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竹林七賢說起- 一老講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竹林七賢"是指曾在竹林遊玩或生活過的七位名士。

這事雖然沒有像王羲之修禊于蘭亭及歐陽修等人暢遊醉翁亭那樣留下詩、文和墨寶,但自古以來 ... 一老講古Searchthissite 首頁一老電子書一老講完又講一老藏珠閣一老詩詞滿庭芳一老特約翰藻StoryTranslation一老藤花串串 首頁test李跋自序蔡序24_南饒北季_饒宗頤ArchivesAchive_2Archive_10Archive_11Archive_3Archive_4Archive_6Archive_7Archive_8Archive_9首頁_AnniversaryIssueIndex_TestpageStoryTranslationStoryTranslation(1)1a1b1c1dStoryTranslation(2)24_2526_272a2bAForeigner’sInvolvementwithChinesePoliticsCiXistoriesC18_C24EnvironmentalProtectionJestingremarksKaiFung&JewishSettlementMoGaoKutoDunHuangologyStoriesaboutBianQuetheDaysinChengAnWesternTerritories/SeparationofOuterMongoliaWhenGrandEmpressCiXiMetModernScienceZhuiGeLiang雍正打虎記一老講完又講"閉門羹"的故事200年前英人眼中的中國人與背後的故事『滕王閣序』裡面的典故三希帖的落難史(上)三希帖的落難史(下)三曹與三不朽中秋帖的故事乾隆身世之謎佛道之爭千年一脈的幾首詩古人名與字之間的奧妙君出戲言的悲劇天文詞語姓氏知多些孟子与柯南道爾從以〝之〞字入名說起從兩篇出師表說起從李清照的賭癮看宋朝的賭風從竹林七賢說起慈禧和公使夫人們的二三事明末宮廷三謎案李商隱和他的一老電子書一老特約翰藻ClarkGable&SimonHinkFathersDayLateTangLyricsLPC_ReminisceMozart中華好詩詞屈原一老藏珠閣藏珠閣_Index_Jan16一老藏珠閣_Index1942BritishEmpire20thCenturyDelightfulsojourntoCubaJack&BeanstalkMemorizeChina'sMajorDynastiesSeparationSorrowSeven-stepverseStephenJobsStreetDivaSuDongPaoTheDestinyTheNannyDiariesTheWeepingCamelVideo_HowtoLiveLifeVideo_MoonlightSerenadeVideo_MyWinterGardenVideo_SiuHungVideo_ToSirwithLoveVideo_TorontobyNightVideo_WhenAutumnComestoOntario四大天王金曲好雨時節宋家皇朝建國大業武俠穹頂之下電影主題曲選集-1鴉片戰爭一老藏珠閣_Rev11111茶敘紀盛_Jan_15FarewellPasrtyTaiwanExperience_TheTrip中譯《ACertainSmile》伍川宇名作優異獎作品北京印象夏日郷居山在虛無縹緲間圖席氏全程靜坐徐啟明書畫武財神歲朝清供求學生活淺談對聯渡假屋賞楓日狠心的愛護石松水彩圖神智體詩答案英譯憶秦娥英譯《醉花陰》英譯《錦瑟》英譯《鷓鴣天》茵莱驚夢茶敘紀盛_2茶敘紀盛_3茶敘紀盛_3a藏珠閣之譯作篇詠桃李滿門圖賀詩書法趙志雄其他作品趣聯故事鍾寶樺書畫風捲層雲帶雨來圖香山話匣一老藤花串串LotusClubAnnuouncement一老藤花串串_2一老藤花串串_2一老詩詞滿庭芳Chiu'slyricsMicro_DustMoony'sPoetry九十詠懷_3九十詠懷詩稿如夢令如夢令寒冬夜讀悟情繫香江愛已回到故鄉我回到中國月兒的詩歌王播飯後鐘良朋翰墨茶敘寄意詩酒趁年華譯藤花前–獨過靜心齋譯林徽因詩_情願陪你一起看月亮陳世芬詩馬秀瑜除夕新作二首黃雨沾花一老講完又講蘇東坡三寫赤壁一老魚雁通Apr_2015Dec_2014Feb_2015Jan_2015aJune_2015Mar_2014Mar_2015May_2015Nov_2014一老誠意邀請_2中外歷史的巧合伊尹的故事再談朱淑貞和作品(㓀)再談朱淑貞和她的作品(上)古人是這樣搞環保的崔判官和崔鴛鴦從人口數字看歴史從元白的放言說起從兩岸猿聲啼不住說起心史奇書奇人奇事文房四寶的故事朱淑貞的兩首作品李商隱無題詩李師師,周邦彥與宋徽宗李清照詞裡的生離死別李白李白的婚姻梁啓超的一家門歴史對王莽的評價歷史上幾條出位的法令水族,水書和水書先生洗馬官銜及其他淺談盛唐社會湯顯祖中國的莎士比亞漫談唐朝詩人的雅號王羲之與王述生肖文化當代奧秘大師南懷瑾(上)當代奧秘大師南懷瑾(下)當老佛爺遇上賽先生白蓮教的起落秦晉之好的背後童貫的傳奇紫禁城裡的失竊案羊年談羊Newtestpage胡雪巖傳奇蘇東坡三寫赤壁詞牌背後的故事詞語冷知識認識武大郎談古詩摽有梅談談司馬懿談談窗字躺在歴史背後的衛子夫開封城裡的猶太情結陶淵明的內心世界雍正打虎記驚人相似的史實Sitemap 一老講完又講‎>‎ 從竹林七賢說起  從“竹林七賢”說起  "竹林七賢"是指曾在竹林遊玩或生活過的七位名士。

