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道德矛盾心理——一種相對主義的解讀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勇| 道德矛盾心理——一種相對主義的解讀. 2021-02-19 麗澤哲學苑. 真正有意思的是,當兩種價值序列是相互衝突的時候,一個道德主體的心理反應如何?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李勇|道德矛盾心理——一種相對主義的解讀 2021-02-19麗澤哲學苑 真正有意思的是,當兩種價值序列是相互衝突的時候,一個道德主體的心理反應如何?讓我們看看黃百銳所討論的一個案例。

當一個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帶著自己的兒子到北京看望自己的姐姐的時候,他姐姐的女兒從他兒子處了解到美國的隱私觀念後,對於自己母親私自拆開自己的信件表示非常憤怒,而他的姐姐對此表示很難理解。

她想知道,爲什麼她還需要女兒的同意來獲知女兒最近過得如何。

黃認爲這個故事反應了個人自主性的概念與作爲個人關係和共同命運的生活的概念之間的衝突。

他的觀察是,在一般的第一代移民家庭中,父母輩還植根在原來的祖國文化中,而下一代已經接受了新的文化,這些父母可能在面對孩子身上的新文化取代舊文化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的問題時,出現矛盾心理。

我的理解是,這些移民父母,可能看到了兩種文化的差異。

而當涉及道德選擇時,這些父母的反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於兩種價值序列的理解和認同。

我的直覺是,如果這些移民父母真的如維森特和阿瑞特所說,可以同時持有兩種不同的道德視角,那麼他們應該不會產生矛盾的心理。

他們之所以出現矛盾的心理,還是因爲他們不確定哪種視角是對的。

我們前面討論了,在特定的道德情景中存在不同的道德選擇時,道德選擇和道德主體之間有兩種不同的思考路徑。

第一種討論,在這種特定的情景中,不同道德主體會如何進行選擇。

第二種是,同一個道德主體,是否可能持不同的道德視角。

下面是第三種思考的路徑:一個道德主體,持有一種道德視角,但是在這種道德視角下,在一個具體的道德情景中,存在幾種不同的道德選擇。

首先,如果把道德視角理解成在特定的價值序列下思考道德情景,那麼在一種道德視角下,很難出現幾種不同的道德選擇。

以行爲功利主義爲例,如果判斷一個道德情景的標準就是看道德選擇所產生的直接效用,那麼只存在唯一的最好道德選擇。

其次,如果把道德視角理解成某種廣義的價值理論,那麼在這種廣義的價值理論之下,面對特定的情景,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道德選擇。

例如在廣義的功利主義視角下,如何在一個道德情景下作出選擇。

很明顯,在這種情景下,一個道德情景中之所以可能出現不同的道德選擇,純粹是因爲對這種廣義的道德視角存在不同的解讀可能,而與道德情景本身沒有太多關係。

換句話說,如果這種道德視角足夠的清晰,也不會存在幾種不同的道德選擇。

下面是第四種思考的路徑。

我們忽略道德主體,只考察道德視角。

特定的道德視角下,存在特定的價值序列。

不管是哪個道德主體,只要是在特定的道德視角下,就會得出特定的結論。

道德主體的欲望、心理狀態、對道德情景的感知等都是不相關的。

道德視角完全決定了道德選擇。

在這種解讀中,一個道德視角下也是不太可能存在幾種不同的道德選擇的。

相關焦點 對道德相對主義的一點反思 道德相對主義在中國學術界、特別是在道德教育界,正日益成爲一個熱門話題。

爭論的焦點並不在於是對道德相對主義作一般肯定還是一般否定,而在於如何看待道德價值的標準。

爭論的問題主要是兩個:其一,道德價值的標準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其二,道德價值的標準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

道德相對主義與學校德育 把價值標準和道德觀念當作確定的「知識」來教的時代,隨風而去,一去不復返了。

在這個價值多元時代里,教師能夠教給學生什麼樣的道德價值觀呢?我認爲解決這個難題之前,必須回答一個前提性的問題:在價值多元時代,教師還有可能和必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嗎? 【學者】陳真:道德相對主義與先天道德客觀主義 爲了避免由於思想混亂而造成的實踐惡果,我們有必要從理論上說清道德相對主義的問題,以及合理的道德要求爲何是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爲轉移的,違背這樣的道德要求爲何最終會在實踐中受到懲罰。

