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九戰——信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原文:
凡與敵戰,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
上好信以任誠,則下用情而無疑,故戰無不勝。
法曰:「信則不欺。
」
三國魏明帝自征蜀,幸長安,遣司馬懿督張合諸軍,雍、涼勁卒二十萬,潛軍密進,窺向劍閣。
蜀相諸葛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
會兵交換,在者八萬。
時魏軍始陣,代兵適交,參佐咸以賊眾強盛,非力不制,宜權停下兵一月,以並聲勢。
亮曰:「吾統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鵠立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
」皆催令去。
於是,去者皆悅,願留一戰;征者奮勇,思致死命。
相謂曰:「諸葛公之恩,死猶未報也。
」臨戰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以一當十,殺張合,卻司馬懿,一戰大克,信之由也。
大凡對敵交戰時,士卒們踏上萬死一生的戰場,而無後悔畏懼之心的,都是由於將帥平時真誠不欺的思想品格感化而使他們這樣做的。
將帥講求信義以誠待人,那麼,士卒便會報之以盡心用力而無猶豫之意。
所以,打起仗來就能無往而不勝。
誠如兵法所說:「為將帥者應當具備誠信而不欺詐的思想品格。
」
譯文:
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征討蜀國,親自從洛陽來到長安,派遣宣王司馬懿督統左將軍張郃所部及雍、涼二州等精兵三十萬人,隱蔽進發,窺向蜀地劍閣。
蜀國丞相諸葛亮當時駐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裝備,都用在扼守險要之處,部隊將有十分之二的人換防離去,留在戰場的將士只有八萬人。
正當魏軍開始布陣之時,恰值蜀軍換防交接過程,諸葛亮的參謀人員都認為敵軍強盛,沒有足夠的兵力是制勝不了對方的,因此紛紛建議把換下來的部隊暫留一月,以便壯大蜀軍聲威。
但諸葛亮卻說:「我統兵打仗,一向以信義為根本,那種『得原失信』的作法,是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
現在,換防該去的士卒已經迅速打點好行裝等待歸期,他們的妻子則引領切盼而逐日計算著丈夫歸來的時間。
因此,目前我們雖然面臨征戰的困難,但恪守信義的原則不可廢棄。
」說完,便下令催促換防下來的士卒儘快啟程返鄉。
於是,該走的都很高興,願意留下參加戰鬥;該留的則鬥志昂揚,決心拚死一戰。
他們互相勉勵說:「諸葛丞相對我們的恩德,我們即使拚上性命也報答不完!」到了交戰那天,蜀軍無不拔劍爭先,衝鋒陷陣,以一當十,擊殺了魏將張郃,打退了主帥司馬懿。
蜀軍一戰而獲大勝,這正是諸葛亮以信義為治軍根本所取得的成效。
從《晉書》看司馬懿如何崛起 鋒芒畢露 終露「肅清萬里,總齊八荒」之野心
司馬懿,字仲達,在家中排行第二。謂之二公子司馬懿有三件大事,可以看出他的武功謀略。這三件大事分別是計除孟達,智敵吳蜀,遠征遼東。一、計除孟達227年,諸葛亮上出師表,隔年揮軍北伐,第一次北伐顯然...
別在爭司馬懿和諸葛亮了 用真實歷史告訴你誰更厲害
有人說,論智慧,司馬懿不如諸葛亮;論志向,諸葛亮不如司馬懿。有人說,論軍事能力,諸葛亮更勝一籌,論政治能力,則司馬懿更勝一籌。也有人說,諸葛亮知彼但不甚知己,司馬懿既知彼又知己。關於這2位歷史人...
諸葛亮能否打贏司馬懿
東漢末年到三國是個人才輩出時代,出現了像曹操、劉備、孫權這樣雄才偉略的霸主,以及呂布、關羽、張飛、趙雲、許褚等猛將。除此之外還有用手指都數不過來的謀士,這其中的謀士又以蜀國的諸葛亮和魏國的司馬...