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理性典範(rationalistic paradigm) 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教育百科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詞條名稱: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 ㄇㄧㄥˊㄊ一ㄢmíngtiān 切換來源 ToggleDropdown 教育Wiki 教育Wiki 教育Wiki 典範(paradigm)一詞,由科學哲學家孔恩(Kuhn,1962)發揚光大。

此詞彙含有模式(model)、類型(patern)及範例(example)之意。

一般而言,典範是指對宇宙現象與知識的觀察方式,可將典範界定為學術社群所共享的一種信仰系統、思維模式、行動規準、研究方法、分析原型、全是參考架構或理解真實世界的方式。

學者Ritzer(1983)認為典範決定了在特定學門中的研究方向與規則,並將理論與研究工具加以連結。

一個典範可以包含多個相關理論,分別對所獲得之累積知識,賦予概念與意義,並進一步全是各種現象與行為,當知識無法由現行典範進行適當解釋時,新的典範因此產生。

目錄1理性典範(rationalisticparadigm)2自然典範(naturalisticparadigm)3批判典範(criticalparadigm)4整合典範(integrativeparadigm)5關鍵字6參考資料理性典範(rationalisticparadigm)研究特徵:尋找因果關係。

認知方法:實證分析。

價值變數:嚴格排斥。

研究目的:尋找現象之定理通則,強調研究結果的類化性,以利預測與控制。

(註一)自然典範(naturalisticparadigm)研究特徵:力求理解。

認知方法:觀察釋義。

價值變數:順其自然。

研究目的:了解並詮釋現象主體的意義,強調個別性的深入了解與釋義性。

批判典範(criticalparadigm)研究特徵:檢討批判。

認知方法:價值批判。

價值變數:批判改進。

研究目的:揭露現象背後的價值觀與意識型態,透過批判以求改進。

整合典範(integrativeparadigm)研究特徵:多元兼顧。

認知方法:綜觀整合。

價值變數:兼容並蓄。

研究目的:從各種觀點了解真相,以提升結果的真實性與可行性。

(註一)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典範、理性典範、自然典範、批判典範、整合典範Keyword:paradigm、rationalisticparadigm、naturalisticparadigm、criticalparadigm、integrativeparadigm參考資料謝文全(2012)。

教育行政學(四版)。

台北市:高等教育。

P.012-015。

(註一)秦夢群(2011)。

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初版)。

台北市,五南。

P.12-26。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Email,如果1人以上,請使用,分隔 取消 送出 × 錯誤通報 請輸入錯誤原因,我們會送相關人士審核,感謝您的參與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