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
少子化代表著未來勞動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 ...
少子化
語言
監視
編輯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
(2020年12月10日)請在討論頁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若此條目仍有爭議及準確度欠佳,會被提出存廢討論。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2020年12月10日)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6月14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少子化"—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
少子化代表著未來勞動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新一代增加的速度遠低於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更會造成人口不足,所以少子化是許多國家(特別是已開發國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2020年世界生育率,逐漸下降下多數主要經濟體呈現藍色和綠色,意味著或將無法完成世代更替。
由於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與死亡率幾乎都低,所以從相對的角度來看,少子化就意謂著高齡人口相對變多,即高齡化,因此這兩個常常是指相同現象的名詞也有人將其合而為一,變成「少子高齡化」,近年來隨著經濟多元發展,一些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開發中國家在還未達到已開發國家的門檻也開始出現了可能是「高齡化」或「少子化」甚至兩種同時出現的現象,少子化也不再僅限於東亞,甚至在鼓勵生育的保守國家亦有面臨著此問題[1],顯見此種現象已成為全球的社會問題。
目次
1語源
2正面影響
2.1環境負擔降低
2.2糧食緊張解除
2.3社會衝突減少
2.4資源分配充裕
2.5房地價格合理化
2.6教育趨向優質
2.7減少未來老人照護成本
3負面影響
3.1國家政策的影響
3.1.1民生
3.2各行各業的影響
3.2.1育兒相關行業
3.2.2幼兒出版相關行業
3.2.3幼兒食品相關行業
3.2.4幼兒醫療相關行業
3.2.5教育相關行業
3.2.6其他相關各行各業
4全世界的少子化問題
4.1新加坡
4.2日本
4.3中華人民共和國
4.4中華民國
4.5泰國
4.6伊朗
4.7德國
4.8巴西
5參考文獻
6外部連結
7相關條目
語源編輯
參見:日本病
「少子化」原為日文,由於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展快速的國家之一,國家開發程度較高,社會轉型進入工商業的現象不僅明顯而廣泛,已婚家庭與生育面對緊張的工作環境時,常減退育兒的動機,並錯過生育的機會,也因此較早面臨少子化的問題,相關研究亦較為深廣,故後來逐漸遇到相同問題的中國等漢字通行區,便直接引入此外來語作為指稱。
日本描述少子化,就字面意義來看是敘述子女減少的過程正在進行中,也是經過觀察後所定義的名詞。
自然來說,以活體胎兒誕生於世界的人類個體愈少,並形成一個長期趨勢,就足以符合少子化的意義。
正面影響編輯
少子化有其缺點,也有其優點。
因為少子化造成的人口減緩是非常緩慢的,少子化數代以後,會開始產生正面意義(但就算是現在剛出生的嬰兒,也是以受害為主;雖然長遠來看是有益的,但這長遠到現在出生的嬰兒都死了以後才有益)。
環境負擔降低編輯
由於現代人的生活過度消耗資源,造成了污染與環境的損害;人口減少將使消耗減少,污染的製造降低,自然保育地將有可能恢復釋出。
糧食緊張解除編輯
過剩的人口將消費過多的糧食,勢必得與大自然爭奪所剩不多的可耕土地,以確保糧食安全。
少子化則可以舒緩這種緊張情勢,不需要生產超出環境負擔的農林漁牧產物,便能養活人群,也就不需要因為飲食而造成環境的傷害。
社會衝突減少編輯
當都市的人口過多,人與人之間的緊張、摩擦、倫理問題會成為十分尖銳的社會問題,而且資源分食與教育失衡的結果,失業、凶殺、掠奪、性犯罪會層出不窮,將嚴重侵蝕社會的穩定。
少子化將能有助解決未來人類的社會性問題。
資源分配充裕編輯
減少了人口的分食效應,資源便能平均給所有人享用,不論是教育、就業機會、實體資源,都能更為以優質的型態普及於大眾,降低階級落差。
