就像牧師講道,還要有人為他禱告,有人司會、司琴、 獻詩、招待、清潔,更要有人來聽道……。

如此才能讓每個肢體,緊緊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肢體(4:6-7)。

上帝沒有把所有的恩賜只賜給一個人,祂把不同的恩賜賜給眾信徒,叫我們學習互相連絡,彼此相助,作神的好管家(弗 4:16;彼前 4:10)。

vv.24-25把更大的光榮分給那些比較不美觀的肢體是團契的基本信念。

斯多亞學派(Stoic)學派基本理念(Conzelmann, ICorinthians,P.214)。

v.26參羅12:15。

vv.28使徒(參見9:1ff、15:3ff)。

先知不是舊約的先知,而是 能明白上帝旨意,用人聽得懂的話講述上帝的奧秘與救恩,勸勉人歸回上帝。

而方言是以聽不懂的語言來表達上帝的啟示,所以保羅說:說方言時要翻譯出來,否則就不應該說,因為聽不懂的方言是無法造就人的。

「能夠幫助別人 」是指初代教會專門在負責救濟工作的人(徒6:1—6,林前14:1,另參弗2:20,3:5,4:11,提後1:11)。

在這裏保羅只是舉例,不是說上帝的恩賜只有這麼多;他的目的只在說明,教會有各種不同的恩賜和職分互相配搭,說方言的恩賜被排在最後,表示說方言不是重要的恩賜。

哥林多人一心追求說方言是錯誤的。

v.29-31這是全章的總結。

保羅 說不是每個人都會這些事情(12:4-6),但是他鼓勵基督徒不斷的渴望更好的恩賜, 也就是13章所要強調的愛。

初代教會醫病的神蹟是平常的事。

猶太人生病往往不會到醫生那裏,而是向拉比求醫治。

如新約中的抹油祈禱 (雅5:14)到九世紀 之前抹油禮只是為醫病;之後才變為臨終抹油禮(The SacramentofExtremeUnction),準備死亡的臨到。

法國散文家蒙田(Montaigne, 1533-1592)說:我要訓練他的四肢,猶如訓練他的頭腦一樣。

我們所要教育的並不只是頭腦。

也不只是身體;乃是完人。

我們不可以把他分裂為二。

教會已經太久把人分裂為靈魂與身體,並且只接受照顧他靈魂的責任,與身體無涉。

這是一件很好的美事,在我們的時代,我們再一次把人視作整體(Barclay, Corinthians)。

保羅論到能行異能的事,可能是指趕鬼。

早期許多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都歸諸於魔鬼的工作;而教會的功能之一是驅鬼。

最近在台神曾發生有位在精神 方面極受困擾的學生,他寧願被當成被鬼附身去找靈恩牧師祈禱驅鬼,也不願吃醫生所開的藥。

基督教科學派就是如此,常常父母因為不願孩子就醫而吃上官司。

v.31b「那至善的道路」學者認為這半節是為了讓句子清楚而後來加上去的,見美國聯合聖經公會(United BibleSociety)的希臘文原文聖經(AB, p.290)。

保羅雖然強調信徒應該追求更美好的恩賜,但是不要忘記把恩賜的主權歸給聖靈與上帝。

因此雖然我們可以熱切的追求某種恩賜,但是不是把那恩賜賜下,則是聖靈的工作,上帝的主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