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加高齡,「這代」最不幸? -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YouTuber Iku 老師這支談論台灣少子化原因的新熱門影片,以及底下清一色支持的留言,你看過了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LSJvnm448 在影片裡,Iku 老師把 ...
12
3
1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繁|
简
12
3
1
專欄
文明足跡
活得科學
社會群體
科學傳播
編輯精選
少子加高齡,「這代」最不幸?
鄭國威Portnoy
・2022/01/28
・4563字
・閱讀時間約9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人口(11)
大學(12)
少子化(2)
產業人才(1)
知識長專欄(5)
高齡化(5)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8)
宇宙(84)
YouTuberIku老師這支談論台灣少子化原因的新熱門影片,以及底下清一色支持的留言,你看過了嗎?
在影片裡,Iku老師把台灣少子化的原因歸咎於「房價」,想必是很多人的心聲,起碼在底下留言的人都這麼說。
然而我想趁著這機會,補充一點不討喜的個人意見。
看人口數字是我的興趣。
每個月月中,我總是迫不及待到內政部戶政司,下載上個月的戶籍人口統計速報來閱讀。
這些數據就像預知未來的水晶球,非常準確,有憑有據。
這個興趣,受到台灣越來越多關於少子高齡化的討論(例如IKU老師這則影片、或這類PTT文),以及《真確》作者漢斯・羅斯林(HansRosling)的論述所刺激,而漸漸養成。
例如他在2010年時的這則TED演講中,他以每個IKEA的箱子比喻10億人口,表示若能讓生活條件處於全球最低的25%人口的兒童存活率跟教育水準提升,全球總人口有望控制在90億人,利於永續發展。
他在另一場精彩的2015年演講以及《真確》一書中則是預測全球人口最高峰不會超過110億,而且根據聯合國數據,全球兒童的數量在2000年前便已經達頂。
每年全球新生兒數量最高為2014年的1億4000萬,一段時間後開始下降。
趨勢是亞洲的兒童數量下降,非洲的兒童數量上升,美洲跟歐洲則大致持平;全球人口增長至110億的原因,主要來自於非洲跟亞洲的高齡人口,而非新生兒。
演講還有很多精彩亮點,就留給各位自己觀看了。
引用漢斯羅斯林在演講中說的一段話:
「當非洲最窮困人口依舊看著孩子早夭、村子沒學校、需要小孩幫忙工作,他們就不會用避孕措施。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說她們因為得工作養家沒去上學。
當狀況是這樣,他們就會要多生孩子……」「……有些男人會自豪於有7個、8個、9個小孩,而不是孩子過得好不好…這是陳舊父權思考。
男人應該為自己的孩子過得如何、生活是否開心而自豪。
這就是我引以為傲的。
」
截圖取自Whytheworldpopulationwon’texceed11billion
過去:回歸現象起點——1976-85的回聲嬰兒潮
我今年40歲,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與我一樣在1981年出生的有41.5萬人,作為比較,去年2021年的出生人口只有15.3萬,較40年前少了63%的新生兒。
然而這不是一天造成的,台灣的兒童人口(0-14歲)早在1972年就達到峰值583.3萬人,之後再也沒有超過。
2021年的台灣兒童人口是289萬人,不到峰值的一半,是幾十年前就註定的結果。
就像眾多遊客湧向特定景點,創造了消費,蓋起了旅館跟遊樂園,但也留下大堆垃圾跟難以收拾的環境破壞。
我們這一代(1981上下五年出生,六年級後段跟七年級前段班)的人太多了,有如在時間線上冒出一大批不守規矩的遊客,若照美國的用語,我們這代人就是「回聲嬰兒潮世代(EchoBoomers)」,指的是嬰兒潮世代的孩子,如今是人數最龐大的一個世代。
以下列出這波回聲嬰兒潮的出生人數(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民國65年(1976)年:425,886民國66年(1977)年:395,260民國67年(1978)年:413,270民國68年(1979)年:423,266民國69年(1980)年:413,177民國70年(1981)年:415,808民國71年(1982)年:403,143民國72年(1983)年:382,313民國73年(1984)年:370,078民國74年(1985)年:344,101從人口金字塔也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們這代人就是中間突出的那幾根橫槓。
截圖取自國發會人口推估統計查詢系統
比起我們的上一代,我們這代兒童死亡率更低、受教育時間更長、平均壽命(應該)也會更長。
所以我們這些橫槓會持續往上、老去,壓著下面的世代。
圖/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我們這代人數量之多,成長到了一個年齡段,就在那個時間創造出新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們一離開該年齡段,原本為了解決問題而趕工出來的設施、做法、人力,又突然沒足夠多的人用了,變成另一堆問題。
例如廣設大學就是一個例子。
對我的上一代(1940-1960初出生)來說,念大學是超級窄門,學習壓力非常大,社會階級流動機會少,所以他們決定廣設大學。
到了我這一代,想念大學簡單多了。
但我們這波過了之後,大學就變得太多了,知識更是爆炸到大學無法負荷,多到讓這個體制的存在價值不再明顯,只好透過USR(大學社會責任)來證明自己。
(注意:我不是說知識、教育、或教授失去存在價值,而是傳統的「大學」體制。
)
我們這一代的人太多了,其中很多離開家鄉到都市念大學。
受教育的時間繼續延長、加上離家東南西北漂、大多在高消費的都市工作、娛樂、學習。
由兩、三人組成的核心家庭戶數快速增加,都會住房的需求大增,結婚生育的動機則大減。
同時地方偏鄉逐漸凋敝,也才有了「地方創生」的口號跟需要。
未來:當回聲嬰兒潮變成老人潮——老齡化最嚴重的時期
接下來,由於醫療持續進步,我們這代人(1980年前後出生)不需要特別幸運,都還會活上好幾十年,而現在在談的「未來老齡化最嚴重的時期」,就是我們這一代變老造成的。
以數據來說,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到了2050年,也就是我68歲的時候,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745萬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65歲以上人口最高的數字,佔總人口的比例推估是36.6%。
資料來源/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過了2050年,65歲以上人口數就開始下降,但佔總人口的比例將持續增加,最高將在2069年達到41.8%,那時我如果還活著,已是行將就木的87歲。
如果現在我們覺得台灣醫療跟長照的壓力已經很重,到時候更難以想像,因為台灣仰賴的東南亞國家年輕人力也已老去、新生的年輕人力自己國內都不夠用。
那時候的我就是壓力本身。
但只要我們這一代過世,壓力又會迅速減低。
可以想像到時許多醫療跟長照的設施會面臨如現在學校一樣的問題——當然,前提是社會真的願意投入那麼多資源在我們這些老人身上。
現況:正值壯年的回聲嬰兒潮,該為下一代留下適合生存的世界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9年的「大專院校大學1年級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今年(2022)年入學的大學生將跌破20萬,約為19.3萬人,其中技職體系佔10.2萬人,一般體系佔9.1萬人。
然後大概起起伏伏到2034年。
按照人口推估,之後大學新生會快速下探到14萬以下。
對非常多新進的大學老師來說,從現在起算的職涯年限會短於15年,更別說許多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取得教職。
