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馬太效應(英語:Matthew effect),指科學界的名聲累加的一種回饋現象,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於1968年提出。
其名稱來自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
馬太效應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信息管理、圖書館學、社會學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3年11月1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信息管理專家關注的頁面。
馬太效應(英語:Mattheweffect),指科學界的名聲累加的一種回饋現象,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於1968年提出[1][2]。
其名稱來自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3]中的一則寓言。
類似的有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目次
1馬太福音中的寓言
2起源
3應用
3.1經濟學
3.2社會心理學
3.3有機化學
3.4圖書資訊學
4參考文獻
4.1引用
4.2來源
5參見
馬太福音中的寓言編輯
馬太效應典出《馬太福音》第13章第12節和一對相似的經文(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
《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節:
“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
起源編輯
1968年,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現象名副其實地發生在了197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
1967年安東尼·休伊什教授的研究生約瑟琳·貝爾·伯奈爾發現了脈衝星,關於發現脈衝星的文件共有5個作者,安東尼·休伊什位列第一,約瑟琳·貝爾·伯奈爾列在第二。
結果,休伊什博士與馬丁·賴爾博士一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並沒有把貝爾作為共同研究者列入諾貝爾獎獲獎名單。
這引起了爭議,遭到了休伊什的同袍——天文學家霍伊爾的譴責[4]。
莫頓考察了決定這樣一個效應的社會心理條件和機制,並發現了多重發現的重複功能與傑出科學家的聚焦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傑出科學家會透過他們所發現的研究論述的重要價值,以及他們的自信心,而得到聚焦功能的強化。
這種自信心一部分是固有的,一部分是在有創造性的科學環境中體驗和交往的結果,還有一部分是後來社會確認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的結果;這種自信鼓勵科學家們去探尋有風險但重要的問題,鼓勵他們強調自己的研究結果。
宏觀社會意義上的馬太效應原理,明顯地表現在那些現在導致科學資源和天才集中化的社會選擇過程之中。
應用編輯
經濟學編輯
參見:贏者通吃市場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5]
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
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社會心理學編輯
參見:社會心理學
在教育方面的長期馬太效應被運用在心理學家基思·斯塔諾威克(英語:KeithE.Stanovich)的研究中,他曾廣泛做了對閱讀能力和語言殘疾的研究。
斯塔諾威克用「馬太效應」一詞,來形容早期成功獲取閱讀能力,通常會導致作為學習者成人後的成功這一現象,而如若沒有能在頭三年或四年中獲得閱讀能力,將可能造成長期的、學習不同新技能的困難。
兒童在開始閱讀方面的落後,也將增加他們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後來,當學生需要「從閱讀中學習」(其中,然後才學習閱讀),他們的閱讀困難會進一步造成學習大多數其他科目的問題。
這樣,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會逐步下降,並進一步在學業上落後,跌幅會比同齡人越發增高。
學生閱讀能力愈高,對詞彙和世界知識的增長愈快、愈多,這結果進一步提昇閱讀能力,兩者良性地循環;閱讀能力愈低,對詞彙和世界知識的增長愈慢、愈少,這結果進一步妨礙閱讀能力的發展,兩者惡性地循環。
於是,高閱讀能力的兒童,與低閱讀能力的兒童,在語文能力、對世界的認識等智能上的表現,差異只會愈來愈大,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始終無法修補。
因此,如果教師和家長對能力落後的兒童抱持觀望,期望他們的閱讀能力能隨年歲增長而自然趕及,這種想法實在不切實際。
“
閱讀能力影響你所做的一切事情
”
——摘錄斯塔諾威克的話(亞當斯,1990年,pp60)
有機化學編輯
有機化學方面一本著名課本「路易斯·費瑟(英語:L.F.Fieser)和瑪麗·費瑟(英語:MaryPetersFieser):《有機化學導論》(IntroductiontoOrganicChemistry,Boston:Heath,1957)」提到:「根據塞則夫的經驗規律,在酒精脫水時,氫會首先從相鄰的碳原子中分離出來,使氫更加匱乏。
」在討論這一規律時附有一條注釋:「《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另外親電加成反應中的馬氏規則裡也能見到馬太效應。
圖書資訊學編輯
參見:圖書資訊學
馬太效應有助於提高那些聲名顯赫的科學家的科學成果知名度。
資訊產生和分佈中的「馬太效應」在社會資訊流的產生、傳遞和利用過程中,發現資訊及相關因素常常表現出明顯的核心趨勢和集中取向,如少數出版社會成為某類圖書的權威(核心)出版機構,為數不多的科學期刊因刊載了某學科領域的大量論文而成為該領域的核心期刊,少數作者(即資訊生產者)因寫得最多、被引用率最高而成為某一領域的核心作者;少數網站集中了大量用戶,傳遞功能強的辭彙被經常選用;SCI中80%的引文集中在15%~20%的期刊中等等現象。
期刊工作作為一項社會活動,受到馬太效應的支配和控制,主要表現為:
高產作者群的出現——論文集中趨勢
核心刊物的形成——文獻集中趨勢
作者分佈不均衡——作者集中趨勢
論文老化加快——時間集中趨勢。
由於馬太效應在期刊中產生的集中趨勢,使資訊集中,重點突出,資訊資源浪費減少,形成刊物間的競爭機制,有利於讀者及早準確獲得所需資訊。
但要抑制不需要或過度的優勢積累,給予年輕科學研究工作者有創新觀點或與傳統觀點相左的論文以足夠重視,克服名人效應的消極影響,同時應注意作者分佈不均衡造成的優秀論文外流及對國內科研工作的影響。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馬太效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決策科學辭典》
^馬太效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現代經濟詞典》
^馬太效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馬克思主義哲學大辭典》
^Judson,Horace.NoNobelPrizeforWhining.NewYorkTimes.2003-10-20[2007-08-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2).
^先该有公平切蛋糕的共识.上海證券報.2013-01-17[2013-01-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中文(中國大陸)).
來源編輯
刊物文章Merton,RobertK.(1968).TheMatthewEffectinScience[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DF).Science159(3810),56-63.
高淑桂、劉春華、張書勝(1996,02):《論期刊工作的馬太效應》,RetrievedApril20,2008,from[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書籍R.K.莫頓著;魯旭東、林聚任譯:《科學社會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參見編輯
西瓜效應
吉尼係數
正回饋
自證預言
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英語:Therichgetricherandthepoorgetpoorer)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马太效应&oldid=71632595」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太效應是什麼?馬太效應如何影響職場升遷?
- 2聖經中的金錢觀(二)馬太效應-基督徒的工作觀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聖經鼓勵我們去投資。 但以上是耶穌說這個故事的本意嗎?是否劃錯重點呢? 6; 7. 馬太效應– 路加福音版本眾人正在聽見這些話的時候、耶穌因為 ...
- 3窮人經濟學-馬太效應 - 感恩富足園地- 痞客邦
基督教《聖經》中說:「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新約全書.▫馬太福音》說:「對已富有的人還要給予,使之 ...
- 4馬太效應 - MBA智库百科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即兩極分化現象。 ...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 5從「馬太效應」談聖經與啟示 - 隨意窩
他引用馬太福音裡耶穌所說的「忠心的僕人」的比喻,認為世上必定「窮者愈窮,富者愈富」,這種現象他定名為「馬太效應」。 故事記載在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