這事雖然沒有像王羲之修禊于蘭亭及歐陽修等人暢遊醉翁亭那樣留下詩、文和墨寶,但自古以來,也為人廣泛地提及和討論。

首先,讓我們把這事的時、地和人物定位。

(一)時這事大概發生在曹魏正始末年至嘉平年間的五六年之內(即約在公元246-250年之間)。

(二)地地点是在古山陽(今河南修武縣)的嵇公竹林。

“山陽”因位于素有“天下之脊”的太行山之南而得名。

因此,這七位名士相聚于此,有品味“天下之脊”的象徽意義。

(三)人他們七人是:來自安徽省宿州的嵇康和劉伶,來自山東省臨沂的王戎,來自河南陳留的阮籍和阮咸兩叔侄,及來自河南武陟的山濤和向秀等。

逐個簡介一下:嵇康(223年前後-263年前後)字叔夜,三國魏譙郡銍県(今安徽濉溪県)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與阮籍齊名,並稱嵇阮,因曾官至中散大夫,故後世又稱嵇中散。

後因覺朝政腐敗,棄官歸隱。

最後因捲入朋友呂安的訴訟而入獄,當時執政的司馬昭忌憚他的影響力,在鍾會的建議下將其處死。

劉伶(約221年-300年),字伯倫,中國西晉沛國(今安徽宿縣)人,曾為建威參軍。

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被罷免。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禮法」表示蔑視。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沖,小字阿戎,琅邪臨沂(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北)人。

西晉大臣,官至司徒,封安豐侯,人稱王安豐。

出自魏晉高門士族琅邪王氏,為幽州刺史王雄之孫,涼州刺史王渾之子,與太保王祥同宗。

七人中最年少的一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官至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

詩人。

主要作品是八十二首詠懷詩。

格調高昂,在五言詩發展中佔重要地位。

與嵇康並稱嵇阮。

阮咸:西晉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字仲容,阮籍之侄,與籍並稱為“大小阮”。

阮咸也是著名的音樂家,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人稱阮始平。

他生平放浪不羈,善解音律,人稱他為神解。

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咸”為名。

作有《三峽流泉》一曲。

生卒年不詳。

七人中僅比王戎長。

山濤(205年—283年),字巨源。

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政治家。

好老莊學說,司馬炎代魏稱帝時,任大鴻臚,後拜司徒。

向秀(約227-272),字子期,河内懷(今河南武徙西南)人。

官至黄門侍郎、散騎常侍。

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氏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任散騎侍郎、黄門散騎常侍、散騎常侍,與任愷等相善。

向秀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

注未成便過世,郭象承其《莊子》餘緒,成書《莊子注》三十三篇。

另着《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那麼,他們在竹林裡,所作何事呢?文獻載,他們“縱酒昏酣,狂放不覊,輕蔑禮法”,又“談玄清議,吟詠唱和,遺落世事”。

其實,他們七人,山水區隔,年齒相懸,既無舊誼,亦無姻親等關係,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相聚于山陽而作出這麼出位的行為呢?這要從那年代魏國的政治和文化因素說起:魏正始年間(240-249),統治階級中的兩大政治集團的鬥爭進入了白熱化時期。