跟我同一代念到博士的,極少能在大學卡位取得正式教職,大學生跟教授的年紀差距繼續拉大。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除了大學近乎徒勞無功地往高中搶越來越少的學生、到國外招生(甚至搞出這類情事),產業也往大學搶人才,例如產學合作、預定就職、甚至與產業合辦學院。
然而半導體以外,台灣政府規劃發展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都需要人才,但光是半導體就把大部分的人吸走了,讓其他產業叫苦連天,包括一般服務業。
更何況這六個戰略產業也不只台灣要發展,每個國家都在發展,都在搶人,迎來大招募時代。
再者,已經很嚴重的生態破壞、垃圾污染、能源問題,基本上都是我們這一代人過度消費造成的。
例如過去40年人類產生出的碳排放比1750年工業革命後兩百年加起來還多。
相較於我們這一代,上一代人曾經窮過,沒有那麼浪費資源,而下一代人則沒有那麼多人,也不像我們這代那麼浪費。
綜合上述,我想強調的就是:我們這代人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
全球平均每月二氧化碳濃度趨勢圖。
資料來源/美國全球變遷研究計畫
而我認為,我們這代人在認清自己就是問題之後,該努力扮演問題以外的角色。
我們如今40歲上下,正式承接臺灣社會骨幹、不管在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都開始獲得當家實權,我們必須從「問題」變成「問題解決者」,把自己這代人造成的問題自己解決掉。
少子化,也許是另一種解決方案
我曾在另一篇評論裡寫過,我不把台灣人生育率低看作壞事或好事,而是視為一個機會,這其實也受漢斯羅斯林「可能性主義者」的態度所影響。
我在該文的重點有二:
即使各種讓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如房價、工時、養育成本、性別分工都逐漸減少、降低、消失,台灣的生育率不會回漲多少。
全球131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在2.1以下,未達世代更替水平,連孟加拉、印尼、越南都已經低於2.1。
我們這代人太多了,消費資源的方式過劇,台灣的環境承載不了。
但我們沒有動用強制且不人道的方式降低人口壓力,如漫威電影裡的薩諾斯、《進擊的巨人》裡的吉克、或是現實世界的中國,而是接近自願的減少生育。
這是我們這代人少有的好抉擇。
我們這代人必須做出更多好抉擇。
2050年的時候,如果台灣的民主制度仍在,還是一人一票,那麼跟我一樣60-70歲的人可以用票數輾壓一切決策。
如果我們不現在就改變認知與態度,不認清台灣所有重大問題的根源就是我們自己,依舊只為了我們這人數過多一代的爆量需求設想、抱怨,那未來的年輕人肯定會恨死我們這些老人,因為「民主」對他們來說將一點意義都沒有,他們將放棄參與,更不抱持任何進步的希望。
我們這一代需要趁現在解決我們造成的問題,不然這些問題就會解決我們。
不用擔心到時的年輕人會把我們老人扛到深山丟棄,他們人手不夠、自顧不暇。
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想留下什麼Legacy,只剩下10年左右的時間。
若拖到20年,我們就太老了,更何況我們這代因為人數過多,必須要比上一代更早把實權交棒給下一代——起碼我們當中一大部分人得知道這件事有多重要,並且真的這麼做。
我只有一個女兒,她跟我差30歲。
我希望當她這一代人到我現在這個年紀的時候,不會陷入愁雲慘霧,對我跟我這代(老)人充滿無盡怨懟,只因我們以前什麼都沒做。
我認為,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我們有機會做出巨大的貢獻。
我們比我們上一代有餘裕思考未來,也比我們下一代有改變未來的迴轉空間。
科學、教育、人才都是泛科學的守備範圍,也是改變未來重要的關鍵。
針對這三大主題,去連結這一代最厲害、最有心的專家夥伴,留下一個更好的台灣給下一代,是我未來10年打算做的事,因為沒有別的更重要的事了。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12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狐禪
2022/02/02
回覆
人口減少,但個人的生產力與社會意識卻沒有增加,這才是造成社會退化的最可怕原因。
#2
blueeyecc
2022/02/03
回覆
朋友貼連結給我,因此初次來泛科學。
只看了兩篇,抱歉留言一下。
eco(依可)怎麼會是回聲,echo(ㄟ摳)才是回聲
eco是生態
下面推薦的另一篇,水熊蟲和量子糾纏,明確說明現在的量子電腦和量子通訊都是基於量子糾纏,完全虎爛文吧。
我完全不意外這是一個對科學有興趣但沒研究理解精神的文組寫的
抱歉這是我回朋友訊息的原文,請見諒
#3
鄭國威Portnoy
2022/02/03
回覆
#2
感謝,eco錯字改成echo了!
水熊那篇的問題是?(要換篇討論嗎?)
#4
blueeyecc
2022/02/03
回覆
#3
謝謝。
我的留言也過於簡略了,感謝修改。
量子力學是一連串的學習知識點,就不多說了。
謝謝
#5
江西林老木
2022/02/04
回覆
我覺得此篇我很不認同啥叫要人退給下一代?你退了只會成就別人的下一代,讓自己的子女更辛苦而已。
任何人都只對自己週邊的人負責,只需關注自己愛的人,其他人都是資源爭奪者,你退了,別人就奪取你所愛之人的資源,世界的資源永遠不夠,當你不爭,別人就會侵吞本屬於你的資源。
然後,他們過著好日子,卻指著拮据的你,說是你破壞環境,消耗資源,如同“格蕾塔童貝里”女士一般。
#6
鄭國威Portnoy
2022/02/04
回覆
#5
跟你有一樣想法的人是多數,這也是我為何寫這篇。
#7
江西林老木
2022/02/04
回覆
#6
所以?當你無法解決退讓的資源可以被公正分配,你說的不就是打高空?你說的只在理想的共產主義中有道理,在現實,不過是害人不淺的毒雞湯罷了
#8
Henry
2022/02/08
回覆
這篇文章邏輯混亂…
=Quote=
已經很嚴重的生態破壞、垃圾污染、能源問題,基本上都是我們這一代人過度消費造成的。
例如過去40年人類產生出的碳排放比1750年工業革命後兩百年加起來還多。
=
1)其他年齡層的人在這40年間(1980-2020)也同樣存在,環境問題只有0-40歲的人會造成?
2)人口預估用台灣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全球,類比有問題
=Quote=
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想留下什麼Legacy,只剩下10年左右的時間。
若拖到20年,我們就太老了,更何況我們這代因為人數過多,必須要比上一代更早把實權交棒給下一代
=
3)交棒實權跟解決問題沒直接關係;眼前沒做好,提早交棒只是拋棄責任;與其提早交棒,應該要對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負責,即便年紀增長,但不可失能,從高壓的工作退休,可繼續做低壓的工作,補足勞動力缺口,也減緩本身老化。
漢斯羅斯林說全球人口不會超過110億,請問邏輯是甚麼?生活空間?食物耕地面積?碳排放量?憑甚麼相信110億或90億是地球人口的上限?文中似乎相信人口持平/負成長是必然的,請問邏輯是甚麼?
#9
鄭國威Portnoy
2022/02/09
回覆
#8
Hi簡要回應:
1.環境問題是共同造成的,我想強調的是我們這代人造成的佔比最高。
2.若要只用台灣的碳排放也是可以。
3.同意。
4.建議看文章引用的影片,看是否對你有說服力。
#10
Henry
2022/02/10
回覆
#9
1.所謂的”這代人”(1976-1985約398萬人)在1980-2020的前20年還未成年,後20年也不過佔台灣總人口數約17%(2019年最高峰2360萬人),為何要為這40年間的碳排放量負最大責任?
4.影片當然有看,也讀過[真確];漢斯羅斯林在影片中並沒有描述為何歐美國家人口保持在10億人,他只是理所當然地說先進國家嬰幼兒存活率增加(接近100%)、生育胎數下降,但這不代表總人口數會增加/持平/減少。
理論上,人口數要持平,每婦女生育胎數要略大於2(~2.1),以彌平幼兒存活後在青壯年的死亡人口。
你可以到人口推估系統=>互動式統計圖=>國際比較=>總生育率(人);使用圖表,2010年時,你可以看到美英德法低於2胎(高於1.5)但接近,人口數會下降但較緩;台韓則是在1.0附近掙扎,總人口會快速下降。
照你的邏輯,少子化不是問題,反而是碳排放降低的可能,台韓走在世界環保的尖峰,反而歐美比較不環保?
