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功臣的保身之道,工作中亦是如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初之時,劉邦大殺功臣。

有因為造反被殺的功臣,也有因為讓劉邦看不順眼而被殺的功臣。


造反被殺的,如黥布、陳豨。

被看不順眼而被殺,如韓信、彭越。

他們個個都是有功勞的主,最終誰也沒活下來。

不過漢初三傑中的蕭何、張良,將軍曹參和丞相陳平卻躲過了劉邦的刀。

他們功比韓信,在某種程度上功高蓋主,劉邦卻並沒有殺他們。

他們是如何活下來的?保命之道又是什麼?

蕭何,劉邦的後勤部長。

他從一開始就跟從劉邦,對劉邦忠心耿耿。

唯一的一次跑路還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追韓信)。

劉邦曾說:「…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史記.高祖本紀》)」可見他對蕭何評價之高,自己都覺得不如蕭何。

封功論賞時,劉邦認為他功居首位,因而封他為酇(cuó)侯,封地最多。

結果眾臣都不服:「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

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史記.蕭相國世家》)」

蕭何對於劉邦來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後勤。

如果沒了蕭何,劉邦就覺得「如失左右手」。

雖然如此,劉邦還是把矛頭轉向了蕭何。

在分封諸臣的時候,劉邦命令蕭何可以「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這個禮節對於臣子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三國時代里的曹操,就可以帶劍穿鞋上朝。

眾所周知,曹操對於當時的漢朝的殘軍敗將來說,是個亂臣賊子。

蕭何雖然沒有反叛的意思,但是他這樣做久了,還是讓劉邦引起警惕。

韓信被誅滅後,漢初三傑少了一個。

有明眼人,發覺這漢初餘下二傑不久就會遭殃了。

於是乎,「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

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

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

原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則上心說。

』相國從其計,高帝乃大喜。

這個召平,可謂救了蕭何一命。

若蕭何木訥,沒有做出任何行動,劉邦就會對蕭何起更大的疑心。

再想讓劉邦「大喜」就不容易了。

不過接下來的事件,可是蕭何自作自受、拿著肥肉惹老虎了。

蕭何原本想要盡一個相國的職責,為長安百姓請求開墾林地。

結果劉邦懷疑心過重,把蕭何打下牢獄。

在別人的懇求下才放了蕭何。

經過這次的牢獄門事件,劉邦對跟隨了自己多年的蕭何已經失去了最後一點信任,轉化為戒備心。

之後蕭何大病,眼看就要奔西。

蕭何也想了辦法。

他「置田宅必居窮處,為家不治垣屋」,為了不被下聖旨,蕭何寧可讓自己像百姓一樣過活。

蕭何的保身之道,就是小心翼翼,不要觸碰到劉邦的戒備心。

張良,韓國的貴族後裔。

秦滅六國,張良淪落為普通百姓。

他當過孩子王、刺殺過秦始皇然後和偉大的秦始皇玩兒了很久的躲貓貓、他不是帝王但是擁有傳奇(給老頭兒穿鞋,得到了一本兵書)。

之後,張良加入了劉邦的陣營,在楚漢戰爭轉折關頭,明確提出拉攏英布、聯絡彭越、倚重韓信,因此,抗楚的道路簡單多。

通過項伯緩解劉邦和項羽的矛盾,從容斡旋於「鴻門宴」……

劉邦對於張良的評價,和蕭何的一樣高: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知張良很機智。

他同樣機智的躲避了劉邦的刀。

漢初三傑裡面,韓信被誅滅、蕭何被系獄。

張良對比其他二傑,真的是太平的多。

不過也真是,能夠處理好楚漢之間的矛盾的人,自然可以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

張良同偉大帝王一般,擁有傳奇。

在《史記.留侯世家》里有詳細記載,說張良的兵法來自於一個老人。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驚,隨目之。

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老父)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史記.留侯世家》)」

這個故事圓的很好。

不但給自己添加了色彩,還給劉邦增光。

也許張良成為漢初三傑中最被劉邦信任的人,和這個奇怪的故事也是分不開的。

「拾履得書」這個故事無論真假,最重要的,還是最後老人讓張良熟讀兵書就可以成為帝王師。

這個事是個兩頭堵的事情。

不過這件事又沒人看見,張良怎麼編都行,但是對劉邦的影響很大。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草民出身的帝王,家境貧寒。

無論他有多麼了不起,在那些落魄貴族眼裡就是個變了鳳凰草雞。

張良的傳奇解決了劉邦的煩惱,使劉邦的一切行為都有了合理的解釋,都帶上了神秘色彩。

劉邦從一個潑皮無賴直接成了個「半仙體」,劉邦揣著一顆感恩的心,謝他都來不及,怎麼會用心殺他?(PS:當然是在張良沒有越界行動的情況下)