這一鬥爭的結果是司馬氏集團翦滅了曹魏集團而贏得了勝利。

事後司馬氏集團大開殺戒,大批曹魏宗室,和忠於或被疑為忠於皇帝的士大夫都被殘殺殆盡。

一時間,首都洛陽成為血窟,人心惶惶,士大夫們陷入恐怖世界。

由於此次的殺戮過多、打擊太大,天下名士頓時大減,殘留下來的也紛紛逃入山林。

可以說是當時文士為了避免捲近兩派爭奪戰的漩渦而採取的權宜之計。

山陽的嵇公竹林便成這七人退隱之地。

套句現代政治潮語,他們的言行,可以說是搞“佔領竹林”,搞“公民抗命”呢!其次,除了政治外,還有文化的因素。

這年代興起玄學思潮,使文人對主張清靜無為、回歸自然的老莊哲學情有獨鍾,而位于山陽的嵇公竹林則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清靜幽雅、融入自然的所在。

再次是魏晉時期盛行的飲酒服藥之風的深刻影響。

陶淵明詩云:“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

”而在古山陽,不論是酒是菊,皆有名品。

山陽北面依托的太行山,更有許多可以令人成仙或長生的所謂“上藥”,嵇康和隱士王烈,曾有在山中得“上藥”石髓的奇遇。

既然這裏有酒和“上藥”,文士焉有不趨之若鶩之理?所以,魏晉之際,山陽曾經是名士的集聚地,不僅有竹林七賢,還有呂安、呂巽兄弟以及阮侃、趙至等人。

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林下之風”。

具體地說,就是他們的超拔脫俗的精神,放達不羈的行為,直抒己見的情懷,越名﹙名教﹚任心的性格等等,匯成了一股時代的風氣或風尚。

這些風氣或風尚,既表現在他們的氣質、性格、格調、性情、才華等內在的精神方面,也表現在他們的日常的言談、舉止、笑貌形容上。

當時人們就把他們的這些精神和行為稱之為“林下之風”。

可是,這種風氣對整個社會卻沒有正面影響。

柏楊老先生有過這樣的描述:『士大夫遂以談了很久還沒有人知道他談些什麼是頭等學問,因為他沒有留下任何可供當權者逮捕的把柄。

這種純嘴巴藝術被稱為“清談”,成為士大夫主要的生活內容。

他們不敢對權勢直接表示不滿,但他們敢對支持權勢的禮教、名教之類表示不滿。

因此,有些名士過度飲酒,有些裝癡裝狂,有些赤身露體…』。

『晉王朝一統天下後,恐怖氣氛雖然逐漸和緩,但清談風氣沒有隨之過去。

它的後遺症十分明顯,士大夫把現實生活有關的任何情事,都看作是“俗事”“鄙事”,只有清談才是“上等事”“雅事”。

政務官以不理政務為榮,法官以不過問訴訟為榮,將領以不過問軍事為榮。

結果引起全國空前的腐斕』。

柏楊這樣總結他的評語。

事實証明,晉王朝在公元280年一統天下不久便發生八王之亂(291年)和五胡亂華(304年),以至晉室東遷(317年)。

整個中國從此踏入歴時百多年的南北朝大分裂時代。

“清談誤國”,信然。

“竹林七賢”是指曾在竹林遊玩或生活過的七位名士。

這事雖然沒有像王羲之修禊于蘭亭及歐陽修等人暢遊醉翁亭那樣留下詩、文和墨寶,但自古以來,也為人廣泛地提及和討論。

首先,讓我們把這事的時、地和人物定位。

(一)時這事大概發生在曹魏正始末年至嘉平年間的五六年之內(即約在公元246-250年之間) 。

(二)地地点是在古山陽(今河南修武縣)的嵇公竹林。

“山陽”因位于素有“天下之脊”的太行山之南而得名。

因此,這七位名士相聚于此,有品味“天下之脊”的象徽意義。

(三)人他們七人是:來自安徽省宿州的嵇康和劉伶,來自山東省臨沂的王戎,來自河南陳留的阮籍和阮咸兩叔侄,及來自河南武陟的山濤和向秀等。

逐個簡介一下: 嵇康(223年前後-263年前後)字叔夜,三國魏譙郡銍県(今安徽濉溪県)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與阮籍齊名,並稱嵇阮,因曾官至中散大夫,故後世又稱嵇中散。

後因覺朝政腐敗,棄官歸隱。

最後因捲入朋友呂安的訴訟而入獄,當時執政的司馬昭忌憚他的影響力,在鍾會的建議下將其處死。

劉伶(約221年-300年),字伯倫,中國西晉沛國(今安徽宿縣)人,曾為建威參軍。

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被罷免。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禮法」表示蔑視。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沖,小字阿戎,琅邪臨沂(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北)人。

西晉大臣,官至司徒,封安豐侯,人稱王安豐。

出自魏晉高門士族琅邪王氏,為幽州刺史王雄之孫,涼州刺史王渾之子,與太保王祥同宗。

七人中最年少的一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官至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