#11
fanfanfan_4
2022/02/14
回覆
#10
1.認同!而且台灣的碳排放大約有一半是工業產生的,而台灣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卻絕對不是40歲以下的人能夠決定與改變的!
#12
akbin7040
2022/02/14
回覆
結論就是沒有辦法也是一種辦法,然後你自己看著辦,憋著窮。
顯示全部
鄭國威Portnoy
247篇文章
・
667位粉絲
+追蹤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
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臺灣的空污問題與眾不同,如何使空污預報更精確?先瞭解大氣邊界層和感測物聯網吧!
1
2天前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5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對花粉過敏,卻吞桃自盡?!
2
3天前
康普茶是「健康食品」嗎?便利商店都在賣,明星網紅都在喝,它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1
4天前
使用「藍碳」捕捉二氧化碳的速度比森林快四倍!這個方法可行嗎?——《圖解全球碳年鑑》
3
6天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2022/09/25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2022/09/28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022/09/27
RELATED
相關文章
低生育率的主因並非不生孩子?——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
備審資料與面試——自以為能騙過教授的高中生,恐怕超級多
學測數學怎麼考?分程度測驗或許是正解——《科學月刊》
像極了義大利!生得少,活得長,我們的老年誰來顧?
交流電發電機的勾勒起點,發明鬼才與他的大學生活——《被消失的科學神人‧特斯拉親筆自傳》
6
6
2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6
6
2
五則TED演講,讓你看懂「淨零」怎麼做
鄭國威Portnoy
・2022/03/17
・5819字
・閱讀時間約12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TEDCoundown(1)
全球暖化(67)
淨零碳排(3)
減碳(10)
溫室氣體(30)
知識長專欄(5)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8)
宇宙(84)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如烏克蘭氣象學家維特拉娜·克拉科夫斯卡(vitlanaKrakovska)在IPCC的線上會議中所說,如果歐洲乃至於全世界沒有那麼對石油跟天然氣上癮,這場戰爭或許不會出現。
同樣的,如果要終結這場乃至於下一場因石油而起的戰爭,需要做的就是盡快結束我們對石油與天然氣的癮頭。
也因為如此,我這兩週看了所有去年TEDCoundown大會的影片,就是想要知道圓形紅毯上有哪些新的「值得傳播的好點子」,能幫助人類更快達到淨零,不再依賴化石能源。
以下挑出五則我個人最喜歡的演講,推薦給各位。
對付氣候危機的最速手段:針對大魔頭甲烷的獨立戰略
IlissaOcko:Thefastestwaytoslowclimatechangenow|TEDCountdown/YouTube
伊麗莎·奧科(IlissaOcho)是一位氣候科學家,目前在環境保衛基金(EnvironmentalDefenseFund)擔任研究員,她的任務是為氣候變遷溝通與政策提供有科學根據的指引。
她利用各種模型去了解人類的行為怎麼加劇氣候變遷,反過來也研究哪些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真的有效。
她善於用簡單語言、動人影像,來向非專家傳達科學。
在這則TEDCountdown的演講中,她精準地在10分鐘內,改變了我的想法。
結論先說:溫室氣體兩大魔頭二氧化碳跟甲烷,各有威能與弱點,不能一概而論,得分開對付。
二氧化碳就份量來說,是溫室氣體的主角,佔了99%,剩下的1%則是甲烷,但若在未來十年這個時間段裡頭來看,這1%的甲烷讓地球升溫得更快。
雖然二氧化碳會待在大氣層更久,也一定要對付,但就溫度上升來說,沒有甲烷造成的那麼快。
奧科認為,減碳當然重要,但暖化已經造成了嚴重後果(熱浪、野火、洪水、饑荒……),那麼我們就該採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來抑制溫度上升的速度。
講簡單點:要有針對甲烷的獨立戰略。
甲烷有三個源頭,第一個就是生產能源,例如開採石油、煤炭跟天然氣的時候,甲烷就這麼外洩了。
奧科表示雖然相較於石油跟煤炭,天然氣燃燒後排碳較少,但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洩漏抵消了這好處。
解決辦法超直白:把管線的螺絲上緊。
問題是,哪裡的螺絲鬆了呢?過去難以監測,不知道哪裡洩漏,但現在可以透過物聯網、無人機、以及衛星來監測全球甲烷排放量。
只要可以找到漏洞,就可以解決。
第二個源頭是廢棄物管理。
大型垃圾掩埋場的生物腐爛、垃圾污水都會產生很多甲烷,但甲烷明明就是上等燃料,何不用管線吸走拿去用呢?另外,將廚餘分開拿去堆肥,也可以減少甲烷,許多國家包括台灣也都有沼氣發電廠。
第三個則是農業,在三大來源中佔比最大,不好對付,包括家畜(如牛)消化後打嗝跟放屁,不過她很興奮地指出,科學家發現,用特製的飼料添加劑,在牛的腸道內生成的甲烷可以降低30%。
牲畜的糞便尿液也會產生甲烷,用來來發電或供暖剛好。
此外,全球半數人口仰賴的糧食作物水稻也是甲烷重要來源,但若改種植能在淺水生長的品種,調整供水方式,就可以降低大量甲烷生成。
結論再講一次:減碳很好,但要把二氧化碳跟甲烷分開,針對甲烷設定獨立的目標跟行動。
要是執行得好,將能快速奏效,阻止最嚴重的災變後果,而且這些方案也能創造工作機會喔~
世界準備好解決氣候變遷了嗎?
SolomonGoldstein-Rose:Howmuchcleanelectricitydowereallyneed?|TEDCountdown/YouTube
索羅門·高斯坦(SolomonGoldstein)11歲的時候就成為一名氣候行動者,學習工程跟公共政策,22歲就參選美國麻州議員並當選。
2018年他放棄競選,全力投入氣候議題,也寫了一本被認為最實際的氣候變遷解法書。
他在演講裡提出一個關鍵數據: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世界需要生產當下清潔能源總產出12倍那麼多的能源,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2.5倍。
圖/SolomonGoldstein-Rose
為什麼呢?根據他的計算,目前全球已經有10拍瓦時(petawattshours)的電力來自於清潔能源,包括風光等再生能源跟核能。
要是現在立即能增加2.5倍的清潔能源產出,就可以置換其他能源,但是……
第一,隨著全球電力化,例如各類電動車輛、以電力供暖等等,雖然用電的效率會更高,進而降低整體能源耗用,但吃電的設備變多,還是會需要更多電。
如果要把現在還沒電動化的設備中的60%電動化,起碼需要40拍瓦時。
第二,世界上還有7億多人沒有電可以用、另外幾十億的人的用電很不穩,而改善這些人的生活,將降低貧窮、改善教育、經濟,跟降低過度生育,這就需要更多電力。
那麼照2050年的發展預測,所需電力得從40拍瓦時再增加至60拍瓦時。
第三,有很多部分沒辦法電動化,例如長途海運、空運,部分工廠的製程等等。
就算有碳捕捉、生物燃料等替代做法,也需要政府認真執行法規。
而待過政治圈的他,明白政策很難做到百分百的現實,因此他估計得從60拍瓦時增加到90拍瓦時來當預備。
第四,除了「淨零」,也就是不繼續增加溫室氣體,我們還得「負碳」,就是把已經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抓回來。
因此他認為還得再加!從90拍瓦時增加到120拍瓦時。
更重要的是,要從現在的10拍瓦時增加到120拍瓦時,成長的曲線不能是一條直線連到2050年,而是該越快達到越好。
他的野心非常大,目標不只是改變目前的電力系統,而是建造一個新的能源系統,不是要解決氣候變遷,而是打造更好的世界。
老實說,高斯坦的論述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太重也太巨大,但應該會擊中一些人的甜蜜點,特別是那些就喜歡解決大問題,賺大錢的人。
(就是說你啊馬斯克)
透明公開的數據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遷
GavinMcCormick:Trackingthewholeworld’scarbonemissions—withsatellites&AI|TEDCountdown/YouTube
溫室氣體到底是哪來的?哪些人類行為、在哪裡、為了什麼目的,製造出這些溫室氣體?要解決氣候變遷,得先知道這些問題對吧?但科學家知道的……其實很少?這種說法可能讓你覺得WHATTHEF……?
