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學/Curatography》第五期《策展知識域》上線 - ArtWav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策展學/Curatography》第五期《策展知識域》(https://curatography.org/),由策展人林宏璋擔任主編,收錄荷蘭策展人暨烏特勒支視覺藝術與設計 ... 像海浪一樣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能量撞擊、交融和匯聚共同創造出美麗的當代藝術風景 HOME WHATWEDO NEWS VIDEOS 中 EN 《策展學/Curatography》第五期《策展知識域》上線 ByNCAF 2021/09/16 ByNCAF 策展學 《策展學/Curatography》第五期《策展知識域》(https://curatography.org/),由策展人林宏璋擔任主編,收錄荷蘭策展人暨烏特勒支視覺藝術與設計學院(MaHKUUtrecht)院長漢克・斯勞格(HenkSlager)、哲學學者暨文化大學教授陳孟熙以及林宏璋所發表的三篇專文。

三位作者共同聚焦在當代策展知識生產的議題,對策展人所應具備的文化知識、以及策展知識的指認、性質與特徵,具體化在策展實踐進行思辨。

《策展知識域》的線上活動也即將開跑,包括9月28日線上發刊對談、以及將於12月初舉辦的「策展知識生產」的圓桌論壇,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蔡佩桂、藝評人陳泰松、策展人暨藝術史學者郭昭蘭、策展人羅秀芝、陳孟熙、林宏璋、漢克・斯勞格(HenkSlager)等人共同參與。

更多活動相關消息,請密切關注《策展學/Curatography》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uratography/。

斯勞格(HenkSlager)在〈遇見知識〉(EpistemicEncounters)一文中,強調「研究」之於藝術實踐的重要性,剖析「研究」在雙年展和學術環境下的效應。

「藝術研究」可以擬定問題、提問、延續研究與主題,是長期的計劃,非一次性的展出,可以跳脫出學術規範的限制,有著解放的潛能;相對而言,傳統學術研究成果往往定義明確,強調知識的「複製性」,藝術研究所追尋的則是顛覆窠臼的差異性知識。

斯勞格以自己的策展作品為例,描述藝術知識的差異性和「無法量測性」等知識模式,探討未來的藝術學校的可能政治性。

林宏璋在〈策展物〉(TheCuratorialThing)一文中,回顧了十多年來「策展性」與「策展意識」之間的爭辯,並從主流和非典型面向定義何謂「策展物」。

林宏璋檢視知識和政治這兩個與策展意識有關的層面,超越二元認識論的運作,從而解釋策展的「物性」(thingness)。

以海德格將照護的定義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焦慮、自我照護、對他者的照護,回歸到羅馬神話故事中的「庫拉」(Cura),思索照護體現在「存在於展覽中」的本體論。

陳孟熙的〈策展倫理學〉將「倫理」視為審視展覽製作的關鍵條件。

他認為,以照護作為倫理準則,意即「應該」和「義務」要做的事,就必須越過「常規」以及「標準」之外,將「他者」的位置納入考量;援引德希達(JacquesDerrida)對「好客」(hospitality)的見解,認為在辯證關係上,主客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客人往往會作為主人,而反之亦然。

現下策展人時常受邀前往藝術機構擔任「客座策展人」,這種主、客立場調換的主體關係,應視為「理應如此」倫理情境。

雖然當代的策展實踐往往強調自身是「跨域」與「解放」的知識,但卻無法回應「生產條件」這道知識論最根本的問題。

最近有關「知識扼殺」的討論中,正是說明了權力和知識的綜合體,往往把邊緣和弱勢摒除在外,其間的一連串權衡與「知識域」息息相關。

因此,「策展知識域」必然包含地理和族群分佈不均衡的狀況,是一個政治經濟議題。

無可否認的,策展知識是擴展中的場域,必然有其爭議,也一定有著踰越規範「之外」的狀態。

------*封面圖說:「研究生態」(ResearchEcologies)展覽現場,威尼斯雙年展第三研究館,2019。

ImagecourtesyofHaupt&Binder  策展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