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展覽陳述到策展的論述-關於《策展文化與文化策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愛爾蘭策展人歐尼爾(Paul O'Neill)的著作《策展文化與文化策展》(The Culture of Cu… 跳至內容區 2018-06-29arthistorystroll好書評介發表留言 文/ChenHuiying Paul O’Neill.TheCultureofCuratingandtheCuratingofCulture(s).Cambridge,Mass:TheMITPress,2012. 策展人PaulO’Neill於2012年出版的《策展文化與文化策展》封面。

1987年,歐洲第一個策展研究課程LeMagasin藝術學院(l’EcoleduMagasin)在法國成立,肯定策展是一門可以被教育的學科。

同年,美國惠特尼獨立研究學程(WhitneyIndependentStudyProgram)中的藝術史/博物館學(ArtHistory/MuseumStudies)部門,更名為策展與批判學(CuratorialandCriticalStudies),強調展覽應該將理論性與批判性的論點具體化。

這成為愛爾蘭策展人歐尼爾(PaulO’Neill)的著作《策展文化與文化策展》(TheCultureofCuratingandtheCuratingofCulture(s))(以下簡稱《策展文化》)中的歷史起點,他見證了當代策展實踐已然成形,正式從一種職業走向一門學科,開展出「策展論述」(curatorialdiscourse)[1]。

歐尼爾提出一個問題:獨立策展為何與如何走向一種獨特的論述? 成熟的當代獨立策展,是指1960年代以來,策展從隱身在機構中照料典藏品、裁決品味方向的職業,轉為獨立性、批判性及實驗性生產展覽的驅動中心。

群展和暫時性的創意活動漸成主流,不再侷限於靜態展示某位藝術家的作品。

這發展出藝術史家MichaelBrenson所稱的「策展人時刻」(curator’smoment)[2],策展人的抱負、方法學與個人風格,在展覽中被提升到與作品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地位。

這些轉變使近年來累積了琳琅滿目「策展」相關的出版品。

但這些出版品多是關於策展人的自我陳述或西方展覽史,因此歐尼爾點出:近數十年的策展相關文件,顯示策展實踐已經走向某種論述形構(discursiveformation),發展出多元的策展風格,但如果僅僅依靠策展人第一人稱的敘事,只關心個別策展實踐的定位,這樣在理論化的過程中,欠缺脈絡與歷史根基的策展知識。

如果發展獨立策展的初衷是將藝術「去神秘化」,這反倒助長了策展人「再神秘化」(remystification)的風氣。

策展人、藝術家LucyLippard於1969年在西雅圖美術館策劃的展覽《557,087》的說明卡,這檔展覽探討的是藝術與策展實踐難以區分的現象。

因此《策展文化》集合了厚實的歷史材料,將策展陳述、展覽文宣、出版品、評論、訪談,甚至是軼聞等分為三個篇章,檢視這些作為「論述原子」(atomofdiscourse)的陳述(statement),怎麼被策展人、藝術家、評論家等所宣示、質疑與論辯。

歐尼爾先就1960年代至今策展論述的形成,做了簡明的歷史梳理,再來是討論從1989年以來透過雙年展文化急速發展的全球化策展論述,以及1990年代以來策展如何成為藝術實踐的媒體等議題。

那麼《策展文化》如何在文化研究的架構中進行策展研究? 首先,我們得了解為什麼「論述性」會成為策展的重點,從實踐走向論述的策展轉向(curatorialturn)[3]?歐尼爾指出1960年代許多藝術家開始關心資訊系統、組織策略及中介斡旋的語言,創作手法強調觀念性與批判性,這時期藝術作品不一定是個物件,也可以是一種動詞,成為可談論和書寫的過程,讓藝術的觀念、媒介與成果趨近等同。

藝術家們將藝術的生產化作一種陳述系統,批判建構藝術作品背後的意識型態。

獨立策展的出現,則呼應著如此的批判,試著把藝術的媒介與流通放在傳統主流價值的對立面,成為一種具備創造性、半自主性、個別作者化的中介與產物,影響藝術的體驗與溝通方法,去揭露藝術系統的面貌,開啟一個具備批判性的爭論空間。

2005年策展團體WHW(What,How&forWhom)在德國卡塞爾策劃的展覽《集體創造力》(CollectiveCreativity)。

而書中關於策展論述發展過程的各種轉折,是從不同的角度探索「策展」(curatorship)怎麼被作為一種獨特的媒介(mediation)。

歐尼爾讓各種策展實踐回到特定時間、地理、社會與文化脈絡,關注它們怎麼被藝術生產過程中各種角色所驅動,不斷地突破藝術作品的邊界,保有批判性地因應不同的文化。

由此,策展重新塑造了我們對於文化生產場域的想像,讓誰是參與者、有哪些文化生產方式等種種問題,有更多元的解答,為藝術與其他學科更深層的交互作用建立了平台。

位於蘇黎士藝術大學(ZHdK)的「策展零度文獻庫」(CuratingDegreeZeroArchive),其檔案目錄可見NEBISCatalogue。

策展實踐也對應到文化研究學者RaymondWilliams提出的「衰微」(residual)、「新興」(emergent)與「主導」(dominant)三個論述成形的時刻,顯示策展實踐與藝術生產之間經常變動的關係,策展人功能或形象、策展工作模式、展覽形式隨之變化。

這是個無止息地定義與再創的過程,形成一種持續伸展的文化媒介,而這正是策展文化的重要特質。

如同文化研究學者霍爾(StuartHall)強調:「文化研究當是在一種永遠難解(irresolvable)卻持續的張力中,同時關照理論上與政治上的問題。

它不斷地允許一方去激怒、煩擾、妨礙另一方,而不執著於某些理論上的終局。

」[4]這也讓我們關心:策展論述所生成的理論知識,是不是可以作為某種政治行動,為當下策展所遭遇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呢? 畢竟,策展與文化研究同樣是源於陳述異議的政治行動,是對於既成的機構與學科的反叛。

