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打了將近50年,防守戰術一模一樣,進攻方很難取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蜀國(當時叫漢)所轄區域,包括漢末劉璋占領的西川和張魯的東川。
後來,劉備取得西川,曹操取得以漢中為中心的東川。
自公元217年曹操方張郃發動漢中爭奪戰到263年蜀漢滅亡,雙方在漢中-陳倉(寶雞)一帶的山地廝殺47年,但防守套路基本一致,攻方很難取勝。
蜀魏被秦嶺阻隔,山地攻防戰的特點是易守難攻,攻方大軍行動不便、糧草供應困難,守方可以逸待勞。
因地理原因,蜀漢北伐基本無功,曹魏南征也難以取勝。
一、漢中爭奪戰
漢中爭奪戰雙方的戰略訴求不一致。
漢中在秦嶺南側,從地理上考慮,與西川連為一體才是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若被他人占據則睡不安穩。
對曹操來說,漢中被秦嶺阻隔,是曹魏孤懸「海外」的一塊飛地,雖然打下來,卻難以守得住。
劉備取得西川,正在安撫民心。
曹操迅速取得漢中,蜀中一日數十驚。
最先打破平衡的是曹操。
他派張郃進犯巴西(閬中一帶,可見劉備派張飛鎮守閬中的重要性,並不是張飛水平不行),張飛卻於瓦口大破張郃,張郃退走。
劉備方謀士法正、黃權建議劉備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漢中,出動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雷銅、吳蘭等將領,除關羽在荊州,五虎上將參加四位。
劉備初期不順,雷銅、吳蘭陣亡。
曹操一方出動了夏侯淵、曹洪、曹休、曹真、張郃、徐晃、郭淮,可見陣容之盛。
關鍵一戰在定軍山。
劉備放棄陽平關,占據定軍山,夏侯淵來搶,黃忠占盡地利,斬殺夏侯淵。
然後曹操親自前來,劉備在山上紮營,占據險要,避而不戰,作長期打算,擺出一副耗死曹操的樣子。
最關鍵的還是曹操的態度。
畢竟,在地理上,漢中是一塊「飛地」,也就是「雞肋」。
劉備占盡地利,如果滅不掉劉備,難以守住。
僵持了將近兩年,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以後,曹操撤出漢中,讓給劉備。
此戰,徐晃部下一名小將投降劉備,他是王平。
二、魏延守漢中
劉備占據漢中,一時風光無限,稱漢中王。
此時需選派漢中鎮守將領,眾人以為必定是張飛,張飛本人也這麼認為。
但是老兵油子劉備眼光很毒,選拔資歷尚淺的魏延為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劉備問魏延鎮守之策,魏延說:「如果曹操傾國來犯,我為你擋著;如果大將帶著十幾萬人來,我就替您滅掉他。
」當時的漢中是一座空城,所有百姓已被曹操遷走,守衛難度很大。
魏延口氣很大,實際上他也做到了。
魏延鎮守漢中十五年,漢中固若金湯,不僅沒有丟掉寸土,還大有功績。
他的方法是「實兵諸圍」,也就是在城外建立軍事據點。
敵人大軍來到,就利用這些軍事據點,一級一級抵抗、消耗敵人,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這期間他還主動出擊,與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戰於陽溪,取得大勝,這兩位都是曹魏一等一的名將。
三、諸葛亮北伐
先看看諸葛亮面對的地理環境。
從漢中打到長安大致有五條道路。
第一條子午道(魏延建議的道路)最為險峻,史上無從此道成功案例。
第二條是駱谷道,此道史上無戰役,三國後期曹爽從此道伐蜀,遇伏而退。
第三是褒斜道,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走此道,勞累而死。
第四條是陳倉道,當年韓信從此道進入長安,平定關中;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從此道。