GavinMcCormick是ClimateTRACE聯盟的共同創辦者,也是WattTime這家非營利新創組織的執行長,兩個單位的任務一致,就是要用衛星數據結合AI判讀,來偵測跟追蹤排放污染源的工廠。
他之所以放大絕說「我們知道的很少」,是因為在大多數國家的大多數時候,排放的數據是請污染者自己回報的,怎麼回報呢?就手寫在白紙上這樣。
這品質堪慮啊!
沒有好的數據,就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有圖有真相,眼見為憑,所以他與一群科學家、工程師、行動者合作,利用人工智慧視覺判斷工廠的衛星影像,這樣就不用去問排放者「你們排了多少啊?」。
就像電腦學會判斷貓跟狗一樣,要讓演算法更準確,就得餵給機械足夠多、足夠好的資料來訓練,一部分是清楚正確的工廠排放數據,另一部分是這些工廠在不同時段的衛星圖像。
除了煙囪,還可以透過衛星圖中工廠外海水的波紋,判斷工廠吸入多少海水來冷卻,聽起來十足黑科技。
在我看來,這任務非常挑戰,但解法的確合理。
等等,如果這樣也行,那何不監看全地球的污染鏈、包括農業、陸上交通、海運…..?沒錯,ClimateTrace獲得高爾支持,應用已有的數千顆衛星源源不絕的高品質資料,結合大數據跟人工智慧技術,就做了這件事。
McCormick說,其實Twitter或FB等早就將這樣的技術用在判斷哪些網路迷因會紅,他們只是將技術用來判斷哪些污染源會讓地球過熱。
他認為這種激進的透明(radicaltransparency)對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遷,達成減碳協議至關重要。
畢竟談判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底牌不揭開,你說我排碳多,我說你減碳不夠,沒有共同的基礎。
所以ClimateTRACE接下來會把全地球、全排放源的排放量數據,都透明公開地提供出來,這聽起來很刺激,儘管公信力應該也會遭受一定挑戰,但我樂見其成。
圖/ClimateTRACE
關注氣候問題應從「我們的」角度出發
JohnMarshall:3strategiesforeffectivelytalkingaboutclimatechange|TEDCountdown/YouTube
為什麼即使最了解狀況的科學家早就對氣候危機達成高度共識,認為改變迫在眉睫,不能拖延,大多數人卻還一知半解,行動遲緩,刻意忽略,甚至有少部分人群起反對?
JohnMarshall是一位溝通專家,他成立的PotentialEnergy勢能,由媒體與行銷界中關心氣候變遷的人士所組成。
說實在的,既然民意與政策受到媒體與行銷訊息影響,這領域的從業專家可能比科學家或政治人物更有機會改變局勢。
他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發揮自身專業,讓大家聽懂、有感、肯行動。
在PotentialEnergy的網站上,還串連了超過200家媒體與行銷公司,要一同改變氣候變遷不討喜、乏人問津的困境。
他在影片中指出,現在氣候變遷的討論參雜太多不具體、難以想像、不夠切身的名詞。
例如淨零、碳稅、1.5度C、50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甲烷、人類世、去碳(decarbonization)……(我前面就寫了好多這些詞),那麼既然人們聽不懂,自然沒感覺,也不會在乎。
TheBottomLineonClimateChange:WhatYouNeedtoKnowin30Seconds/YouTube
相較於此,「臭氧層破了洞」的比喻卻很有效,也因此在當年讓蒙特婁議定書的執行更有利。
Marshall建議:別用暖化這個聽起來感覺溫溫柔柔蠻舒服的詞,用「過熱」吧!與其說氣候,不如說「極端天氣」更有感。
與其說潔淨能源,不如說「便宜能源」,畢竟風力跟太陽光電在許多地方都已經比化石能源低廉。
最後他還建議,與其用一直念著攝氏1.5度,不如改用華氏。
這建議聽起來就很作弊了,針對美國人可能有效……吧。
除了用詞,如何呈現氣候議題跟溝通對象的相關性也很重要。
例如若溝通對象是美國佛羅里達人,與其對他們喊「阻止全球暖化」,不如喊「不要淹水」(”localfloodingismoreimportantthanglobalwarming”)。
另外,他也建議科學家可從個人角度來進行情感訴求,特別是那些研究氣候的女性科學家的故事。
一般人跟科學家之間總有點隔閡,但當看到這些研究並關心氣候的科學家,娓娓道來自己只是希望孩子有個更好的未來的時候,特別能夠打動人心。
他們甚至還有一個用「佛羅里達男子Floridaman」的梗做的影片,知道這個梗的觀眾肯定覺得很好笑。
LaterIsTooLateToActOnClimateChange/YouTube
或許科學家受的訓練就是把觀察到的抽象化、壓縮成一般人聽不懂的術語,才覺得溝通起來有效率,但這卻不利於觸動人心。
Marshall提醒每個想要讓更多人關注氣候問題的人,從「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現在、「我們的」價值、「我們的」孩子切入,避免打高空。
這樣,人們才會覺得我懂了、這跟我有關、這跟我在乎的人有關、我願意行動。
當能源遇上政治時……
AlGore:Howtomakeradicalclimateactionthenewnormal|TEDCountdown/YouTube
高爾是誰應該不用我多介紹,他在這場演講中再次展現強大的演說能力,極富情緒張力,雖然有點政治造勢場合的感覺(畢竟是他本行)。
在他的框架中,我們從工業革命、數位革命、進入「永續革命」。
永續革命是要用數位革命給我們的速度,幫我們從工業革命的後果中逃出。
這場演講,分為三個部分,前三分之一,他用數據跟近幾年各地的極端天氣事件再次強調問題已經很嚴重,後果也是,我們不是在等待一個即將發生的巨大危機,而是已經在災難裡,而且這些災難的規模在過往根本難以想像。
中間三分之一,則是用數據與趨勢顯示「解法是什麼」。
綠能的成本快速下降,例如在2024年,也就是距今兩年後,不管在地球的哪個地方,風力跟太陽能都會比傳統能源更便宜(這我存疑,要看一下怎麼算的)。
儲能的市場正在指數級成長,鋰電池越來越便宜,2023-2024年之間,主流的電動車售價將跟高效率的油車一樣便宜。
然而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儘管口口聲聲說增加了三倍的投資金額於再生能源跟碳捕捉,實際上只是從總投資中僅佔1%增加到4.1%,96%還是投資在化石能源上,塑膠等一次性用品是獲益的主要來源。
接下來三分之一,高爾開始進入重點,就是以「修正式全頻譜的資本主義」,取代現行問題叢生的資本主義。
最重要的應該是這張圖:
圖/YouTube
他樂觀地指出,只要我們能達到淨零,氣候危機將可以被扭轉。
氣溫將在3-5年內停止上升,而在25-30年內,半數人類製造的二氧化碳將離開大氣層(但前面的高斯坦有說到,得積極主動把碳抓回來,不能等那麼久)。
最後他回顧歷史上各種人類進步的重要歷史節點來激勵觀眾,包括廢奴、婦女參政權、民權運動、反種族隔離運動、同性戀平權運動等。
許多事情都曾經看起來不可能,直到被達成。
「有人認為我們缺乏政治決心,但別忘了政治決心是可再生資源。
」,真是很有力且扣合主題的結尾。
如果你有時間,當然很建議你把2.5小時的整個活動看完,唱歌吟詩說笑話的的部分我覺得也不錯啦。
如果你跟我一樣,最近看了太多戰爭的消息,心情實在低落到不行,想知道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來改變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的世界格局,透過這場TEDCoundown,除了深入瞭解淨零排碳的挑戰跟解法,應該也能替你的心靈充電。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6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windmill
2022/03/18
回覆
上周我還在穿T恤,戴遮陽帽,翻出了電風扇,昨天出門時卻套上了毛衣棉褲厚棉服。
#2
狐禪
2022/03/20
回覆
