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後的七位名將,尤其最後一個把我們看呆了,這是戰神在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的武將大名鼎鼎的人非常多。

特別是前中期的時候,蜀國有五虎將,魏國有五子良將,吳國也有像周瑜,陸遜這樣扭轉戰局的名將。

可謂群星閃耀,百將爭霸。

可是到了三國後期真可謂是名將凋零,三國拿得出手的人物已經寥寥無幾了。

即使非常少,但是各國還是有名將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光輝事跡吧。

鍾會

鍾會是三國後期 魏國重要的策臣與謀士、制定伐蜀計劃並參與滅蜀之戰的智將。

鍾會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

在隨司馬師征討毌丘儉期間,鍾會典知機密。

又為司馬昭獻策 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奪權企圖。

平定諸葛誕叛亂時,鍾會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

魏滅蜀之戰,鍾會與鄧艾分兵攻打蜀漢,導致蜀漢滅亡。

姜維

姜維字伯約,三國時蜀漢名將。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獨自阻擋住鍾會大軍,可惜最後被鄧艾偷襲得手。

鄧艾

鄧艾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

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

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

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

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

其偷渡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

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陸抗

陸抗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丞相陸遜次子。

陸抗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

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

他曾經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

能以弱吳逼退強晉三路雄師,成功平定步闡之叛,陸抗功不可沒。

此戰之後,羊祜認為有陸抗在吳國就氣數未盡,故而暫停滅吳大計。

他與他的父親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並稱「遜抗 」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陸抗死後,吳國再無良將。

很快吳國就被晉國所滅。

張郃

張郃其實很早就跟著曹操了。

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前期張郃的表現雖然也很精彩,但是後期卻才是讓很多人記住了他。

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張郃屬於越老越厲害的,他厲害的並不是他的武力值,而是他的兵法。

這是諸葛亮說的,當時魏軍中了埋伏夏侯淵戰死,諸葛亮說殺夏侯淵有什麼用,該殺張郃。

也說過此人不除必有後患。

所以諸葛最後設計,231年,張郃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魏延

魏延字文長,深受劉備器重。

他早年隨劉備入川,便「數有戰功」,後來劉備攻取漢中,需要大將鎮守。

當時「眾論以為必在張飛」,張飛也「以心自許」,結果劉備選拔的卻是魏延。

劉備戎馬一生,還是很能識人才的。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魏延自然也不辱使命,他長期鎮守漢中,保證了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的萬無一失。

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痛失戰機。

可以說魏延是三國後期蜀國最厲害的大將了,魏延一死蜀國真的沒啥大將了,就有廖化當前鋒的慘狀。

文鴦

文鴦小名阿鴦,三國後期的名將。

早年隨父文欽與毌丘儉在淮南起兵,討伐執政的司馬師。

文鴦認為一定要挫一挫司馬師軍士氣,便與驍騎十餘人一同殺入敵軍陣中,所向披靡,然後才引兵離去。

接著司馬師派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來到,文鴦單槍匹馬沖入數千騎兵陣中,轉眼間便殺傷百餘人,進出六七次,追騎不敢逼近。

後來文鴦投靠了司馬家族。

禿髮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在河西舉兵反晉。

文鴦臨危受命,都督涼、秦、雍州三州軍力大破禿髮樹機能,胡人部落有二十萬人歸降,名聞天下。

文鴦被稱為小趙雲,古人有人嘆道:「趙雲、文鴦,出入萬眾,單槍匹馬,所向無前。

」所以文鴦無疑是三國後期最厲害的猛將,這點毋庸置疑。

三國後期也不是說沒有名將,只不過是三國前中期名將實在是太多太有名了,我們也太喜歡了,所以以至於那些名將一死就覺得沒啥看頭了,我們就自然忽視了三國後期的名將。

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和收藏我的文章。

讓我們一起學習歷史,感悟歷史,以史為鑑,以史為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帶您了解三國末期十大名將,第一名名震古今!

三國演義末尾的幾十回似乎略顯沉悶,我們可以發現當年那些名將病死的病死,戰死的戰死,似乎幾十年間的光景就一下子從英雄輩出的年代變成了沒有英雄的年代,其實並不是這樣,三國末年其實也是名將輩出,名臣林...

三國悲劇天才:姜維的人生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三國後期的十位名將,第一眾望所歸

三國前期,那是名將如雲,猛將如虎,諸如呂布、關羽、張遼等等,不勝枚舉。那麼三國後期呢?三國後期似乎名將不顯,但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這三國後期的十大名將。10.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