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P與鑑別度D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鑑別度D = 高分組答對百分比/ 低分組答對百分比. 數值介於—1.00 到+1.00之間; 指數越高→ 鑑別度越佳; 指數越低→ 鑑別度越差; 指數為0 → 沒有鑑別 ... Pages-Menu HOME 課程與教學 教育原理與制度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2015-02-04 難度P與鑑別度D 難度P=答對人數/總人數(X100) 數值越大→越簡單 數值越小→越困難 鑑別度D=高分組答對百分比/低分組答對百分比 數值介於—1.00到+1.00之間 指數越高→鑑別度越佳 指數越低→鑑別度越差 指數為0→沒有鑑別作用 指數為負→錯誤解答或題目不明,試題有反向作用,應淘汰 難度P與鑑別度D的關係 難度P=.50時,鑑別度為+1.00(最大值) 難度太高或太低,鑑別度都下降 Poster: KateMao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 tag: 教育測驗與評量, 難度, 鑑別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Search Categories 課程與教學 (7) 教育哲學 (4) 教育基本概念 (4) 教育測驗與評量 (4) 教育社會學 (2)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2) 教育制度 (1) BlogArchive ▼  2015 (27) ▼  二月 (27) 葛拉瑟Glasser 社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 賽爾門Selman 諮商理論 常模參照與標準參照 難度P與鑑別度D 效度(Validity)與信度(Reliability) 測量誤差 教育本質論 教育目的與理念追求 皮德思Peters:三大教育規準 教育的分類 社會權威 教師權威 課程實施觀 課程組織順序 課程組織(依教材組織方法區分課程) 課程結構(依學校課程結構區分課程) 課程層次(依決策與實施來區分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School-basedCurriculum) 觀念論與實在論 形上學 遺傳與環境 善的界說 我國各階段的教育目標 各種心理效應 課程設計模式 標籤 課程與教學 課程 教育哲學 教育基本概念 教育測驗與評量 教育社會學 課程組織 課程設計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Comenius Dewey Glasser Peters Rogers Selman WDEP系統 三大教育規準 亞里斯多德 信度 價值性 動機論 友誼發展階段論 古德拉 同位課程 唯實論 善的界說 學校教育 學校本位課程 實在主義 實在論 專家權威 專業權威 常模參照 康德 康米紐斯 廣域課程 形上學 心理效應 忠實觀 快樂主義 情境分析模式 情境模式 應用 懸缺課程 我國各階段的教育目標 效度 教師權威 教育制度 教育有目的 教育本質論 教育無用論 教育無目的 教育萬能論 斯普朗格 杜威 柏拉圖 核心課程 標準參照 正式課程 歷程模式 法職權威 泰勒 活動課程 測量誤差 潛在課程 班杜拉 現實治療法 理想主義 環境 皮德思 目標模式 相互調適觀 相關課程 社會學習論 社會權威 科目課程 空白課程 締造觀 羅杰斯 自願性 落實觀 葛拉瑟 融合課程 螺旋式課程 行動締造觀 觀念論 角色取替論 認知性 課程實施觀 課程層次 課程組織順序 課程結構 課程設計模式 賽爾門 遺傳 邊沁 鑑別度 難度 非正式課程 非正規教育 顯著課程 馬斯洛 魅力權威 Analytic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