詩人。

主要作品是八十二首詠懷詩。

格調高昂,在五言詩發展中佔重要地位。

與嵇康並稱嵇阮。

阮咸:西晉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字仲容,阮籍之侄,與籍並稱為“大小阮”。

阮咸也是著名的音樂家,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人稱阮始平。

他生平放浪不羈,善解音律,人稱他為神解。

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咸”為名。

作有《三峽流泉》一曲。

生卒年不詳。

七人中僅比王戎長。

山濤(205年—283年),字巨源。

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政治家。

好老莊學說,司馬炎代魏稱帝時,任大鴻臚,後拜司徒。

向秀(約227-272),字子期,河内懷(今河南武徙西南)人。

官至黄門侍郎、散騎常侍。

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氏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任散騎侍郎、黄門散騎常侍、散騎常侍,與任愷等相善。

向秀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

注未成便過世,郭象承其《莊子》餘緒,成書《莊子注》三十三篇。

另着《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那麼,他們在竹林裡,所作何事呢?文獻載,他們“縱酒昏酣,狂放不覊,輕蔑禮法”,又“談玄清議,吟詠唱和,遺落世事”。

其實,他們七人,山水區隔,年齒相懸,既無舊誼,亦無姻親等關係,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相聚于山陽而作出這麼出位的行為呢?這要從那年代魏國的政治和文化因素說起: 魏正始年間(240-249),統治階級中的兩大政治集團的鬥爭進入了白熱化時期。

這一鬥爭的結果是司馬氏集團翦滅了曹魏集團而贏得了勝利。

事後司馬氏集團大開殺戒,大批曹魏宗室,和忠於或被疑為忠於皇帝的士大夫都被殘殺殆盡。

一時間,首都洛陽成為血窟,人心惶惶,士大夫們陷入恐怖世界。

由於此次的殺戮過多、打擊太大,天下名士頓時大減,殘留下來的也紛紛逃入山林。

可以說是當時文士為了避免捲近兩派爭奪戰的漩渦而採取的權宜之計。

山陽的嵇公竹林便成這七人退隱之地。

套句現代政治潮語,他們的言行,可以說是搞“佔領竹林”,搞“公民抗命”呢! 其次,除了政治外,還有文化的因素。

這年代興起玄學思潮,使文人對主張清靜無為、回歸自然的老莊哲學情有獨鍾,而位于山陽的嵇公竹林則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清靜幽雅、融入自然的所在。

再次是魏晉時期盛行的飲酒服藥之風的深刻影響。

陶淵明詩云:“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

”而在古山陽,不論是酒是菊,皆有名品。

山陽北面依托的太行山,更有許多可以令人成仙或長生的所謂“上藥”,嵇康和隱士王烈,曾有在山中得“上藥”石髓的奇遇。

既然這裏有酒和“上藥”,文士焉有不趨之若鶩之理?所以,魏晉之際,山陽曾經是名士的集聚地,不僅有竹林七賢,還有呂安、呂巽兄弟以及阮侃、趙至等人。

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林下之風”。

具體地說,就是他們的超拔脫俗的精神,放達不羈的行為,直抒己見的情懷,越名﹙名教﹚任心的性格等等,匯成了一股時代的風氣或風尚。

這些風氣或風尚,既表現在他們的氣質、性格、格調、性情、才華等內在的精神方面,也表現在他們的日常的言談、舉止、笑貌形容上。

當時人們就把他們的這些精神和行為稱之為“林下之風”。

可是,這種風氣對整個社會卻沒有正面影響。

柏楊老先生有過這樣的描述:『士大夫遂以談了很久還沒有人知道他談些什麼是頭等學問,因為他沒有留下任何可供當權者逮捕的把柄。

這種純嘴巴藝術被稱為“清談”,成為士大夫主要的生活內容。

他們不敢對權勢直接表示不滿,但他們敢對支持權勢的禮教、名教之類表示不滿。

因此,有些名士過度飲酒,有些裝癡裝狂,有些赤身露體…』。

『晉王朝一統天下後,恐怖氣氛雖然逐漸和緩,但清談風氣沒有隨之過去。

它的後遺症十分明顯,士大夫把現實生活有關的任何情事,都看作是“俗事”“鄙事”,只有清談才是“上等事”“雅事”。

政務官以不理政務為榮,法官以不過問訴訟為榮,將領以不過問軍事為榮。

結果引起全國空前的腐斕』。

柏楊這樣總結他的評語。

事實証明,晉王朝在公元280年一統天下不久便發生八王之亂(291年)和五胡亂華(304年),以至晉室東遷(317年)。

整個中國從此踏入歴時百多年的南北朝大分裂時代。

“清談誤國”,信然。

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