本文打算在批判道德相對主義的基礎上,爲道德客觀主義進行辯護,擬討論三個問題。

第一,在與道德客觀主義相對立的意義上,準確界定道德相對主義,並說明這樣的道德相對主義爲何讓人難以接受。

馬飛飛:初探文化相對主義 在雷切爾斯的文章中,他爲「文化相對主義」下了一個定義:「文化相對主義是一種觀點;該觀點認爲,因爲不同社會存在不同文化,同時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道德標準,所以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德標準;即不存在『客觀正確』的道德標準。

」 道德相對主義與道德絕對主義之我見 在史泰斯看來,道德的「標準」存在兩種含義:其一,人們認爲什麼是道德,也就是人們認爲什麼是道德上對的。

(不同的)其二,事實上什麼是道德上對的。

(唯一的) 道德相對主義者採用第一種標準,認爲道德標準可因人們的主觀感覺而多樣化,不存在客觀的普遍的單一的道德標準。

文化相對主義與當代世界的兩種民族問題 在西方思想史上,文化相對主義曾是反對種族主義、文化霸權主義的思想利器,也是文化民族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但在當代西方一些多民族國家的政治實踐中,它又成爲民族分離主義、新種族主義的一個理論依據。

這似乎是一種不能成立的悖論,卻有客觀存在的社會事實爲證。

文化相對主義雖然是一種好的理論批判工具,但它難以成爲多民族國家整體性建設的引領性思想。

有限道德客觀主義 從農耕社會發展而來的東方人在樸素認識論上持有一種辯證觀,他們傾向於整體論的認識方式,在認知上容忍矛盾、期望變化[54][55]。

在這個意義上說,東方人相對於西方人更可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先在基本相對主義傾向,而這種普遍的認知差異也同時會影響道德領域。

如果在上述實驗中比較美國人和新加坡人在對自己文化中的個體判斷的均值,我們會發現,美國人的均值傾向於道德客觀主義,而新加坡人的均值卻只是中等水平。

可達鴨拆書筆記:《道德相對主義》第一章 1.相對主義的威脅:知識的確定性、道德的嚴肅性。

2.認識論(知識論)相對主義2.1我們的認識內容是由一個獨立於我們的世界決定的麼?或者說它是某種意義上取決於我們的麼?2.1.1康德:a.對於我們的認識而言,無法步出人類立場之外達到一個獨立於我們的觀念、理論與推理的世界。

相對主義的不道德性 本文摘自約翰·派博的《思想的境界》,闡述了相對主義的不道德性。

根據百科定義,相對主義是一種「認爲觀點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因立場不同、條件差異而相互對立」的哲學學說。

相對主義以隱祕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思考,是需要我們警惕的。

每個人在他心中都知道,相信相對主義是真的是一種矛盾的說法;每個人也都出於直覺性地知道,沒有誰甚至嘗試過把相對主義持續地付諸於實踐。

坤鵬論:相對主義VS視角主義 柏拉圖竭盡全力詆毀這些智者,不僅在書中寫了智者戲弄別人的故事,還批評智者是在無中生有地想像出矛盾,喜歡花言巧語和玩弄文字。

當然,柏拉圖本身很富有,體會不到沒錢的痛苦。

另外,普羅泰戈拉還認爲,道德判斷也是相對的。

他承認法律觀念反映了存在於每一種文化中的、想在所有人中建立道德秩序的普遍願望。

坤鵬論:相對主義VS視角主義 而智者根本不需要學院,他們傳授的知識都法庭上的辯論技巧,與道德和宗教是不相干的,所以也引起了那些認爲宗教與哲學有密切關係的人的指責。

二、什麼是相對主義?好了,讓我們繼續回到普羅泰戈拉。

另外,普羅泰戈拉還認爲,道德判斷也是相對的。

他承認法律觀念反映了存在於每一種文化中的、想在所有人中建立道德秩序的普遍願望。

但是,他拒絕承認存在著任何適合於所有人類行爲的統一的、所有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現的自然法則。