房地價格合理化編輯
需求與投機過度的房地產價格,源自於人口過剩,過多的人口都有居住的需求,房地價格便會畸形地暴漲,引發社會動盪。
少子化長期來看,使房地需求減少,對於想居住於自有屋的人而言,便不用背負沉重的房屋貸款,就能實現居住於自有屋的理想。
不過亦有房價低但生育率也低的現象[2]。
教育趨向優質編輯
少子化使學生少,教師的責任就相對加重,必須將每個學生的程度都能提升,也更需要努力地提升教育水準。
舊有的低成本照本宣科與紙筆測驗,將不符合時代需要,應當設計更活潑、符合全人發展的課程,才能啟發學生。
減少未來老人照護成本編輯
少子化意味未來百餘年之後,未來的老人已經不需要投入天文數字的資源來照護,可以將更多的設備與資源、金錢,改善其他方面的醫療技術。
負面影響編輯
此章節論述以日本和台灣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國家政策的影響編輯
民生編輯
少子化的另一個影響將反映在政治決策上[3]。
由於民主社會是以選民為單位,選民老化,青年選票遽降,主張老人福利的候選人自然容易勝出。
當中高齡福利政策的支出大增,就會排擠到兒童、少年、嬰幼兒的福利支出,使青年選民更不想生小孩,因為年輕人不想在沒有政府後盾的情境下生育。
在稅收有限的國家,不但會發生世代性的惡質循環,還會引爆政府財務危機,這是為了照顧老人「寅吃卯糧」的結果。
若老年人個人財務狀況不佳,醫療開銷大卻又沒有後代,老人一過世就會出現呆帳,將連帶拖垮醫療財政。
少子化的另一波影響是高齡化,醫療科學的進步,現有人口平均餘命增長,衍伸出的高齡長輩照護問題與成本,對社會影響加劇。
奉養的扶養比壓力越來越重。
長期來說,所有勞動力都會因為人口減少而有程度不等的減退,尤其以人力需求強的工作受到勞力不足的影響最大。
各行各業的影響編輯
少子化意味未來人口的減少,許多社會的運作都依賴人方可推行,少子化的發生將會造成影響。
就短期而言,顯著被影響的行業有:育嬰產業(如嬰幼兒用品供應商,玩具業)、出版業(以兒童讀物(圖畫書、繪本等等)、(乳)酪農業(雖會面臨幼童市場的衰退,但仍可轉型入成人市場)、婦幼醫療業(如小兒科,婦產科)、小學[4]、初中、高中、大學[5]、補習班[6]。
育兒相關行業編輯
育嬰與玩具產業勢必得轉型,例如兼營遊戲軟體業、一般成衣批發、一般家具銷售、事務性文具經銷、廣齡性娛樂商品等。
嬰幼兒用品實為專一的產業,如不能即時開闢新的行銷領域,衰退的速度可能是最快的,儘管少子化前中期可以賺取愛子女心切家長的利基。
幼兒出版相關行業編輯
少子化對出版業的衝擊程度不甚大,因為轉型容易,可改銷售更合乎大眾胃口的書籍。
但以編輯中小學教科書、測驗卷、參考書、童書的出版社受到的損傷最大,時間延長後,對編輯青少年刊物的出版商也會產生影響。
幼兒食品相關行業編輯
少子化對乳(酪)農業的衝擊是最微小的,奶粉、乳酪的需要幾乎是不間斷的,即使沒有兒童消費,許多人對牛奶的需要也甚為普及。
流行的食品如麵包、披薩(義式麵餅)、西點都少不了牛乳製品,成人配方的機能性奶粉也十分符合大眾對營養的需要,除非人口嚴重負增長,否則不會有太大影響。
幼兒醫療相關行業編輯
小兒科與婦產科無疑是少子化風潮下的苦主輸家。
出生率下降,孕婦少了,接生生意也就流失了利基;小兒科因為沒有孩童看診,經營危機會迅速浮現。
目前在臺灣,婦產科必須轉型成整型外科、泌尿科,甚至驗屍法醫,小兒科也必須轉型成家庭醫學科才能生存。
而在另一方面,由於婦女在中年後容易出現婦科問題,她們在年輕時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懷孕,也就是沒有提供婦產科醫師工作機會,當她們到了中年需要婦科醫師時,會發現缺乏醫師。
教育相關行業編輯
教育界受少子化嚴重而衍生的現象有:併班、減班、併校、廢校、超額教師、無教職師資(俗稱合約或流浪教師)、代課普遍化、小班制盛行、親師關係緊繃、教師兼行政等。
但還有一個潛在危機,就是因為師資頻繁調動,引發師生關係疏離、教學品質下降。
畢竟教師意識到自己的前途不穩,教學就難以付出熱忱。
學生也會因為關係的斷裂,課程的銜接適應問題,導致學習效率降低。
中期少子化對教育是一場殘酷的考驗,特別是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是以6歲足齡學童開始,少了人就無以維繫,也不是移民可以替代的,因此必定會爆發國小廢校潮。
臺南縣總爺國小、臺北縣漁光國小都是少子化進入前中期的犧牲者,即使開發大量特色,也得面對現實,甚至不排除產生「流浪校長」。
在廢校的壓力下,被詬病甚久的能力分班將會在家長的壓力下死灰復燃,導致公私立學校之間的生源之爭,而且使極端偏重智育的教育更為扭曲。
再則,廢校對於偏遠鄉鎮的村里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當地的社會關係之維持都仰賴學校的空間與人氣,失去了學校的支援,有小孩的父母勢必只能將家庭遷徙到城市,社區只剩下老人,便會瀕臨瓦解。