但隨著理論基礎、方法學等的建立,策展卻也如文化研究一般,同樣地面臨被機構化而成為權力中心的矛盾。

但在《策展文化》中,我們未見到歐尼爾對這個現象有進一步的批判性反思。

對理論保持開放、不斷檢視的警醒態度,可幫助我們敏銳地嗅到現下的問題所在,進而形成政治行動。

視覺文化學者IritRogoff曾提出「策展性」(curatorial)概念,打破了分類方式,強調保有作品探索世界中尚未知或尚未形成議題的事物的能力[5]。

2015年藝術史家TerrySmith的《說當代策展》(TalkingContemporaryCurating)中,將重點放在策展論述如何應對當代的問題[6]。

藝術史家TerryE. Smith於2015年出版的《說當代策展》(Talkingcontemporarycurating)封面。

最後,極其重要的是,《策展文化》中所謂的策展論述,無疑是立足在西歐北美的語境中,即使雙年展作為全球性策展論述,強調多元文化觀,仍難避免雙年展已經在西方藝術市場與文化政治的夾擊下,成為全球化的白盒子。

《策展文化》以清楚的藍圖,鋪陳了我們試圖抵抗、卻無法抹滅其影響的西方策展論述,有助於我們在尋求借鏡與對話中,發掘一些建構在地策展知識的路徑。

2009年挪威卑爾根藝術中心(BergenKunsthall)為首屆卑爾根雙年展(BergenBiennial)舉辦研討會《雙年展做不做》(ToBiennialorNottoBiennial)。

[1]為避免混淆而需先說明的是,本書所討論的「策展論述」(Curatorialdiscourse)指的是架構出事物如何被思考的一組陳述(statement),以及我們基於這種思考而做出的行動。

中文語境中常用的「策展論述」則多指稱策展人/團隊為某一特定展覽所提出的論題,意義較近於curatorialstatement。

本文為有所區別,將curatorialstatement譯為「策展陳述」,是屬於個別展覽的,但仍遵循某種特定的運作體系。

[2]MichaelBrenson.“TheCurator’smoment."ArtJournal57.4(1998):16-27. [3]可參考歐尼爾另一篇專文:PaulO’Neill.“Thecuratorialturn:frompracticetodiscourse."Issuesincuratingcontemporaryartandperformance(2007):13-28. [4]DavidMorleyandKuan-HsingChen,editors.“CulturalStudiesanditsTheoreticalLegacies.”StuartHall:CriticalDialoguesinCulturalStudies,byStuartHall,Routledge,1996,p.262–275. [5]IritRogoff.“‘Smuggling’–anEmbodiedCriticality."EICPC:EuropeanInstitutionsforProgressiveCulturalPolicies.http://eipcp.net/transversal/0806/rogoff1/en. [6]TerryE.Smith.Talkingcontemporarycurating.IndependentCuratorsInternational,2015. 分享此文:Tweet列印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ThissiteusesAkismettoreducespam.Learnhowyourcommentdataisprocessed. 搜尋關於: 搜尋 熱門文章消失的臉-為何馬格利特愛畫看不見的人臉認同請分享:關於早安圖的一些視覺觀察佛像頭頂的凸起到底是什麼?「媚俗」的流變-從格林伯格到「後歷史」【版印浮生】從《北齋漫畫》淺談北齋的萬物觀【不朽的青春】前世的情人,今世的妻子──台灣現代美術中的女性畫像什麼是藝術史?寫給對藝術史有興趣的年輕讀者電影裡觀展,另眼試看(又一篇)近期迴響 【台灣水彩的風格與性格-1】「受英國影響」–王敬華寫畫森林在【不朽的青春】「芳蘭之丘」上的不朽青春──鄭世璠的第二師範學習歷程 【台灣水彩的風格與性格-1】「受英國影響」–王敬華寫畫森林在【不朽的青春】「芳蘭之丘」上的不朽青春──鄭世璠的第二師範學習歷程 19世紀歐洲現代化圖像中的辯證:攝影師與畫家如何看待巴黎的都更改造?–Teschill在19世紀歐洲現代化圖像中的辯證:以巴黎城市與其周遭為例 江尚寒在當「山水」不再是仙境:當代藝術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再詮釋 arthistorystroll在消失中的街頭風景—電影海報(二) 來訪人次 733,427 漫遊藝術史 Facebook Instagram 聯絡信箱 中央藝研所 Facebook 藝研所網站 藝術學研究 議藝份子 友站連結 故事 歷史學柑仔店 研之有物 關鍵評論網 藝術收藏+設計 典藏 Bí-su̍tTaiwan 關鍵詞不朽的青春 侯俊明 倫敦 傅山 前衛 十九世紀 十八世紀 博物館 卡爾維諾 台灣美術 呂基正 圖像 巴黎 快照 手稿 抽象藝術 攝影 攝影史 收藏中國 收藏與展示 文本生成學 文藝復興 日本手工上色蛋白照片 日本美術 日本美術之最 柏林 波納爾 浮世繪 漫畫 版印浮生 當代藝術 真實 策展 繪畫 美術館 義大利 臺灣美術史 英國藝術 英國風景畫 藝術 藝術史 藝術市場 視覺文化 風景畫 高麗青瓷 FollowonWordPress.com 追蹤 已追蹤 arthistorystrolls.com 加入其他606位關注者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arthistorystrolls.com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