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死前囑咐:此人不死,蜀國必亡,諸葛亮不聽,結果字字應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知道諸葛亮早年有一個接班人,此人就是蜀國的軍事理論天才馬謖。
他從小研究兵書,對於兵法的理解可謂是入木三分。
也正是這一點馬謖成功忽悠到了諸葛亮,一度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兒子看待。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蜀國的所有壓力都壓在了諸葛亮一人身上,他需要一個人替自己來分擔,而馬謖就是最好的選擇。
馬謖這人擅長阿諛奉承,拍諸葛亮的馬屁。
這也讓諸葛亮十分開心,所以經常跟他徹夜長談。
馬謖的軍事理論其實幫了諸葛亮不少忙,所以第一次北伐當中,他把鎮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馬謖。
但是馬謖並沒有抓住這次機會,否則他的地位將是僅次於諸葛亮的一員大將。
由於馬謖的失守,導致街亭失守,也宣告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
事後,諸葛亮對馬謖失望萬分,為了在軍中樹立威信,他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事後,諸葛亮哭了,而且哭得撕心裂肺。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諸葛亮斬馬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劉備的臨終囑託。
劉備臨終前曾對諸葛亮這麼說道:「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也就是說馬謖只是浪得虛名,並不能委以重任。
劉備甚至認為馬謖對蜀國來說是個禍害,不除馬謖,蜀國就非常危險,但是諸葛亮沒有聽,以至於蜀國差點就此消亡。
劉備作為一個君王,他考慮問題的角度肯定希望自己的政權鞏固。
他時刻警惕馬良兄弟倆,因為馬良本來權力就不小,馬謖如果再被委以重任的話,那劉備的權勢可謂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劉備生前一直在打壓馬謖,最多讓他當一個太守,處理一下民事糾紛。
但是馬謖對這份工作十分不感興趣,而當每次談論起行軍打仗之事,馬謖卻能暢談大半天,劉備對此,更是心煩,心想馬謖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廢話倒是不少,因此對他更加不喜歡。
那很多人好奇,難道馬謖真的一無是處嗎?其實不然,馬謖的無用都是劉備一手造成的,劉備從來沒有讓馬謖上戰場,所以他空有一身理論,卻無法得到實踐。
而他第一次上戰場就是北伐這樣的大型戰役,難免會緊張,最後犯下了大錯。
所以說劉備浪費了馬謖這樣的人才,但是諸葛亮了解馬謖,認為他絕非是庸才,所以一開始就對他委以重任。
這種急於求成的方式恰恰適得其反,最後僅僅一次失敗就導致了一個人才的消亡,可謂是悲嘆之極啊。
諸葛亮最大的失敗,就是培養錯三個人,2個早逝,1個不堪大用!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歷史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慧的代表人物。然而諸葛亮雖有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的才能,但在用人上,諸葛亮卻常常犯錯。而且這幾個錯誤不僅影響了蜀漢以後的歷史走向,還直接導致...
歷史真相 諸葛亮到底有沒有「揮淚斬馬謖」?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侍中馬良之弟。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取蜀入川,之後曾經先後擔任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等職務。因為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我的心很軟,但我的刀很快
文丨小小那曾國藩晚年時,收到過門生胡林翼送給他的一副壽聯,上書「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據說曾國藩看後,熱淚盈眶。奉行鐵腕政治的他,一生殺人如麻。但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又蘊含多少無奈。
此戰極為重要,老將趙雲魏延尚在,諸葛亮為何要用紙上談兵的他?
蜀國建興五年,蜀國國內獲得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南方的孟獲已經平定,沒有了後顧之憂的蜀國便想北伐魏國。諸葛亮便上疏給劉禪,請求出兵北伐中原,並且向劉禪寫下著名的《出師表》準備北伐,劉禪非常感動便...
料事如神諸葛亮,評判有人毛主席
每次提到《三國演義》,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諸葛亮。諸葛亮可謂是智慧的化身,如空城計、草船借箭、水淹七軍,皆是諸葛亮的傑作。不過在劉備逝世後,一代智囊諸葛亮為什麼沒法帶領蜀國一統天下呢?劉備逝世,...
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為何不能一統天下?毛主席3句話就道出原因
每次提到《三國演義》,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諸葛亮。諸葛亮可謂是智慧的化身,如空城計、草船借箭、水淹七軍,皆是諸葛亮的傑作。不過在劉備逝世後,一代智囊諸葛亮為什麼沒法帶領蜀國一統天下呢?劉備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