其他相關各行各業編輯
少子化造成中期影響會擴及工商服務與軍人公務界。
但影響未必反映在人數,而是素質;由於過少的新進人口,單位在人才甄選上必須「照單全收」,同額錄取或從缺的可能性變大,素質也會因為參照母數偏低而漸降。
若反映在國家考試,將無法選出堪用的公務人員、行政警察與專業技師。
全世界的少子化問題編輯
新加坡編輯
新加坡為了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每年編的預算高達廿億星幣,且讓夫妻擁有房屋優先購買權。
在新加坡,中等收入的家庭生一個小孩,七歲前可獲得政府十四萬星幣的津貼[7]。
日本編輯
日本生育率
日本少子化的歷史可以從根源推自1950年代末期經濟起飛,來尋找因社會經濟發展而造成生育減少的脈絡。
自50年代末期以降,社會為了擺脫日本二戰投降戰敗的陰影,十分專注於經濟發展,而且受到本身強烈的群體主義文化的影響,公司的業績與個人的發展成為社會所看重的核心價值,稍有一些時間與體力沒有跟上社會的腳步,就會落入競爭的輸家,因此以工商服務為主體的日本社會,在1970年代中後期取得經濟的極大成就後,也付出了犧牲家庭經營的代價。
遠不同於戰前的日本社會,過去日本是以農業做主體,人力成為農業經濟的核心,而且不需要以晚歸來增領加班費;但工商業化的日本,為應付極端緊張的競爭壓力或為了領取加班薪資,更多的人選擇留在公司而延後返家。
就長期而言,為了追求職場上的成功,延遲戀愛婚育的人愈來愈多,當更多的人對減少生育、拒絕成家產生容忍甚至贊成的態度時,少子化就形成了。
1990年代伊始,日本經濟發展趨緩,適齡未參與職場的青年變多,這群對於舊價值觀及龐氏騙局產生了反抗的青年族群成為社會主流;加上房價高漲、社會不安、經濟局勢動盪,愈來愈多的人拒絕或不敢成家,對育兒的期待變得更為低落,特別是工作派遣化、女性職場地位的上升,使得家庭制度難以維持。
此外,醫學已開發令人們對育嬰的急迫感變得「無所謂」,舊有「傳宗接代」、「養兒防老」也被視為落伍;職場也將生子當做退出職涯發展的表徵,這些社會因素壓迫心理而形成的現象,很快就會反映在生小孩的數量。
日本內閣目前的少子化對策,除了專責設置「少子化擔當大臣」之外,也開始加強託育政策,並加發育嬰津貼,試圖營造放心生小孩的環境。
但這些政策將耗費更多的資金,勢必得舉債行政,而且更多人即使有錢,也拒絕成家生子,遑論沒有經濟基礎的年輕人。
目前日本政府打算從職場、社會信心、兩性關係等根部問題解決,畢竟兩性不能建立穩定的信任關係,年輕人努力很少表現在薪資上,就無從誘導生育與成家。
此外還有加強不孕治療的補貼,2020年日本有超過5萬名嬰兒為體外受精出生,佔出生人數16分之一[8]。
日本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新生兒減少視為嚴重社會問題,而決定以實務面對的國家;雖然人類歷史上早就有對於婚姻生育的教導與提醒(如聖經創世紀中的「生養眾多」,中國儒家認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皆非日本人首倡的觀念),但還遠不及對於少子化有直接的憂慮。
日本政府對少子化的憂心,某種程度上在於:日本的經濟與社會完全無法脫離對日本本土客戶的需求,而日本的企業與政府設施,包含學校教育,受制於其民族性格與對文化、規格的堅持(例如日本的汽車、電化產品有其特殊規格,無法銜接國際標準,造成維修困難),以及右翼保護主義,而無法全力推展輸出;當少子化開始被注意時,已經成立的設施早就面臨無法維繫的窘境(例如高中職、大學倒閉、地方型企業經營不善等),社會也開始因為流失的消費人口面臨經濟停滯(所謂的「失落的10年」),政府才開始迫於情勢而覺醒。
畢竟日本是個公認長達半個世紀的經濟大國,若因為少子化而造成社會經濟崩潰,將嚴重動搖國民對國家的信心。
目前日本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連續9年自然減少,2016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日本人口減少創紀錄,人口下降了29.4萬人。
新生兒數量為100.8萬人。
去年死亡人數為130.2萬人。
[9]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
中國老齡化中華民國編輯
臺灣原本不存在少子化問題。
二戰剛結束不久,出生率猶高,政府為解決農村人口迅速膨脹的問題,曾強勢主導家庭計畫,鼓吹節育。
臺灣比日本晚面臨的少子化問題,但進程十分快速,原因與日本類似且更嚴重。
1980年代開始,出生人口數就從40餘萬一路緩步下降,每年大約以1~2萬人的幅度跌落;近10年來的少子情勢更明確,2009年出生數僅剩19萬1310人,2010年適逢虎年,受此本土文化影響,全年出生數為16萬6886人,再創歷史新低,勢必將嚴重衝擊多年後的學前、國中小、高等教育。