人與貨的生產與流通不減少,淨零是妄想,這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政客就是要在這兒上下其手,揚湯止沸,撈取名利,但對大自然只是虚晃一招。
#3
m
2022/03/24
回覆
#2但地球不是封閉系統,幾乎全部的能量輸入都是來自太陽阿。
無論什麼東西都無法脫離環境,所以如果有人/貨能在一個環境中達到負碳排,像是原住民管理的土地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那人/貨的數量與碳排就沒有相關性。
#4
狐禪
2022/03/24
回覆
#3
除非能利用太陽的能量來降低亂度,不然這種「開放」仍然無法改變亂度趨向最大的走勢。
只是目前還看不到太陽能有如此大的影響–整體或局部。
#5
m
2022/03/31
回覆
#4沒有必要降低亂度阿,要降的是碳排、氣溫。
只要將太陽能儲存成其他形式就可以解決,像是光合作用。
冰河期不只一次是因為植物數量爆發導致。
#6
狐禪
2022/03/31
回覆
#5
局部降低亂度是生物體內一直在做的事。
但如果尺度看到排泄和呼吸,就知道是以隣為壑而已。
鄭國威Portnoy
247篇文章
・
667位粉絲
+追蹤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
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臺灣的空污問題與眾不同,如何使空污預報更精確?先瞭解大氣邊界層和感測物聯網吧!
1
2天前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5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對花粉過敏,卻吞桃自盡?!
2
3天前
康普茶是「健康食品」嗎?便利商店都在賣,明星網紅都在喝,它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1
4天前
使用「藍碳」捕捉二氧化碳的速度比森林快四倍!這個方法可行嗎?——《圖解全球碳年鑑》
3
6天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2022/09/25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2022/09/28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022/09/27
RELATED
相關文章
極端氣候的問題就在眼前,我們可能面臨什麼樣的未來?——《圖解全球碳年鑑》
永續的明天:台灣未來30年的淨零之路
熱極生悲——全球暖化對熱帶珊瑚礁魚類的影響
IPCC最新氣候變遷報告說了什麼?更熱的地球與更脆弱的人類
「恆水創電」聯手比利時Turbulent研發超低落差機組——力拼「微水力發電」扎根台灣!
2
8
4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2
8
4
科研遇欺凌,女性為何忍?
鄭國威Portnoy
・2022/02/24
・5255字
・閱讀時間約10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PictureAScientist(1)
傑出女科學家(5)
女科學家(16)
性別不平等(1)
知識長專欄(5)
科學家的模樣(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8)
宇宙(84)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女性在科學界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身為一個僅在科學界外圍當個知識小販的男性,我著實只能想像。
在看完《科學家的模樣》(PictureAScientist)這部紀錄片之後,發現事情比我想像的更誇張。
《科學家的模樣》是2020年才推出的新紀錄片,主要以三位女性科學家的職涯故事為梗概,搭配其他相關人等的訪談,與數據佐證。
若要說精彩度,並不如《虎王》或是《Tinder大騙徒》這麼高潮迭起,也不會有像看完《我的章魚老師》或《海洋陰謀》後感受的巨大衝擊,算是四平八穩的紀錄片,但是傳達出了非常重要的訊息,讓我反思再反思。
三位女性科學家分別是南希·霍普金斯(NancyHopkins)、蕾雪兒·柏克斯(RaychelleBurks)、與珍·威倫布林(JaneWillenbring)。
在開頭,霍普金斯就說「我們只是想當科學家,我們不想被誤會在惹麻煩或搞社會運動。
」另外一位(我無法辨別的)女性科學家的聲音說:「有一套劇本,全是男人寫的。
男人都懂其中的規則,他們知道劇情怎麼演,但我一直覺得我沒有劇本。
」
紀錄片《科學家的模樣》(PictureAScientist)(2020)。
圖/IMDb
為MIT女科學家發聲——南希.霍普金斯
南希.霍普金斯。
圖/維基百科
霍普金斯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了40年的生物學教授,已經退休。
10歲時,母親罹患癌症,讓她深受打擊,但也種下了她研究癌症的遠因。
霍普金斯在大三時修了一門生物學進階課,當時詹姆士·華生(JamesWatson)來課堂上演講,讓她大開眼界,決心全力投入研究遺傳生物學,並加入華生的研究室。
華生是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他與法蘭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是合作夥伴,兩人共同獲頒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克里克某天來研究室拜訪,順便演講,而霍普金斯心目中的天才華生,曾形容克里克是他心目中的天才,讓霍普金斯對他的來訪期待不已。
那天,她一個人坐在研究室,克里克打開門快步走進來,把雙手往霍普金斯的胸部摸上去,還一派輕鬆地問「妳在忙什麼?」一邊看著她的筆記本。
霍普金斯當下整個呆了,不知道如何反應,只是坐直然後解釋自己在做的研究。
她在紀錄片中表示,那個年代沒有性騷擾的概念,她不想「大驚小怪」讓詹姆士或法蘭西斯感到丟臉,於是裝作什麼都沒發生。
後來她應徵上麻省理工學院的助理教授,但博士後研究生卻當她是技工而非老師,隨意拿她調製的試劑來用,她得排隊才能用自己的設備。
但她不想讓人覺得自己不禮貌、難搞,一直忍氣吞聲,有時發表論文,也沒有獲得功績。
終究,霍普金斯升上了副教授,但當她需要更大的空間做實驗、放設備,卻申請不到,明明自己使用的空間不比別的教授大,卻獨獨遭質疑管理不了那麼大的空間。
霍普金斯只好趁夜拿著捲尺去量每一個教授擁有的空間大小,以科學家的方式用證據說話,但負責管理的人卻看都不看。
一貫溫和的她苦笑說,就在那刻,她成為了一位激進的行動者,儘管不是原本所願。
她決定上書給MIT的校長,在那之前,她忐忑地將信給另一位女性生物學教授Mary-LouPardue看,想聽聽她的看法,但同時擔心Pardue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只因能力不足才抱怨東抱怨西。
但Pardue嚴肅地讀完信,大表認同,更願意共同署名、與霍普金斯一起去見校長。
這時霍普金斯才驚覺,如果她們兩個人都有同樣的遭遇或感受,那會不會……其實其他女性科學家也都……只是不敢說?於是她們一一與每一位MIT的女性科學家接觸,她們聚在一起互相分享,終於將這頭「房間裡的大象」指了出來。
是一名媽媽也是一位科學家——珍.威倫布林
珍.威倫布林的介紹。
YouTube
威倫布林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副教授,有一個女兒。
她在大學時讀的是地質學,對人類造成的環境變遷深感興趣,一心想到南極調查氣溫上升對冰層的影響,她到波士頓大學念碩士,成為大衛·馬尚(DavidMarchant)這位冰河研究大師的學生。
對當時的威倫布林來說,就像是夢想成真。
他們組成四人一組的南極研究團隊,成員有馬尚、馬尚的弟弟傑弗瑞(JeffreyMarchant)、緬因大學研究生亞當·路易斯(AdamLewis),以及威倫布林。
然而一到南極洲考察現場,大衛馬尚就態度丕變,稱呼威倫布林是「蕩婦」(slut)、「妓女」(whore)、「婊子」(cunt)。