張良的這個傳奇,也是張良的保身盾牌。

劉邦確定下來要殺的功臣,都是在諸大臣封功論賞的時候確定的。

韓信想做齊王,齊地三萬戶、水土富饒、帝王之師。

結果韓信就被劉邦幹了。

劉邦當時給張良的封賞條件是「自擇齊三萬戶」(又是齊地)。

張良完全可以挑好地方。

但是他卻形同隱居一般選中了「留」這個地方。

避免了劉邦的猜忌。

這也讓劉邦感到稱心如意。

張良的保身之道,還是靠自己聰明的頭腦啊。

不論從傳奇事件還是分封事件來看,張良就是很機智。


曹參,劉邦老鄉,沛國人。

曹參是最開始追隨劉邦的那一波人。

他是個野戰將軍,封功論賞的時候眾臣都認為曹參軍功居首。

曹參是最死心塌地追隨劉邦的人。

劉邦讓他打這裡,他絕不會打那裡。

真乖。

而讓曹參從劉邦要殺的功臣名單里逃出來,還要歸功他的忠誠與老實。

曹參跟劉邦的關係,一方面來說他們兩個,是可以一同喝酒、唱歌、閒談的好兄弟,另一方面,劉邦是曹參的領導,兩人是君臣關係。

只不過這種君臣關係也夾雜著更多的兄弟情誼。

戰場上,曹參顯示出他的軍事能力,雖然曹參不是所有干將中最優秀的。

武不比韓信,智不過蕭何。

基本上做事都在幫別人打下手。

曹參沒有逃,所以這樣的曹參不可或缺。

反秦初期,率領軍隊奪取血縣、胡陵。

緊接著又馬不停蹄調兵守住方與衛,進擊豐邑,奪取了碭縣、狐父和祁縣的善置驛。

曹參又攻打下邑以西的地方,一直到虞縣,進擊章邯的軍隊。

經歷無數大大小小的戰爭,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劉邦也很欣賞曹參的義氣,對他是十分信賴的,多次對曹參進行封賞。

楚漢相爭時, 又跟隨漢王回軍平定三秦,奪取咸陽,滅掉秦國。

隨後曹參又用了兩年的時間,跟隨漢王掃蕩諸侯,打敗項羽。

曹參對於劉邦來說,是個無才無財又捨不得殺掉的將軍(兼兄弟)。

曹參很簡單。

或者說曹參是個老實人。

老實人一般都不會惹事兒,老老實實的干自己的事情,不去打別的念頭。

所以曹參,他忠心跟隨劉邦,讓劉邦欣慰;他老實,讓劉邦安心。

既然是一個無害的人,就不用殺了。

陳平,陽武人。

是個盜嫂的淫賊。

等等。

誰說好色的淫賊就不能當功臣了?劉邦也很好色(人家當了皇帝)。

陳平是我正在寫的這四個人里口碑最不好的人了。

因為他盜嫂,就是把嫂子那個了。

在此就不多說了,感興趣自己百度吧。

陳平沒有被殺,是因為他也很機智。

他借樊噲避過了被殺。

也可以說他運氣好。

公元前195年,劉邦被流矢射中,病重不起。

緩緩行至長安。

此時,燕王盧綰反叛,劉邦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兵征討。

樊噲出征後,有人說樊噲的壞話。

劉邦發怒,命周勃前去替代樊噲領兵,並命陳平到軍中立即斬殺樊噲。

陳平與周勃受命前往,途中,陳平對周勃說:「樊噲是高帝的老朋友,功勞很多,而且又是呂后妹妹呂嬃的丈夫,地位顯貴。

高帝只怕將來要後悔。

我們不如把樊噲囚禁起來交與皇上。

陳平達到軍營抓捕樊噲後,通過驛站返回長安。

在返回途中,劉邦去世。

陳平害怕呂嬃進讒言、呂后聽信讒言而發怒,便急駕驛站車馬先行,入宮見呂后。

陳平一見到呂后,便痛苦流涕。

呂后哀憐陳平,任命他做郎中令。

呂嬃因此沒有機會進讒,樊噲被押到長安,便被赦免並恢復了原來的爵位和封邑。

而陳平自然也得以自保。

陳平本來就沒有什麼作為,對於活命來說,可能就是陳平在劉邦在位期間做的唯一一件大事情了。

蕭何、張良、曹參、陳平都有各自的保身之道。

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不過也委屈這些打了大半輩子仗的老頭頭們了,晚年無法安享晚年,明天提心弔膽,隨時準備跑路。

要做一個優秀的臣子(善諫、可以好好的活一輩子),還是需要不少手段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項羽為何輸給劉邦,不僅是運氣,更多的是能力

項羽是貴族後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的小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一向以西楚霸王自稱的項羽,在當時可謂是少年得志,一路順風順水。相反,劉邦的身世就要慘得多了,自小出身貧寒,長大後在小小的...

劉邦手下的大將都有誰?劉邦手下大將排名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手下大將分三類:運籌帷幄型、後勤保...

劉邦為何要殺功臣 異姓王竟無一倖免?

劉邦和朱元璋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愛殺功臣的皇帝,兩人都出生布衣,與他們出生入死並幫助他們打下江上的功臣,在登上皇位之後的劉邦和朱元璋卻把這些「兄弟」功臣給殺了?劉邦殺了哪些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異...

難怪劉邦能當上皇帝,原來他的出身地這麼好

相傳有一算命先生路經一縣城,戰戰兢兢的不敢走了。人們不解問起源由,他回答「此地怎麼滿大街都是王侯將相」這就是後來的沛縣。大家都知道漢高祖劉邦就出生於沛縣,由小小泗水亭亭長發展成一代帝王,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