內政部曾於2010年3月,徵求鼓勵生育標語,各縣市提出生育津貼以刺激生育率。
少子化對臺灣來說,是一件緩衝期相對短的事件。
社會普遍認為高等教育、自尊及女性經濟自主權的提升、享樂主義等是造成少子化的主因,實際上上一輩不佳的婚姻愛情經驗、家族問題破壞和諧婚姻、忠誠伴侶的難尋、愛情詐欺等都造成年輕人對感情的恐懼。
生育補助[10]、成家津貼、降低小孩學費[11]、打房[12]、穩定有尊嚴又不至於嚴重過勞的工作,可以減少少子化。
夫妻中只要一人是工作穩定性、勞動條件及生育補助較佳的軍公教,生育率就會較高,雖然軍公教女性多擁有較高學歷、自尊及經濟自主權,但生育率仍較高[13],但這並不是絕對,也有部份公教員因為競爭過度激烈,吃了太多苦,怕對不起下一代,反而更晚婚晚生[14]。
台灣有許多年輕人不是過勞到沒體力生養小孩、就是失業或低薪到沒尊嚴生小孩、許多工作甚至兼具過勞及低薪的性質。
減少工時、增加薪資、降低工作壓力及增加雇用人數是解決少子化的必要手段,但社會主流族群反而鼓勵壓榨勞工。
社會及長輩對年輕人不切實際的期待,也是少子化的幫凶;在年輕人難以獲得成就的現代,若要求年輕人在獲得一定成就後才能結婚生子,則很容易拖過年輕人的最佳生育年齡,甚至會讓年輕人直接放棄;許多年輕男女的父母足以幫他們養孩子,只是他們無法在最佳生育年齡前獲得一定的社經地位,若社會觀念能有革命性的變革,淡化先立業才能成家的觀念,其實可以減緩問題。
另外,台灣資源過度集中於北部的問題,及許多人的蝗蟲心態,國家認同的相異,也是加劇少子化的重要經濟因素。
其外,還有「派遣制度」的引進,也是造成台灣少子化的因素之一,政府帶頭讓人民處於一種季節性失業、和核心勞工歧視邊陲勞工的處境。
目前少子化已成為台灣人口的社會問題,如何注意人口平衡,是避免過度衝擊的基本條件,規劃(高齡人口的健康照顧)與預防(提升生育率、勞動力維持)等多管齊下才能降低少子化的影響;然而全球都面對以下問題:在可以有效緩和少子化問題的關鍵時期,缺乏未雨綢繆的遠見並規劃相關因應對策。
雪上加霜的是,相較於以少子化聞名的日本,台灣的生育率更低。
其造成的影響是:許多年輕人在年輕時努力工作,但因經濟問題等多重因素對生養子女感到卻步,甚至有未來年老後缺乏經濟安全與醫療照顧等隱憂。
2020-21年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人口連續負成長。
[15][16]。
泰國編輯
泰國《曼谷郵報》2013年報導,泰國馬奚杜大學(MahidolUniversity)人口社會研究所統計顯示,泰國在1970年以前平均每個婦女生下超過6胎,現在只生下1.6胎。
泰國生育率記錄創歷史新低。
泰國國家統計局2013年調查指出,泰國15歲以上的單身女性占21%,過去45年來,每年有超過100萬個嬰兒出生登記,但去年登記數少於80萬人。
調查顯示,都市女性比鄉村女性更傾向於維持單身。
曼谷市民中有30%的女性沒有結婚,越來越多夫妻也放棄了生小孩的打算。
由於生育率低,泰國學者預估未來社會將面臨勞力短缺,15歲到59歲的勞動年齡段人數將從2010年占泰國人口67%跌到2040年的55.1%。
泰國2005年就被列為正在老齡化的社會,超過60歲以上的人占總人口的10%,預估2027年會達到20%,成為真正的老齡化社會,2031年超過65歲的人口達20%,就會被列為超級老齡化的社會。
東南亞國家中,只有新加坡的生育率(平均每名婦女1.2胎)低於泰國,泰國的三個鄰國緬甸、柬埔寨和寮國女性人均生育均超過3胎。
伊朗編輯
英國《每日電訊報》2012年報導,出於對人口增長率(1.2%)明顯低於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擔憂,伊朗已經廢除計劃生育政策,希望能夠迎來一個「嬰兒潮」,令伊朗人口增加一倍。
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人口總數由1976年的2580萬增加1986年的4958萬,接近翻番。
伊朗政府在90年代初實行控制生育政策,由其已故最高領袖霍梅尼下令執行。
兩伊戰爭前,他曾大力鼓勵國民生育以製造戰士,但戰爭結束後,他認為現有的經濟規模養不活那麼多人口。
2009年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伊朗是1980年以來全球生育率下降最大的國家之一,從原先一名女性平均生育7個子女到如今的平均每位女性生育1.6個子女。
伊朗社會學者估算,以目前的生育率,到2094年,伊朗人口將從現在的7500萬降至3100萬,同時47%的人口將大於60歲。
2014年8月,伊朗議會投票通過了一項禁止永久性避孕措施的法案,這被認為是落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此前提高伊朗生育率的呼籲。