同時大衛自以為好笑地編造起威倫布林的淫蕩故事,對她訕笑調侃,甚至當威倫布林在外上廁所的時候,向她丟石頭,讓她不敢在白天喝水、也不敢去上廁所,這也使她到現在都為膀胱問題困擾。
在觀察地質時,大衛假意要威倫布林靠近他,鑑定鏟子上的灰,卻把尖銳的灰吹進她眼睛,還故作輕鬆地說「糟糕,有點過頭了」。
更誇張的是,大衛在威倫布林爬陡坡時,從上往下把她推下去。
儘管遭遇那麼多事,威倫布林決定忍氣吞聲,當作什麼事都沒有,只因為她的職涯還被大衛·馬尚掌握在手中。
威倫布林對地質研究有多辛苦,有心理準備,但對於因性別而遭受的欺凌卻沒有。
大衛馬尚曾痛罵她是蠢貨、在科學界沒有未來,這些話語讓她深受打擊,想過不再走學術之路,但因為她不想讓人覺得自己示弱,因此威倫布林沒有對外說過這些事。
直到某天她帶女兒去研究室,讓女兒看自己身為一個科學家的樣貌,才想起尚未了結的這件事。
當天晚上便根據「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寫了投訴書給波士頓大學。
而這已經是事件發生後的第17年,她也已經拿到終身職,才有餘裕這麼做。
女性黑人化學家——蕾雪兒.柏克斯
蕾雪兒.柏克斯。
圖/維基百科
柏克斯是德州奧斯汀聖愛德華大學化學系的助理教授,與另外兩位白人女性科學家不同,她是黑人,留著辮髮,喜歡穿著「瓦坎達萬歲」(WakandaForever)或神力女超人的T恤。
她正在設計一種便宜快速的檢驗方式,可以快速檢查水質,知道自己的用水是否含污染物、有毒物。
她在高中以前,從來沒任何老師鼓勵過她,認為她是科學家的料,但她就是對科學很有熱情,認真上課,總是從流行文化裡頭尋找科學家典範,像是StarTrek裡的女性黑人通訊官烏瑚拉;可能是因為在真實世界裡,幾乎沒有像她一樣的黑人女性化學家。
根據紀錄片,2016年在STEM領域取得博士學位的美國公民中,47.9%是白人男性,25.7%是白人女性,這比例差異很大,但差更多的是黑人女性,只有2.2%,我沒找到最新的統計數字,但比例大概不會改變太多。
柏克斯看起來帥氣又特立獨行,但那只是表面。
她在辦公室辦公,卻被認為是清潔工;在會議上提出建議,卻常常被無視,同樣的建議由白人男性提出,就被當作一回事,她只能翻白眼。
身為科學家,她很能接受批評,但卻常常收到措辭非常不當的Email。
如果她表達憤怒,又擔心會被貼上「憤怒黑人女性」的刻板印象標籤,所以得花更多時間思考如何回應。
耗費在這些事情上的時間,讓柏克斯專注研究的時間少了,而這些煩惱對非黑人、非女性的同儕來說是不存在的。
對柏克斯來說,參加化學界學術會議總是不太舒服,因為講者中女性比例少於1/4,有色人種女性的比率更低於1/25。
柏克斯是她任職的大學自然科學學院裡,首位準終身職黑人女性,難免感到格格不入。
她一方面覺得自己是不被重視的隱形人,另一個方面又是最顯眼的人,時時刻刻感受到「你怎麼會在這裡」的質疑眼光。
科學界的性別不平等是事實
事實上,很多女性在大學進入了STEM領域,但卻在後續階段選擇離開,其中一個因素是跟性別有關的差別待遇。
在紀錄片中,社會心理學家CorinneMoss-Racusin想知道科學界是否存在性別偏見,讓她驚訝的是竟然沒人研究過,於是決定要知道答案。
研究方法很簡單:設計兩份應徵「實驗室經理」這一職位的履歷表,兩份履歷之間唯一的差異是應徵者的性別,一個叫做John,一個叫做Jennifer。
她在美國全國召集了理工學術領域的參與者,將John的履歷寄給一半的人,Jennifer的履歷寄給另一半的人,跟他們說這是真實的履歷,然後請他們給出評價。
結果出乎她意料的「一致」。
在每個項目中,女性履歷的評價都比較差,包括能力、受雇的可能性、該給多少薪資等。
(延伸閱讀:〈科學界的性別歧視〉)
劍橋大學社會心理學家MahzarinBanaji則透過「內隱連結測驗」探究這種差別對待的根源。
內隱聯結測驗,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東西只要比較常一起出現,我們就能更迅速地連結兩者。
在紀錄片中,她重現了這個測驗,邀請一群人看著螢幕上出現的字詞跟名字,迅速將字詞跟名字分類為左邊的男性/事業(科學相關)或右邊的女性/家庭,結果大家反應都很快,平均能在600毫秒左右答題。
但當換成男性/家庭,女性/事業這樣的配對時,大家的反應都慢了許多,平均時間約為1,000多毫秒,而且錯誤率驟升。
這種偏見透過社會互動與大眾媒體深深植入每一個人,包括同為女性科學家的Banaji自己。
圖/Pexels
講到這裡,大概只說了影片不到1/4的內容,因此推薦大家去看完整部紀錄片。
這三位主角雖然都曾在職涯中感受過無力、無法融入科學社群、遭遇性別差異對待跟欺負,吞忍沈默許久,但她們後來都做出了改變。
霍普金斯與MIT的女性教授們史無前例地帶動了全美國學界的性別調查;威倫布林的投訴讓大衛·馬尚付出了代價;柏克斯則以身作則,成為科學傳播者,如今是全美國知名度最高的女性化學家之一,透過YouTube、Podcast、電視讓更多女孩看到「像自己」的科學家典範,讓科學家的樣子「從一頭亂髮的白人男性變成一頭亂髮的黑人女性」。
當然,若要說科學界在過去50年在性別平等上沒有進步,肯定是錯誤的。
但進步還是不夠快,這不只辜負了女性,也辜負了科學。
根據紀錄片,學界裡50%的女性遭遇過性騷擾,而且這個比例多年來都沒有太大改變。
衛斯理學院院長寶拉·強森(PaulaJohnson)認為學術制度讓研究生或助理極度仰賴教授提供資金跟研究計畫,形成性騷擾的溫床。
然而生物人類學博士凱薩琳·克蘭西(KathrynClancy)強調學界中的性騷擾絕大多數不是性挑逗或脅迫,這些事件引人注意,就像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頂端;但更常發生且總被忽略的,有如海面下的冰山,其實是「性別排擠」、「沒被納入email」、「沒被邀請參加合作」、「被叫得很難聽」、「性粗口或動作」、「敵意」、「得不到提拔」、「面對邀約的壓力」、「對身體的評斷」、「破壞設備」等。
就如三位女性科學家主角,許多人遭遇這些事情時,傾向於認為不該大驚小怪,不然會被認為難搞或是能力差才愛嚷嚷。
但若不發聲,又會被臆測為同意、接受,或跟男性玩起潛規則。
接受事實,反思事實
看完本片之後,我更能設身處地去想像「要是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有多麼進退不得,絕非「有問題就講啊!」這樣的態度能處理的。
雖然這些事情不只發生在科學界,但我認為科學界是最不該讓這種狀況繼續下去的場域,不是表率不表率的問題,而是這會直接危及到科學產出的可信度。
可喜的是,這部紀錄片正因為有所改變而誕生,代表房間裡的大象再也不能被忽略。
我過往也採訪過許多位台灣的女性科學家,與她們討論過這類問題,我收到的反饋大多是輕描淡寫,不覺得這問題嚴重,頂多表示自己一邊帶孩子一邊做研究是蠻辛苦的。
我想一方面可能是我採訪對象的抽樣偏差,另一方面是我沒能取得受訪者足夠的信任吧。
有另一種說法認為STEM領域女性比例那麼少,不見得是STEM領域把女性往外推,而是因為女性在STEM以外的領域獲得了更顯著的成就,反而把女性拉走了。
更進一步,要檢討在STEM外的領域,男性的弱勢。
我認為這與改善STEM領域自己對性別差異化對待的敏感度倒不衝突,畢竟目標並不是要達到50/50的絕對政治正確比例,而是糾正不該存在的問題。
如果你是女性或性少數科研工作者,曾經在學術職場上遭遇性別差異對待,且願意分享這段經歷,歡迎你跟泛科聯繫。
我們會認真聆聽。
圖/GIPHY
延伸閱讀
「她是科學家」特輯
附註
我注意到,這部紀錄片由Heising-Simons基金會與Sloan基金會贊助拍攝,因此也去看了這兩個基金會的網站,裡頭有列出他們贊助的其他科學傳播計畫,看起來都不錯,我肯定會繼續關注。
如果你是科學家或是學生,也可以參考他們獎學金的方案喔。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2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windmill
2022/02/24
回覆
我從小就極容易尿床,一直到念小學的時候都還在尿床,時常遭遇早上一起床發覺自己尿床,不得不掀起床單,抱著散發出熱呼呼蒸氣的棉被拿出去晾曬的狀況。
成年後對尿意的敏感度增加,也有足夠的意志力逼自己起床小便,並且終於能分清楚在夢境中急著找廁所與現實生活中起床尿尿是兩碼事。