第五條是祁山大道。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準備最充分,兵力最多,戰略預期最高,先派趙雲、鄧芝進入褒斜道為疑兵,自己選擇祁山大道,目標是隴右、而不是長安。
諸葛亮考慮的是:即便冒險從子午道拿下長安,也必將陷入曹軍的汪洋大海,只是蜀漢的一塊飛地,根本守不住。
曹魏在隴右的統治基礎薄弱,又能屯糧,也能有效抵擋曹兵,可為長久之計。
諸葛亮初期進展相當順利,連下天水、南安等郡。
魏廷震驚,曹睿親臨長安,調大軍抵擋,蜀軍陷入苦戰。
馬謖失街亭,諸葛亮只能退回。
諸葛亮後期的對手變成了司馬懿。
面對諸葛亮無休止的北伐,司馬懿從容淡定、胸有成竹,認為諸葛亮一定不會成功。
並且斷言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率卒十萬,已墮吾計中,破之必矣」。
多年時間裡,司馬懿只用少量兵力與之周旋,以軍事堡壘逐級抵抗,打不過就走。
所以諸葛亮北伐亮點不斷、勝仗很多,但是司馬懿不傷元氣。
四、王平據曹爽
諸葛亮死後,從曹營投降過來的小將王平成為漢中太守,統領漢中。
王平本人識字不超過十個,也不會寫字,但是性格持重,與人交談不開玩笑,一直都能端正坐姿、照章辦事,是個老成持重的將領,在諸葛亮託付的諸將中地位不亞於姜維。
此前,諸葛亮為鞏固漢中防衛,擴大戰略縱深,在漢中外圍築漢、樂二城。
公元244年,諸葛亮病亡十年後,曹爽率軍十餘萬進攻漢中,當時漢中守軍不滿三萬,諸將大驚,有的說要放棄關隘固守漢、樂二城,王平卻堅持利用外圍據點逐級抵抗、以逸待勞,占盡地利優勢,等待援軍到來。
後來戰爭進展幾乎與王平料想一致,與當初魏延的鎮守之法一模一樣。
五、鄧艾據姜維
諸葛亮、司馬懿之後,蜀魏前線就變成了姜維、鄧艾,此二人是諸葛、司馬的嫡傳弟子。
鄧艾出身不高,雖才華出眾但升遷緩慢。
四十六那年被司馬懿慧眼識英才,此後便是魏國西北軍事支柱。
鄧艾所用之術深得司馬懿真傳,經常示弱於人,以靜制動,以守為攻,與姜維在山地打消耗戰,致姜維多年無功。
不僅如此,鄧艾還效仿魏延,在防區大興土木,修建防禦工事。
這些據點當時作用不大,但是後來西晉時期,羌人攻掠內地,很多官員百姓躲在這些堡壘中躲過劫難。
六、鍾會鄧艾滅蜀
魏國發動滅蜀之戰。
東路鍾會十餘萬軍進攻漢中;西路鄧艾三萬軍攻姜維;中路諸葛緒三萬軍切斷姜維後路。
然而,蜀漢的應對之策都是失敗的。
首先是姜維。
鍾會十餘萬大軍來襲,蜀中驚懼,負責漢中防守的姜維遠在沓中屯田。
姜維向漢中一帶的守將發出軍令,魏軍勢大,放棄外圍軍事堡壘,將兵力收縮至漢、樂二城及陽安關。
然而,失去羽翼的孤城根本守不住,鍾會來了個圍而不攻,留下兩萬軍圍城,其餘軍隊撲向劍閣關。
姜維趕至劍閣。
他帶三萬人與鍾會相持,劍閣天險,鍾會雖兵多亦無可奈何,蜀漢一時無憂。
僵持一段時間,鍾會就打算退兵了。
然而,蜀漢另一路出了大問題。
鄧艾走陰平小路,越過七百里無人區,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蜀漢腹地江油城,江油不戰而降。
蜀漢政府派諸葛瞻帶三萬軍應對,這支軍隊包括蜀漢官二代的精華,主帥是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另有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張飛之子張遵、趙雲之子趙廣、建寧太守李恢之侄李球、益州牧黃權之子黃崇等,是蜀漢當時能派出的唯一主力部隊。
當時蜀漢占據天時地利人和。
鄧艾遠來疲憊,又無糧草輜重,只求速戰。
諸葛瞻應選擇山地戰術,堅壁清野,避而不戰,耗死鄧艾。
同時召各地兵馬來援,此時蜀漢國內尚有五六萬可戰之兵。
然而諸葛瞻卻放棄城池,與鄧艾野戰,正中鄧艾下懷。
魏軍處於絕地無不以一當十,蜀軍大敗。
蜀漢政權滅亡。
魏延在漢中抵抗曹魏40年,為何偏偏到姜維手中一個月就丟了?