根據這項法案,伊朗將全面禁止男性的輸精管切除術以及女性絕育的相關手術。
然而,由於伊朗遭受制裁和油價不斷下跌而導致的經濟萎靡,伊朗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日益增大,使得這一政策在民間遭致不少人的非議。
德國編輯
德國聯邦統計局於2011年公布的數字顯示,德國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39個孩子,達到了1990年以來的最大值,而當時每名婦女平均擁有1.45個子女。
2010年德國擁有68.7萬名新生兒,比上一年增長了1.3萬。
與此同時15至49歲具有生育能力的婦女由1870萬下降到1840萬。
而更多的婦女選擇生育第二、第三個孩子。
二、三胎的增長甚至超過了第一胎。
德國東西部的生育率存在較大差距,西部不到1.39,東部上升到1.45。
婦女的生育年齡也發生了改變。
1990年23歲的婦女擁有孩子的數量最多,2010年這一數字被推遲到了30歲。
另外根據聯邦統計局的報告,德國是歐洲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8100萬人口中只有16.5%的年齡小於18歲。
儘管生育率有回升的態勢,德國的少子化程度仍然名列世界前茅。
在很多方面,德國都是一個非常適合養育兒女的國家。
比如德國有超過150個法律條文來保證帶薪產假、兒童醫療等家庭福利的實施。
然而這些政策似乎只是讓來自土耳其和東歐國家的外來移民享受到了好處,本國人的生育願望一直未能大幅提升。
德國《父母》雜誌在2011年發起的少子化課題調查顯示:
有1000名沒有小孩的男性和女性接受了訪問,他們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5-45歲之間。
年齡在25-29歲的受訪者大多表示,他們沒有小孩的原因是「希望先有穩定的物質基礎」,該比例達到79%,表示要先獲得良好教育的達到67%。
30-40歲的受訪者中,57%的人表示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伴侶來一起撫養小孩」,同樣理由在40歲以上人群的比例達到61%。
所有的受訪者中86%的人同意「害怕失去工作」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81%的受訪者還認為「當代社會擁有體面工作比建造自己的家庭更有價值」的觀點也是影響出生率的一個因素。
還有79%的人同意,他們的生活即使沒有孩子也已經「夠複雜和困難」了。
巴西編輯
巴西地理統計局於2014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4年間,巴西婦女生育率下降了26%。
2000年,平均每名巴西婦女生育2.39名子女,而2013年卻減少到平均生育1.77名子女。
這是巴西政府原本預測到2043年才會達到的指數,和英國、荷蘭等已開發國家已經相差不大。
同時,巴西選擇不生育的女性比例也在上升,特別是白人女性、生活在南部和東南部的女性以及高學歷女性不生育者居多。
台灣中央社的相關報導指出,營養改良、節育成功及醫學進步,造成巴西年老人口日益增加,家庭趨向少子化。
2050年,巴西80歲以上的人口將會接近1400萬人。
這樣的結果可能造成:勞動者必須延長繳納社福捐的時間,才能夠領到相當的退休金,而這都是因為有經濟活動能力的人口將減少。
據巴西地統局預測,2050年,巴西勞動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比例將會達到3:1,但理想的平衡比例是5:1。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相關文章指出,儘管巴西占主導地位的羅馬天主教禁止信徒墮胎,巴西政府也從未實行過任何節制生育的政策,但由於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女性地位的快速提高及避孕藥的合法化使得巴西的傳統大家庭在短時間內解體,只有一兩個子女的小家庭被大眾所接受,政府大力推進的健康保險制度使得「養兒防老」已無必要,對高成本的精緻生活的追求更使得女性的生育願望日漸淡薄,多種因素令巴西的少子化問題逐漸嚴重。
[17]
參考文獻編輯
^存档副本.[2021-09-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3).
^存档副本.[2021-09-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3).