可是當我某天孤身一人遊走在人生地不熟的外省,夜裡向他人詢問洗手間的所在,並順利入廁之後,那名指引我的男子卻伸出魔爪飛快的抓了一把我的胸部。
我他媽還不如重溫一次尿床的滋味,尿在褲襠裡呢,就連借用一下洗手間都必須付出點「代價」的人間地獄,請原地爆炸吧。
#2
狐禪
2022/02/25
回覆
實話實說的態度,在男女成長過程中所受的訓練一樣嗎?
鄭國威Portnoy
247篇文章
・
667位粉絲
+追蹤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
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臺灣的空污問題與眾不同,如何使空污預報更精確?先瞭解大氣邊界層和感測物聯網吧!
1
2天前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5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對花粉過敏,卻吞桃自盡?!
2
3天前
康普茶是「健康食品」嗎?便利商店都在賣,明星網紅都在喝,它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1
4天前
使用「藍碳」捕捉二氧化碳的速度比森林快四倍!這個方法可行嗎?——《圖解全球碳年鑑》
3
6天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2022/09/25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2022/09/28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022/09/27
RELATED
相關文章
將一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科學——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
數學、天文及哲學界的第一位女性——東羅馬帝國學者希帕提亞
史上第一個全裸出演電影的好萊塢巨星,也是Wi-Fi與藍牙技術的奠基者——海蒂.拉瑪
奠下製冷技術基礎的功臣——瑪麗.恩格爾.彭寧頓的生平
穿越時空遇見手搖飲的前世今生feat.配配飲Evan、公益創投Amiko【科科聊聊EP82】
1
4
1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1
4
1
低生育率的主因並非不生孩子?——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2/02/21
・5536字
・閱讀時間約11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傳統(3)
單身(7)
家庭(16)
少子化(2)
未婚(2)
生育率(6)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8)
宇宙(84)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劉芝吟美術設計|林洵安
從婚育文化看臺灣的低生育率
1950年代,臺灣每位婦女平均生育數曾高達7人,但近年生育率卻呈現雪崩式下滑,一再探底。
為何生育率好似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鄭雁馨副研究員,她透過數據與生育指標指出,臺灣生育困境並非來自年輕夫妻只生一胎,而是因為未婚人口持續上升,低生育率的背後,與東亞的家庭和婚育文化密切相關。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
「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
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
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脫不了關係。
」
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五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
她發現過去三、四十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
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泛的文化視角,探究低生育率的根本構成。
「臺灣與東亞各國的狀況非常相似,經濟發展已高度現代化,但父權文化和家庭主義盛行,長輩對年輕人成家仍有很強影響力。
我們需要從東亞文化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生育率議題。
」
鄭雁馨在美國主修人口學,她指出臺灣有許多棘手而迫切的人口學議題,但缺少專門獨立的人口學訓練系統,政府和國家機構也沒有投入大型研究,是目前亟待補強的研究領域。
圖/研之有物
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拆解PTFR、CTFR
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
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時期生育率」(PeriodTotalFertilityRate,PTFR)。
以2020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1971-2005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15-49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
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況,不過也有盲點。
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35個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育,讓15-30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PTFR便會被低估而失真。
「PTFR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描繪出鉅觀的圖像。
但是若一個社會經歷劇烈變化,要精準地分析生育狀況與診斷低生育率成因,世代生育率(CTFR)是比較可靠的指標。
」
「世代生育率」(CohortTotalFertilityRate,CTFR)不受生育步調的影響,但必須等到女性年滿49歲(或至少滿45歲),才能計算出同一世代的女性實際平均生育數。
當女性地位提升後,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生育年齡因而逐步後延,會讓時期生育率(PTFR)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家都曾走過的路。
例如,20世紀瑞典生育率從3.6到世紀末腰斬至1.5。
不過如同少部分高生育率的西方國家,瑞典CTFR一直維持在平穩的兩個小孩,PTFR雖然看似下降,CTFR卻能撐住在替代水準,主要是那些「行程」延後的瑞典女性最後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這個現象來到東亞,卻明顯不存在!
比對臺灣這兩項生育率指標,自2000年初以來,PTFR已近二十年低於1.5,香港、南韓和日本同樣低迷,始終看不到生育率回補逆轉。
進一步觀察1950-1979年出生者的CTFR,東亞是全世界極少數持續下滑的地區。
主要原因是:15–30歲延後未發生的大量生育率,在30–45歲回補力道不足,造成PTFR和CTFR雙雙下跌。
其中關鍵,便在於日益增多的各年齡層未婚人口!