首先糾正一個問題中的錯誤,魏延鎮守漢中13年,並非題目中的40年。而姜維鎮守漢中15年,並非題目中的一個月,最後漢中在姜維手中丟失。那麼為什麼漢中會在姜維手中丟失?姜維有責任嗎?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諸葛瞻為什麼打不過鄧艾?除了作戰經驗不足,還有一個要命原因
蜀漢丞相諸葛亮,他一生豐功偉績,為蜀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自先帝三顧茅廬以來,諸葛亮無時無刻不在為了匡扶漢室而努力!並且在劉備集團擔任至關重要的機要軍師,聯吳抗曹,火燒赤壁,巧取荊州,謀取益州,無...
諸葛亮死後,蜀國後期就剩魏延和姜維,最終滅亡,劉禪也無能為力
摘要: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公元234年,諸葛亮死於...
盤點:那些有趣的三國人物
不管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對三國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進行了非常栩栩如生地刻畫,這些人物,不但躍然紙上,還通過電視、遊戲進入了廣大群眾的視野。下面,我來點評一下三國中自認為...
誰能想到,三國蜀漢關張趙馬黃之後,這五人也可稱為新五虎上將!
大家好!我是縱橫寰宇的作者:龍淵,如果喜歡本篇文章,請記得關注本頭條號,若能轉發到朋友圈和三五好友一起分享品評,那就更好了!本頭條號,每天都會有新的文章更新,希望您會喜歡!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
此人堪稱蜀漢第二「魏延」,若不是此人反水,鍾會根本進不了漢中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曹魏的過程之中由於過度勞累所致不幸卒於五丈原,如此聰明過人,有著超強軍事能力的戰略家,肯定不甘心就此放棄北伐。在諸葛亮臨死之前,將生平所學全部交給姜維,意在讓姜維熟讀兵...
八一八魏延那些事兒(7)鄧艾能冒險,魏延憑啥不能冒險?
在談論魏延的「子午谷」之策時,支持方往往喜歡把三國末年鄧艾偷渡陰平的戰例拿出來。邏輯很簡單:既然鄧艾都能冒險成功,憑什麼說子午谷之計就不行?諸葛亮活生生斷送一條好計啊。
三國之蜀漢10大名將,關羽屈居第三,第二曾單挑呂布打了個平手
《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面形象描寫,所以在蜀漢在治政方面有「四相」,其中諸葛亮堪稱千古絕代妖孽,還有軍事方面堪稱與郭嘉並列的法正法孝直。在武將方面,更是不用說了,來看看蜀漢十大名將吧,但是關羽並...
三國不得善終的名將,呂布排名第三, 第一名無爭議
對於古人來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身體的完整很重要,身體殘缺,或許可能會無顏面對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然而,古人很多時候,尤其是戰亂年代,殺頭的人比較多,往往不得善終。那麼三國這個年代,到底有多...
魏延在漢中抵抗曹魏40年,為何到姜維手中一個月就丟了?
魏延是蜀漢昭烈帝劉備在位時的重臣,也是蜀後主劉禪繼位前期蜀國的國防中堅。當初,劉備率軍攻取漢中還成都時,要選一將留守,大家都以為此重任非身經百戰的猛將張飛莫屬,張飛也有此意,劉備卻慧眼識才,破格...
如果劉封與魏延尚在人世,姜維的北伐可能成功嗎?結局讓人意外!
由於樊城之戰與夷陵之戰的大敗,導致蜀漢元氣大傷,成為當時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政權。不僅如此,劉備的義子劉封因樊城之戰未能出兵援助關羽,導致關羽戰敗身死,而劉封也因為孟達的叛變而潰逃,最終逃回成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