^人口結構改變太快學者憂:不能光靠撒錢.[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獨家》少子化嚴重1年少1.6萬人118學年國小學生數恐跌破百萬.[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大學難招!少子化呈死亡交叉大一生超越高中生.[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少子化衝擊大!昔補習街變飲料街.[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少子化不是問題人口素質才重要.[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日本其实不会劳动人口不足?.日本經濟新聞.2021-01-06[2021-05-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中文(簡體)).
^日本去年人口自然減少29.4萬人破歷史紀錄.[2016-02-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柯文哲拍板!生育獎勵含北北基滿10月可領3胎加碼5千.[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少子化危機賴清德:8月擴大育兒新政.[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專家揭脫不了二大原因.[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有軍公教福利就有高生育率.[2014-07-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7).
^存档副本.[2018-04-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4).
^109年新生兒創新低少於死亡數人口首度負成長.[2021-03-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疫情沒有嬰兒潮只有嬰兒荒!前7月出生數少近六千人今年新生兒數恐跌破16萬.[2021-09-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生孩子貴養又累,巴西生育率嚴重下滑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1-07.
外部連結編輯
臺大風險政策中心:新社會風險.[2015-05-0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中文(臺灣)). 相關條目編輯
人口不足、人口老齡化
一胎化、獨生子女
台灣軍公教爭議議題
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少子化&oldid=73921278」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全球最少子化的5大國家 - 遠見雜誌
台灣的生育率目前是全球最低的嚴峻,如果整體育兒環境依舊不改善,少子化只會愈來愈嚴重…… 一直以來,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都是 ...
- 2少子加高齡,「這代」最不幸? -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r Iku 老師這支談論台灣少子化原因的新熱門影片,以及底下清一色支持的留言,你看過了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LSJvnm448 ...
- 3少子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化代表著未來勞動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 ...
- 4台灣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一!專家道出「年輕人不生小孩」的5種 ...
這個貧富差距越大,那麼少子化的問題就會越嚴重,而貧富差距問題中,房地產問題又特別嚴重,當資金都流入房地產而不是流入民生消費,那人民就缺少好的工作機會和薪資、貧富 ...
- 5少子化是什麼?台灣少子化原因/影響/政策一次看懂 - 親子天下
什麼是少子化/少子女化? ... 亞洲已開發國家中,日本率先面臨人口高齡化、出生人數下降的衝擊,故提出「少子化」的概念,台灣則從日文漢字延用,而在政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