單看時期生育率,臺灣1985年已跌至2以下;但世代生育率一直到1965年世代才低於2人。
PTFR呈現的只是單一時點的生育概況,必須同時檢視真實世代的CTFR,才能分析低生育率的形成主因。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
「同時參照PTFR和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
」鄭雁馨強調。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
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2~4%,數十年不動如山。
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
1965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兩人。
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兩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
以六年級中段班(1975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1.6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兩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20%未婚女性。
「一窩蜂只關注時期生育率(PTFR)超低,很容易陷入盲點,通通鎖定在『大家不想生孩子』。
實情是,多數夫妻婚後都會生育,甚至逾七成生到兩胎以上。
」
換言之,低生育率的關鍵密碼並非不生孩子,更可能是:還沒結婚。
當越來越多人不只晚婚,且最後根本沒有走入婚姻,在東亞文化背景下,也意味著關上了生育大門,西方常見的生育率延後回補,因此失靈。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
1980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
若三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5%。
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45-49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二成。
鄭雁馨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2050年,臺灣40-49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30%、女性超過25%。
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本。
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
「如果因為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自然無濟於事。
」
未來數十年,東亞單身人口預估會持續攀升,翻倍增加。
臺灣和韓國幾乎是一路走高;日本因為工業化更早,女性婚育延遲、未婚的現象,比其他國家更早出現,因此數據預估較持平。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DemographicChangeandIncreasingLateSinglehoodinEastAsia,2010–2050)
為何她/他們還沒結婚?傳統婚育的壓力
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或者,想有孩子但不想結婚?
從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代。
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者。
根據2013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45-49歲仍有兩成考慮成家。
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
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上最明顯。
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是不少單身女性的難題。
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以其生命處境是否與女性相似,仍亟待研究。
學歷越高,越不想結婚?實證調查結果恰恰相反。
女性以高學歷者的結婚意願最高,但她們也是遇不到適婚對象的最大未婚族群。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許多人傾向結婚,但沒有找到合適對象。
關鍵在於社會高速發展後,新世代對婚姻、家庭角色的期待轉變,而與傳統文化發生衝突,這就形成了婚育配對的困難。
」鄭雁馨分析。
半世紀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飛躍性成長,躋身先進國家。
女性的教育、就業與社會成就,不斷突破傳統限制,公領域裡女力崛起,但目光移轉至家庭與文化價值,傳統父權力道的鬆動遠不如預期。
拚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臺灣胎次越高,新生兒性別比例的失衡越嚴重。
當媽媽拚到第三、四胎,經常承受非男孩不可的香火壓力,「性別篩選」成為不能說的秘密。
對照 2006年與2016年東亞社會調查,儘管已相隔十年,臺灣男性認為「至少要生下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始終有堅定不移的44%。
家務分工是另一個東亞共同性別文化。
時至今日,臺灣婦女依舊負擔近八成的家務,家事、小孩一肩扛。
但即便丈夫想共同育兒,性別環境的土壤也未必足夠厚實。
北歐廣泛使用的雙親育嬰假,移植到臺灣,2017年統計76%媽媽申請育嬰假,但爸爸僅8%。
除了傳統文化通常預設母親是優先照顧者,兩性的薪水差異,也讓爸爸休假帶孩子,必須同時承受經濟成本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壓力。
「我們的性別平等改革,在教育、就業率表現很高。
相對來說,文化層面的變化沒那麼明顯,包括婚育、家庭關係,這是東亞文化圈的共性。
」鄭雁馨分析。
因為家庭關係緊密,長輩對下一代婚姻具有高度影響。
新好媳婦除了上網「靠北婆家」,回到現實世界,多半仍得努力和長輩們磨合。
這也意味,在講求孝道與家庭主義的社會,家庭內的傳統性別文化更難動搖。
種種盡在不言中的文化規範,交織出一片無形的婚育壓力,也形成兩性對婚姻家庭的期待落差。
對高社經背景的女性而言,走入家庭、養育照顧孩子,要付出比男性更高的機會成本,可能間接延緩兩性結婚的時程。
大齡女子想結婚?沒那麼容易
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
鄭雁馨研究發現,二字頭的未婚男女,未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35-39歲,往後十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降許多。
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
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
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
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依然不斷強調『34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而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
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一半女性(和男性)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
」
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的歧視與擇偶困境。
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高齡爸爸對母親生育的影響,但我們的社會選擇忽視後者而強調前者。
35歲以上才晉升新手媽媽的比例快速竄升,2016年已突破25%。
當晚婚、晚育成為常態,35-45的女性勢必將成為臺灣的生育主力,這也考驗公衛與醫學體系是否能因應變遷,提供足夠的檢測照護與論述支持。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更多實證研究,更友善彈性的婚育文化
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有機會回溫嗎?
「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
」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段只能減緩速度。
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接的目標。
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
「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
」鄭雁馨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自主。
」
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的重要基礎。
持續推動友善、支持婚育的性別平權社會,更是根本。
「歐洲經驗告訴我們,家戶內的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升。
」鄭雁馨這麼說,
「育兒需要成為一整個村莊、社會、國家的事,而不是女性理所當然的天職。
」
延伸閱讀:
媽媽我不想努力了!想多生一個?研究顯示:爸爸先當「神隊友」,研之有物Yen-hsinAliceCheng,2020,“Ultra-lowFertilityinEastAsia:Confucianismanditsdiscontents”,ViennaYearbookofPopulationResearch,18AlbertEsteve,RidhiKashyap,JoanGarcía-Román,Yen-hsinAliceCheng,SetsuyaFukuda,WanliNie,andHyunOkLee,2020,“DemographicChangeandIncreasingLateSinglehoodinEastAsia,2010–2050”,DEMOGRAPHICRESEARCH,43鄭雁馨、許宸豪,2019,〈臺灣超低生育率的迷思與現實〉,巷子口社會學鄭雁馨,2019〈關於女性生育的二三事:高教﹑遲育與外配〉,巷子口社會學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1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fierycloud
2022/02/21
回覆
人口密度高的狀況,其實,日常生活工作可能隔牆就是一堆小孩?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51篇文章
・
2092位粉絲
+追蹤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臺灣的空污問題與眾不同,如何使空污預報更精確?先瞭解大氣邊界層和感測物聯網吧!
1
2天前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5
3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對花粉過敏,卻吞桃自盡?!
2
3天前
康普茶是「健康食品」嗎?便利商店都在賣,明星網紅都在喝,它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1
4天前
使用「藍碳」捕捉二氧化碳的速度比森林快四倍!這個方法可行嗎?——《圖解全球碳年鑑》
3
6天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2022/09/25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2022/09/28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022/09/27
RELATED
相關文章
少子加高齡,「這代」最不幸?
媽媽我不想努力了!想多生一個?研究顯示:爸爸先當「神隊友」
像極了義大利!生得少,活得長,我們的老年誰來顧?
COVID-19會造成嬰兒潮嗎?很可能不會
傳統都不傳統了?看傳統醫療的現代演化史——《醫療與帝國》
繁
简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困境:台灣低生育率的關鍵並非「不生」
- 2少子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化代表著未來勞動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 ...
- 3少子化是什麼?台灣少子化原因/影響/政策一次看懂 - 親子天下
什麼是少子化/少子女化? ... 亞洲已開發國家中,日本率先面臨人口高齡化、出生人數下降的衝擊,故提出「少子化」的概念,台灣則從日文漢字延用,而在政府的 ...
- 4台灣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一!專家道出「年輕人不生小孩」的5種 ...
這個貧富差距越大,那麼少子化的問題就會越嚴重,而貧富差距問題中,房地產問題又特別嚴重,當資金都流入房地產而不是流入民生消費,那人民就缺少好的工作機會和薪資、貧富 ...
- 5少子加高齡,「這代」最不幸? -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r Iku 老師這支談論台灣少子化原因的新熱門影片,以及底下清一色支持的留言,你看過了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LSJvnm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