當代文化哲學中的文化相對主義 但文化多元論並不等於文化相對主義,承認文化的相對性也不必然導致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相對主義的基本思想特徵是強調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差異性,否認一元的文化進化觀和歷史進步觀;否認人類文化發展具有普遍的一般法則和規律;否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普遍適用的價值尺度;認爲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具有不可比較性和不可通約性。

文化相對主義有其積極的理論價值,同時又具有自身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和局限性。

在一個相對主義盛行的時代 思考的結果可能並沒有更明確的結論,因爲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很有道理,也可以說哪一種說法都很難被認定爲事實。

是的,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幾千年來有許多問題,有太多的先哲爲其作答,但到今天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我們這個世界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難琢磨。

就連數學這種看起來如此實用的學科,我們依然無法確定的客觀屬性。

文化多元主義與文化相對主義 其認識論根源,涉及「一元論」的哲理,那可以是一種理性的、甚至是理想主義的觀念。

一元論觀念斷言所有倫理問題都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所有這樣的答案構成一個兼容而一致的道德體系。

法國啓蒙運動主要倡導者多持理性一元論觀點。

啓蒙運動標誌著人類以人性、理性否定矇昧、盲從、宗教裁判所那樣的神權專制的偉大覺醒。

另一方面,後代思想史學者的研究表明,一元論觀念是一種偏誤。

各種專制主義通常以某種一元論爲依據。

劉兵科學史與相對主義(二) ▲《認識方式:一種新的科學、技術和醫學史》中文版,陳朝勇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書中,皮克斯通以幾種歷史上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作爲主線,即世界解讀(或解釋學)、博物學、分析、實驗主義和技術科學。

【14】115這也就意味著,這樣的歷史,實際上是一種歷史學家的「建構」,而「本體論的相對主義,假定有多樣的社會建構的實在,而不只有一種客觀的實在。

這種相對主義現在是許多科學哲學家的喜歡的立場。

」【15】談到歷史的客觀性,理解這一概念的對立面是頗爲重要的。

淺談文化相對主義 政府錯誤的同化方式激發了社會矛盾,而後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英國逐漸選擇實行以文化相對主義爲指導的多元文化主義政策,並在20世紀80年代初達到頂峯。

多元文化政策使得移民者能夠維護自己的合理合法權益,同時協助政府完成了移民融合的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

然而在其推行了幾十年後,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反對的聲音漸長。

主觀主義:主觀主義在倫理學上的運用,相對主義說了什麼 我不敢肯定,在這個問題上,是否有這樣一種高防的觀點:爭論的雙方無所謂「對」與「錯」,他們都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任何一方所相信的事情,對於他們自己而言就是對的不存東方的觀點比另一方更「正確」這樣的說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僅此而已,多說無益。

亞里士多德與相對主義:兩個辯護者 與古代的觀念不同,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並不認爲政治生活關切最高的人類目的與公民的道德卓越。

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不是去促進某種特定的良善生活觀念,而是堅持寬容、公正的程序以及尊重個人權利——尊重人們選擇他們自己價值的自由。

但這帶來了一個難題:如果自由主義的理想不能在最高人類善的名義下得到辯護,那麼這些理想的道德基礎在什麼地方呢? 品味相對主義價值判斷 他的代表作《法哲學》,被譽爲「最後的古典法哲學」,作爲拉德布魯赫相對主義的傳世之作,不僅研究了法的概念、法的理念、法的目的等傳統法哲學課題,還討論了法的歷史哲學、宗教哲學以及公法與私法、所有權、刑法、戰爭等問題,而貫穿衆多內容的主線則是相對主義。

如何認識「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相對主義不是一個哲學概念,而是一個人類學中的基本命題。

尢其是人類學的發展,將文化相對主義提升到了理論和方法論的層次。

文化簡單而言,是指人類文明活動的凝結,它既包括思想、藝術、制度、習俗等文字或載體的流傳和發展,也包括器物的流傳和發展。

人類學的奠基者之一的愛德華·泰勒曾經對文化做過一個權威定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