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心期末考重點整理@ Phín-î ê kì-lo̍k khong-kan品怡的紀錄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教心期末考重點第七章增強&懲罰史金納skinner:工具操作制約(Intstructional conditioning) 正負增強 增強:凡事能增加個體反應頻率. 關閉廣告 Phín-îêkì-lo̍kkhong-kan品怡的紀錄空間 跳到主文 Phín-îêkì-lo̍kkhong-kan品怡的紀錄空間 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Dec09Sat201722:58 教心期末考重點整理 教心期末考重點 第七章增
延伸文章資訊
- 1操作制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改變行為:增強、懲罰與消弱[編輯] ... 史金納(1904-1990)以桑代克的理論作為基礎,建立了關於增強、懲罰與消弱的詳細的操作制約理論,並發明了operant conditioning ...
- 2教心期末考重點整理@ Phín-î ê kì-lo̍k khong-kan品怡的紀錄 ...
教心期末考重點第七章增強&懲罰史金納skinner:工具操作制約(Intstructional conditioning) 正負增強 增強:凡事能增加個體反應頻率.
- 3- 增強理論在組織行為改變上之應用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增強理論所根據的原則有四,即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懲罰(punishment)和消弱(extinctio...
- 4消弱- 教育百科
行為減少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懲罰,沒有機會表現出該行為,或是對立行為受到增強等各種因素造成的。這些情況不能稱之為消弱。只有當已被增強的行為撤除其原有的增強作用, ...
- 5行為主義策略-消弱/負增強/懲罰- 幼師幼兒園 - Google Sites
21.當學生表現某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時,教師拿掉他所嗜好的正增強物以減少那一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此改變行為的方法稱為什麼策略?(A)懲罰(B)負增強(C)消弱(D)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